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见取(diñ;ñ;hupàdànaü),是对于观点、对于邪见的执著;
3、戒禁取(sã;labbatupàdànaü),就是对于一些错误的修行方法的取着;
4、我语取(attavàdupàdànaü),执著于有我,或者种种名言可以表达我等等。这也即是指有身见等等“取”。
所以一共有这四种“取”。
这四种取,它分别有两种心所。对于欲取来说,欲取就是贪爱五欲这称为渴爱,强烈的欲爱称为欲取,也就是很强烈地贪着于漂亮的颜色、动听悦耳的声音、很好闻的香、很好吃的味道、很舒服的触觉,这一种执著,对于目标的执著称为取,称为欲取。接着是见取,见取是执著于常见和断见这两种邪见的见,称为见取。戒禁取就是执著于牛戒、牛禁等等错误的方法,例如:执著于狗戒,就是学狗一样爬,学狗一样吃粪便等等;像学牛一样行走,像学牛一样去吃草等,这些错误的修行方法都称为戒禁取。而我语取是执取五蕴为我等等的“有身见”或“我见”。
这四种取是属于哪些心所呢?欲取属于贪心所,见取、戒禁取和我语取属于哪一种心所?对,属于邪见心所。正因为如此,所以取的表现为强烈的贪爱与邪见。
因为有了执取之后,然后就会去造业。那造业称为什么?称为有。所以,“有”bhava 。
“有”有两种。
“存在及令有故为‘有’。”
(bhavati bhàvayati cà'ti bhavo)
存在就是已经有生存的,或者可以导致生存的。
在这里的“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业有,一种是生有。它的特相是业或者业果(业或者业带来的果报);作用是令存在以及存在;表现为善、不善以及无记,无记在这里是特指果报的无记;近因是取、取著。
那什么是有呢? 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取缘有’呢?有两种有:有业有,有生有。
其中,什么是业有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称为业有。一切能带来有(生命)的业为业有。
其中,什么是生有呢?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这称为生有。
如是,此业有与此生有,这称为‘取缘有’。”
我们在这里再讲一讲这种关系,我们先以“业有”来讲这种“有”。
业有就是为了获得来世所造的业,称为业有。在这种情况下,业有相当于我们在之前讲到的哪一个?讲到的哪一个缘起支?行。不过它们在时间上稍微有点不同,过去造的业能够带来今生的果报的,我们称为行。而如果是现在所造的业能带来来生的这种业,我们称为业有,称为有。但有时候它可以是指并用的。
一共有二十九种思,其中福行有多少种?八大善心之思和五种色界善心之思,一共有十三种。对于非福行来说,它是十二种不善心之思,一共有十二种。对于不动行来说,是四种无色界善心之思。十三加十二等于二十五,二十五再加上四就等于二十九种。这二十九种心里面所造的思,它形成的业这称为业有。这就是刚才讲到的:
“其中,什么是业有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称为业有。一切能带来有(生命)的业为业有。”
对于生有来说,是指将在来世由该善或不善业引生的业生色与果报四名蕴。也就是说业生色(果报身)和果报名法(果报心里面的那些名法),这些是由业所带来的,那么它是属于生有。
业生色对于人来说,它包括了眼、耳、鼻、舌、身、心所依处、命根色、性根色等等,这些是属于业生色。
而对于心来说,那么在三界里面,世间的果报心是三十二种,这三十二种就称为生有。即:双五识有多少种?有十种;领受两种;推度三种;大果报八种;色界的果报心有五种;无色界果报心有四种。在这里就特指果报心和相应的名法,它的里面的名蕴——受、想、行、识名蕴,称为生有,再加上业生色都称为生有。
这样的话,取缘有就包括了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如果作为业有来说,取缘有是指“以取为缘,造作能引生来世的业有。”就是说因为有了执著、执取,所以造作了业,而这种业能够引生来世的投生,这种能够带来下一辈子、下一生能够投生的业,称为业有。这样的话,称为取缘有。
如果是把有解释为生有的话,取缘有就是“以取为缘,众生依所造的业而再生、而投生。”因为有了取,所以众生造作了业,因为这种业再投生。所以这样的话变成取缘生有,它是一种间接的关系。
因为有了“有”,所以就会有什么?就会有了“生”。那什么是“生”呢?jàti:
“生故为‘生’。”
(jananaü jàti)
它的特点是于各处生命的最初生起;味(就是作用)就是归还,归还五蕴;就是如果一个众生的五蕴已经离散了,身体(他的业生色)已经坏了,但是另外由于有了过去所造的业,然后在另外一个所谓的生命体里面,它又重新有五蕴的重组。所以这个我们从世俗的意义上来说叫做归还五蕴。表现为从过去生出现于此或者直接表现为种种的苦;近因是业有。
那什么是有缘生呢?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有缘生’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这称为‘有缘生’”。
也就是说,无论任何的众生有情,只要他还没有断除烦恼,他就会在他相应的有情部类中无论是一蕴有,无论是四蕴有或者无论是五蕴有;无论是欲有,无论是色有,无论是无色有;无论是想有,无论是无想有,无论是非想非非想有,在各种有情的部类,就是他们的趣,他们的那一种类当中,诸蕴的呈现,开始有了五蕴诸处,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些诸处的获得,这称为有缘生。
就犹如在人类一样。人类,这张画里面哪一个阶段是属于结生啊?哪一个阶段是属于结生?应该是这个,正好是受精卵,应该就是在这个刹那,这个刹那是属于结生的刹那。然后,慢慢的在母胎里面一个婴儿,开始由细胞分裂,然后着床,然后最后生起一个小胚胎。然后在胚胎里面逐渐地成型。那么这个阶段叫kalala,kalala就是羯罗蓝,就是生命最初的呈现。当然了它里面有很多的、无数的色聚,已经有无数的色聚了。只不过它们的色聚,作为业生色来说有三种: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所依处十法聚。
因为有了生,所以就会有老、衰老,和有死。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生缘老死’呢?有老、有死。其中,什么是老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这称为老。”
也就是说,一个生命体的衰老称为老。有没有人喜欢老啊?
接着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断绝,这称为死。如是,此老与此死,这称为‘生缘老死’。”
在这里讲到为什么会有死亡呢?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生命,那他必然会走向尽头,这称为死。也就是说,只要你有生存、你有结生、你有存在,那必然就会死。不可能说有了生,你可以长生不老,你可以永恒的存在,在这个世间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这称为生缘老死。
由于有了老、有了死,那么在生命期间就能够体验到种种的不如意的事情。例如说愁soka,什么是愁呢?
“其中,什么是愁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心的燃烧、忧虑、愁箭,这称为愁。”
那什么是悲呢?parideva(悲):
“其中,什么是悲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诉说、哭诉、悲唤、涕泣、号叫,这称为悲。”
那什么是苦呢?dukkha(苦):
“其中,什么是苦呢?身体的不适、身体的苦,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苦。”
那什么是忧呢?domanassa(忧):
“其中,什么是忧呢?心的不适、心的苦,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忧。”
什么是恼呢?upàyàsa(恼):
“其中,什么是恼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受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这称为恼。”
“‘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组合、组成、集合、出现。”
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有生命?有种种生命的不如意的事情呢?我们会遭受在生命、在生活当中的各种的愁、悲、苦、忧、恼,就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个生命,有了这个躯体、有了这个躯壳、有了这副身心。为什么有这副身心呢?因为我们过去曾经造了某一种业。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我们有执著。为什么执著呢?因为我们有追求、有喜好。为什么有喜好呢?因为我们认为有些东西是快乐的,我们会去追求快乐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认为那些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有接触,就是有根门和外境、和心之间的接触。为什么会有接触呢?因为有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为什么会有六处呢?因为名色。为什么会有名色呢?因为有识,有果报识,或有结生识。为什么又会有今生的投生呢?因为我们在过去曾经造了业。为什么有造业呢?因为我们有无明。
所以,以无明为根,以爱为根,众生流转于生死。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明,所以才会去造种种的善或不善的业。因为造了业,它就会带来结生的识,会投生。有了投生为结生,就会有这一副身心,即名色法。有了这个身心,自然就会有眼、耳、鼻、舌、身、意。有眼、耳、鼻、舌、身、意,自然他会对外境,有色、声、香、味、触、法这种碰触。因为有了碰触,我们对于好的我们体验到快乐的,不好的体验到苦的,而对于那些中性的我们往往体验到不苦不乐的。然而我们认为这些快乐的东西有乐味,我们会去追求、会去贪爱。贪爱的进一步加强,我们会要执取,然后我们又去造业。因为有了造业,又带来结生投生。因为有了生命,你就必须得要承受在生命当中种种的老、病、死、愁、悲、苦、忧、恼,这样的话整个这一堆的生命,这一堆称为苦蕴的生命就形成了、就出现了。正因为如此,所以称为:
“如此,整个苦蕴集起。”
在这里,我们简单的再对这十二支缘起进行一次总结。在这里缘起一共分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与老死。这十二支缘起是通于三世的。
其中无明和行是指在过去世的,属于过去世的。
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这几支是属于现在世的。
而生与老死是属于未来世的。
因此,有了过去世的无明,造了福、或者非福、或者不动的行,然后带来今生的结生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等等。因为有了今生的爱、取,又造了业有,有了业有它又带来未来世的生。因为有了未来世的生,它就必然会有老、死、愁、悲、苦、恼、忧等。
对于这十二支缘起,它可以分为两种有轮。
即:无明。因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它是从前际得来的,这个是以无明为根本的。因为有了过去世的无明,以无明为根本会造作行,于是带来了今生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而在今生当中,又以爱为根本,而有取、有,然后带来以后来生的生与老死,这个是从后际相续来说,以爱为根本。
就是从前际(前一世)所带来的,由于前一世的无明、行,有今世的识等等。而对于能够导致下一生的来说,以爱为开始。因为有了爱、有了取,他会造业,造了业有,然后带来未来的生与老死。
因此,在这十二支缘起里面就有三种连结。无明、行是属于什么?是属于因,由于有了无明、行,那么会带来今生的名色、六处、触和受。这个是因,这个是果,这个是一个因果的连结。今世的有了识、名色、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