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

第4部分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第4部分

小说: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分困难。但是以偶尔的机缘,盲龟的颈也可能进入木轭的孔中,获得暇满的人
身比这更难。依据经中所说的意义,怙主龙树对乐行王教言:“大海漂浮木轭孔,
与龟相遇极难得,傍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得胜果。”寂天菩萨也说:“如海
中盲龟,颈入轭木孔,人身更难得。”此外,如《涅槃经》等佛经中也讲述了
“在光滑的墙壁上撒豆,豆难以附着,以及在针尖上堆豆连一个也难以留住”等
的比喻。以此我们应当了知人身极为难得。

    四、思维数目差别:如果次第观察众生的数量次第,则可推知获得人身实属
仅有。如:地狱众生犹如夜间的星星,而饿鬼的众生犹如白天的星星;饿鬼众生
犹如夜间的星星,而傍生众生犹如白天的星星;傍生众生犹如夜间的星星,而善
趣众生犹如白天的星星。此外,地狱众生犹如大地的微尘,饿鬼众生犹如恒河沙,
傍生犹如酒糟,阿修罗犹如弥漫的大雪,而人、天人有情仅仅象指甲上的微尘一
样。总之,善趣的身体极其稀少。现在我们观察夏季仅仅一方草地上存在的含生
或仅仅一个蚁穴中的蚂蚁也超过了南瞻部洲的人数。如此人与傍生的比例(多少)
显而易见。思维人间也是一样,如果观察无有佛法光明的边地的众生数量,就会
了知生在佛法光明地方的人是非常稀少的。尤其是具足暇满人身更是绝无仅有。
思维这些道理之后想到自己如今已获得了真实暇满,应当生起欢喜心。如果暇满
的所有功德完全具足,则从今天起实现了所谓的珍宝人身。如果不具足,虽然世
间法方面聪明伶俐,智勇双全,但也不算是珍宝人身,只是普通人身了,或称为
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这种人就象手中已得到如意宝,却无义空耗,
或者已到珍宝金洲却空手返回一样。如颂云:“获此人身宝,得摩尼难比,诸无
厌离人,岂不见空耗?遇殊胜上师,得王位难比,诸无恭敬者,岂不视等伴?求
发心律仪,得官位难比,诸无悲心者,岂不见抛石?得续部灌顶,转轮位难比,
诸无誓言者,岂不见迷乱?这样的暇满也并非是偶然或侥幸获得,而是数劫中积
集二种资粮(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果报。大智者称幢说:“得暇满人身,非
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虽然仅仅得到人身,没有正法的光明(未信佛教)恒
时造恶业,则比恶趣众生更低劣。如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说:“本来佛
说暇满人身珍贵极难得,但看见象你这样的人,便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
的。”如此没有比人更容易成为恶趣的坠石的。如今无论做什么(行善造恶)都
是自己作主,如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
善恶之奴仆。”因此由往昔积累的福德力,如今获得了具有十八种暇满的人身,
如果没有求得精华的殊胜妙法,而在寻求今生的衣食和世间八法中无义空耗暇满
人身,临终时只能是手抓胸口,后悔莫及,多么可惜!《入行论》云:“已得此
闲暇,我若不修善,除此更无惑,除此更无痴。”因此,今生是决定永远行善或
永远做恶的关键。所以我们应当思维:如果今生没有得到坚固地(果位),来世
也很难获得这样的闲暇。如果转生到恶趣之中,则无有正法的光明,不知取舍之
处,将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无际的恶趣中。如今应当精进,并且应以加行发心,
正行无缘,后行回向这三种殊胜摄持,再三观修、行持。这样修持在自相续中生
起的界限是怎样的呢?应象额巴瓦格西一样,因为他从来不睡觉,唯一修持善法,
所以善知识仲顿巴说:“弟子呀,应当去除身体的疲劳,否则四大不调,身体会
生病的。”额巴瓦格西说:“虽然身体很健康,但我一想到此暇满难得时,就觉
得无有空闲休息。”额巴瓦格西念诵了几亿遍不动佛心咒,一生中从未睡眠过。
所以在相续中没有生起这样的定解之前,应当精进修持。

  【虽得闲暇而乏真实法
    虽入佛门而耽非法行
    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
    获得暇满实义祈加持】

暇满难得之引导终


二、寿命无常

  【现见三有无常幻化相,舍弃今世琐事如唾涎,
    苦行修习追随先辈迹,无等上师足下我顶礼。】

寿命无常之引导分二:如何闻法,所说之法。初者与暇满难得中所说相同。二者,
所说之法分七: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思维内情众生而修无常;思维高僧大德
而修无常;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思维死缘无定而修
无常;思维猛厉希求而修无常。

一.思维外器世界而修无常:由众生共同的福德所形成的外器世界,四大洲、须
弥山、天界以及坚固的铁围山等,虽然这些可存在数劫,但也是无常的,最终必
定将因七火一水而毁灭。即此大劫毁灭的时候,从内情众生逐渐灭尽,到第一禅
天以下将无有一个众生存在。然后依次在天空中将出现七个太阳,第一个太阳将
烧尽一切树木园林;第二个太阳出现时,一切溪流沼池无余干涸;第三个太阳出
现时,一切大江河水都干涸;第四个太阳出现时,无热恼大海也干涸;第五个太
阳出现时,外界的一百由旬深和大海水全部干涸,然后逐渐干涸两百由旬深、七
百由旬、一千、一万,一直八万由旬深的海水。剩下的从由旬及闻距开始最后连
蹄印许水也无余干涸;第六个太阳出现时,烧毁大地雪山;第七个太阳出现时,
须弥山、四大洲、八小洲、七大金山及铁围山都燃烧变成一团火焰。火焰向下旋
绕,燃尽一切地狱之处,火焰冲向上方烧燃梵天所有的空无量宫殿。光明天的小
天子们惊恐地喊着:“这样的大火燃烧起来了!”老天子们安慰他们:“这大火
以前也是烧到梵天后就退去了,不要害怕。”这样七次火过后,二禅天便形成水
云,大如轭木或箭夭般的暴雨从天而降,光明天以下犹如盐溶入水中一样毁灭。
这样以水毁灭七次后,下基的十字杵金刚风向上冲起,三禅天以下犹如风吹灰尘
一样毁灭。这样,一百俱胝的四大洲、须弥山、天界容纳在一个三千界中,全部
同时毁灭,最后一切都变成一虚空。既然大千世界也有成为那样空劫的时候,那
么我们这样的人身,如秋季的苍蝇,还有什么恒常稳固的呢?故应诚心修持。
二.思维内有情众生而修无常:从有顶以下,到地狱底层以上,所有众生没有一
个能逃脱死亡的。如《解忧书》云:“地上或天间,有生然不死,此事汝岂见,
岂闻或生疑。”如此有生则必然有死,从善趣天界以下,从未听说或见到过某某
众生有生而不死的事,即使是对死或不死产生怀疑也肯定没有。尤其在劫末时,
我们生在寿命无常的南赡部洲之处,很快会死亡,因为从出生时起便越来越趋近
死亡。寿命无有增加,只有减少,而且死魔主一刹那也不停息,犹如落日下的的
影子,越来越迫近,所以在何时何地死亡无法确定。也无法确定明天或今晚、甚
至仅仅现在呼吸间不死。如《因缘品》云:“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彼死主
大军,岂是汝亲戚?”如怙主龙树说:“寿命害多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
气吸气沉睡中,能得觉醒极稀奇。”人们于安然的沉睡中,平缓向内吸气向外呼
气之间,也无法确定不死亡,所以睡眠时没有死去安然醒来也应当感到希奇。因
此现在我们这些人虽然知道总有一天要死亡,但因相续中没有生起死期不定的意
念,所以执著常有生计,在患得患失中虚度人生,正在贪执寻求今生的安乐、幸
福、名誉的这时候,死主阎魔手持黑索,紧咬牙关,獠牙毕露突然来到。尽管有
英勇的军队,强大的势力,丰富的财产,智者的辩才,美女的身色,奔驰的良驹
也都无有利益。即便钻到一个无有缝隙的铁箱中,有数十万勇士手持锋利的兵刃,
箭矛的尖端指向外面围绕保护着,也丝毫守护不了遮挡不住。死主阎魔用黑索套
在他的颈上,这时他只能面色转青、泪水莹莹、五体僵硬地被带到后世的道路中,
勇士无法救护,大德不能吩咐,饮食无法引诱,无有逃脱处、躲避处,也无有任
何的依靠者、救护者、亲友、方便和大悲,哪怕是药师佛亲自降临也无法延缓寿
命已尽的死亡。是故不要被懈怠、懒惰所控制,应当诚心修持对临终决定有利益
的殊胜正法。

三者、思维高僧大德而修无常:在此贤劫中,过去出世的胜观佛(毗婆尸佛)、
宝髻佛(尸弃佛)等七佛及其不可思议之声闻、缘觉、阿罗汉众眷属,以三乘佛
法利益无量的所化众生,然而现在只有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存在,除此以外诸佛都
已趣入涅槃,教法也逐渐隐没。现在此教法中,各大声闻、缘觉及其五百阿罗汉
眷属众,虽然有许多已出世,但他们也次第于法界中趣入无余涅盘。此外,在印
度圣地虽然已出世具足地道功德、众多神通、无碍神变的结集经教之五百阿罗汉
及二胜六庄严、八十大成就者等,而现在已无一人在世,仅有记载他们出世情况
的传记尚留存于世。在藏地雪域,邬金第二佛广转成熟解脱法轮时,出世了君臣
二十五大成就者,耶瓦八十大成就者等,后来又涌现了旧派(宁玛巴)的索宿努
三师、新派的玛尔米塔三师等不可思议的智者及成就者。他们大多已获得了成就
的果位,四大自在,示现有实变为无实、无实变为有实等离奇之神变,火不能焚、
水不能溺、土不能压、不堕险地,远离了一切四大的损害。

例如,米拉日巴尊者在尼泊尔的尼祥嘎达雅山洞中禁语而住时,来了许多猎人问
道:“你是人还是鬼?”尊者没有回答,只是直视虚空而安坐。他们首先向尊者
射了许多毒箭但没能射中,又把尊者拖到水中、丢下深渊。然而尊者依旧返回到
原地安坐。他们在尊者的身上堆积木柴点火,火却不能燃烧。曾经虽然出世了许
多象这样的大成就者,但最终一切都显示无常的本性,现在仅有传记存在而已。
我们这些人以往昔恶业为因,被恶缘之风吹动,由恶劣习气相联结,心的相续依
靠四大假合的不净肉身,无法确定这样虚假的身相于何时何地毁灭,因此从现在
起应三门精进修善。

四者、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寿命长达数劫、具足威光的诸天人和仙人也不能
摆脱死亡。如世间的尊主梵天、帝释天、遍入天、大自在天等寿命可住多劫,身
高可达一由旬及闻距,并且具有胜过日月的威光,但他们也无法摆脱死亡。《功
德藏》云:“梵帝自在转轮王,无法摆脱死魔主。”此外,具有五种神通的天人
及仙人,虽然以神变力可以行走于虚空中,但最终他们也不能摆脱死亡。《解忧
书》云:“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至于无死处”。人间也是同
样,财势极高的诸转轮王、印度圣地的众敬王延袭下来的统治南瞻部洲的不可思
议的国王、还有三巴拉王和三十七赞扎王等印度东西方之地位显赫、财富兴盛的
许多国王虽已出世,而现在却无一人在世。

在西藏雪域,自从除盖障菩萨的化身国王涅赤赞普以来,已出世了天座七王、地
贤六王、中德八王、初赞五王、幸福期十三代、极乐五代等(现在都已逝去)。
法王松赞干布(观音菩萨的化身)时期,上至尼泊尔下至中国境地以上,皆以幻
化的军队征服;天子赤松德赞(文殊菩萨的化身)在位期间,统辖了南瞻部洲的
三分之二;法王热巴坚时,在印度恒河边竖立一铁碑,作为印度与西藏的界限,
并且征服了印度、中国、格萨、达苏等许多国家作为附属国,之后每逢新年宴会,
各国使臣需在同一天内聚会拉萨城、进贡等等。然而现在这些也都成了历史记载,
除此之外无有任何留存下来。若思维上述道理,那么我们现在的住房、受用、眷
属、权势等虽然自以为比较善妙的,但与前人相比,就如同蜂巢一样。所以应当
观修:这些有什么恒常稳固的呢?

五者、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总的思维劫之增减也是无常。在往昔最初劫时,
天空无有日月,所有的人都是自身发光,他们以神变在空中行走,身高可达数由
旬,以甘露为食,幸福美满可与天人相媲美。然而由于众生的烦恼和不善业的缘
故,人们的各种福报逐渐衰败,变成了现在这种状况。如今人们的烦恼也是越来
越粗重,所以福德越来越减弱,寿命越来越短,最后至人寿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