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 >

第7部分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第7部分

小说: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诺自己没有能力做到的事情,不察真伪,人云亦云地随合他人,根本不懂、不理解真实义而信口胡说,这些就是愚者相。
  愚者往往自不量力承诺一些事情,之后又作很多非法行。先是谎言说自己能做,中间做不下去时,打着上师三宝的招牌到处欺诳别人,这种既打妄语又出卖上师三宝的人,虽然免强做成了一件事,却造下了很多恶业,使信众退失信心。愚者对任何事情从不观察,妄加评论或人云亦云,一点也没主见。当有人驳斥佛教为迷信时,那些人不加观察也随声附合信以为真。后来形势改变,佛教得已恢复,他马上变成佛弟子。就如《格言宝藏论》中所说:“智者自己能观察,愚者总是随声行,如同老狗狂乱吠,群狗亦是随声奔”。愚者虽未了知法义却信口胡说,一点因果道理也不懂。如同《龙王鼓声经》中所云:“愚人说法者,摧毁诸善法,甚多有情众,地狱受痛苦”。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时,应以此来提醒自己舍弃愚者相。
  他人未问宣自德,无缘无故害他众,
  自高自大辱有情,此等亦是愚者相。
  他人并有请问却宣说自己的功德,无缘无故地伤害其他众生,自己贡高我慢,轻视侮辱一些有情,这些也是愚者相。
  作为修行人,别人还未问自己的功德,便兴致勃勃地宣扬:自己的人格是怎样的善良,有多高的境界,有多少弟子等等。有些人如猎人、屠夫无异,无缘无故去杀害众生,有的甚至为了取乐而伤害众生,尽管对自己没有任何利益,这种人就“犹如毒蛇虽食气,遇见他众尚咬死”一样,还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有些人还把侮辱别人作为是自己了不起的象征,殊不知大德高僧遇到旁生路过也会退避。如《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对所有人作顶礼,别人打他,他一边跑一边说:“汝等皆有佛性,我不敢轻视汝等”。如果这样对照一下,自己凭什么去伤害众生侮辱有情?
  愚者之相虽无量,然诸智者依此相,
  易知愚者之本质,智者与之相反也。
  愚者之相虽然无量无边,然而智者依此即能了知愚者的本质,智者却完全与其相反。
  如果一一将愚者之表相列举出来,则如陈那论师所说:“邪道无边故,一一说不尽”。萨迦班智达曾对愚者用了很多旁生作比喻,若各自反观,则可了知自己是人还是旁生。在这里仅仅列举了几项愚者最主要的相,智者能举一反三,依此也会了知愚者的本质,智者的取舍完全与之相反,其结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唯愿我们生生世世都能成为智者,以文殊菩萨的加持,今生能圆满显现无漏的智慧。
  远离傲慢之愚者,昏庸暴君与劣妻,
  一切恶劣之环境,则已获得诸安乐。
  如果远离了傲慢的愚痴者,昏庸无能而恶劣的暴君和不贤淑的妻子,以及一切恶劣的环境,则已经获得了一切安乐。
  这里说明了必须远离的四种对境。首先是傲慢之愚者,如云:“慢如高山法水不注,谦如大海能纳百川”,往往傲慢的人,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不认真闻思经论,对甚深窍诀不潜心修学。这种人往往不以佛法调服自相续,却以世间学历作资本,认为自己是科大、南大、北大等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高才”而贡高我慢,心中无有丝毫慈悲喜舍之心,在讲辩著上毫无进展,根本没有利他的能力。正如萨迦班智达所说:“卑劣恶人之学问,……彼等难以利他人”。对这类愚者应远离。
  同样,对不明世理,不知因果取舍,无德无才,蛮横武断的君主应该远离。因为在这样的昏君统领下,今世不得安闲度日并造种种罪业,来世只有感受无边痛苦,真是伴君如伴虎。而贤明君王,能使眷民造福积资,今生来世都能共享安乐。《格言宝藏论》中亦有“劣妻恶友及暴君,此三谁人肯亲近?”言及世间平凡之人,以往昔的业缘,遇到了极为恶劣的妻子,不得不与之朝夕相处,心里从未舒畅过,感受着难忍的痛苦。所以遇到这样的愚人,理应生起出离心,去寻求解脱轮回的正法,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也如是忠告奉劝过乐行国王。
  无论是平凡人还是修行者,凡是增长贪嗔痴的恶劣环境都应远离,如布朵瓦格西说自己的故乡如荆棘丛,若不远离则生活不得安宁,修行者减退道心。故当寻求寂静处,依止善知识精修解脱法。
  若依贤明之君主,调柔稳重之智者,
  善良亲友及妙境,则自获得诸喜乐。
  远离了上述恶劣的环境,则已趋入了安乐之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若要无勤地获得安乐,则需要依止那些贤善明智的君主,自心调柔而稳重的智者善知识,心地善良的亲友,与远离损恼充满善妙因缘的环境。依止了这些善妙的因缘,则能自然地使自己的身心趋入善道,恒时处于喜乐之中。
  是故当知愚者过,及与智者之功德,
  精通君主之法规,应取智者之功德。
  一个明智的君主,应当如实地了知愚者的过患,智者的功德,并要努力使自己精通作为君主的有关法规,于日常中精进修习,吸取诸智者的种种功德。一个人要使自己向上发展,这是必须要做到的几点,作为一个出世的修行人,要成为真正的出世大君主,这更是不可违背的修行原则。
  当学世间诸技艺,尤其君主法规论,
  工巧医方声明学,因明内明等典籍。
  作为君主,必须以智慧武装自己,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明君。而要获得智慧,其途径便是学习世出世间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印度归纳为五明: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工巧明是有关手工技艺建筑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医方明即医学知识,声明是有关语言文学方面的学问,因明是逻辑推理辩论的学问,内明即佛教方面的明处。若能通达这些学问,则从做人治国到出世解脱方面皆可通晓,成为真正的智者。
  天文诗学声律等,凡于一切所知处,
  君主智者无不学,君主胜饰即智慧。
  具足智慧的君主对天文、诗学、声律、辞藻、戏剧等,凡是有关世间学识的一切所知处,没有不愿意求学的,因为君主最殊胜的严饰即是智慧。
  正因为智慧是胜饰,所以智者对一切学识极感兴趣。就藏地而言,无论是文艺界或宗教界,对五明都非常重视并有所了知,尤其是大法师们没有一个不精通五明的,如此不仅有助于他们自己的修行,在摄受弟子时也成为相当大的助缘。如华智仁波切对五明的精通,从他们的诗篇论著中表露无遗,为各寺院及普通民众所津津乐道,无形中熏习了他们的相续。
  天文学是有关季节的变化,日月星宿的运行等历算之学问。主要依据《时轮金刚》中独特的推算方式,不需要借助其它任何科学的推测,便能准确无误地推知几千年前到现在,直至贤劫以后很多劫的天文气象、天体运行等变化。
  诗学是包括颂词和散文两方面的文学。藏地非常重视诗学,最著名的是单扎所作的《诗镜论》,据说在印度他手持棍棒四处寻人兴诗答对,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有趣故事。他的名著在众生怙主帕思巴时期,于萨迦殿内由译师雄顿多吉花译出。麦彭尊者作了讲义,曾对藏地诗学起了很大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后世诗人中有著名的五世达赖喇嘛,全知无垢光尊者等很多诗学家。直至如今,很多寺院都对诗学专开一课。
  声律学只讲诗颂词,不讲散文。以元音辅音的音调平仄不同,使颂词有规律的押韵。其中《声律学宝藏论》最为著名。
  辞藻学也称名词学,专门讲词藻的多名多意。多名包括数量名称和事物名称,事物名称又分本身名称和附加名称。如太阳又名日亲、七马尊者、千光轮等很多异名。所以辞藻学若不懂,藏文内容则很难弄明白,因此,很多藏语系学院对此特别重视。有关辞藻的用法规律,在名著《甘露藏》中都讲得十分清楚。
  戏剧学,是用文艺方式表达某一殊胜的主题,这方面的学问多流行于民间。它的来源是:在初劫过后,整个人类遭受很大的痛苦,天人见到人间如此痛苦,生起了厌烦和忧愁之心,便请求梵天作一部令人们开心的论典,梵天开许并为其作了戏剧。之后,天人开始表演精彩的文娱节目,最后传到人间,并日趋兴盛。藏传佛教中,戏剧也比较多,如《莲园歌舞》、《智美更登传记》等。汉地的《西游记》等都是意义深刻,人们又易于接受的著名剧本,它将哲理、智慧与生活融为一体。
  小五明有利于开发智力,助进修行的学问,凡是智者都会很感兴趣,乐于学习的。正如佛在经中也讲过:对自己有利的学问都可学习,为断除外道邪见,对外道论典亦可稍学,但以不染自相续为界。多学不但能使自己多才多艺,也是度化各个层次众生的方便,所以我们应当广学多闻。
  尤其若学佛经典,以及一切论疏义,
  则于一切所知处,获得无畏之辩才。
  君主通达五明固然可赞,尤其应再进一步潜心学习佛经论疏的深广密义,则能精通一切所知法,并获得无碍的辩才。
  在一切学问中,学习经论是最重要的。历代的明君都很重视佛陀所宣说的经典,象国王赤松德赞,在幼年时,就开始研习经论。据五世达赖喇嘛所著的《西藏王臣集》中记载,他不但是学习很多经典,并且令其手下一汉族大臣将《稻杆经》《十善法经》《金刚经》等译成汉文,意在使藏汉臣民皆能有目共睹。如今世界上的首脑人物若真正对佛经稍有领悟,肯定会对普天下的臣民造福行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经论,君主即使不能精通无余,但对那些摄要的观点应有所了知,如果必定能增长辩才。如麦彭仁波切《诗镜论讲义》的开头引用佛经的教证:“欲得佛果,必学十明”。萨迦、宁玛、等诸派有许多很了不起的大成就者也都引用过此教证,并付诸实践。作为君主和智者若能勤于学习经论疏义,无须怀疑必定能获得无碍辩才。
  如是具慧胜君主,大地无等之庄严,
  能除黑暗之明日,亦与此君不可比。
  如是具足智慧的殊胜君主,是大地上无与伦比之庄严,即便是能遣除黑暗的太阳,也不可能相提并论。
  具有超群智慧绝伦辩才的圣者非普照大地的太阳所能比及。如既精通大小五明,又彻通博晓三藏的二胜六庄严,以其卓越的智慧成为世间的严饰;见识广博智慧深遂的国王,在他的国土上也是无人能比的唯一庄严。众所周知,整个众生为两种黑暗所障蔽,一是外境的黑暗,以太阳即能遣除,太阳因而成为世间的庄严。另一种是众生相续中无始以来的无明痴暗,非普照大地的阳光所能遣除,只有依靠圣者宣讲佛法,点燃起人们内心的智慧明灯明了取舍,才不至迷茫于轮回的漆黑暗夜中。《楞伽经》中授记的阿育王,也称为法育王,在佛灭度百年后,年至八十七岁开始广弘佛法,并于天上人间建八万四千佛塔,使佛法得以广泛地传播,以此遣除了人们的种种疑惑,同时也遣除了人们生活中的灾难。这样具智慧之君主太阳是根本无法相比的。
  太阳亦是未能除,诸众内藏之痴暗,
  君主日光能遣除,故彼君主诚稀有。
  流转于轮回的众生内在所隐藏的无明痴暗,千光之轮的太阳也不能遣除的,只有依靠君主无漏智慧之光方能根除无余。所以说,这样的君主实属稀有。
  有史以来具有智慧的君主极为罕见。因为慧光能遣除众生相续中的痛苦及苦因,若君王既有真知灼见,又推崇传扬佛法,就一定能遣除众生的无明痴暗而显现本有光明。就象藏地法王松赞干布统领藏土时,当时藏地并没有文字和佛法,这位贤明仁慈的君主,派年仅十五岁的土美桑布札前往印度求学,他学业圆满返回藏地创造了文字,翻译了二十一种观自在续等。一日,王臣聚会时,他在法王前唱道:“黑暗的藏土上诸智者中的先驱,遣除无明痴暗的明灯,于藏人最有恩德者,若不是我还有谁?”诚然,如此君主如此智者,自古以来,又有几多?恐怕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再打开中国历史的篇章,我们也可以发现《佛国游记》的作者法显法师,为了汉地众生能得到慧光普照,六十九岁西行赴往印度求法,七十九岁行满功成,返回东土,八十岁着手翻译经典,给后人留下了宝灯般的经论。纵观历史,作为先贤古德的追随者,为启开如母众生的智慧眼,遣除相续中的意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励力求法,继大德之后,接过慧炬并代代相传下去呢?
  天上地上与地下,所有智者之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