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64部分

最春风-第64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远地,她曲膝行礼,霍星却走近几步,和她隔了三四尺的距离,道:“以后你还是不要再下厨了。”

    罗锦言微笑点头,霍星便转身进了院子。

    罗锦言笑着摇摇头,小霍大人越发古怪了,若不是我在你的早点中加了佐料,你这会儿怕是已在赵栎身边做了人质。

    当朝阁老的嫡长孙啊,赵栎一定会如获至宝的。

    一一一一一

    亲们,今天的更新送上~~~~

    今天两本书更新了一万多,有点困了,去睡觉,晚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二一章 东平引

    四月的阳光如同少女含着薄怒的脸,明媚中透着青涩,却又让人浑身暖洋洋,说不出的舒服。

    少年在草地上打了个滚儿,仰面看着那碧蓝的天,洁白的云。他的嘴里衔着根青草,他翘起二郎腿,双手枕到脑后,让自己躺得更舒服。

    宁王反了,真的让她说中了。

    自己还是听到她的提醒,暗中派人盯着王朝明,才发现已调入六部的王朝明去年十月,便以母亲重病侍疾为由,请假回了安徽老家。

    百事孝为先,这样的理由,自是一个好借口。

    他便让人去安徽打听,这才知道王朝明只在安徽住了三天,便和妻儿一起,不知所踪,而那位病重的王老夫人,也只是妾室扶正的继母,平时与王朝明素无往来。

    他暗叫不好,沈砚的马刚从宣府运出来,他便动身去了扬州。

    往年他是先到金陵,在栖霞寺住些时日才去扬州,今年他直接到了扬州,三月里便把赏马会的事处理完毕。

    听说这是最后一年的赏马会,大家都很吃惊。但这些人都是生意人,闻言知雅,虽然不知具体原因,也猜到定是和朝廷有关,善后事宜倒是比他预期的要爽快,他留下两名帐房做交割,正准备去福建,便收到宁王起兵的消息。

    于是他到了浙江。

    可是她是怎么知道宁王会反的?

    是听她父亲说的?

    莫非王朝明当年真的拉拢了罗绍?不可能。如是那样,罗绍就不会出钱出力帮助霍英了。

    难道是霍英与罗绍谈论朝廷政局时被她听到了?更不可能。霍英和罗绍这样的人,又怎么当着后宅女子说这种事。

    那她是如何知道的?

    这几年她跟着罗绍四处游,莫非是另有奇遇,听说了这件事?

    好像只有这一个可能。

    秦珏又在草地上打了一个滚,赵栎手下真有几个能人,就像现在,宁军还没有攻入杭州城,便让人在城内四周招贴伐帝檄文,如今百姓们四下议论的都是同德皇帝的五大罪。

    五大罪?哈哈,王朝明的文笔可真是精彩,他写的那些诗,加在一起也比不上这篇檄文。

    可惜王朝明是跟着赵栎的,伐来伐去的,还是赵家人自己内讧而已,真没意思。

    赵极的帝位虽然来路不正,可他也是英宗子嗣,赵栎的檄文再是精彩,他也是做侄儿的。

    唉,真是无趣得紧。

    若是让那小丫头知道他在浙江看热闹,她一定会笑话他吧。

    她肯笑话他,也就是不生他的气了?

    还是抓紧时间,把杭州的事处理完了,回京城去吧,同德皇帝攻打瓦喇,不但调拔了山西、陕西和甘肃的兵马,就连天津卫和昌平卫这样紧邻京城的卫所,也各抽调三千人,而山东和河南被抽调的兵力更多。

    现在宁军已经打到浙江,浙江的几大卫所之中,除了金山卫以外,其他卫所从没打过仗,养尊处优,缺乏训练,金山卫虽然精锐,但他们擅长的是海战。

    看来没有多久,浙江就要失守。

    一旦浙江失守,江苏和山东更是无力抵抗,若是宁军一路北上,凭着昌平卫和天津卫那几千被挑剩下的老弱残兵,根本无力抵挡宁军的精兵强将。

    难怪祖父曾说,一旦打仗南方是最先失守的,从南往北打通常会势如破竹。

    如果宁军打到京城,那小丫头会不会害怕呢?

    她一定不会吧,她胆子那么大。

    自从上次在书局遇到她,又过了两三个月,她也该消气了吧。

    现在不知韩前楚会如何调兵,但愿他不会从四川和贵州调兵才好。

    陕西和山西的主要兵力都在赵极手中,他要对抗瓦剌人,又要派兵回来守护京城,一旦从四川和贵州调兵,瑞王父子若是趁机起兵,那便如入无人之境。

    秦珏想到这里,就在浙江待不下去了,他想看看赵栎的兵力和手段,现在都已经领教,他也该回京城去了。

    但愿兵部的那些人不是吃闲饭的。

    他急匆匆回到京城,一进京城就呆住了。

    京城里歌舞升平,花团锦簇,毫无他想像中的人心惶惶。

    他回到明远堂,叫了清泉过来,问了问家里的事,就见清泉哭丧着脸,道:“二夫人给您说了一门亲事,二老爷很满意,大老爷也点头了,听说请了翰林院高侍讲的太太做媒人,您若是晚回来几日,就要纳采了。”

    秦珏蹙眉道:“他们也就还有这个能管着我了,知道是哪家的姑娘吗?”

    清泉摇头:“我去打听了几次,那边的消息瞒得紧紧的,我打听到是高侍讲的太太做媒,可愣是没有查出是哪家的小姐。”

    秦珏冷笑:“还以为我会找上门去?你去把张长青和汪鱼叫来。”

    张长青和汪鱼很快就到了,秦珏道:“从今天开始,我暂时不会离开京城,长青,你带几个人,把秦瑛绑了;汪先生,一会儿你留下。”

    待到张长青走了,汪鱼便问道:“大爷,我看您还是先去见见大老爷。”

    秦珏看着汪鱼的眼睛,问道:“我为何要见他?”

    “二老爷虽是家主,可大老爷才是您的父亲,现在来看,二夫人给您订的这门亲事应该不会很差,或许是门好亲事呢,依学生来看,您还是先问过大老爷,再绑三爷不迟。”

    秦珏哈哈大笑,道:“我留下你不是说这件事的。你和我二叔的幕僚杨立本私交如何?”

    汪鱼道:“点头之交,毕竟各为其主。”

    秦珏点头,看似颇为满意,道:“你找个机会,让他劝劝我二叔,还是不要再给四皇子做师傅了,称病也好,自请也好,办法有的是,他一定能想到。”

    汪鱼大吃一惊:“大爷,这。。。。。。杨立本怎会听从,他定当嘲讽一番。”

    “他若是没有嘲讽那还有些麻烦,你就照我说的去做。”

    汪鱼无奈,叹息着走了出去。

    秦珏望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若是身边能有个帮他出谋化策的人就好了。

    一一一一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二二章 绮秦怨

    秦家二老爷秦牧膝下有二子四女。长子秦琅和次子秦瑛是孪生子,他们比秦珏小几个月,三人在五岁时一起开蒙,又一起练武。后来秦老太爷去世,秦牧做了家主,从帽沿胡同搬回来,住进谷风园,就把秦珏和两个儿子接到谷风园,由他亲自督促学问。

    秦珏十一岁考中秀才,十四岁考中举人,秦琅和秦瑛至今还只有秀才的功名,但毕竟只有十九岁,比起很多人,他们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很多事不是不能比,而是要看和谁比。

    和大多数人相比,秦琅和秦瑛还是出色的;但若是和秦珏相比,这两兄弟就是不够看了。

    秦牧虽然心中不快,却也没有太过在意。秦家虽是世代书香,但却不提倡大器早成。秦家子孙都是在十四岁之后才下场,秦烨和他是十五岁下场,秦琅和秦瑛则是十四岁下场。

    这样一来,两个儿子也只是比秦珏下场晚了三年而已。

    但这在二夫人吴氏看来,却非常膈应。

    吴氏进门时,秦烨的发妻已经过世,秦牧只比秦烨小一岁,秦烨的发妻死时没留下一儿半女,因此整个秦家全都盯着吴氏的肚子。

    可偏偏她连生了四个女儿!

    那些年她最烦的便是逢年过节,秦家的亲戚太多,女眷们见到她,要么是说哪家小妾生了庶子,哪家老爷又养了外室。

    因此她没少防着秦牧,好在秦牧一心功名,没有纳妾的心思。

    后来秦牧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她稍稍扬眉吐气,可大哥秦烨却续弦了。

    那时秦烨已经二十九岁,续弦的新太太叶氏却只有十四岁。

    吴氏看着这个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年纪的新嫂嫂,心里五味杂陈。

    好在叶氏出身并不高,秦烨在文会上与其父偶遇,其父是zj人,有举人的功名,嗜书成癖,和秦烨很是投缘,一来二去,便在离京之前,把个尚未及笄的小女儿嫁给秦烨做填房。

    秦老太爷见秦烨终于肯续弦,自是高兴,叶氏进门一个月,秦老太爷就让吴氏把府里对牌交给了叶氏。

    从那以后,吴氏有什么事,还要向这个小姑娘去领对牌。

    叶氏进门的第二年就生下长房长孙,吴氏虽然一下子生了两个儿子,但还是比叶氏的儿子小了几个月。

    好在秦烨在庶吉士散馆之后没有继续仕途,最终也没能给叶氏挣套凤冠霞帔,她心里这才好受了一些。

    现在叶氏死了十几年,秦烨再也没有续弦,反倒是秦牧,在她生下两个嫡子之后,便抬了两个丫头做了姨娘。

    不过她也懒得管了,两个儿子都很孝顺,那两个姨娘即使生下儿子,也越不过她的儿子。

    但秦珏却处处压在她的两个儿子头上,她每次去参加宴请,那些夫人们也都是在问秦珏的亲事,话里话外都是要做媒的意思。

    可她的两个儿子是和秦珏同岁,他们也该议亲了。

    直到去年,她在赏梅宴上闹了那么一出,这来打听秦珏亲事的才渐渐没有了。

    她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听着霞嬷嬷在一旁给她说李家娶媳妇的事。

    李家是李贵妃的娘家,自从秦牧做了四皇子的师傅,吴氏便和李家走得很近。

    现在皇帝出征,让四皇子做了监国,明眼人都知道,四皇子离入主东宫的日子不远了。

    一旦四皇子封了太子,秦牧一个詹事府詹事的位子是跑不了的。

    但凡进过詹事府的,日后新帝登基,那便能入阁拜相。

    因此这次李贵妃的弟弟成亲,吴氏便派了身边两个体己的嬷嬷过去帮忙,她自己也是隔三差五的过去。

    正在这时,有小丫头慌慌忙忙跑了进来:“二夫人,不,不好了。”

    小丫头话音未落,就被霞嬷嬷啐了一口:“没规矩的东西,这是怎么说话呢,慌慌忙忙的,一点眼色也没有。”

    小丫头吓得面如土色,嗑嗑巴巴地说道:“奴婢也是听三爷屋里的胭脂姑娘说的。”

    “胭脂?胭脂说什么了?”吴氏睁开眼来,胭脂原是她屋里的,老实本分,她这才放到秦瑛身边的。

    “胭脂姐姐说三爷从早上出去,到这会儿也没回来。”小丫头说道。

    吴氏松了口气,冲着那小丫头挥挥手,示意出去,霞嬷嬷则狠狠瞪了那丫头一眼,做了个等会儿再收拾你的表情。

    “夫人,您别担心,就是那帮丫头们大惊小怪,三爷这么大了,兴许是遇到哪家的公子,一起谈诗论画,耽误了回来的时辰。”

    吴氏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转念又觉得不太对劲,小丫头大惊小怪,可胭脂却不是这样的人。

    “你让人把胭脂叫来,我问问她。”她淡淡地说道。

    霞嬷嬷刚走到庑廊,迎面正遇到胭脂,由吴氏屋里的一个二等丫鬟领着过来。

    霞嬷嬷见胭脂脸上隐有泪痕,心里硌登一声,三爷该不会真出事了吧。

    待到胭脂去见过吴氏,谷风园里便骚动起来。

    跟在秦瑛身边的两个小厮刚才回来了,据他们所说,三爷让他们在顺乐大街的笔墨铺子里等着,说他去看个朋友,一会儿就回来,可他们从巳时等到申时,也没见三爷回来。

    他们初时以为三爷自己回家,忘了叫上他们,便回到九芝胡同,这才知道三爷一直没有回来。

    两人不敢说把三爷跟丢了,便又去原来的地方找,把顺乐大街周围几条街的茶楼酒肆和书斋全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秦瑛的影子。无奈,这才回来实话实说。

    吴氏一听就急了,顾不上处罚这两个小厮,可又担心秦瑛是躲到哪里玩了,没敢惊动二老爷秦牧,而是让人叫来大儿子秦琅。

    虽是孪生兄弟,可秦琅的相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