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系统神学(章力生) >

第257部分

系统神学(章力生)-第257部分

小说: 系统神学(章力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泳跄吮忍醺浚虼嘶蛘呖伤担系墼谑サ酪酝猓偌邮ダ瘢履馨镏锶耍顾墙遄攀ダ褡饔行蔚南笳鳎顾谴佣煳蛩降氖サ勒胬怼5俏颐切胫サ雷菸奘ダ裆心艽嬖冢彝晟疲豢墒鞘ダ袢粑奘サ谰筒荒芡晟疲允サ烙胧ダ衲擞衅湎嗨菩裕灿衅洳煌牡胤健W确质鲋�

    一、圣道与圣礼之相似性(1)本源相同,两者乃都由上帝制定,都是恩媒。(2)内容相同,两者乃都以主耶稣基督为主要的内容。(3)方法相同,两者乃都需信心。信心乃为唯一的方法,使罪人可以得到上帝藉着圣道与圣礼所赐的恩典。二、圣道与圣礼之相异性

    (1)需要之不同。圣道乃是绝对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圣礼则不然。(2)功能之不同。圣道乃足激起并加强信心;圣礼则仅能加强,不能激起信心。(3)范围之不同。圣道乃要传遍天下;圣礼则仅在教会里面施行。贰圣礼的渊源与意义一、圣礼的渊源

    圣经里面并无圣礼一词。英语“Sacrament”乃是从拉丁文“Sacramentum”而来,其原义乃指诉讼的两造所存储的一笔钱。从法庭宣判以后,胜诉的,钱就退还;败诉的,钱就被没收。拉丁文Sacramentum一词,似乎乃为对邪神一笔和解的献金。二、圣礼的意义此词意义的转变,乃可从几方面来探究:(1)从军事上说,此词乃为指一个士兵对他司令服从效忠的一种宣示;在信徒受浸礼的时候,此词乃为表示信徒对主顺服的誓约。(2)从专门的宗教意义说,拉丁文圣经乃以此词视为一种希腊宗教上的仪式。这是可能的,因为这个希腊词可以用来指圣礼,又因为有些像希腊宗教里的仪式。在初期教会,此词乃是用来指各种的教义和法令。因为这个理由,有些人反对用这个名词,而愿意用「预兆或神迹」(Signs)、「印记」(Seals)、「奥秘」(Mysteries)或「仪式」等词。甚至在改教运动或直接在改教运动以后,他们都不爱用「圣礼」(Sacrament)一词。墨兰敦(Melanchthon)爱用“Signs”一词,路德和加尔文要大家以为,大家所用的「圣礼」一词并非神学里面原有的意义。但是在事实上圣经里面既没有这个名词,也非神学里面原有的意义,而乃为用来指主耶稣所制定的仪式,则就不妨应用,因为沿用日久,就能形成这词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圣礼乃是主耶稣基督所制定的神圣的仪式,藉着其明显的表征,使上帝在主耶稣基督里的恩典,和恩约里面一切的恩惠,得到确定与保证并归属于信徒;而在另一方面,又可成为信徒对上帝信心与归顺的表白。

    叁圣礼的成分构成圣礼的成分,乃可分为三种:一为外表的可见的;二为内在的属灵的;三为两者所合一的,兹分论之:一、外表的可见的表记

    每一圣礼都有可见可觉的物质的成分。照一种随便的讲法,有时称之为圣物。但从严格的意义说,此词乃包含记号(Sign)以及记号所表征之物。为求免除误解,两者须加分辨,不可混用。一个不信的人,虽然领受圣物,其实没有真正领受。照此词全部意义来说,外在的可见的圣物,不但含有所用的成分——水、饼与酒;但又有一种神圣的仪式。仅从外表的观点说,圣经称之为「记号」(Sign)和「印证」或「证据」(Seals)。例如创世记九章十二、十三节,十七章十一节说:「上帝说:『我与你们并你们这里的各样活物所立的永约,是有记号的。我把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罗马书四章十一节说:「并且他受了割礼的记号,作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二、内在的属灵的恩典记号与印证必含有若干所表征之物,此即寻常所称的内在的圣物(themateriainterna)。这乃为圣经里面在不同地方所指的(1)「恩约」,例如创世记九章十二、十三节和十七章十一节(见上引);以及(2)「因信称义」,例如罗马书四章十一节(见上引);并(3)「罪蒙赦免」,例如马太福音二十六章二十八节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马可福音一章四节说:「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浸,传悔改的浸礼,使罪得赦」和(4)「相信与悔改」,例如马可福音一章四节(见上引),马可福音十六章十六节说:「信而受浸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还有(5)「与主一同受死,一同复活」,例如罗马书六章三、四节说:「岂不知我们这受浸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浸归入他的死吗?所以我们藉着浸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简单的说,内在的属灵的恩典乃为包含在基督里的一切属灵的丰富。罗马天主教认为此乃加在人类本性上的一种成圣的恩典,能够令人作善事,又复能够使人超升到一种所谓上帝异象(the‘VisioDei’)的境界。圣礼所表示的,不是仅仅一种普通的真理,而乃为给我们并由我们接纳的应许,复能加强我们对于应许实现的信心。创世记十七章一至十一节说:「亚伯兰年九十九岁的时候,耶和华向他显现,对他说:『我是全能的上帝,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就与你立约,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你要作多国的父……。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我要将……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我也必作他们的上帝。……你和你的后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约。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这就是我与你并你的后裔所立的约,是你们所当遵守的。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出埃及记十二章十三节说:「这血要在你们所住的房屋上作记号,我一见这血,就越过你们去;我击杀埃及地头生的时候,灾殃必不临到你们身上灭你们。」罗马书四章十一至十三节说:「并且他受了割礼的记号,作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又作受割礼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并且按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未受割礼而信之踪迹去行的人。因为上帝应许亚伯拉罕和他后裔,必得承受世界,不是因律法,乃是因信而得的义。」他们显明的表现,使我们对于恩约属灵的祝福,罪蒙洗净,以及得到在主耶稣基督里的生命有更深之意识。马太福音三章十一节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浸,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浸。」马可福音一章四至五节说:「照这话,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浸,传悔改的浸礼,使罪得赦。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浸。」罗马书二章二十八至二十九节说:「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上帝来的。」六章三至四节说:「岂不知我们这受浸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浸归入他的死吗?所以我们藉着浸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哥林多前书十章一至四节、十六至十七节说「……我们的祖宗从前都在云下,都从海中经过;都在云里、海里受浸归了摩西;并且都吃了一样的灵食,也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我们所祝福的杯,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血吗?我们所擘开的饼,岂不是同领基督的身体吗?我们虽多,仍是一个饼,一个身体,因为我们都是分受这一个饼。」加拉太书三章二十七至二十八节说:「你们受浸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记号」(Signs)和「印记」(Seals)乃为神恩的媒介,亦为圣灵在心里动了善工,加强内在的属灵的恩典之媒介。三、两者表里合一的表征记号以及记号所表征之物,两者之关系就构成圣物之成分。外在的记号,被圣灵所用,乃成为传授神恩的媒介。记号与其表征之物,两者乃有密切的关系。两者乃表里合一,互相表彰。创世记十七章九至十一节「上帝又对亚伯拉罕说:『你和你的后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约。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这就是我与你并你的后裔所立的约,是你们所当遵守的。你们都要受割礼,这是我与你们立约的证据。』」使徒行传二十二章十四至十六节说:「我们祖宗的上帝拣选了你(保罗),叫你明白他的旨意,又得见那义者,听他口中所出的声音。因为你要将所看见的,所听见的,对着万人为他作见证。现在你为什么耽延呢?起来,求告他的名受浸,洗去你的罪。」

    肆圣礼的需要罗马天主教认为浸礼乃为得救绝对需要的条件,而忏悔式乃为受浸以后犯了大罪的人同样绝对需要的;但是坚信礼、圣餐礼,以及涂油礼,则乃非常有益的,乃在吩咐的时候才需要。基督教则认为浸礼并非得救绝对需要的条件,从上帝的律令而言,乃是义当遵行的。但是倘使故意玩忽,势将有碍其灵性的长进,长此以往,乃正似其他悖逆上帝的作为一样,必毁损他的灵命。浸礼所以并非得救绝对必需的条件,乃基于下列四种理由:

    1。福音的本质,在灵性上是自由的;上帝的恩典,并不施用某种外在的方式。约翰福音四章二十一、二十三至二十四节,「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路加福音十八章九至十四节,「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说:『有两个人上殿里去祷告:一个是法利赛人,一个是税吏。法利赛人站着,自言自语的祷告说:「上帝阿,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税吏远远的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2.圣经只讲唯有信心乃为得救有效的条件。约翰福音五章二十四节,主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六章四十节说:「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三章十六、三十六节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使徒行传十六章二十四至三十一节说:「禁卒……战战兢兢的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说:『二位先生,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3.圣礼不能发生信心,乃仅对已经信的人施行。使徒行传二章四十至四十一节说:「彼得还用许多话作见证,劝勉他们……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浸。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十六章十四至十五节说:「有一个卖紫色布疋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上帝。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她和她一家既领了浸,便求我们说:『你们若以为我是真信主的,请到我家里来住;』于是强留我们。」哥林多前书十一章二十三至三十二节说:『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所以无论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饼,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应当自己省察,然后吃这饼、喝这杯。因为人吃喝,若不分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