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

第16部分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第16部分

小说: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慈,予众生以乐;不害是悲,拔众生以苦。不害是于无嗔的作用上所假立者,不立别体。见《成唯识论》卷六。

 

【不俱意识】唯识宗将意识分为五俱意识与不俱意识两种。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不俱意识,是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之意识。亦分二种:一、五后意识,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亦不相离而续起。二、独头意识,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之别。参阅分释条。

 

【不退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住位的第七位,又作不退转住。谓既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心常行空无相愿,身心和合,日日增长。参阅‘十住’条。

 

【不杀生】杀生即杀害人畜等一切有情的生命。乃十恶业之一,亦为五戒之一,八戒之一, 十戒之一。依《大智度论》卷十三之说,诸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惜命亦为第一。断人畜之生命,不论亲自下手杀,或教人杀,皆属同罪。比丘杀人,犯四波罗夷,自杀则结偷兰遮罪;自伤形体,结突吉罗罪;杀害畜生,得波逸提(忏悔罪)。凡犯杀戒者,死后将堕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即使生于人间,亦不免多病短命。大乘佛教为避免杀生,而禁止食肉,更进而以放生为其积极表征。不杀生与杀生翻,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偷盗】不与而取,称为偷盗。为十恶业之一, 亦为根本五戒之一。不偷盗为偷盗之反,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动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八位。此位菩萨,无漏无分别智,任运相续,一切有相功用及诸烦恼,不能动之。如《解深密经》云:由于无相得无功用,于诸相中不为现行烦恼所动,是故第八名不动地。唐代遁伦撰著《瑜伽论记》,有云:‘真智得无功用所动,俗智虽有功用而不为现行烦恼所动,名为不动。’

 

【不动灭无为】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这是色界四禅的禅定。行者修持禅定,入第四禅,双忘苦乐,舍念清净,永离三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括三禅。出离八难——忧、苦、喜、乐、寻、伺、出、入等全息,不为一切苦乐动摇身心,以此所显真理,故云不动无为。

 

【不恶口】恶口为十恶业之一,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不恶口为恶口相反,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

 

【不善】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即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成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

 

【不绮语】绮语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的言词,为十恶业之一。而不绮语为绮语之相反,为十善业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参阅‘十善业’条。

 

【不增不减真如】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八地断作加行障所证,此真如断染不减,得净不增,故名不增减。若证得此真如,相土皆随所欲,自在现在故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

 

【不坏回向】修唯识行,四十一阶的十回向位的第二位。此位菩萨,于三宝所,得坚固不坏信,以己善根,回向众生,令获善利。参阅‘十回向’条。

 

【不变易性】指不变之性质。又为真如之异称。参阅‘真如’条。

 

【六七能遍计】这是十大论师护法的理论,谓第七末那识缘第八识的见分而起我执,第六意识则对一切法境,于我、法起执。即此二识普遍计度诸法而执实有,有能遍计之义,这是前五识及第八识所没有的。

 

【六十二见】此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的六十二种错误见解。但经中有数种异说,如《长阿含经·梵动经》,载有十类六十二见之说,而对外道所执的诸论,大别为本劫本见、末劫末见二种。本劫本见即依过去前际而起分别见,凡有五类十八见,包括常论四种、亦常亦无常论四种、边无边论四种、种种论四种、无因而有论二种;末劫末见即依未来后际而起分别见,凡有五类四十四见,包括有想论十六种、无想论八种、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断灭论七种、现在泥洹论五种,总计十类六十二见。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亦举出六十二见,然名称略异,文繁不录。

 

【六入支】十二因缘的第五支。受精卵在母体中发育,五七(五个七日,即三十五日)日内,称为‘名色’,到七七日,名‘具根位’,就是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备。《涅槃经》曰:‘入胎五七,四根未具,是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所谓四根,指纳识成胎后即称名色,名色即身、意二根,尚欠眼、耳、鼻、舌四根,自具根位到出生前,是六入支。若以现代观念诠释六入,六入即是内六处。人之认知与判断,有赖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以完成。所以名色与六根,必须同时和合始能完成其工作,是以六入藉名色为缘。

 

【六凡四圣】此即十法界。十法界分为凡夫与圣者二类,凡夫界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等六界,称为六凡,是属于有为的果报;圣者指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称为四圣,是属无为的果报。

 

【六六法】即六识、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

 

【六外处】处为生长之义;可长养心、心所。为心、心所之所缘虑者有六,即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称为六外处。亦称为六境。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所载。

 

【六句义】这是古代印度胜论学派的哲学。指实、德、业、同、异、和合六句,相传系古代印度胜论学派之祖优楼佉所立,到后代慧月论师,依据六句义而广开为十句义。六句义即:一、实句义,即主谛,又作所依谛。乃指诸法之实体,有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等九种。二、德句义,即依谛,指实句义之属性功能。《胜论经》举出色、香、味、触、数、量、别体、合、离、彼体、此体、觉、乐、苦、欲、嗔、勤勇等十七德;十句义论更加重体、液体、润、行、法、非法、声等七种,共列举二十四德。三、业句义,即作(用)谛,指实体之运动,有取、舍、屈、伸、行等五种。四、同句义,即总相谛,又作总谛。指有性乃诸法所共有。五、异句义,即别相谛,又作别谛。指诸法有差别之性质。或称同异句义。六、和合句义,又作无障碍谛。乃谓实、德、业、同、异等五句相互摄属而不相离。这是唯识家破斥的对象。

 

【六因】因是指能引生结果的原因。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认为因有六种:一、能作因,即除自体之外,其余一切有为、无为诸法,能成为自体的生因者,皆称为能作因。可分为有力能作因、无力能作因二种。二、 俱有因,即同时存在的俱有法,相互为因之义。又分为互为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二种。三、同类因,同类之法连续产生时,前法即为后法之同类因。四、相应因,于俱有因之中,属于心与心所间之相互关系者,即为相应因。五、遍行因,于同类因中作用力强盛的烦恼(即遍行惑),能遍行于一切染污法,故称为遍行因。六、异熟因,即恶业及有漏之善业为因,招感无记之果报时,称为异熟因。见《俱舍论》卷六所载。

 

【六地断障证真】十地中现前地的菩萨,加修平等利生之行,智慧现前,即断粗相(于四谛中,执苦集为染,执道灭为净)现行障,证无染净真如,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言后方净。参阅‘十地’条。

 

【六位心所】心所乃从属于心王、与心王相应的作用。为五位百法中的心所有法,简称心所。心所有五十一种,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六类。一、遍行心所:指于一切心、一切性、一切时、一切地、一切识相应俱生起之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等五种心所。二、别境心所,指于一切性、一切地得起,于境有起有不起之心所,即欲、胜解、念、定、慧等五种心所。三、善心所,指其性善,唯起于善心品之心所,即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种心所。四、烦恼心所,指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心所。五、随烦恼心所,指随从根本烦恼而起之心所,即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二十种心所。六、不定心所,指不入于前五位之心所,即悔、眠、寻、伺等四种心所。

 

【六门唯识】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于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举出六门以统摄唯识,即为:一、依所执辨唯识:如楞伽经说:由于自心执著,心似外境显现,以彼外境非有,是故说唯心。二、依有漏明唯识:如华严经说,三界唯心,以此彰明唯识。三、依所执及随有为辨唯识:如唯识三十颂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以此彰明唯识。四、依有情辨唯识:我人第八识中,摄持诸法种子,唯皆是杂染的有漏种。修唯识行,入见道位,有漏种子以熏习力转染成净,至第八不动地,舍去藏识之名,称无垢识。故知心清净则有情清净,心杂染则有情杂染,以此辨明唯识。五、依一切法辨唯识:如解深密经说:‘识所缘、唯识所现。’诸识所缘之境,仍是第八识中种子变现,以此辨明唯识。

 

【六波罗蜜】译作六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这是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的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六界】亦称六大,为万有生成的基本元素,即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此六大各有分齐,故称为界。

 

【六神通】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的能力。即:一、神足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的能力。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的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并称为三明。见《长阿含卷九增一经》。

 

【六派哲学】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系中,先后出现的六种哲学学派。即:一、弥曼差学派:即对吠陀圣典中所规定的祭祀仪礼之实行及意义,以哲学立场加以研究之学派。其始祖为耆米尼,根本经典则为弥曼沙经。二、吠檀多学派:于吠陀圣典中,特别是以奥义书为根据,而主张‘梵我一元论’的学派。此派始祖为巴达罗耶那,其根本圣典为吠檀多经(一称梵书)。三、僧佉耶学派:又作数论学派、删阇夜学派。从纯粹精神与根本原质二原理的关系,来说明现实世界。其始祖为迦毗罗,根本经典为《僧佉耶经》。四、瑜伽学派︰即依瑜伽修行而得到解脱的学派。始祖为巴丹阇梨,根本圣典则是《瑜伽经》。五、卫世师学派:又作胜论学派。以实体、性质、运动、普遍、特殊、内属等六项原理,来阐明一切现象。始祖为羯那陀,根本圣典为《胜论经》。六、尼柔学派︰又作尼夜耶学派、正理学派。其形而上学之说法,与胜论学派大致相同,但特别重视论理学方面的研究。其始祖为乔达摩,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