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9年第11期 >

第23部分

长江文艺 2009年第11期-第23部分

小说: 长江文艺 2009年第1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鞍偬ё恕P≌蚪中男」愠。挥幸蛔樘逵土镀鞑模患父瞿信谀抢锢闷鞑亩土渡硖澹恢屑溆忻晒湃耍凰呛偷绯Ю锏暮鹤逍值芎托城兹龋幻挥姓庑┖喝说牡嚼矗凰悄芟硎艿秸庑┪拿髅矗恳撩艉诱颍换蛩狄撩裘旱绻荆徽饫锊幌褚桓龃蠊ひ挡坏垢褚桓雎晕⑵Ю淝逍┤从指删缓兔溃槐宦躺У男』ㄔ俺鞘小R撩艄菊庑┠昀矗灰苏磷铀伞⒃粕肌⒒苹薄⒃粕际鳌⑿〕撕谘睢⑸臣仁钢质髂荆蛔橹肮た谷裰彩骰疃凰枪仓种彩髂127万株;种植草坪75。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万多亩;截止2008年底;共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 
  伊敏煤电人;你们没说假话;你们采煤发电;不仅没有破坏草原;而且还为草原增加了丰富与多彩。你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深处;生产着光明生产着热电;伊敏煤电;是草原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 
  呼伦贝尔是内蒙古最后一片像样的草原;但是我们不用担心这片草原的消失;因为这里有伊敏煤电公司这样的企业;有伊敏煤电人这样的草原保护者。 
  呼伦贝尔大草原啊;你的草将更绿;天将更蓝;云将更白;而那悠长深情的牧歌;将唱给草原的明珠。 
   
  责任编辑易山 
 

生命短暂 眷爱长存 作者:华 莎                 文章来源:《长江文艺》                  
  三个月内去了两趟新加坡;终于为父母移灵供奉;了却我们六兄弟姐妹的心事。 
  情况是这样的:家父在六十年前仙逝;骨灰供奉在“万佛林”寺庙。家母在五年前仙逝;当时因龛位已满等具体原因;未能与父亲合龛;供奉在“万礼”政府坟场。父亲与母亲阴阳相隔五十多年;到母亲仙逝后仍未能团聚;这令我们一直耿耿于怀。 
  今年初我回新加坡探望弟、妹;并一起前去拜祭父母;对他俩“城各一方”有了实感。几兄弟姐妹商议后;决定把父亲迁去政府坟场;找两个相连的空龛;供奉他们。于是就有了五月的移灵之举;这一举措勾起我许多往事的回忆。 
  犹记爸爸弥留时;我蹲伏在他床边。他最后一个动作是费力地举起右手;好像想再摸摸我的头;可是终于颓然落下;接着就永远闭上那充满痛苦、无奈、遗憾、依依的双眼。我泪如泉涌;但拼命制止自己嚎啕。我知道那只会增加爸爸的痛苦;我不忍心这样做;我要让爸爸宁静安详地离去…… 
  父亲走后;报章有专文报道;并刊出朋辈的悼唁。我至今还保存着部分剪报。报道的标题有“闻侨李源章出殡哀荣”;有“闻侨李源章出殡 执绋者逾千人”等等。对父亲的评价是“生平努力慈善事业”、“热心侨教”;列举了十几个父亲担任义务公职的社团、学校;它们绝大部分至今犹存。这些报道令我们以父亲为荣;但它无法改变我们面对的残酷现实:父亲走了;那个热爱家庭、眷恋妻儿的父亲走了。他丢下四十二岁的爱妻;丢下我们六兄弟姐妹走了;永远永远不回来了……这是一九四九年;父亲五十岁。 
  爸爸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剩下孤单的妈妈在人间艰难跋涉。妈妈凭着她勤劳、勇敢的质量;坚毅地带着六个孩子往前闯。爸爸走后;我家断了经济来源;记得妈妈首先把居所的两个房间分租出去;一家人就挤住两个厅;接着她给邻居带小孩、给两个租户洗衣做饭;日夜操劳;勉强度日。 
  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革命思潮席卷东南亚。大批爱国侨生满腔热情、义无反顾地投奔祖国;我的大姐、二哥也不例外。当时我就读初中;年龄较小;没有跟随。升读高中后;我参加了当地的革命组织“学生抗英同盟”;进行反英殖民主义的地下革命活动。两年后我被登上缉捕对象的黑名单;就此辍了学、迁离了家;在外面靠“补习”糊口;继续投入地下工作。过了一两年;我终于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捕了。妈妈知道后为我四处奔走;八方求救。她找了政府部门申诉;还找了当时的反对派政治领袖求援;结果虽然徒劳;但我很佩服她的勇气和胆识;还从中体会到她对我的信任和眷爱。 
  拘押了一年多;殖民政府决定把我“流放回国”。一九五五年中;我被几个便衣警察押送到码头启程;看到妈妈已为我准备了一皮箱行李;在舷梯旁等候。我感到既开心又愧疚;我一直还未给妈任何回报;她却如影随形地出现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给我关爱、给我支持。 
  船开了;我像一只冲出樊笼的小鸟;飞向大海、飞向祖国……在《歌唱祖国》的雄壮歌声中我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自此与我土生土长的新加坡有了二十多年的阔别。 
  茫茫大海和政治因素阻隔了我和家人的联系;但却阻隔不了母爱。当母亲得知国内物资匮乏、生活清苦之后;三番四次独自漂洋过海到中国来;为我们三姐弟送来大型藤箱;里头满装食物及衣物、日用品等。有一年;已婚的大姐诞下长子;妈首次喜任祖母;运来的藤箱更大;里面有产妇的食材、有婴儿的奶粉和衣被、尿片;甚至连婴儿的摇篮和便器都带来了。我们打开藤箱;觉得有趣;嘻嘻哈哈笑起来。她在旁边看着;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欣慰。我知道母亲打点、托运这些东西;不但花费许多她省吃俭用储下来的钱;还注入大量心血和精力。她只管对我们付出;不求回报;无怨无悔、乐此不疲。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我该如何称颂她呢?看来我也只有用那“老土”的称颂了:她真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六十年代末;国内发起“文化大革命”;我对它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正当我对祖国大失所望时;得知中央出台了一个归侨可申请出国的政策;这无异是我生命中的一线曙光。一九七五年;我们一家有赖这政策来到香港;我亦就此中止了二十年的红色生涯。 
  妈妈得悉后;马上飞来香港看我。之后的二三十年;我们不时互访。开始的十年;妈虽然已七十来岁;但身体还好;知道我忙;常帮我做家务。那段时间我为腰痛所苦;她发现后不但抢着做一切重活;还买来药油天天要我趴下让她按摩。我已人到中年;还能像小时一样受她的荫庇和呵护;觉得非常幸福。在母爱的滋润下;我的腰痛竟奇迹般好了。我的心不断响起《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有一次更情不自禁;拥着她说:“妈;在这世上;我实在找不到第二个像你这样关心、爱护我的人了。” 
  第二个十年;妈身体已大不如前;加上曾两次跌倒;重创脊椎和股骨;得坐轮椅了。我去探妈时;每天早晨都推她外出逛荡;她看着家家户户的草木花卉;非常高兴;常捏着我的手;由衷地说:“阿群;我真系好福气咯;有你呢个乖女日日咁辛苦推我出嚟行街……”瞧;这就是我的妈!上午;我常陪她坐在庭院休憩;看着小鸟在草地觅食、蝴蝶在花间翩翩。她这时常常给我背唐诗;又给我背木兰辞。有时也谈起我儿时的趣事…… 
  岁月不饶人;到二十一世纪初;她连坐起来也困难了。我有时坐在她床边、有时索性挤睡她身旁;与她闲话家常。她过去甚少提及父亲;这时却不时提起他了。我知道;在这黄昏岁月;她把尘世一切放下;心中了无挂碍;开始忆念故人了。有一次她更问我:“你知道父亲供奉在万佛林吗?”我说:“知道的;我去拜祭过。”很明显;她已在考虑自己的后事安排;但老人家忌讳;没再说下去;我也不便说下去。在她健康每下愈况时;她曾沉重地对我说:“阿群;我唔想再拖落去喇;我想走喇……”我感到她听见父亲的召唤了…… 
  过了不久;她终于应父亲的召唤走了;遗憾的是当时他们仍未能团圆相聚…… 
  现在问题顺利解决;爸妈圆了梦;可以朝夕相对、长相厮守了。在风声中我仿佛听到他俩在喁喁细语;在星光下我依稀看到他俩正相伴相依…… 
  爸妈合龛的龛面上;我们给刻上了“生命短暂 眷爱长存”八个字。 
  不错;这是真理;世上没什么是不朽的;永恒不朽的是我们心中那份爱。 
   
  责任编辑何子英 
 

神农架历险四日记 作者:银道禄                 文章来源:《长江文艺》                  
  神农架“野人”被称为当今世界四大谜之一;早已闻名于世;也吸引着不少勇敢的探索者到神农架考察探秘。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曾先后四次组织“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在神农架及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考察;均无大的发现。但是神农架“野人”却像一个幽灵;总在神农架林莽之中不断现身;冲击着人们的神经。 
  1999年8月18日上午11时40分;来自山西太原一行9名游客在神农架旅游;当汽车行驶到瞭望塔至凉风垭路段一个叫白水漂的地方时遭遇到“野人”;几天后我赶到瞭望塔;正在神农架考察“野人”的张金星听说我来了;专程赶到瞭望塔找我;约我一起去跟踪考察。 
  说实话;我对神农架是否存在“野人”一直持审慎态度;但是外地游客发现“野人”的报道却无法使我无动于衷。近段时间;神农架周边地区接连传出发现“野人的消息:7月29日;在房县安阳坪有人发现了”野人“;袁振新和王方辰教授闻讯后专程从北京赶到那里进行考察;8月7日;有人在燕子垭又发现了“野人”。“野人”的不断现身;使神农架显得更加迷雾重重。张金星约我一起去追寻“野人”的想法正合我意;我们一拍即合。于是我和张金星商定跟踪考察的线路;计划从发现“野人”的白水漂上山;然后按照“野人”逃跑路线追踪;第一天到达张金星设在大窝坑的“野考”营地休息;第二天顺着山谷爬上风景垭;然后返回瞭望塔。由于此行是在大山林莽之中追寻“野人”;张金星一再要求我要尽量少带东西;所以我随身只带一台135相机、一支望远镜和两天的干粮。 
   
  1999年9月9日星期四晴 
   
  昨夜瞭望塔刮了一夜的风;早晨出门一看;昨天的大雾被刮得无影无踪;晴空万里;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天蓝得让人感到刺眼;整个山林被昨日的雨洗过之后格外清新明丽;站在瞭望塔一眼就可以看到天边;能见度极好;是一个难得的雨后好晴天。我和张金星各吃一碗“康师傅”;然后与守护瞭望塔的王少青夫妇告别;便背上行囊出发了。 
  从瞭望塔到白水漂只有三四华里;顺“酒九”公路徒步行走拐两个弯便到了。这一带都是原始森林;山高林密;行人罕至。白水漂发现“野人”后;张金星曾多次到现场进行过考察;并采访了目击人。据张金星介绍;这批游客来自山西太原市教委;一行9人;文化程度和各方面素质都很高。他们发现“野人”时;“野人”正在穿越公路;“野人”受到惊吓后;迅速离开公路逃到山里去了。他们在宽阔的公路上与“野人”相遇;目击距离不足20米;看得非常清楚:“直立行走;速度极快;通体黑灰色;长发披肩;身高1米7以上;背宽无尾;像一佝偻者;背驼腿弯;两步就从公路跨上2米高的陡坡。”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24年以来;神农架曾有360多人看到过138个“野人”;这次山西太原游客所见到的“野人”与其他目击人对“野人”特征的描述基本一致。由于当天下着小雨;公路边、山坡上;“野人”的脚印仍清晰可见。我们在此看到5个完整的脚印。张金星用皮尺实地测量了一下;脚印长32厘米;前宽14厘米;后宽9厘米;步幅在0。9—1。2米之间;从测量的数据来看;无论脚印还是步幅都比正常人要大。 
  我和张金星在此考察很长一段时间后;顺着“野人”的足迹开始上山;进入原始森林。老张在前面走;我紧随其后;一路上;老张不时伏下身来;拨开两旁的灌木和草丛;仔细观察和寻找“野人”的足迹。在山上;张金星又陆续发现了十几个残缺不齐的脚印和“野人”走过的痕迹;这让我们感到异常兴奋。但是;再往前走;山上是黑森森的冷杉林;冷杉林下面是密不透风的灌木丛和箭竹林;古藤缠绕;荆棘丛生;我们穿行在原始森林中;地上是一层厚厚的腐殖质;“野人”的脚印已无法辨认。穿过冷杉林;我们于中午到达山顶。山顶是一片裸露的岩石和低矮的灌木丛;由于人迹罕至;这里仍保留着原始洪荒的地质地貌。“野人”的足迹也就此消失。 
  我和张金星站在山顶;放眼望去;只见山峦叠翠;林海茫茫;绿色的群山犹如大海中汹涌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从脚下一直涌向天边;蔚为壮观。我眺望着群山;顿感天宽地广;心旷神怡。我们已进入无人区;这里是保护区的核心区;野生动物繁多;地上到处可以见到动物的粪便。据张金星判断;“野人”应该是沿着山脊到大小神农架方向去了。我们今天爬了大半天的山;已没有气力再继续跟踪;老张决定到他设在此地的一个考察营地休息;明天再跟踪考察。 
  为了考察“野人”;张金星在神农架许多地方建立了自己的“野考营地”;今年5月;我曾经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