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博览群书2005年第12期 >

第28部分

博览群书2005年第12期-第28部分

小说: 博览群书2005年第12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自己的对象,因而必须是或首先是宇宙观。然而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对于个别事物和某一类别、某一领域事物的认识是如此,宇宙观亦必如此。我们不应空洞地、片断地把握宇宙,而必须如实地将宇宙作为物之“总和”把握宇宙。这也就是宇宙全景作为全息性“思维具体”的再现。惟其如此,人自身才能真正给自己准确地定位,既不压抑主观能动性,又不张狂地、掠夺式地放纵主观能动性,才能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改造、利用和保护真正完美地统一起来,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换言之,惟有把握科学的宇宙观,才能形成以人的合理定位(不仅限于如何把“人”当作“人”)为主题的科学的、大气磅礴的人学,人自身才能通往理想的、蕴含现实性的而不是神话的彼岸。
  为着在哲学思维中具体地再现宇宙全景,本书采取了科学抽象与实证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相结合的方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倡导并亲自垂范的一条根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再彰显的哲学方法。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南,又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归。所以如此,绝非待之以教义而服膺之,实乃以科学之精神而遵循之,发扬之。
  如前所述,本书构思的顶层和整体为哲学,而天体理念和物理学则为一大支柱。由哥白尼的“日心论”、“伽利略之船”而至牛顿力学,而至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黑洞理论等等,无不反思之,重考之,复由此再探索之。孟超和我皆非卒业于物理学专业,他对物理学竟有如此造诣,而我靠近这样的支柱则只可盘桓端详、抚摩、轻弹、仰视,却不敢使劲地推敲。故于本书物理学猜想,断不敢妄评一字。著者既有悬念求教,所发之论当有大方之家予以鉴定、解答、支持或不免有所纠正。
  常有友人以文稿嘱我阅评,多半建议再加斟酌,不忙出手。孟超此书实难多见,故而多次敦促早日付梓。本书篇幅不大,却是一个好大的工程。它提出了一系列大家应当重新想一想的大问题。这比著者本人思辨的每一个结果是否正确更为重要。因此我说,倘幸蒙出版家之青睐,则深切谢忱之致不惟著者而已,亦必包括先读如我者。
  (《宇宙解的构思》,吴孟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28.00元)


善待母语,规范文字
■ 陈正亮
  许是长期从事文字编辑工作,与文字打交道时间长了,上街看店名户外招贴、开会看图书报刊资料,我常情不自禁地挑错别字、从中找出使用词语和标点符号不规范的毛病,久而成习。所以,当张碧涌同志将其主编的《网友问字》一书送给我后,我一气读完了书中全部365个问题,还进行自我测验。测验完毕,我认为很有必要向读者推介这本新书。
  碧涌同志是个有心人。《网友问字》是他负责的光明网主页上的一个不起眼的栏目,365个问题就是从网友们的数千个提问中精选、由专家回答后辑录而成的。它涉及字词的用法和读音、数字和标点符号用法、网络符号、个别英文词语,是我们生活、工作中经常能碰面的。这中间,有一部分,我知道正确或规范用法;有一部分,我知道用法但不知道出处和理由(如“致词”与“致辞”的区别);还有一部分,我比较疑惑甚至不知道(如“凡高”不是“梵高”、ABB式形容词的读音)。尤其是网络符号所表达的意思,我更是知之甚少。因此,书名前冠之以“网络时代语言文字实用工具书”,我以为不为过。
  从小学起开设语文课,就是要教会国人从小学会用语言和字词句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谈及此,有些人会不以为然:谁不会说话和写个字呀?正是由于这些人的轻慢和不用心研习,这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常被念白和写错,不分褒贬、不辨妍媸地使用,糟践得惨不忍睹。“布(正确为‘部’)署”“家俱(正确为‘具’)”满天飞,还不尽(缺少“如”)人意。且不说人们熟知的成语在电视上被商业广告肆意改造,也不要说“七月流火”在报刊上被大面积地误用,更不用说汉字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被肢解,即便在一些庄重庄严的场合也能听到白字错字。今年夏天,一大学校长说错词就成了笑柄。
  网络时代的商务竞争是标准的竞争,市场经济时代更是讲求规范的时代。现在,人们的经济交往活动越来越多,因为文字不规范问题引发的纠纷,媒体时有报道。像“还”字的两种读音,就易产生是“已经归还”还是“还欠多少”的歧义;“订金”与“定金”的一字之差,就涉及到法律上的双倍赔偿。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应引起人们对语言文字“小”事的重视。
  无庸讳言,语言文字并不是一成不变,也在发展。正如碧涌同志在书中的“前言”所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与时俱进,一是坚持规范。由于历史原因,有些字是通假字,有些词积非成是后约定俗成,我们要尊重这些变化。不过,异体字少用,异形词多用国家语委的推荐词形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首选词形。如“热衷”虽也写作“热中”,但要尽量劳烦前者。有些经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在生活工作中已经固化的字词就必须严格按规范使用,如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简化字、异形词的使用都有国家标准或相关规定。
  《网友问字》,从生活中来,浅显易懂。如果要从书中找毛病的话,我认为它在检索编排上还可以处理得更简洁更方便些,而对于有些字词的来历和读音的变化还可以多花些笔墨,让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两点恐怕是它作为工具书必须考虑到的。
  希望大家规范地使用汉字,不论是手写,还是键入。
  (《网友问字》,张碧涌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9月版,19.80元)


一段引文
■ 狄兆华
  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初版于1958年9月,序成于1957年6月15日。1989年9月第2版,序多有修订,改具1957年6月。
  本文只说添加的一处:“毛泽东同志‘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以近代文艺理论的术语,明确地作了判断:‘又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钱钟书《宋诗选注》序7~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毛泽东此信写于1965年7月21日。(见《毛泽东诗词集》264~26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比兴”二字间有顿号。)1957年引用了1965年写的信,如何理解?谨向高明请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