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 >

第58部分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第58部分

小说: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在这个立场上,已经不必再怀疑抽象元间实体的实在性
了。 

由于世界3对于世界1的继承性,世界3的抽象元间演
绎所使用的规定性许多来源于世界1,根据这些逻辑,可以


演绎出与世界1的自然现象完全重合的势态,这容易让我们
误以为“上帝是位数学家”,世界按照事先规定好了的纯粹
数学和逻辑程序运行,或者误以为我们的数学仅仅是人为的
对于世界1的抽象副本,通过世界1的事实验证了我们的数
学模仿。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元间演绎的方式和途径,两
者之间有相似之处,有重合的可能,但相互之间没有绝对的
制约关系和从属关系。由于超越了差别者的唯一性,人或者
其他可能的抽象元间演绎主体,他们的演绎“空间”远远大
于世界1,可以说,用世界1方式所实现的元间形式只是无
穷元间演绎形式中的微不足道的一组特例。 
人类对于世界3的利用才刚刚开始,才刚刚试图更多地
离开从世界1中直接继承来的规定性元间,试图创造更多新
的规定性元间,不仅可以根据这些原创规则探索我们所生活
着的世界1,还可以演绎出世界1中原本没有的无限丰富和
奇妙的元间形式。 


17。5 人与三个规则实体 

17。5。1 人的性质 
实现差别是所有差别者相互关系的共同倾向,可以把这
种倾向视为差别者的“需求”,因此,实现差别就是差别者
的最为一般的、最为广义的“需求”。 
生命之前的差别者不能自己规定自己的差别形式,还没
有能力“关心”差别实现后的结果,因此,还不是完整的需
求主体;生命物质的特征是限定了差别实现的结局,将生成
与自己性质相同的实体作为了实现自己差别形式的最重要
目标。从此,出现了具有规定性的差别形式,逐步出现了需
求主体,从一般需求中生长出了具体的目的性。 
自我意识出现之后,自我意识的主体开始自己知道了自
己需要什么,需求主体开始趋于成熟。人作为一种需求主体,
作为一种消除差别的差别者,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并逐渐
走向成熟的。 

虽然实现差别就是差别者的最一般的“需求”,但是差
别的内容却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个趋势性的变化,需求的


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个趋势的特征是出现了以物质实体
为主的差别者构成的差别形式和以元间实体为主的差别者
构成的差别形式这两个极端情形,出现了需求从前者向后者
的过渡。 
如果,把这个趋势描述为从物质需求的极端向元间需求
的极端发展的一个进程,这个进程的每一个步骤本身都是物
质与元间的对立统一的具体形式,这个描述相似于“世界1 — 
世界2 — 世界3”进程的模型。 
作为世界1的产物,人本身就是世界1的一部分,生活
在世界1之中;作为与世界1相互作用的对象,具有与世界
1区别的相对独立的领域世界2,人生活在世界2中,或者
说世界2在人之中;作为抽象元间生成的机制,产生的元间
实体超越了世界1和世界2的限制,形成了又一个相对独立
的领域 — 世界3,人又生活在世界3中。人同时生活在这
样三个不同的亚世界中。 
可以粗略地把人的实际上生活处境的某一个特定场合
比喻成由三个亚世界共同构成的“坐标系”,三个亚世界构
成一个“三维的世界”。 
当然,这个模型的三个坐标原点并不重合,也不是标准
的直角坐标系,每个坐标轴的尺度不一定等价,也不一定均
匀。世界2是从世界1发展进程的某一具体位置里生长出来
的分支,是世界1的极限形式;世界3是前两者相互关系的
某种程度的异化,是从所异化的位置生长起来又超越前两者
的特殊领域。每一个人,人的每一种生存状态都可以在三个
坐标轴上的特定位置找到投影点,不仅可表征这个生存状态
在每一根坐标轴上的尺度,而且,三个坐标位置共同确定了
这个生存状态的性质,每一个具体的需求都分别不同程度的
具有三重性质,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但这三种
性质紧密地关联在一起,相互成为其他两者的条件,相互制
约和影响,构成一个不断演变中的实体,构成了人的生存状
态的性质。 

总之,需求的性质与实现需求的过程就是人以及人的行


为的性质与过程。每一种生存状态都可以从三个不同性质的
角度去分析,都由三种基本原因共同形成。 

17。5。2 三个规则实体 
人同时生存在这个三维世界里的某个具体位置,也就受
到了三个规则体系的制约。 
第一个规则体系是被我们作为对象的自然的规律体系。
在过去的讨论中被描述成一个发生、积累、进化的历史过程,
这个规则体系以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的具体方式存在。 
第二个是我们对与对象世界共同组成的规则体系。从第
一个体系中,我们获得了转移的元间转移,是第一个体系的
副本。由于必须通过与对象世界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过
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对象造成改变,有时这种改变是不可忽视
的;由于这个副本同时也是对于对象进一步认识的工具和立
足点,随着认识的加深,工具和立足点都还在不断向前延伸。
由于这两点,我们永远不能最终精确认定副本和原本之间的
一致性程度,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只能在某个相对的立场上
认为两者是同一的。通过实际使用和观测不断校正这种契合
的程度。 
第三个规则体系是从前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中脱颖而
出间接性元间实体。所谓间接性,是指对于物质与元间对立
统一关系的超越。元间实体与作为物质载体的物质实体处于
间接关系之中,元间实体基本摆脱了物质实体的束缚,具备
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元间演绎不再必须以特定的物质实体为
实现途径。从此,元间演绎可以完全依据元间规则进行,元
间的规则就是元间自己。 
人通过世界3中获得了解放,世界3成了新需求、新欲
望、新规则的新源泉,人在这个新世界中获得了绝对自由思
想的权力。 
关于“自然”的概念有一个进化过程,最初,人们只把
世界1作为自然,作为对象世界,后来又把世界2也扩展进
来,不仅把世界2作为对于世界1的“反映”,这种反映本
身也可以被作为对象。现在,我们又将世界3的内容也作为
自然现象,也作为了对象世界。 


既然我们把“人”的概念定义为同时处于三个亚世界构
成的三维体系中某个具体位置的具有自我意识能力的实体。
那么,三个世界之间的是其所是就是人的在其所在,共同决
定着人的是其所是。 
因为这三个体系各自都处在不断的发育和演化之中;而
且,这三个体系各自的演化进程和尺度之间不断出现的新差
异;也就是说,每一种实体的是其所是都是一个过程,都仅
在一定的在其所在中才有意义,才作为存在者,处在这种不
断改变着的在其所在中的人也只能是一种不断改变中的是
其所是,不断地发生着性质的变化。人的确定的性质,人的
需求只在某个相对的定义域中才有相对确定的意义。 
这种相对确定的是其所是永远与它的在其所在处于冲
突中。 
17。5。3 人与自然的冲突 
人的居住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相处习惯是在几
十万年里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平衡,是
一种相互之间的契合;不仅成为了人的“习性”,而且成为了
人的生理特征和生理特征,这两者是大致统一的。近3000
年以来,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150年以来,科学技术的
进步把人类带入了新的生存环境,开始,人只把生存作为追
求的目标,但是,为实现这种追求所创造出来的思维方法不
断异化成了新的需求标的,新需求的不断涌现改变了人的生
存环境。思维能力从生存的手段转变成生存的目的,生存反
而变成了思维的手段,人被分裂成了生理的人和心理的人。 
心理人从“渔夫的老婆”摇身一变成了女皇,心急火燎
地挥舞着科技的长鞭,驱赶着笨拙的生理人向更加敦厚、迟
缓的自然环境不断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疯狂索取和劫掠。 
人们总是试图用在世界3中产生的一切去同化世界1和
世界2,消除三者之间的差别,贪婪地拓展着世界3的疆域,
妄图达到彻底解放、同化整个三维世界。 

但是,人毕竟只是一种生物物种,进化缓慢的生物本性
与让人眼花缭乱新需求之间产生了剧大的差距。尽管人们不


断努力试图减少每年几十万人死于车祸的窘境,尽管可能通
过努力发展新的医疗技术来应付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
恶性肿瘤的病痛;却无力扑灭每年高达万分之二的自杀狂潮,
无力阻止高达百分之二十且迅速蔓延的抑郁症、和双向情感
障碍。总有一天,每一个人都要像吃饭、喝水一样靠药物来
平息心中的烦恼。也就是说,药物将成为心理人的基本食物。 
物质的唯一性决定了物质资源的有限性,有限的物质资
源永远赶不上无限的元间需求。如果我们总是希望把整个地
球上的资源都做为无限元间需求的载体和工具,最后的结局
只能适得其反。因为,毕竟到目前为止,心理生活的载体仍
然是生理生活,生理生活的载体是这个地球上的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自然自己与自己的冲突。
只是人这种自然物拥有自我意识的能力,能够感知和体验这
种冲突,能够某种程度地自觉自己在冲突中的姿态,能有限
度地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制订计划、调控制自己的行为。 
至少我们现在已经有能力产生这样一种自我意识,也就
是可以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把人的所有需求、把人的性
质作为一种自然对象来看待,把人的性质、人的需求作为一
个历史过程来看待,把人的各种需求和性质放在世界整体进
化的大背景来发现这些元间实体的历史地位。也不难理解和
想象人利用在第三世界里获得的新武器将对生成自己的那
两个世界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人的元间制造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物质制造能
力。人为了满足一些心理需求常常是以生理需求为代价,以
自然环境的进化方向为代价。 
这也提示我们,人自己可以影响自然进化的方向,也可
以影响人的进化方向。果真如此的话,前景并不都是悲观的。 

17。5。4 人与自然的和谐 
《庄子。天地篇》有这样一个寓言: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
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愲愲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
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
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


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
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
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
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尽管现代人大多很难接受这位老圃固执的做法和迂腐
的理论,但是到了地球变得不再适宜居住的灾难时刻,一定
能多少体会其中的道理。如果不是那么多的“机心”和贪婪,
就不至于如此,与其奢侈地毁灭不如淳朴地生活。 
这位老圃心中的“道”是人类与自然已经达成的平衡势
态,是自然法则与规律,也是这个历史阶段中的人性本身,
是这两方面共同形成的和谐与契合。但是,人的心中可能额
外生成超越这些界限的机心,只有遏制这些机心付诸于实践
才能避免破坏原有的平衡,才能避免对原始的人性、对自然
环境造成两方面的改变和灾难,才能避免心中的烦恼与痛苦。
“知而不为”是庄子解决冲突的方案。寓言中的子贡之所以
“瞒然惭,俯而不对”,是因为他的老师孔子也主张“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不过是老圃理论的政治表达,两
者一脉相承。都主张将人性和社会状态限制在过去已经形成
的格局里,用克制野心和欲望的方法维持原有的人性以及与
自然之间的平衡,维持内心平衡,维持社会平衡。 
这也许是一个可用来解释“李约瑟难题”的选项。在这
种主导意识之下,一切都以过去为目标,都依先王之道、祖
宗之法,创新的萌动都被视为机心。由此导致了中华民族延
绵2100多年超稳态社会的辉煌与酣睡。 
如果这是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