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

第68部分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第68部分

小说: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地存在。法性宗则谓能依之相乃所依之体,而赅通依他起之万有之相者,即圆成实之真体。

 

二十四划

 

【灵润新旧二译不同论】灵润、唐代僧,贞观年间,曾奉敕入弘福寺任译席证义,他于菩提流支及真谛所译的经典(称为旧译),及玄奘所译的经典(称为新译),列出十四点不同之处,此十四点的大要是:一、新译谓众生界中有一部分无性有情;旧译则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二、新译谓二乘之人入无余涅槃,则永不归入于大乘;旧译则无余还生,终必回于大乘。三、关于‘不定性众生回向大乘’,新译谓于分段身增寿变易,以行菩萨道;旧译则谓分段身尽,而别生变易身。四、关于‘三乘种性’新译谓法尔本有;旧译则谓因缘所生。五、关于‘佛果’之事,新译谓理智各别(四智心品是有为生灭法,理则是真如,是体,乃无为法)旧译则为理智不二。六、关于‘须陀洹之所断’,新译谓唯断分别起身见;旧译则谓亦断俱生起身见。七、新译谓五法不摄遍计所执,又谓正智摄于依他起性;旧译则谓五法应摄遍计所执,正智应通于依他及圆成。八、新译谓十二处十八界摄法已尽(谓真如亦摄在处、界之中);旧译则谓真如不摄于处、界之中。九、新译于十二因缘说为二世一重因果;旧译则说为三世两重因果。十、新译但说有作四谛,不说无作四谛;旧译则说无作四谛。十一、新译谓心所有法,在大乘则于心王外别立心所;旧译则谓大小乘皆同,无有区别。十二、新译谓心王、心所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旧译谓心王、心所同一所缘,同一行相。十三、关于‘三无性观’,新译唯遮遍计所执;旧译则遍计所执及依他起悉遮遣之。十四、新译谓八识及相应心所各各皆能变现四分,皆是缘起之本;旧译则以缘起之本仅限于第八识。

 

二十五划

 

【观行】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或指观法之行相。唯识宗之观行有二种,称二观行。一、寻伺,指推寻伺察。寻,即心对境所生起的粗猛推求之精神作用;伺,则为细心分别之精神作用。谓根尘相对所起一念之心,即以空、假、中三观观之。二、真如,真即不伪;如即不异。指常以妙观观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显发。见《宗镜录》卷三十五。

 

【观所缘缘论】陈那论师造,唐代玄奘译,全一卷。别译本如陈代真谛所译的《无相思尘论》一卷。本论之偈文为四句一行,共有三十二句。本书旨在依因明三支之法,明示心外之所缘缘非有,破斥极微、和合等假法,而心内之所缘缘非无。

 

【观所缘缘论释】又称《观所缘论释》、《观所缘释》。护法造,唐代义净译,全一卷。本书为《观所缘缘论》的注释书。内容阐释《观所缘缘论》中所说破外执之与、夺之意,而明自宗之内境,然未论及其差别。

 

【观待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观待,意指相对性、条件性。相对于某物而言,能引起其一定之要求或受用之条件,此条件即为观待因,如饥饿为饮食之观待因,手为执物之观待因,足为往来之观待因。参阅‘十因’条。

 

【观待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所依的道种,大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道理,此观待道理,为四种道理之一。言诸行之所生要待众缘,譬如发芽,须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参阅‘四种道理’条。

 

【观察】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载︰‘心缘其事曰观,观心分明曰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