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神学(章力生)-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锩妫涣蓟嵊眩材苁故ネ蕉杂谒堑脑鹑斡行碌娜鲜叮⒛苁挂话闶浪椎娜巳沸沤袒岢先恢厥蛹吐桑霾还肚摇=袒峤遄攀チ樗鞯木龆ǎ苏缒┤盏纳笈幸谎痪腿缰饕赵冢硖R羰率沤谒担何沂翟诟嫠吣忝牵阜材阍诘厣纤Π蟮模谔焐弦惨Π螅环材阍诘厣纤头诺模谔焐弦惨头拧埂T己哺R舭苏乱恢潦唤谒堑墓赜谀切幸救说陌缸樱坏赋扑凶铮胰叭嘶诟模凰环矫嫦蛑谌颂粽剑担骸改忝侵屑渌敲挥凶锏模涂梢韵饶檬反蛩!挂环矫娣铣艘允反蛩廊说拇承谭#峁敢桓鲆桓龅亩汲鋈チ恕!沟侵饕詹⒎侨萑套铮蛭詈蠓愿滥歉救怂担骸复哟瞬灰俜缸锪恕!固雎弈徨群笫槿铝谒担骸傅苄置牵颐欠钪饕栈降拿愿滥忝牵灿械苄植话垂婢囟校蛔袷卮游颐撬艿慕萄担偷痹独胨!�
卷七 教会论 第陆章 教会的关系 —— 地方教会的关系
壹一般的关系地方教会彼此的关系,乃是绝对平等的,而且又是彼此相爱的。一、绝对平等的关系
没有教会或是教会会议,没有公会或是大会可以解除任何教会和主耶稣基督直接的关系,或是有辖制任何教会作为之权。二、彼此相爱的关系没有教会对其附近教会的存在与事工,可以忽视或漠不关心。对每一其他教会必认为他们也已得着和他有同样程度的圣灵,因此应当彼此同情,促进大家的福利,如同对个别的圣徒一样。
贰特殊的关系教会之间有关大家公共利益之事,须有特殊协议的责任。一方面要征求意见,一方面要接纳意见。一、征求意见的责任
教会好的声誉与情况乃裨益所有其他的教会,关于教会里面重大事件与内部纪律上的困难,以及按立主教会会友担任圣职,都要提到教会的会议,加以商讨,集思广益。二、接纳意见的责任同样的理由,每一教会,都要乐意接纳其他教会的劝告。倘使教会在教义上与作为上偏离了主耶稣基督的教训,经其他教会友谊的提醒,就要接纳,这乃是教会团契的基础;没有教会可以自以为是,我行我素,深闭固拒,不加接纳。可是,这些训勉或劝告,无论出自单独的教会或是出于教会的会议,其本身并无约束的权威,乃仅有一种道义上的感力。接纳这些劝告的,仍须把其和主耶稣基督的律法,互相衡校。其最后的抉择,乃仍在征求意见或被劝告的教会。
教会之间,要彼此尊重,礼让为怀,不可诱离对方教会的教友。牧师应当对他们的会友传讲上帝教会大团结的道理,使众教会大家联合起来。牧师不可把他的利害观念,局限于他自己的教会或自己的协会。他应扩大胸襟,与人合作,开诚布公,一视同仁;不可划地自限,在一个小圈子里,作茧自绕。鲁秉生氏(E。G。Robinson)说:「狭义的宗派主义,乃是一种可怕的邪恶思想。这乃无啻以教会驾临基督之上。主耶稣并未宣称信西敏斯德信条(theWestminsterConfession)或信三十九条(theThirtyNineArticles)的人有福了。在主耶稣基督心里绝对没有丝毫的偏狭思想,或门户之见。墨守教会仪式,或英国国教主义(Churchism),乃是一种修补的粉饰的犹太教,这乃是恢复已经拆毁的中间隔断的墙。」高敦氏(Dr。A。J。Gordon)在其所著《圣灵的使命》一书中,诠释马太福音十八章十九节说:「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从这里,我们得着「谐音」一义:「若是有两人同心合意」或说:「……两个人协调」,就有「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的应许。譬如弹奏风琴,所有的音键必须和标准音调相配合,否则就不能和谐。祈祷亦然,我们彼此必须同心合意。但是,仅仅两人同心合意,仍是不够的,还要与那第三者(Third)——就是公义与圣善的主,相和好,否则就不能到他面前祈祷。因为人心邪恶,往往两人同心的,乃会和上帝的旨意完全冲突!使徒行传五章九节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这乃是人的同心,却是犯了大罪,敌挡圣灵的例证。叁关系的加强
教会为求加强彼此的关系,如果发现教会信仰与行为偏离圣经,在这种情况之下,教会在她对基督的责任上,就当要求她的姊妹教会纠正其错误,甚且撤消彼此的关系,不可貌合神离;但是等到那偏离正道的教会,完全归正以后,仍当恢复原有的关系。关于这事,那适用于个人的律法,也可应用于教会。新约教会的体制,乃是集合的(Congregational),不是独立的,所以教会独立应有其限度,不可我行我素,有我无人;而应相依相助,「彼此相顾」(参林前一二25)。每一教会因有其应负的责任,要持守真道,并善尽其责;但也应承认别的教会也有圣灵住在里面,正如住在自己里面一样。教会公共的意见,必示其合乎圣灵的心意,始有其价值。虽然使徒保罗在安提阿,但是安提阿教会仍是征求耶路撒冷教会的意见。虽然没有教会或是教会的协会对于任何单独的教会能有合法的管辖权;但是倘使宗教会议受到呼召与指定,当对其发生道义上的感力。他们的决议,乃为一种真理的指针,若无重大的理由,教会便不应漠视或拒绝遵行。台克斯德(Dexter)在其所著《公理会主义》一书中主张,独立与相依,应加兼顾。司各脱氏(CharlesS。Scott)说:「浸信会和公理会的分别,乃在教会会议相对的权能。公理会主义,乃可说是一种会议主义(Councilism)。不但按立牧师及其初次就任须得会议的指教与许可,而且以后每一须待抉择之事,也须征求意见与许可。」浸信会却认为牧师按立以后,仍须这样仰赖会议,乃是过于极端而欠允当。教会对教会会议的决议,乃总是有权与正当理由,先加精察,然后决定究竟应否接纳或拒绝,这乃丝毫没有离开其原有的独立的主权。但是,教会会议虽仅是教会一种协助的顾问机构,如果漠视其意见或劝告,则其结果,将犯一种对教会道义上的错误,可能使其所代表的教会和其他教会,脱离其宗派的关系与团契。教会与教会之间的关系,乃是和圣徒与圣徒之间的关系相似的。在他们中间,乃不容干涉对方之事,要彼此尊重敬爱;但是倘使发生严重的事件,则亦当对那教会提供意见。这乃出于善意,也为表示真诚相爱与关切之心。
赖德福氏(Lightfoot)说:罗马主教革利免(Clement)的信,并非从他发出,乃为罗马教会给哥林多人劝请他们和好的信。不是教宗也不是主教,乃为全体会友对哥林多姊妹教会提供他们的意见。在主前九十五年,公理会主义认为那是他们一种责任,要帮那偏离正道或偏离正道之危险的姊妹教会。首要的职务(Primacy)乃是教会的,不是主教的,这首要的职务,乃是为仁慈良善。这样弟兄相爱的团契关系,乃是从「地方教会乃为普世教会的化身」之基本观念而来。柏尔克氏(Park)说:「照公理会主义,众教会乃自愿合作,互相契合。教会独立主义(Independency)则不然,独立派教会牧师按立或免职,都不征求其他教会的意见。」照这一般的原则,倘使教会里面各部分发生严重的争论,那被邀请加以劝告的会议,必须是双方同意的。牧师不可把他自己关在自己教会之内,而须和其他牧师和其他教会之间养成一种友好的关系。对于各种会议——自己宗派的全国会议,周年纪念大会等……,应当亲自参加。他关怀他人的福利,爱人如己,舍己为人的嘉范德行,也能感召他教会的会众。使徒保罗募集捐款,救苦济难的圣范,我们当加效法。教会独立的原则,不仅须与圣徒合作的精神相一致,而尤应在基督之下和其他教会互相精诚合作。在这种精神之下,就能使教会不致侵占其他教会范围之事,也不会利用其他教会的会友;且更能发展新的计划,组织各种社会的与宣道的机构,并促进通力合作的精神。魏兰校长(PresidentWayland)说:「凡是对任何人,对任何事,都感不满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据,他乃是一个性情乖僻,不能合作的人。」这个道理,不但适用于个人,且又适用于教会。每一个教会应当切记,她虽有主耶稣基督住在里面而引以为荣,但这乃仅为构成那伟大身体的一部分。「教会是『主耶稣基督』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他「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参弗一22一23)教会有了这个观念,方能加强教会之间的关系。
卷七 教会论 第柒章 神恩媒介的概念
壹神恩媒介的意义犯罪堕落失丧的人类,由于圣灵运行的善工,藉着主耶稣基督救赎的恩功,就可以从上帝永永远远恩典的泉源里面白白的得到一切救恩的福乐。且于某种情况之下,圣灵能够于罪人心灵里面直接施展他的奇工,但大体上乃用某种媒介来传授上帝的恩典。在圣经里面虽无恩媒(神恩媒介)一词:但乃确为圣经所指称的表达神恩的名词。同时,这并非一个呆板的名词,乃有比神学里面通常所讲的有更广泛的意义。教会也可称为上帝恩典的大媒介。教会乃是主耶稣基督,藉着圣灵的作为,用以召聚选民,造就圣徒,建立他属灵的身体。主把权柄赐给教会,又赋与她各种恩赐,使她负起重大的使命,设立教会各种职位,推进教会各样圣工,传扬福音,施行圣礼,凡此乃都是引领被拣选的进入永生的恩媒。但是这个名词还有一个更大的范围。上帝整个护理的引导(ProvidentialGuidance)无论经过顺境或逆境,都可成为恩媒,圣灵可藉以引领被拣选的皈向基督或使圣徒与他有更密切的交契。这个名词甚至可以在恩媒里包括一切使人可藉以得到和继续享受恩约里的祝福,例如信心,悔改,灵战,以及祈祷。但是教会虽然是恩媒,却不能和圣道与圣礼,等量齐观,因为他推动上帝恩典的事工,必须藉着上帝的道与圣礼。尤有进者,信心、悔改、祈祷乃为上帝恩典的果效,仅能藉以加强圣徒的灵命。所以严格的讲,唯有上帝的圣道与圣礼,方能视为神恩的媒介。此乃为主耶稣基督在教会所制定的客观的途径(或媒介),他乃通常藉此传授他的恩典。因此恩典乃当然不能脱离基督,以及圣灵运行的大能以及分配神恩祝福的教会;且唯有藉着圣灵有效的运行,方能产生属灵的果效。
贰圣道与圣礼的特质恩媒一词须从其专门的与特定的意义,指出其显著的特质。其一,圣道与圣礼乃为特殊恩典,不是普通恩典的媒介;其二,圣道与圣礼本身就是恩媒;其三,这不是偶然的,而乃为继续的恩媒;其四,这乃为基督教会公认的恩媒。兹分论如后:
一、特殊恩典的恩媒这不是普通恩典的,乃为特殊恩典的媒介。藉着这种恩典,可以消除罪人的罪恶,且要照上帝的形像,心志改换一新(参弗四23一24)。上帝的道,能够并且在某种情况确能使那些生在福音之下的人,得着丰富的普通恩典,最大的祝福;但从此词专门的意义来说:这乃是指在罪人心中运行的救赎的特殊恩典。二、其本身就是恩媒
有些惊人的经验可能在信徒心里面藉以加强上帝的作为;但在此词专门的意义上,这并不能构成恩媒,因为这些惊人的经验,照着上帝的话解释,必须藉着圣灵的运行,始能真正发生。所以上帝的圣道与圣礼,藉着圣灵的运行,其本身就是恩媒。三、乃为继续的恩媒这不是偶然的,或是意外的;而乃为经常的,继续的,乃为上帝照他计划所规定的传授救恩的媒介,乃有永远的价值。海德堡教义问答(HeidelbergCatechism)第六十五问说:「我们既与基督有分,只要因信就可得着一切的恩典,从那里有此信心呢?」其答案说:这乃藉着圣灵,因着传扬福音,在我们心中动其善工,并藉施行圣礼,就确实能够得着。
四、乃为公认的恩媒传扬圣道以及施行圣礼,乃为基督教会两种公认的恩媒;圣灵藉着这二者在人的心里施展他的奇工,使信心坚定。有些改正宗神学家限定恩媒的意义,认为这仅能行在有形的教会;他们并以心灵里新生的因素为必需的先决条件。谢特(Wm。Shedd)和达勃耐(Dabney)都有同样的见解。谢特说:「世界上尚未得救的人所说得到的恩媒,此乃在普通恩典里的,确信的媒介,但并非在特殊恩典里的,成圣的媒介。」霍尼格氏(Honig)把上帝的圣言,分为两种,一为恩媒的圣言,一为呼召外邦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