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

第139部分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139部分

小说: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到生死的出离,也就是烦恼的断尽,这个就属于第四种究竟法,即涅槃。

我们在之前已经讲到了三种究竟法,即色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心法、心所法都称为有为法,而涅槃属于无为法。

讲到涅槃,涅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涅槃的巴利语叫做nibbàna,它源于动词nibbàti,意思是火被熄灭了或者消尽了。涅槃的梵语为nirvàõ;a,即nir再加vàõ;a。若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解释,则是作为vàõ;a爱欲的,nir就是没有、无或者离,也就是在《长部》注里面从词源学来解释:Tato vànato nikkhantanti nibbànaü,“从彼爱欲中出离为涅槃”。所以由于已经出离了爱欲,出离了种种的爱欲之林,所以称为涅槃。

那在经典里面呢,又这么样来定义,例如在《相应部·六处品》,当时有个遍行外道,他的名字叫食赡部果者,问具寿沙利子说:“贤友沙利子,所谓涅槃涅槃,贤友,什么才是涅槃呢?”沙利子尊者就回答说:“贤友,贪尽、嗔尽、痴尽,这称为涅槃。”也就是贪嗔痴的完全的灭尽、断尽,称为涅槃。

如果我们把涅槃来进行分类,那么涅槃只有一种,即无为的不死界为涅槃。

然而,如果依一个禅修者证得的涅槃来说,它又可以分为两种涅槃:

一种是有余涅槃界sa…upàdisesa nibbànadhàtu,烦恼的完全的寂灭,称为有余涅槃界;

还有另外一种是无余涅槃界anupàdisesa nibbànadhàtu,就是诸蕴的完全灭尽。

那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界,这两种讲到的余是什么意思呢?余就是upàdisesa,剩余的,这里的剩余就是还残存有这一堆五蕴、还残留有名色法。

当一个禅修者的烦恼完全被断尽了、断除了,这个时候由于烦恼被断除了,他不会再造作生死之因,然而由于过去生所造之业带来的果报仍然残存在现在,所以一个漏尽者,当他的烦恼已经被断除了、断尽了,过去生所造的五蕴身(这个果报身)还在,那个时候他还能体验到业生色,他还有业生色的生起、还有果报名法的生起,这个时候称为还有剩余的这一堆五蕴的身。但是由于烦恼已经被灭尽了,所以有余涅槃界是属于烦恼的灭尽,这里的涅槃是特指烦恼的断除、烦恼的灭。

当一位漏尽者的这一个色身、这一个五蕴身已经走到了尽头,也就是他年老、已经死了,这个时候,由于剩余的这一堆五蕴都已经完全的寂灭了、完全的灭尽了,这个时候,我们称这一位漏尽者,他是到达了无余涅槃界。

例如:我们以我们的佛陀为例子。当菩萨在Buddhagayà的菩提树下禅坐的时候,根据上座部的传统,在五月的月圆日那一天的凌晨即后夜时分,我们的菩萨证悟了阿拉汉道、果连同一切知智。这个时候,由于菩萨所生起的阿拉汉道智断除了一切的烦恼,从那一刹那开始,菩萨的烦恼完全被断除了,而又从那一刹那开始,我们的菩萨就称为佛陀Buddha。

因为什么我们的佛陀在那个时候他不能够称为无余依涅槃界呢?因为烦恼的断除,但是他还有这一堆五蕴身,还必须得支持他走他剩下的45年的路。在那一刻,由于生起的阿拉汉道智把所有的烦恼断除了,而与阿拉汉道智一起生起的是一切知智,由于只有正自觉的佛陀才能够有一切知智,从那一刻开始,我们的佛陀就叫做Sammàsambuddha(三藐三佛陀或者称为正自觉者),当菩萨证得了佛陀,那时他也称为阿拉汉,因为他的烦恼已经被断除了,所以他称为阿拉汉,也称为漏尽者。由于在过去生,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所造的业,他在从Tusita天投生来,当时的令生业还使他必须得在他的最后一生活八十年,也就是我们的菩萨在35岁成了佛,然后剩下的45年,这45年期间,由于他还有这残留的五蕴身,这个称为有余。他那个时候由于烦恼断尽,烦恼断尽这是属于涅槃,但是还有残留的五蕴,所以这称为有余涅槃。

那等我们的佛陀在80岁那一年,他走到了生命和轮回的最终点,在Kusinàra的Sàla双树下面右侧而卧,根据上座部的传统,那一年也是阳历五月的月圆日,我们的佛陀就入般涅槃了。由于入般涅槃那个时候他的过去所造的果报身都已经灭尽了,也就是当我们的佛陀的死心生起的时候,他的业生色全部也灭尽了,他以前的果报心全部也灭尽了。因此,诸蕴的完全寂灭称为无余涅槃。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有余涅槃称为烦恼的灭尽kilesa…parinibbàna。而无余涅槃我们可以称为诸蕴的灭尽,即khandha…parinibbàna。

如果依一个禅修者在修观而证得涅槃,依证悟涅槃之门来说,涅槃又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空su¤¤ata。由于涅槃是贪、嗔、痴的空无、没有,所以称为空;

或者又称为无相animitta。由于涅槃毫无贪、嗔、痴之相,或者它毫无一切有为法之相,我们不能够说涅槃是有生相、有住相、有灭相,也不能够说它是有存在,所以涅槃为无相;

或者又称涅槃为无愿appaõ;ihita。由于涅槃完全没有贪、嗔、痴的渴望,也因为它毫无可爱之欲,所以也称为无愿。

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修无我随观的时候证悟涅槃,他证悟的是空涅槃;如果一位禅修者在观无常的时候证悟涅槃,他证悟的是无相涅槃,依无相门而证悟涅槃;如果一个禅修者在观苦的时候证悟涅槃,他是依无愿门而证悟涅槃的。这个我们等会再说。

讲到了涅槃之后,我们再接着来讲,到底要如何才能够证悟涅槃?证悟涅槃必须得通过一定的方法、一定的途径,这条途径到底是什么?

在《相应部·六处品》当中,当时那一位食赡部果者的遍行外道问沙利子尊者说:“贤友,哪些道路、行道能证悟该涅槃?因为之前说到了涅槃是贪的灭尽、嗔的灭尽、痴的灭尽,这称为涅槃。如果有了涅槃,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怎么样修行才能证悟这种涅槃呢?”沙利子尊者回答说:“贤友,只有这八支圣道,也即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贤友,这道路、这行道才能证悟涅槃。”这是在《相应部》第四相应的第314经和333经里面说到的。

对于这八支圣道,在《中部》第44经的《小智解经》里面,把这八支圣道又归纳为三聚,就是三法。这部经里面讲到:

“贤友维沙卡,并非八支圣道包摄三聚;贤友维沙卡,乃是三聚包摄八支圣道。贤友维沙卡,正语、正业、正命,这些法包摄于戒聚中;正精进、正念与正定,这些法包摄于定聚中;正见和正思维,这些法包摄于慧聚中。”

三聚,就是三类的修学方法、修行方法,并不是说八圣道包括了这三类的修学方法,而是三类的修学方法包括了八支圣道。在这八支圣道当中,其中的正见、正思维,还有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的正见和正思维属于哪一学?属于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属于定学。

因为八支圣道可以分为两种行道:一种是世间行道,一种是出世间行道、出世间的八圣道。

世间的八圣道:对于正见来说,就是要有业果智。它也包括了禅那的正见,包括了修观智的正见;正思维就是把心投入于修观或投入于禅修的所缘;正语、正业、正命,就是持戒,离不正当的语言和行为,还有离不正当的谋生方式;正精进就是致力于断除种种的不善,令不善不生而致力于培育诸善;正念就是把心念投入于身、受、心、法;正定就是培养四种禅那,或者如果把四种无色界定包括在第四禅里面,也就是培养八种定。这是属于世间的八圣道。

出世间的八圣道:正见就是如实地知见四圣谛;正思维就是把心投入于四圣谛或者把心投入于涅槃;而在圣道心里面,正语、正业、正命是同时具足的,在圣道心里面的精进心所属于正精进;念心所属于正念;而一境性心所属于正定。这个是属于出世间的圣道。

对于戒、定、慧这三学应当如何来修行呢?戒、定、慧三学,它是一种次第的关系。正如佛陀在《长部》第十六经《大般涅槃经》里面,很多次的重复地强调说:

“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已遍修戒能获得定之大果报、大功德,已遍修定能获得慧之大果报、大功德,已遍修慧能使心完全地从诸漏中解脱,也就是欲漏、有漏、无明漏。”

这里讲到了,如果一个人已经完全修习了戒,他将能够以此为基础而获得了定,有大果报、大功德的定;而透过了完全地修习定,他能够以此为基础,而能够修习有大果报、大功德的慧;而透过完全地修习慧,将能够使心完全地从一切的烦恼当中解脱。这些烦恼即欲漏、有漏、无明漏。对于见漏来说,在初道的时候断除;对于欲漏来说,在第三道的时候断除;对于有漏、无明漏,是在第四道——阿拉汉道的时候断除。

因此,我们把证悟涅槃之道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sã;la,就是增上戒学Adhisã;la …sikkhà;定samàdhi,是增上心学Adhicitta…sikkhà;和慧pa¤¤à,是增上慧学Adhipa¤¤à…sikkhà。

对于这三种增上三学,我们应当要如何来修行呢?在《中部·转车经》或者在《长部·十善经》等等,就讲到了修行的七种次第,即七种清净。这七种清净就是:第一戒清净,第二是心清净,第三是见清净,第四是度疑清净,第五是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是行道智见清净,第七是智见清净。作为禅修宝典的《清净道论》的清净是指什么清净?其实也是在讲这七种清净。其中的戒清净属于戒学;心清净是属于增上心学,也是属于定学的;而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是属于慧学。因此七清净也是指三学。

我们应当如何来培育这七种清净呢?或者说我们应当要如何来理解七清净和解脱之间的关系呢?这七种清净是围绕着慧学来讲的,它是侧重于慧学。例如,我们讲到戒、定、慧三学,其中戒清净只是一种清净,心清净也只是一种清净,而五种清净是属于慧。因此,讲到七清净,它是侧重于修慧的。

应当如何来修习呢?在《清净道论》第二册的第431节里面这样讲到:“应如何修习呢?在此,以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各种法,为此观慧之地。戒清净及心清净,这两种清净为慧根。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为慧体。所以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在成就了作为慧根的两种清净之后,应努力修习作为慧体的五种清净。”

这是《清净道论》讲到应当如何修慧的答案。“在此,以蕴、处、界、根、谛、缘起等各种法为观慧之地。”也是我们所说的观智的所缘,观智所观照的目标,观智所建立的基础。因为任何的心都必须得要有对象、有所缘。而观智是一种很强的心,它也必须得有明确的所缘,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去观照。就正如说,如果我们要杀敌,我们要有对象(敌人对象),不是漫无目的地开枪。到底什么是观智的目标、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呢?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二根、四圣谛和缘起等等这些法。

对于在这七种清净当中,戒清净和心清净,这两种清净为慧的根,也就是说作为培育智慧的根。有了根之后,才能谈到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和智见清净这五种清净,这五种清净就好像是智慧本身。例如:一颗树的树干包括树叶一样,惟有透过智见清净,才能够结出涅槃或者出世间之果。

“所以应当以学习、遍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诸法”,我们现在在这里讲阿毗达摩,其实还是以各种方式来讲五蕴、讲十二处、讲十八界、讲根、讲谛、讲缘起,我们透过学习、透过遍问(不懂的就询问)而熟知作为慧地的这些诸法,这样的话我们修观才不会无的放矢。然后应努力,在成就作为慧根的两种清净之后——先持戒清净,然后再培养定力,这样努力地修习作为慧地的五种清净、再培育见清净等这五种清净。

因此,在这七种清净当中,如果围绕着慧来说,戒清净和心清净属于慧根pa¤¤à…må;la,智慧生长的所扎的根。如果一个人持戒越清净,定力越强,犹如一颗树,它扎的根越深,这棵树生长就越稳一样。如果一个人不持戒,一个人又没有定力,那么他好像芦苇或者墙头长的草一样,风一吹,即使它长的树干很直,这棵植物的干和叶子好像很茂盛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