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 >

第14部分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第14部分

小说: 君主法规论释+索达吉堪布译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尔一切平常语,妄说少许亦卑劣。
  理应保密的事,即使没有实言相告,因为有此必要,所以也没有过失。如果不是这样,在平常的语言中,仅说少许的妄语也是非常卑劣的。
  最好大小事情都不要说妄语,但其中理应保密的不说也无过失。日常生活谁都有秘密,如嘱托密、修法密等等。有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往往在回答父母师长的问话时,总是为难,说也不行,不说也不行,其实也没什么难处,只要你明说是“受人委托秘密,恕我不能奉告”,明智的父母上师肯定不会追问下去,自己也不会有过失,这是智者的做法。象修法中的秘密,有的只能本人知道,谁也不告诉的,如一位上师修了四十年的一个法,连日日夜夜共住的道友也不知道。在誓言中有明确规定,有些修法,上师也不必告诉,对于这些类似应理的保密是没有任何过失的。
  如果没有很大的必要,平常也不能随便乱说一气。以前一个牧童,在山上边玩边唱:“狼来了,狼来了,狼来山上吃羊了”。别人听后,信以为真,气喘嘘嘘跑到了山上,才知道他是信口乱唱的。第二天,狼真的来,他又同昨天一样叫,却没有一个人来,结果狼真地吃了羊,这就是乱说的后果。尤其是我们身为人天师表,言行上要为人表率,对待上师道友,一面之交的过客,不能说妄语。若对上师说妄语并骗不了上师,只是自己形成不良的习气,造下恶业;若对众生说妄语,本来就愚痴的众生被你坑害了,自己也犯了自性戒及佛子戒。所以,无论对任何人,都没有必要说妄语。在西方国家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传统方式,就是总统在上任之前一定起誓,并有特级法官专门监督他的言行,这样有一定的约束,既不敢妄语也不敢妄为,人品就会愈趋完美高尚。
  于具智慧正直士,直言相告令生喜,
  于狡诈行之愚者,亦无必要说直语。
  对具足智慧正直者前,直言不讳,实语相告,能令他生起欢喜心;但对那些口是心非的狡诈愚人,也没有必要对他直话直说。
  在智慧正直者前,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诚实。具足智慧的人,他一眼就能洞查事情的究竟实质,对他不必要用不了义权巧方便的悦耳语与他绕口舌,如果一语倒破,直截了当,他会特别高兴。正直的人本来就最欢直来直去,讨厌拐弯抹角,所以对他直话直说,他就觉得你人品很好,也会特别高兴。尤其是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有些人会担心若是说了实话,上师会对自己印象不好,或者让上师不高兴有罪过等,类似的顾虑,大可不必。因为上师从来都是以真心利益弟众,从调伏弟子的相续出发,对弟子十分真诚极为可靠。如果弟子直言相告,上师会用智慧来作出正确抉择,对自他暂时究竟都会有极大利益,上师心里会欢喜无比。
  但是对那些花言巧语、心怀鬼胎的狡诈者而言,不必要说直话,因为狡诈的人,有时故意试探别人的口气,象特务一样,然后从中添油加醋、断章取义、臆造一些子虚乌有的是非,与这种人打交道不必多磨牙,随便应付几句就可以,对他说实话确实是浪费口舌。狡诈的人表面上好象很关心某人,问长问短,之后却取笑别人。对待这种人,最好对他禁语,没必要理睬。所以,我们说话一定要分清对境,哪些是智者哪些是愚者。
  于忠心依自己者,直言不讳勿歪曲,
  于为试探口气者,不必直说适当叙。
  对忠心依止自己的人,应当推心置腹有话直说,不必隐晦,对那些试探自己的人,就没有必要直接说什么,适当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就可以了。
  说话的对境是很重要的。如果别人诚心诚意依止自己,请问一些佛法的教理或做人的道理,自己就应一心一意地根据教证理证详加回答,以佛陀的智慧宝剑拔开迷雾,尽量让他彻底明白。若是道友或萍水相逢的朋友,他们也是想解除生活中的疑难才会请教的,为了帮助他们走出困惑的深谷,那么自己也应该诚心诚意地为其未来究竟利益作想而奉劝或者直指缺点,以免他一错再错,跌倒在人生的旅途上。
  但是对那些口亲心疏好探口气的长舌妇,应少加理睬。这种人有两种:一种是有口无心的多事鬼,今天打听这个,明天打听那个,在一起大摆龙门阵,言多必失,传来传去,话都说变了原味,“传承不清净”是非就出来了,对这样的无聊鬼,随便说一些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事,三言两语打发就了事了。另一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言在此意在彼,口里说烟子,心里想的却是烟子周围的人,总想从对方口里抓住把柄,对他作一番批斗,带个“帽子”才罢休,对这种人,也不要与他直心交谈,随着他转圈子谈一谈,乌鸦黑白狗猫玩耍的事就足矣。对什么人要说什么话,不能一视同仁,厚薄不分。
  除非无利无害语,心中斟酌之大事,
  若于非时脱口出,众人皆知事不成。
  除了无关利害的事情外,若是心中斟酌筹量的重大事情,在非时脱口而出,大家知道后,这件事情就很难办成。
  人们常说:“众人之中说话难”。若是一些无关大局的话,倒没有太大的关系,若是机密要事不小心脱口而出,就会节外生枝,很难圆满。在众人中一定不能将未来筹划一一道出。有智慧的人,未来几年的计划步骤早已胸有成竹,但根本不会说出来。譬如,想建一个道场,先把所有手续办好资金筹备齐全,建筑工人联系好,万事具备再对大家宣布何时奠基,正式动工,这样一气呵成,不会有违缘。否则,仅有一个想法,其余的一无所有,就逢人便说,建道场修寺院,大家你一个主意,我一个“高见”,还没开始,便闹一肚子不快,事情也只能如梦幻泡影。所以,应依寂天菩萨的《入行论》所说:“水鸥猫盗贼,无声行隐蔽,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
  应当极其保密语,切莫泄露任何人,
  密友复传其密友,最终传遍全世界。
  应当极为保密的话语,切记不能对任何一个人泄露,因为若传给自己的密友,他又会传给他另外的密友,辗转互传,最终必将秘密传遍整个世界。
  若是有智慧懂得世规的人都会深刻地了知,秘密对任何亲人,甚至是上师也是不能讲的,否则,也就无秘密可言了。这在人们的习惯中也是首肯的,在密续中也有明确地开许。因为每个人都有密友,一个秘密,在密友之间互相密传,最终就成为公开的秘密。这样,对世间人来说,容易伤和气,修行人之间就犯了密乘戒。
  象世间大多数的朋友最多只是和好几年,因为世人心不稳定,又唯利是图,而受人小惠盛情款待时,愿意把心里话倾吐殆尽,特别是酒醉饭饱之后,最易吐真言,把秘密全都泄露,还说:“咱们朋友一场,依你我多年的交情,今天我什么都没保留,全跟你说了,你千万不要跟别人说。”可过了两三天之后,对方在别人面前,同样的戏又重演。这样,你我他之间,什么秘密全都知道了,大家都闹得不欢而散,事情没有办成。最好是象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即便是夫妻,也允许有各自的秘密,密不相告,彼此也不责怪,很能谅解。
  象修行人中,有些很不稳重的人,是“狗猫放不住剩豆腐”,心里一点话也存不住,什么话总要跟他人一吐为快,受别人委托的秘密,一会儿便到自己的密友那里一一汇报,之后加上保密键——这是秘密只告你一个人,不要透露给任何人。一顿饭之后,密友又奔走相告,一夜之间,秘密径走,满城知晓。待查根问底时,倾刻间各各反目成仇,金刚道友之间的三昧耶戒毁于一旦。
  有智慧的金刚道友是极能保密的,无论是上师嘱咐,还是道友拜托,你用山珍海味款待他,或者威胁他,不管怎样,他也不会吐出半个字,这样的人是真正密友。
  无论关系再密切,无有必要莫泄密,
  因向女人说密语,多数身败名裂矣。
  关系无论多么密切,没有特别的必要,切莫向彼泄露自己的秘密,因为向自己关系密切的女人说了密语的缘故,大多数都是因此而身败名裂。
  世间人常说:这两个人好得无话不说……。但世人除了十分殊胜的因缘,没有永恒不变的密切。尤其是水性杨花的女人,今天高兴了,身口意全都唯命是从,愿意保密;明天不高兴,翻脸不认人,危及性命的事情也会抖落出来。从前某地一个官员与一个女人私通勾结,贪污受赂,先是一唱一合,打得火热。没过几年,两个人缘份尽了,关系破裂,那个女人一气之下,跑到公安局一五一十地将事情原原本本报告了公安局,这个官员不得不束手就擒。历代的国王们,国破身亡,大多数就是因为女人,在为女色所困时,那些刁女要胁他说机密要事才得以满足,之后她又以此为资本,玩弄权术,结果祸及臣民,殃及自身。
  尤其是某些大德,对未来极为重要的秘密,千万不要跟那些祸水女人透露,除非是具相大智慧女,能守口如瓶,否则会破坏缘起,整个众生的利益事业不能成办。如前几年,一位大德对一个女人说了句未来弘法因缘的事情,这个女人经不住别人的诱惑,全都倾吐出来,结果闹得全球风雨,大德的威望一时一落千丈,大事因缘也因此不了了之。在我们还没有了知有无必要性之时,无论如何,“何人亦莫说密语”。
  无需保密之诸语,到处宣扬亦非理,
  时机成熟商讨时,断除傲慢说要义。
  对根本不需要保密的所有话语,没有很大的必要去到处宣扬也是不应理的。时机成熟,大家共同商量讨论时,应该断除一切傲慢,简略地陈说自己的要义。
  一般不用保密的话,也不用特别保密,但也不应该大肆宣扬,因往往从此会带来出人意外的麻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添枝加叶传来传去,就容易生出是非来。即使想褒扬一个人,也应该得当,不应捕风捉影,以至间接地贬低另外一个人来抬高其目价,这是极不应理的。如某位大德显现病重,有很多高僧都前来探望,其中有一位高僧的弟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大力广泛宣称“我们的上师加持如何如何,某位大德若不是我们上师的加持,早就怎么怎么了……”这类无关紧要的事情,若过于脱质张扬是极不公平的。
  在大家共同商讨时,或在群言堂里,这个时候,不能闭目思维,一言不发,显得十分傲慢,而背后,却象打开语言伏藏的大门,关不住闸一样,滔滔不绝;此时应归纳要点毫不保留地说出来。智者在修行的时候,一心诵经修行,商量事情时,全部放下,集中精力商讨,从来不会三心二意,都是该干什么就专心干什么。
  赞叹可令世人喜,来世自己亦安乐,
  故于他人之功德,不应怀恨当赞美。
  如果很乐于赞叹他人,使世人因此而生起欢喜心,这对自己来说,来世也会获得无边的安乐。所以,对于他人的功德,不应心怀嫉恨而应随喜赞美。
  世人没有不乐于接受赞叹的,如果我们至心对真实具足功德者作赞叹,他人闻之生起欢喜心,自己也会因此而增上功德,来世获得安乐,如云:“赞叹佛菩萨,来世得胜利”。尤其是三世诸佛总集的大德们,以优美纯清的语言出自于内心的赞叹,世人因此会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和欢喜心,自己依此也积累了极大的福德。象某位大德,凡是一提起自己的恩师都是合掌含泪,以种种言语真诚赞叹其功德,以此恭敬心他本人也得到意传加持,有很高的成就,享受世人共不共的安乐。如今也现见,凡是对金刚上师具相大德至诚赞叹的人,人们都会很喜欢亲近他,他的修证也与日俱增,如《极乐愿文》等经论中所说的那样,自己来世也会获得与彼同等之功德。为了究竟自利,也不应嫉恨他人所做的功德,应对他人行善感到欣喜,为自己不能成办善法而感到后悔惭愧,于他人所行之善即使自己仅能尽微薄之力,也鼎力相助,实在无能为力,就赞叹随喜。因为佛曾说过:他人亲自做,自己观想做,亦可同得到,等于彼功德。由于业报不虚,我们今世赞叹他人,已为自己储备了来世的安乐。嫉恨他人,他人并不因此减少功德,自己反而多世堕成蛇等恶趣旁生,赞美他人,一份功德可变成两份乃至更多。
  如若赞扬其他人,自己亦为他人赞,
  越是讥毁其他人,自己越受他人讥。
  如果能够赞叹称扬他人,自己也能受到他人的赞叹,越是讥讽抵毁他人,自己越是遭受他人的讥毁。
  这个甚深窍诀如果大家能铭刻于心,则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