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宝性论 的研究 >

第5部分

宝性论 的研究-第5部分

小说: 宝性论 的研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諸種性中生。」
(裕111) 大乘的族茫╨ineage) 是由諸佛與佛弟子世世相承。一方面
佛弟子(菩薩)須具有「佛家族」的種性,另一方面諸佛種性也是個
成佛的「生因」。

    《寶性論》中提到的種性,亦含多義。「論本偈」在解釋「實有
佛(種)性」義時說:

      「佛性有二種,一者如地藏,二者如樹果,無始世界來,
        自性清淨心,修行無上道,依二種佛性,得出三種身。
        依初譬喻故,知有初法身,依第二譬喻,知有二佛身,
        真佛法身淨,猶如真金像,以性不改變,攝功德實體,
        證大法王位,如轉輪拢酰乐圭R像體,有化佛像現。」(裕112)

上引偈中明言佛種性有二種象徵性的意義:一者如地藏,二者如樹果
。這是《寶性論》引《如來藏經》的九喻來譬喻如來藏三義。《論》
說:「法身及真如,如來性實體,三種及一種,五種喻示現。」(裕113)
這是指譬喻「法身」者有三喻:佛、蜂蜜、堅實。譬喻「真如」有一
喻:糞穢的真金。譬喻「如來(種)性」的有五喻:地(中寶)喻、
果樹(芽)、(弊衣裹)金像、(貧女懷妊)輪王、(鑄模中)寶像。
由此五喻可看出種性含有「族茫鄠鳌埂ⅰ傅V藏」(mine 或matrix
,由此探出寶物)、「種因」(bija)的意義。《論》解釋說:「以五
種喻能作三種佛法身因,以是義故說如來性因。此何義?此中明性義
以為因義(裕114)。」(裕115) 《寶性論》更舉《大乘阿毗達磨經》
(Mahayana…abhidharma sutra) 的一偈作為經證:

      「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裕116)

此偈明白顯示佛種性為諸法的「因」。

    五喻各自的象徵意義如下:

    第五喻:地(中寶)藏喻:指偈中所說的「自性清淨心」
(prakrtistha) 。地中寶藏雖埋於地中:無始來的寶性不變,就像眾
生的自性清淨。心雖覆蓋在煩惱中,亦是無始中自然清淨。這就是如
《佛性論》所說的「住自性住」(prakr…tistha…gotra)。

    第六喻:果樹(中芽):指偈中所說的「修行無上道」果樹中的
芽雖耄Ш谐砷L為果樹的屬性,它還是須經過生長的階段,就像眾生
種性含有「無上道」的因素,還是須經過「修行」的階段。此所謂「
修行無上道」的「習種性」(samu…danita…gotra) 相當於《佛性論》
的所說的「引出性佛性」。

    第七喻:弊衣裹金像:此喻由種性出生佛法身(Dharmakaya),因
為「真佛法身淨,猶如真金像,以性不改變,攝功德實體。」(裕117)
此喻的金像和第五喻的地中寶藏一樣,雖都為染污所覆,淨性不改變


    第八喻:貧女懷輪王:此喻由種性出生報身(Sambhogakaya)。如
偈言「證大法王位,如轉輪拢酢埂1娚缲毰畱讶焉踝樱鄳逊
種性,終將「證大法王位」,具足福德智慧,證得報身。

    第九喻:鑄模內金像:此喻由種性出生化身(nirmanakaya) 。如
偈說「依止鏡像體,有化佛像現。」金像譬喻由種性出生的化身。金
像的形狀和大小隨鑄模而成,同樣的,佛化身亦隨眾生的需要而變現

    總而言之,種性有三種字義:1。族茫╨ineage 或 family) 2。種
因(seed 或germ) 3。藏(mine 或 matrix)。《寶性論》所引用的五喻
似乎也都涵蓋這三個意義。如貧女懷輪王喻的種性有「族茫沽x,果
樹芽喻的種性有「種因」義。其他三喻則有(空)「藏」義。因種性
含多義,而《寶性論》也引不同的比喻來說明種性,卻也引起如來藏
思想上一個重要的爭議,即佛種性(或如來藏)是本有或始有。《寶
性論》說「佛性有二種,一者如地藏,二者如樹果」。前者喻「住自
性性」的自性清淨心體(本有)。後者喻「引出性」的「修行無上道
」歷程(始有),這是說果芽雖有可能成長果樹,它必須經過成長過
程,所以並非必然的。依佛性本有說,眾生本自覺悟,不假造作,終
必成佛,因此成佛有其先天的必然性,然而佛性本有說易落入一元化
的有我論。相反的,依佛性始有說,則眾生覺性,待緣始起,修行證
悟,當來作佛。如此雖可避免有我論的色采,但也失去成佛先天的必
然性。由於印度佛教如來藏學經論對於如來藏本體的定位問睿龥'有明
確的定論,留給中國佛教「百家各鳴」的佛性說。(裕118)

    眾生皆有如來藏是如來藏經論共同的主睿饔貌煌膬热菁右
闡釋。《寶性論》以「法身」、「真如」、「種性」三層面說明之。
總括言之,法身遍滿義,是從果位而言:佛→眾生。佛種性義,是從
因位而言:眾生→佛。真如無差別,是約眾生與佛無差別說:眾生=
佛。總之,無論從那個層面而言,眾生皆有成佛的因性,而這個因性
在因位上就叫做如來藏,結論當然是「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二)自性清淨心(prakrti…parisuddha…citta)與煩惱(klesa)

    在探討人性的本伲希鐏聿貙W說將人性認定在清淨上,而且是
本淨的。「自性清淨心」自然成為如來藏說的根本教義。在現實世界
中,眾生並未全然表現本性的清淨面,因此「心性本淨,客塵所染」
變成眾生最佳寫照。理論上,自性清淨心意義為何?與煩惱的關係如
何?如何去染顯淨等等問睿际侨鐏聿叵到浾擁氁U釋的課睿

    自性清淨心並非大乘或如來藏說的專有用語。其淵源可溯自阿含
經。例如《增支部》說:

    1?「比丘眾,此心極光淨,而客隨煩惱雜染,無聞異生不如實
         解,我說無聞異生無修心故。」
    2?「比丘眾,此心極光淨,而客隨煩惱解脫,有聞拢茏幽苋
         實解,我說有聞拢茏佑行扌墓省!梗ㄔ'119)

以上兩段經文比照了「無聞異生」及「有聞拢茏印沟男亩际菢O光淨
,但前者卻「隨煩惱雜染」,而後者能「煩惱解脫」,其原因可列示
如下:(裕120)

          ┌→凡夫:煩惱所染(不如實解←─無修心←─無聞)
    心明淨┤
          └→拢耍簾⿶澜饷摚ㄈ鐚嵔狻ぉび行扌摹び新劊

《阿含經》的心性說要點是:1。心是極光淨(pabhassara),2。是受隨
煩惱(upak…kilesa) 所染的,3。隨煩惱和心清淨的關係是客塵(agantuka)
的,4。去除煩惱的方式是聞、修、解。由上可見,雖然《阿含經》中
的自性清淨心」意指「自性」(prakrti) 清淨,表現其主體性(與煩
惱的客體性相對),但它還是屬於較靜態(static)的存在,不像後期
如來藏系的「自性清淨心」(如來藏)屬於動態(dynamic)。換言之,
《阿含經》所說的心性雖清淨,它並不起什麼積極的作用 (裕121),
不像《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能起「厭苦欣涅槃」的作用,因此,上
引的《增支部》強眨卜虮娚獜穆勊肌⑿扌摹⑷鐚嵵娦男郧鍦Q,
以達到煩惱解脫。《阿含經》的心性說表現素樸的修心實邸摚贿^
,其心性清淨與塵煩惱說給予往後佛教的心性論立下了基本的模式。

    繼承阿含「心性清淨」的部派佛教有大眾部 (Mahasamghika) 和
分別說部(Vibhajyavada),其依循阿含的說法,認為心本性清淨,客
塵煩惱所染。未斷煩惱前,是性淨相染的,但無論是解脫前的染污心
,或之後的不染污心,其心體不變。如《大毗婆沙論》說:

      「拢牢船F在前,煩惱未斷故,心有隨眠。拢垃F前,煩惱斷
      故,心無隨眠。此心雖隨眠、無隨眠時異,而性是一。如衣、
      鏡、金等,未浣、磨、鍊等時,名為有垢衣等。若浣、磨、鍊
      等已,名無垢衣等。有無垢等,時雖有異而性無差別,心亦如
      是。」(裕122)

引文所舉的垢衣、磨鏡、鍊金等譬喻,也與《如來藏經》的九喻有同
樣的象徵意義,均為表現性淨與煩惱的關係。

    說一切有部反對大眾部和分別說部的心性本淨說,批評其摺撤
教傳統無我論的「正理」,判定性淨說為「非了義」說 (裕123)。《
成實論》也說:

      「心性非是本淨,客塵故不淨,但佛為眾生謂心常在,故說客
      塵所染則心不淨。又佛為懈怠眾生,若聞心本不淨,便謂性不
      可改,則不發淨心,故說本淨。」(裕124)

《成實論》的思想屬於經量部(Sutrantika),不主張心性本淨說,而
認為佛典中之有本淨說,乃是佛為鼓舞懈怠眾生的方便說。此理由雖
與《寶性論》所舉佛說如來藏五個理由之一的為「有怯弱」眾生說相
合(裕125),但真常論者絕不同意心性本淨說是不了義。事實上,《
寶性論》自稱「究竟一乘」、「大乘最上秘密」(Mahayanottaratantra)
,意謂如來藏(心性本淨)說才是最究竟了義說。

    大乘佛教興起後,繼續弘傳心性本淨說,而且給予各自獨特立場
的詮釋。例如般若系統,就從其基本教義「空」的立場來解說自性清
淨心。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說: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學:不念是菩薩心,所以者
      何?是心非心(acitta),心相本淨故。」(裕126)

引文中把心性清淨解釋為「非(無)心」。「非心」義心空、心不可
得、超越有無。所以在舍利弗問到「是心為有心非心性不(此心是否
存在)?」時,須菩提答道:「非心性中,有性無性既不可得,如何
可問是心為有心非心性不?」(裕127) 換言之,如果「非心」是心性
清淨,那此「非心」(即自性清淨心)是否存在?須菩提的回答是「
非心性」(acittata)中,「有性」、「無性」皆不可得,如何能問「
非心」的心是否存在呢?舍利弗又追問:

      「何等名為心非心性(非心性是什麼)?」善現(須菩提)答
      言:「於一切法無變異、無分別,是名非心。」(裕128)

依般若空義,「心」固然不可得,「非心」亦不可得。如此推論,則
自性清淨心亦不可得,非有非無。般若法門中一切法「本性空」,而
就此基礎上言「本性淨」。這正是《大智度論》所說的「畢竟空即是
畢竟清淨。」(裕129) 因此,般若經論在解釋心性本淨時,雖說心清
淨,但一再強眨谋拘钥铡H纭洞笾嵌日摗氛f:

      「心中實心相不可得。是心性不生不滅,常是淨相。客塵煩惱
      相著故,名為不淨心。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是
      心本無有實法。」 (裕130)

般若法門之把心視為自性清淨,乃建立於其自性空上。這種說法當然
符合般若教理,但還是不全符合真常系的觀點。真常系的自性清淨心
含「空」與「不空」兩個層面。清淨心性固然可說「空」於煩惱,但
它的清淨莊嚴功德是不空的。再者,《大智度論》說:「以人畏空,
故言清淨」(裕131) ,視心清淨說為方便說,這也與真常說的根本意
趣相左。

    除了《般若經》之外,《大集經》也是特別討論到自性清淨心的
經集(裕132) ,因此《寶性論》引用不少。例如:《寶性論》在論及
如來藏能如實知自性清淨心,如無價摩尼珠淨善光明,雖墮泥中經千
年,出泥清洗後,乃不失本清淨無垢體。《海慧菩薩品》接著說: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如實知見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光明淨心
      ,而為客塵煩惱所染。大海慧!諸菩薩善生如是心,彼諸煩惱
      不染眾生自性淨心,是諸煩惱客塵虛妄分別心起,而彼諸菩薩
      復生是心,我今畢竟令諸眾生遠離客塵煩惱垢,為之說法。」
      (裕133)

此段經文中的「自性清淨客塵煩惱」說,是承續《阿含經》的說法,
不過,此處更加強眨膶嵺‘意義。菩薩不但自己如實知見自性清淨
,而「煩惱無體虛妄分別而有」,並且更進一步以之教化引導眾生。
可見如來藏說已漸漸將對義理的證悟轉化成實邸膭恿ΑO铝械馁薯
更清楚地表達這意向:

      「眾生本來清淨心,了之此說名為慈。」(裕134)
      「一切諸法本性淨,是故修集於慈悲。」(裕135)

由此可見,如來藏自性清淨心應可視為修證的潛能(potential) 和動
力,而不是實在一元論(monism)。

    《虛空藏菩薩所問經》是《寶性論》廣引的一部經。其自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