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和孩子划清界限-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字、听故事才是学习,我们误以为玩耍不是学习。
事实上,孩子自从出世以来,他的每一动,都是学习的过程。儿童生命初始的几年,学习的发生,都不是仅仅通过眼睛(阅读),或者耳朵(听故事),不是的,儿童的学习肯定不会通过这些单一枯燥的途径,而是通过他全身的感觉器官,去吸收四周的一切。
想想看,刚出生的宝宝,连自己的四肢都不能控制,他根本不知道手的感觉是什么,他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坐起来,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会站立和行走,他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新鲜的、充满未知的。因此他也需要反复的接触和练习,才能稍稍掌握他自己的身体。而他听到的和看到的,更是需要长时间的消化,才能升华到一定的理解。
儿童接触到的一切,无论通过哪种方式,都会在他的大脑中留下印象,为他将来进行抽象的思维和学习,打下最初的地基。
在这个过程中,玩耍帮助宝宝成长、成熟。宝宝通过各种形式的玩耍,慢慢控制自己的身体,认知周围的世界。玩耍对于宝宝来说是一门学问,不同的玩法,带给宝宝不同的收获。当宝宝能够独自站立的时候,他喜欢扶着支撑物站起来、蹲下去,再站起来,再蹲下去,反反复复好多遍。这是玩耍,也是宝宝学习更好站立的过程。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小小举动,要仔细观察宝宝的需求,帮助和鼓励他更好地练习。
在学步阶段,不必担心宝宝过于好动,他其实是在通过玩耍和行动进行学习和探索。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游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尽情玩耍。比如托着他的胸和腹像小飞机一样飞,或在扶他走步的时候,悄悄松开手,让他自己去掌握平衡。运动在给宝宝带来兴奋的同时,也促进了宝宝协调、平衡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
更何况,儿童的大脑是慢慢发展成熟的,他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也是逐渐成熟、成形的。对于纯粹文字、语言和图像的理解,需要他达到一定的年龄,并且积攒了丰富的实际经验,才能落实下来。
所以我们常说,儿童的学习,是在行动当中发生的。即便成年人的学习,离开行动和体验,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不过是会背诵一些乏味的文字而已。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身体动得越多,大脑也动得越多,只有在行动当中,他的大脑才处于积极转动的状态。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把孩子的玩耍与学习对立起来,而是将它们合为一体。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越爱玩儿的孩子,越聪明;越会玩儿的孩子,越聪明;能把一切都玩儿出新鲜花样的孩子,最聪明。
多带孩子出去玩儿吧,在安全的前提下多让孩子接触不同的玩耍材料,比如水、沙、泥、米、面、豆,乃至锅碗瓢盆,都是可以“玩”的,以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而不要把他们的生活体验局限在书本、图画、故事这样单调平面的东西当中。
当孩子全神贯注工作(玩耍)的时候,我们不要打搅他,也不要离开他,而是坐在旁边陪伴他,分享他工作、发现、创新的快乐。
帮助宝宝建立自己的玩伴圈
今年春节在越南旅行时,一天我乘坐宾馆的班车进城,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英国父亲,抱着他6个月大的女儿。小宝宝一上车就盯着我看,我当时戴了一副大墨镜,看着小宝宝可爱的小脸儿,我想逗逗她玩儿。于是我低了低头,让墨镜滑落到我鼻子上,我从墨镜上方看她。小宝宝看看我的眼睛,又看看墨镜,很仔细地研究着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又把墨镜摘开,她的目光立即跟着墨镜移动。我不断地把墨镜戴上,滑下,摘开,小宝宝也全神贯注地跟随着墨镜的动静,直到班车到达目的地停下来。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语言的交流,但是这个小宝宝却跟我进行了一场内容丰富的社交活动。换句话说,在班车上,她碰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玩伴。小宝宝的父亲坐在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他的女儿跟一个陌生阿姨进行无声的互动。
我们都知道,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需要伙伴,需要社会交往。小宝宝生下来的第一个社交对象就是他的父母,父母对宝宝的精心照料,让他感到世界是可亲的,人们是可靠的,使得他建立起对人的信任感。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他开始注意到他人,并且根据自己以往积攒的对世界和人的印象,来开展他的社交活动。
宝宝尚处于婴儿期时,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多带宝宝外出“见世面”,接触其他的儿童以及成人。父母首先需要为宝宝建立一个“社交圈”,在身边多找一些同龄的宝宝,跟他们的家长建立联系,平时互相串串门儿,周末和节假日大家一起带孩子出去玩儿。一开始这种活动不需要很多宝宝参加,有两三个孩子足矣。家长们也不必着急让孩子之间进行交流,更不要督促孩子分享玩具,一起玩儿。孩子在幼儿期,跟伙伴之间的关系都是“平行游戏”,即各玩儿各的,但是却会关注另外的伙伴在做些什么。合作与分享,是在宝宝更大一些,有了合作与分享的需要和愿望时,才会进行的活动。
有些时候,小伙伴之间由于争抢玩具,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家长们不必担心,这种冲突是宝宝学习社交规则的宝贵机会。父母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以示范和引导的手段,让宝宝锻炼表达自己、体贴对方、解决问题、致谢致歉、友好相处等等方面的能力。在这种时刻,父母应该以宝宝的感受为主体,不要斤斤计较自己的孩子是否“挨欺负”了,更不要跟对方的家长较真儿。
虽然每个孩子的秉性脾气各不相同,家长还是应该尽早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接触人群。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过分呵护,不愿意带孩子出门,怕冷、怕风、怕脏、怕传染上疾病,等等,孩子在封闭的环境中长大,对外界缺乏认知并充满恐惧。待到需要社交时,难免受挫折挨欺负,那时家长再着急,恐怕晚了一点——难道你能每天跟着他,护着他,甚至帮着他打架?倒不如早一些培养他处变不惊的品质,让他对外界和他人感到自信和友好。经验的丰富或匮乏与孩子的社交能力有很大关联,社交经验丰富的孩子较之缺乏早期社交经历的孩子更加容易交上朋友。
近些年来,大部分中国家庭只育有一个孩子,这唯一的孩子从降生那一天起就被无所不能的成年人团团围住,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替他操办,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做一个乖孩子,给他身边的成年人带来欢乐。
人类是群居动物,无论独生子女如何娇宠,都无法避免走出家门,与其他人打交道。这个时候,家长的焦虑往往成倍增加,因为父母们突然发现,这个肉嘟嘟的小宝贝,居然不懂社交礼仪!他不肯跟小朋友分享,还伸手打人;他不肯跟邻居朋友打招呼,拒绝叫人问好;他认生、害羞、怯懦、自私、没有礼貌……
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误解了孩子的世界。儿童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着他必须彬彬有礼、见谁叫谁、谦让合作、没有冲突,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教给他,他就会了,一劳永逸了。儿童的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体验和练习中逐渐开发的。无论成人还是儿童,社交能力的基本功就是认可他人存在、体会他人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练就。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们往往备感头痛。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冲突是坏事情。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破裂,所以我们一向避免冲突、压制冲突。因此我们也难以接受孩子之间发生冲突,难以克制自己一个箭步冲上前,替孩子解决矛盾的冲动。
在这里,我们不妨向动物学习学习。小狮子打打闹闹的时候,狮子妈妈和爸爸都懒懒地躺在一边,不理不管不干涉。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孩子们解决矛盾,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和平与宁静,却阻挠了幼狮生存技巧的开发进程。打闹是在为幼狮成年做准备。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并非把他推给“社会”就行了;不干涉孩子之间的冲突,也并非意味着我们袖手旁观,毫无作为。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是从他降生第一天开始的,他的第一任社交对象,就是作为他父母的我们。他与别人的交往模式,都首先在我们这里得到练习,所以,我们怎样跟孩子打交道,孩子就怎样跟别人打交道。我们怎样处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孩子就怎样处理他与别人之间的冲突。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孩子社交能力的训练师,是他们社交行为的模板。
对于儿童的社交活动,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要不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别人“欺负”我们家孩子了,我该怎么办?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你可能已经在其他地方读过我写的下面这段文字,不过我认为放在这里,依然恰如其分。
童年时期,孩子正在建立他的安全感,他需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人类是可信的、自己是值得存在的。有了这种坚实的安全感,孩子才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很多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太谦和了,别的孩子抢他的玩具还打他,是不是应该教他谁要打你就打回去,谁抢你的玩具你也抢回来,或者干脆站在一旁看着谁抢我孩子的玩具我就上去教训他,甚至教训对方孩子的家长,让孩子知道必须抢打争斗,不教育他这些不行,他将来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他谦让别人,别人不谦让他呀!
由于我们社会大环境的一些问题,但凡遭遇孩子社交方面的冲突和矛盾,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就跟开水一样滚滚沸腾,家长们生怕孩子眼前吃亏,将来挨欺负。其实这是把成年人内心的担忧和偏颇投射到孩子身上,而孩子所需要的恰恰不是世界的所谓“险恶真相”。
孩子尚处于分辨善和恶的朦胧状态,如果我们教给他一套怀疑一切、锱铢必较的作为,他成年后会怎样对待这个世界呢?谁还敢跟他来往呢?如果我们给孩子营造一个善良的环境,他成年后会善意地看待这个世界和他人,他会主动去做善良的事情,他会下意识地寻找并且吸引同样善良的人跟他做朋友,而且他会排斥那些不善良的东西。一旦他很清楚“善”是什么,识别“恶”就不那么难了。无论在哪个社会环境里,一个善良、真诚、谦和、友爱、协作的人,都是受欢迎的,成功的概率也很高。
但是如果我们过早地教习孩子打、抢、斗,不能吃亏,竞争竞争再竞争,那他就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了,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把世界对孩子涂抹成一片漆黑,会让孩子充满恐慌,甚至失去生活的动力。当一个孩子把恶当成常态时,即便遇到善,他也认不出来,反而会误以为那是异态,并加以排斥。
有这样一个真理,你自己相信善良、真诚和爱,善良、真诚和爱才会来到你身边;你敢于做一个善良、真诚和爱的人,你才会体会到这中间甜蜜幸福的滋味。否则你总是什么都不相信,抱着那种虎视眈眈的目光看这个世界,你心里也不好受。
说句大白话吧: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怎样对待你。你看这个世界充满险恶,你就会遭遇很多险恶的人和事;你看这个世界充满善良,你就会遇到很多善良的人和事。就这么简单。
小儿不会分享很正常
跟着妈妈出门去院子里玩之前,菡菡特地带上妈妈新给自己买的礼物:一只粉嘟嘟毛茸茸的玩具猪。
邻居家一岁半的冬冬晃晃悠悠地跑过来,看见菡菡手里的小粉猪,立刻伸手去拿。菡菡眼疾手快把猪往身后一藏,对着冬冬大吼一声:“别动!”冬冬吓了一大跳,小脸儿皱皱地看着身后的奶奶似乎要哭,菡菡妈妈过意不去,赶紧对菡菡说:“给弟弟玩儿一下吧,别那么小气啊。”菡菡脖子一挺,大声宣告:“不行!是菡菡的!”
冬冬又绕到菡菡身后伸手去抓,菡菡转过身来劈头给了冬冬一巴掌:“不给!别动!”冬冬放声大哭起来,奶奶心疼地抱起孙子:“别抢姐姐的,待会儿奶奶给你买去!”菡菡妈妈也批评菡菡:“你怎么变得这么自私啊?弟弟看一下都不行吗?不就一只玩具吗?干吗那么舍不得?还打人?真不像话!”说着她拿过菡菡手里的小猪,意欲交给冬冬。
没想到,菡菡不依不饶地跟妈妈奋力争夺,还哇哇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