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达河对岸的船客,须依止舵手。同样,要摆脱生死烦恼的怖畏,必须依止具有
救护力的上师善知识,如《功德藏》云:“如病依医客依护,怖畏依友商依主,
诸乘舟者依舵手,畏生死惑当依师。”
(弟子依止上师应具有的条件)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违背上师善知识的意愿??精进
大铠;出现暂时的违缘不会改变誓言??智慧极坚;宁舍弃身体性命也去成办(上
师吩咐)??承侍上师;听从上师所说的任何言教,不顾惜自己??依教奉行。这样
的人仅仅以对上师的敬信必将获得解脱,如《功德藏》云:“精进大铠慧极坚,
不惜生命做承侍,谨遵师命不护已,仅以敬信得解脱。”
(密乘弟子应具备的条件)将上师看作真佛??具大信心;了知上师善巧方便行为
的密意??具大智慧;能够受持上师所宣讲的一切正法??广闻博学;慈爱那些痛苦
无有依怙的众生??具大悲心;恭敬上师所传授的律仪和三昧耶戒??敬护净戒;身
语意寂静调柔??三门调柔;内心能容纳上师和道友的一切行为??宽宏大量;所拥
有的一切都供养上师??慷慨大方;内心很少出现不清净的恶分别念??具有净相;
如果造了恶业立即想到:诸圣者知晓我的恶行,并一定会羞辱我的??具惭愧心。
应当具足(以上条件)来依止上师。
《功德藏》云:“具信慧闻大悲心,恭敬戒律三门调,宽宏慷慨净相愧。”此外
弟子的所作所为应时时刻刻随顺上师的心意,不要做违背上师意愿的事。无论上
师如何呵责制裁,即不嗔怒也不怨恨,犹如驯良之马;因上师的指派而来来去去,
也不生起厌烦,犹如船筏;能够承受上师所吩咐的一切好坏之事,犹如桥梁;能
够忍受一切艰难、困苦、寒冷、炎热,犹如铁匠的铁砧;听从上师的一切言教,
犹如奴仆;断除我慢,常处卑位,犹如笤帚;舍弃骄慢,恭敬诸众,犹如断角的
牦牛。这些是《华严经》等佛经中所说的依止上师的方法。如《功德藏》云:
“极护上师具善巧,厉斥不嗔如良驹,来去无厌如船筏,犹如桥梁受贤劣,犹如
铁砧忍寒热,依教奉行如忠仆,断除我慢如扫帚,舍骄慢如断角牛,契经所说依
师法。”
以三种承侍令上师欢喜,上等为修行供养:通过苦行及精进的方式而修持上师所
传的一切正法;中等是身语承侍:自己的身语意精心侍奉上师,为上师服务;下
等财物供养:以慷慨供养饮食受用等方式令上师欢喜。如《功德藏》云:“若有
财物供上师,身语恭敬承侍事,何时一切亦不毁,三喜之中修最胜。”
有时上师的行为显现不一定如理如法,无论是怎样的行为,应当了知都是善巧方
便的行为,唯一观清净心。
从前,大智者那诺巴已得大成就后,有一次本尊告诉他:“你生生世世的上师是
圣者谛洛巴,你应前往印度东方。”那诺巴尊者立即起程奔赴东方。但是不知道
谛洛巴上师到底住在哪里,问当地的人们,都说不认识,他又问:“那么在此地
还有没有谁叫谛洛巴呢?” 他们回答:“有个以行乞为生的谛洛巴,人们称他
乞丐谛洛巴。”那洛巴尊者心想:大成就者的行为是不定的,很可能就是他。于
是又问:“乞丐谛洛巴住在哪里呢?”他们告诉他:“就是那边正冒出烟的破损
围墙内。”他前去(拜见)。谛洛巴正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个装满了死鱼活鱼
混杂的木盆,(从中)取出的每一条鱼都放在火上烤,然后享用,接着弹一响指。
那诺巴(上前)顶礼请求摄受。谛洛巴说:“你说什么,我是个乞丐呀。”那诺
巴又再三诚挚请求,谛洛巴才摄受了他。这样的行为并非是谛洛巴因饥饿未得到
食物而杀鱼,而是因为那些鱼是不知取舍之处的恶业众生,他具有超度它们的能
力,为使它们与他结上缘而享用鱼肉,之后将其神识引到清净刹土。
同样,萨哈变为弓箭手的形象、夏瓦热变为猎人的形象等,印度圣地多数成就
自在者显现劣种等极其低劣的形象。所以,对于(上师的)任何行为也不能生起
邪见,应当唯一观清净心。如《功德藏》云:“诸行不应生邪见,圣地多数自在
者,显现劣种恶行相,恶劣之中极恶劣。”
如果将那些形象看作是邪行,观其过失的话,则如颂云:“长处于佛亦见过。”
虽然是佛,但是也会有人见其过失。往昔,世尊的兄弟善星比丘,于二十四年中
作世尊的侍者。精通十二藏并能背诵(不看经文)传讲,但是,他看世尊的一切
行为都是欺诳的,他想:除了有没有一寻光的差别外,我们俩是一样的。生起了
这样的邪分别念(并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
见,知法我胜莫为仆。”说完就离开(世尊)了。当时阿难作世尊的侍者,他请
问世尊:“善星比丘将来转生何处?”世尊回答:“善星比丘现在只有七天的寿
命,死后将转为花园中一饿鬼。”阿难到善星比丘面前告诉他世尊说的那些话,
善星比丘想:有时他的妄语也可能是真的,所以这七天中我应谨慎行事,过了七
天我再羞辱他。 于是七天中未进食。到第七天的早晨,(因为已)口干舌燥,
于是他喝了一口水,(没想到)水未消化而死去了。死后,转生为花园中一具有
九种丑相的饿鬼。
因此,若看到圣者上师的行为有过失,则应当自己呵责自己,并且想:这是我自
己的心识、眼识不清净所致,上师的行为没有一点过失或罪业,应对上师更加生
起信心和清净心。如《功德藏》云:“自己未调自心前,迷乱观察无量罪,善星
精通十二藏,见师行为狡诈相,善加思维改自己。”
此外,假如上师圣者表面好象对自己特别憎恨,(我们)也不应生起嗔恨心,而
应想:上师一定是看到了我的某种过失,才如此呵斥我。即上师观察到以呵责方
式调伏(我)的时机已成熟,于是才这样调伏。应当在上师心情平静时,到上师
面前作忏悔等。如《功德藏》云:“假如上师现愤怒,见己过失呵责调,时机成
熟应忏悔,如是智者不着魔。”
平时自己在上师身边时也是同样,上师从座上站起时,自己不能还坐在座位上,
应立刻站起;上师安坐时应(向上师)问安,再观察时机,供养适合上师心意的
用品等。上师行走的时候,随行也是一样,如果走在上师前面,则后背对着上师,
所以不应走在上师前面;如果走在上师后面,则会踩压着上师脚印,所以也不应
走(在上师后面);如果走在上师的右侧,则处于首席之位,所以更不应走在上
师右侧。因此,应当在上师左侧稍后的位置恭敬随行。若因路途有怖畏,请求上
师开许后走在前面也不相违;上师的坐垫和乘骑(车辆)等也是一样,不应踩踏
上师的座垫、乘坐上师的车辆等,也不应猛力开(关)上师的门或用力敲门,应
轻缓开关。在上师面前时,应断除身体的弄姿作态,表情的喜笑颜开或阴险愤怒
等,也应舍弃说妄语、未经观察的胡言乱语、戏耍玩笑等滑稽语,以及无意义的
无关绮语。应怀着恭敬畏惧之心,舍弃无所谓的心态等,当修学寂静的威仪。如
《功德藏》云:“上师起时莫安坐,坐时问安供受用,若行莫随前后右,踏垫坐
乘等折福,不应猛力敲师门,舍弃弄姿笑怒容,妄乱玩笑无关语,三门寂静而依
师。”
假若有其他的补特迦罗辱骂、嗔恨上师,自己不应与其为友,如果以自己的能力
可以制止他们的邪见和詈骂等,就应当去制止,若无能力则不应与他们畅所欲言。
如《功德藏》云:“詈骂嗔恨上师者,不应为友尽力止,畅所欲言增大罪,失毁
一切诸誓言。”
此外,对上师的眷属和金刚兄弟姐妹们也是同样,无论相处多久也不应生厌烦心,
和睦友好相处,犹如腰带一样;无论暂时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舍弃骄慢,来往融
洽,犹如食盐一样;对方的恶语中伤,无理争吵,或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也要尽
力忍耐,犹如柱子一般。所以应(和睦)相处,(恭敬)依止。如《功德藏》云:
“和睦相处如腰带,融洽交往如食盐,极具忍耐如柱子,亲近师眷与道友。”
(三)(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行)者:这样依止上师的一切方法已明确后。譬如,
依止胜妙水池的天鹅不会搅混池水,而是轻盈嬉戏,尽情享受;蜜蜂飞入花丛中
时,不会损坏花的色香,而是吸取精华后便离开。同样,我们应当了知:无有疲
倦、不厌其烦地依教奉行,受持上师的意趣,依靠信心和精进的近取因,住于上
师圣者心相续中的一切闻思修的功德能融入自己的相续中,就象从一标准瓶倾入
另一标准瓶中一样。如《功德藏》云:“如依胜池之天鹅,蜜蜂品尝花汁味,恒
时相处稀奇行,无有疲厌持师意,信心近取得功德。”
上师、圣者行持菩萨行、积累福德、智慧的广大资粮时,自己也应发心供养微薄
的财物受用或身语劳作,甚至仅以意念随喜等结上善缘,这样由圣者的无上发心
力所产生的一切善业资粮,圣者获得多少自己也将同样获得。例如从前两个人一
起前往卫藏(拉萨)。一个人除有少量的豆粉外没有其它口粮。他把少量的豆粉
放入另一个人的许多精白的糌粑中混合。过了几天,有许多糌粑的人说:“你的
豆粉差不多用完了吧,我们去看看有没有用完。”(然后两人)去看,“噢,现
在豆粉还没有用完”。这样看了许多次豆粉一直还是没有用尽。最后只好所有糌
粑一起吃完。同样,他人造善业时,仅以少许财物供养或身语劳作等结上缘,也
将获得同等的善根。尤其是上师、善知识暂时的指派或信使,甚至包括清扫上师
的居室在内,都是无误资粮的圣道,应当尽力精进行持。如《功德藏》云:“决
定行持善法者,胜师广积二资时,彼中皆能结上缘,役使信使清扫等,极劳具果
胜资道。”
上师是皈依处和积累一切资粮的无上福田,再没有能胜过上师的了。尤其是上师
灌顶传法时,十方三世诸佛及佛子的大悲心和殊胜加持融入于上师的相续中,并
且安住于与诸佛无别之中,所以,其余时间百千供养不如此时供养一口食物的福
德大。修习一切生起次第时,如果了知形象虽然是某某本尊,而本体除了自己的
根本上师外,无有其他,则能速得加持。在相续中欲生起圆满次第的智慧,唯以
对上师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加持力和合,自相续中就会生起上师心相续中所证悟
的智慧。所以,修持生圆次第等一切圣道的所修之本体都可包括在上师本性中,
一切经典、续部中都说上师乃是真佛。如《功德藏》云:“何为皈处资粮田,修
师瑜伽内外二,所修生圆体摄师,经续说师为真佛。”因此说,上师的密意安住
于与诸佛无二无别之中,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不清净的所化众生而化现为补特迦罗
的身相。
上师在世时,(我们)应当精进依照上师教言修持,并以三种承侍的方式使自己
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如果不那样,上师在世时没有承侍供养,不依
教奉行,而当上师不在世时却绘制影像或说些进行修持(上师瑜珈)、修习实相
之类的话,然后寻找另一甚深法,不具备使上师心相续中的断证功德融入自相续
的诚信恭敬,不进行祈祷等,这是所谓的“能修所修相违”。(要想)在中阴界
中能面见上师指引道路等,这也需要自己无量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
合才会产生那样的结果。当然上师不可能亲自去中阴界,如果自己没有诚信,不
恭敬上师,无论上师多么贤善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如《功德藏》
云:“凡夫愚者绘像修,上师在世不承侍,不知师意修实相,能所修违诚可悲,
无诚中阴见师难。”
首先观察上师,所谓的善巧观察是指在未结上求灌顶求传法的缘份之前善加观察,
之后如果是具足法相的上师则依止,若不具足法相则不依止。已经依止了上师后,
上师无论什么行为都应看作是善妙的,思维全部是功德,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如果生起恶分别念,则会产生不可思议的过患。
所谓的观察上师,本来是指需要经典续部中所说的一切功德具足的一位上师,尤
其是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一定要具备。总而言之,观察上师可以摄于
观察是否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中。如果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从今以后不可能不
成办弟子们今生和来世的一切利益,这位上师所传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