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有二十难+证严法师 >

第4部分

人有二十难+证严法师-第4部分

小说: 人有二十难+证严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看佛经和运用佛经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因此,不能只看经书
、背经文,背得很熟稔而不思考经文意义;看书而不见理,那是没有用的


  ‘得睹佛经难’。总之,一定要真正身体力行才能受益啊!

□□□□□□□□□□□□□□□□□□□□□□□□□□□□□□□□
□                                                            □
□              人有二十难之五 ── 生值佛世难                □
□                                                            □
□□□□□□□□□□□□□□□□□□□□□□□□□□□□□□□□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人海茫茫,何处是归程?’这表示人生在世
间,心里茫茫然没有一个皈依处;佛经中有‘一眼之龟,适逢木孔’的比
喻─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块浮木,中间正好破一个洞;有一只独眼之龟
每隔一千年才会浮出海面一次,就在它浮出海面时恰恰好穿过这个洞,把
头伸出来,这种机会多难得啊!在人生的大海中,要找一个真正的皈依处
,就像那只独眼海龟千年后浮出海面,正好把头穿过木孔那般的困难,机
会是那么的少,所以佛陀说:‘生值佛世难’。我们的生命,虽然不断地
在六道中轮回,但我们要得人身确实很难;既得人身,又能和佛同一个时
代更难;与佛同世,又同住一个地方,更是难中之难;能与佛同住一个地
方,又能见佛,那更是不容易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于印度,而我们
是否也曾与佛同世呢?纵然与佛同世,但地球这么大,我们不知生在那个
角落,也不一定能与佛同生于一处;即使以上两个条件都俱足,是否能见
佛面,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说:‘生值佛世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换我心为佛心                       □
~~~~~~~~~~~~~~~~~~~~~~~~~~~~~~~~~~~~~~~~~~~~~~~~~~~~~~~~~~~~~~~~

  虽然佛陀在世的时间距离我们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如果现在的人能依
著佛陀留下的教法修学精进,必能深入佛陀的精神;只要心中时时有佛,
那我们就好像与佛同世一样啊!若听闻了佛法,却不知好好去运用,即使
是与佛同住一处,也是离佛很远。

  佛经曾记载,佛陀到了一个只有九万人口的小城;有三分之一的人,
曾见过佛,听过佛说话。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只听说佛已经来到城中,
并没有见到佛。其余的三万人,不只未曾见到佛,就连佛名都不曾听到,
怎会了解什么是佛法呢?虽与佛同世,但要见佛仍是很难!小小的一个只
有九万人口的城市,也只是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机会听闻佛法啊!何况我们
离佛已经二千多年了!佛陀告诉我们‘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仔细想
想,九万人中有三万人连佛名都不曾听过,虽然与佛同世,却如同隔世,
那有佛法可言;其他三万人,虽曾听闻佛名,却没见过佛面,那又有什么
受用呀!剩下的三万人,虽见过佛,但是否能把佛的道理领纳于心呢?如
此再三过滤,又剩下多少呢?这么说来,只要能接受佛的教化,‘与佛同
世’和‘与佛不同世’,也是一样啊!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以心念佛,则佛在己心,把自己的心换成佛心,如
此不只可以‘与佛同世’,而且还可以彰显佛的智慧,及启发我们的佛性
。我常说,不要轻视自己,因佛常在我们的心识里,我们的心如果时时将
佛的心,佛的行为运用于生活中,佛已伴随我们同行,怎会‘生值佛世难
’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法修学善巧运用                       □
~~~~~~~~~~~~~~~~~~~~~~~~~~~~~~~~~~~~~~~~~~~~~~~~~~~~~~~~~~~~~~~~

  现代的人,若有仰慕贤人的心,他自然会用心寻找明师,但要想找到
一位真学实德者,却也不是易事。因为‘真学’与‘实德’不是在任何人
身上都能找到的。佛陀就是一位具足真学与实德者,他的教法,我们已听
过很多;佛的事迹,我们也知道不少,若能把听来的道理用行为表现出来
,那么佛就时时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生活行动中了!虽说‘生值佛世
难’,但只要佛心与我常在,即与生逢佛世无异,也就不成其难了。

  就像前面说过的‘得睹佛经难’,我们要听佛经,了解佛法,是不是
很困难呢?以现在而言是很容易啊!因为到处都有人在演讲,而且往往是
场面盛大的佛法演讲。听讲者也很踊跃,有时侯是几千人,几万人。但是
这几千,几万人当中,到底有几位真的把佛的教法牢记在心中,再拿来应
用呢?如果人人听了佛经,都能把它应用于日常生活,那我们的社会早就
已经净化了!可惜的是,听了以后没有实际应用;像这样,即使听过佛法
和不闻佛法又有什么差别?

  现代人的知识水准提高了、看佛经那会有什么困难。学识这么普遍,
如果看了经典,能如法修学,又能把它拿来日常生活中应用,那么我们的
眼晴所看到的,无不都是佛的行动;耳朵可听到的,都如佛的声音一般;
那我们‘值佛世’怎么会有困难呢?不过现在的社会,偏偏就是离正法很
遥远,离圣人、贤人、像是隔了遥远的世代一样,不容易求得佛的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见佛闻法一念间                       □
~~~~~~~~~~~~~~~~~~~~~~~~~~~~~~~~~~~~~~~~~~~~~~~~~~~~~~~~~~~~~~~~

  佛陀常常说:‘适值佛法、旷劫难遇。’的确,我们得遇佛法是旷劫
(长远的时间)难遇的呀!不过佛陀又说:‘瞬息之间,可以见佛闻法-
-谓见佛闻法一念间’,瞬息之间和旷劫难遇,这两者是不是差别很大呢
,如果我们不好好面对佛的教法真理,去身体力行,即使是与佛同世,也
和隔世没有两样。反之,虽然我们生离佛世已有几千年,若听到佛陀的教
法后,当下就能爱惜教法,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去行佛所行之行,说
佛所说的话,怀佛所怀的心,如此,则我们瞬息之间所遇的,都是佛法真
理啊!

  得遇真理,且能体会真理,并不一定是要在几岁的时候,或在什么特
别的环境。比如说我去参加护专开学前的会议时、我听到一位懿德妈蚂说
:‘星期天,我要回家时,在车上遇到我们的学生,我就问她们去那里?
她们说:“我们去散播慈济的种子!我们和花莲师院的学生去参加救国团
的活动,和另外的一些学生,大家登山之后,我们发现慈济的学生非常受
大家重视,我们一切的行为、言语、动作,都很让人肯定,我们现在才知
道,身为慈济护专的学生是光荣的!”又说:“在谈话当中,我们都会把
握机会,告诉他们慈悲喜舍的精神,也告诉他们上人的话──要缩小自己
、扩大心胸。在外面参加活动、大家都很爱我们;有些女同学就吃醋了,
我们就告诉她们不要不平,也不耍吃醋,因为我们散播的是大爱,是清净
无染的爱,你们不必担心。”’

  看看,这些同学们在这里只有短短的四个月──一个学期的时间,她
们就能把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付诸行动;甚至和其他学校的人接触时,也
能表现出慈济的形象,并且散播慈济的种子,散播慈悲喜拾的大爱。她们
年纪轻轻的,就能接触到佛法,是因为念了慈济护专。在学校上课时,她
们接触到的都是专业知识,很少接触佛法,但是她们的心却能在潜移默化
中,融入慈济精神和佛法教育,因而处于人群中会使人人敬爱,她们接触
的时间并不很长呀!只要有心且能用心地接受,便是:己心和佛心互相融
通,身意会合,这叫做‘见佛闻法一念间’。

  学佛闻法不在时间久暂,一旦离了佛心就旷劫难遇啊!若能会合佛心
,瞬息便能见佛。所以‘生值佛世难’,我想并不难,只要我们专心,便
能于瞬息之间见佛闻法。这完全只在一个‘心’字、有心学佛的人真正要
多用心,听了法要真正吸收,记在心中,然后表现于行为,那么,见佛闻
法并无困难啊!


□□□□□□□□□□□□□□□□□□□□□□□□□□□□□□□□
□                                                            □
□              人有二十难之六 ── 忍色忍欲难                □
□                                                            □
□□□□□□□□□□□□□□□□□□□□□□□□□□□□□□□□

    人有二十难,其中第六难就是‘忍色忍欲难’。

  ‘色欲’这两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针对男女之间的欲念而言,其实,
‘色欲’涵盖的范围很广。‘色’包括一切有形有质的物品,凡是我们的
眼晴所看得见的、身体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在形质──‘色’的范围之
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心生贪爱不取难                        □
~~~~~~~~~~~~~~~~~~~~~~~~~~~~~~~~~~~~~~~~~~~~~~~~~~~~~~~~~~~~~~~~

  所谓‘忍色难,忍欲难’,‘忍’指心理的控制。譬如说我们看到一
件东西很美、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很自然就会想占为己有,并采取
行动伸手拿取。有些人是正当的取得、有的则是不正当的获取。正当的取
得虽是来自别人欢喜的给与,却也是因为见物欢喜而生贪爱心,才会有取
得的行动。有的人却偏偏喜欢自己不该取得的束西,明知不该取而生起欲
念,既起欲念,又无法控制,以致做出了犯戒,犯法的事,这就是‘忍色
忍欲难’!

  我记得很多年前,曾听过一个案例──

  有一位年轻的女人,她有一位妹妹,母亲非常疼爱她们,家庭生活过
得很好。后来这位年轻的女人和一位男士有了感情,论起婚嫁,母亲很赞
成,也用很多嫁妆陪嫁过去。

  她先生是一位租屋阶级的人,经济没有女方那么宽裕,他们结婚之后
,她生活享受的欲望还是和以往一样,无法适应婚后的拮拘环境。于是,
经常回去向母亲要这个,要那个,她母亲什么都顺著她,女儿要什么给什
么。

  这位年轻的太太经常埋怨先生无法让她扬眉吐气,希望先生赶快买一
栋房子,而且是要像样的房子。但是她先生是公务员,以他的薪水那有能
力买房子?

  她的先生也算是安分守己的人,每个月的薪水总是原封不动地交给大
大,虽然省吃俭用,但是大大要把先生的薪水累积到足够买一栋像样的房
子,那金额实在相差得很遥远。这位大大只要想到别人有房子,而她却要
向人家租房子住,她就忍不下这口气。在强烈的购屋欲望驱使下,她就常
常去看房子,即使没有能力买,她还是经常去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伦梦碎只为贪                         □
~~~~~~~~~~~~~~~~~~~~~~~~~~~~~~~~~~~~~~~~~~~~~~~~~~~~~~~~~~~~~~~~

  结果,连续几年间,她常常回娘家告诉母亲说:‘我看了一间房子,
二百多万,想把它买下来。’

    母亲问女儿:‘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钱呢?’

    这位年轻的太太说:‘我目前有二十多万元。’

    妈妈就费尽了口舌来劝她、但是没有用。

    有时她也和先生说:‘我今天去看了一间房屋,总价一百多万!’

    先生问:‘我们现在有多少储蓄啊?’

    大大说:‘二十多万!’

    听到这个数目,先生就好言相劝安抚太太。

  但是,十几年间,这位大大都是为了买一栋房子而忙;她经常跑到外
面去参观。只要人家房子盖好了,她就跑去看,心里一直想要买,但总是
离自己的经济能力很远。直到结婚十二年后,她看到一间很满意的房子,
位于台北市,订价总共要三百八十万。当然,那栋房子是非常漂亮,她爱
得几乎发狂,天天都回去吵她蚂蚂、希望妈妈借她二百万!

  妈妈说:‘借你二百万不是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