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宝性论 的研究 >

第10部分

宝性论 的研究-第10部分

小说: 宝性论 的研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含有被動的特性。參閱其「心性本淨?意味」,《印度學佛
        教學研究》,20期,1972年 3 月,頁8…16。

(裕122)《大毗婆沙論》卷22,《大正藏》卷27,頁110 上。

(裕123)《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72,《大正藏》卷29,頁733 上~中。

(裕124)《成實論》卷3 ,《大正藏》卷32,頁258 中。

(裕125) 《寶性論》雖說為怯弱心眾生說真常如來藏,但也是為「執
        著虛妄法」,「謗真如佛性」者說的,可見《寶性論》並不
        承認如來藏只是「各各為人生善悉檀」而已。參閱印順,《
        如來藏之研究》,頁72…74 。

(裕126)《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1 ,《大正藏》卷8 ,頁537 中。

(裕127)同上。

(裕128)同上。

(裕129)《大智度論》卷63,《大正藏》卷25,頁508 下。

(裕130)同上。頁203…204 上。

(裕131)同上。頁508 下。

(裕132) 《大集經》共有十七品。其中論及自性清淨心者,有下列各
        品:《寶女品》、《海慧菩薩品》、《虛空藏菩薩品》、《
        寶髻菩薩品》、《無盡意菩薩品》。 參閱高崎直道,《如來
        藏思想?形成》,春秋社,1974。

(裕133) 《寶性論》卷3,《大正藏》卷31,頁834 中。《大集經?海
       慧菩薩品》,《大正藏》卷13,頁68上。

(裕134) 《佛說海慧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大正藏》卷13,頁483
        中。

(裕135) 《大集經?瓔珞品》,《大正藏》卷13,頁51上。

(裕136)《大集經?虛空藏菩薩品》,《大正藏》卷13,頁90中。

(裕137)《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8 ,《大正藏》卷13,頁643
       中。

(裕138)同上,頁643 下。

(裕139)《大集經?虛空藏菩薩品》,《大正藏》卷13,頁124 下。

(裕140)同上,頁90中。

(裕141)《寶性論》卷4 ,《大正藏》卷31,頁839 上。

(裕142)同上,頁841 中。

(裕143)《無上依經》卷上,《大正藏》卷16,頁472 上。

(裕144)《寶性論》卷4 ,《大正藏》卷31,頁840 上。

(裕145)《寶性論》卷2 ,《大正藏》卷31,頁824…825 上。

(裕146)《勝鬘經》,《大正藏》卷12,頁222 上。

(裕147) 《大乘起信論》就以「忽然念起」以說明無明的起源,但似
       乎亦未能解釋清楚。參閱釋恆清,「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
       ,《哲學論評》,第12期,1989年,頁244…248。

(裕148) 《十法經》收入《大寶積經》第九經。現有二個漢譯本。1。
      《大寶積經》卷28,《大乘十法會》第九。元魏佛陀扇多譯。
      2。《佛說大乘十法經》,梁僧伽婆羅譯。二者均收於《大正藏
      》卷11。

(裕149)《大乘十法會》,《大正藏》卷11,頁151 上。

(裕150)《大般涅槃經》卷32,《大正藏》卷12,頁556 下。

(裕151)《勝鬘經》,《大正藏》卷12,頁221 中。

(裕152)同上,頁222 下。

(裕153)同上。

(裕154)同上。

(裕155)《寶性論》卷4 ,《大正藏》卷31,頁846 下。

(裕156)同上,頁847 上。

(裕157)《阿毗達磨集論》卷一,《大正藏》卷31,頁664 中。

(裕158)《顯揚拢陶摗肪硪唬洞笳亍肪31,頁481 中。

(裕159)《成唯識論》卷六,《大正藏》卷31,頁29中。

(裕160)《攝大乘論釋》卷七,《大正藏》卷31,頁200 下。

(裕161) 高崎真道認為「信實有」應與「所攝藏」、「法身」相照應
        ,而「信有功德」的對應是「能攝藏」的佛性。筆者認為應
        正好相反。參閱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I,「如來藏說
        ????信?構造」,法藏館,1988年,頁257…258。

(裕162)《寶性論》卷3 ,《大正藏》卷31,頁828 上。

(裕163)同上,頁829 中。

(裕164)同上,頁829 中~下。

(裕165)同上,頁829 中~830 上。

(裕166)同上,頁839 中。

(裕167)同上,頁847 中。

(裕168) 兩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分別是自空派Gyaltsab的Dartik
        ,和他空派 Dalpopa 的Ri Chos nges don rgya mtsho 。

(裕169)《央掘魔羅經》卷2 ,《大正藏》卷2 ,頁527 中。

(裕170)《寶性論》卷4 ,《大正藏》卷31,頁840上。

(裕171)同上。

(裕172)同上。

(裕173)《勝鬘經》,《大正藏》卷12,頁222 中。

(裕174)《寶性論》卷3 ,《大正藏》卷31,頁833 上。

(裕175)同上,頁832 下。

(裕176)同上,頁841 下。

(裕177) 《攝大乘論》,《大正藏》卷31,頁129 中,玄奘譯曰:「
      轉依謂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

(裕178)《成唯識論》卷9 ,《大正藏》卷31,頁51上。

(裕179)同上。

(裕180)同上。

(裕181) 轉依的梵原語有asrayaparivrtti 或asrayaparavrtti ,含
        義有所不同。考據各經論,瑜伽學系大多用asrayaparavrtti
        ,而真常學系則用 asrayaparivrtti 。詳見高崎直道,《如
        來藏思想》II,法藏館,1989年,頁169…189 ,和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aga,pp。41…45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