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长江文艺 2009年第05期 >

第25部分

长江文艺 2009年第05期-第25部分

小说: 长江文艺 2009年第05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氖赝凰嘟街牧呛透纸钤缫鸦肷矸⒑冢凰坪踉谄谂挝尥男律挥炙坪踉谟盟拇嬖谖频乃グ茏鲎盼奚淖⒔狻!
   
  政府派发“爱县酒”无疑饮鸩止渴 假酒事件更使石花酒雪上加霜 
   
  石花酒厂的困难状况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关注。石花酒厂曾是谷城县财政支柱;石花酒的衰落对于县财政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某种程度上县长似乎比企业自身更为着急。 
  这里不能不说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与企业之间基本上是一种从属关系;石花酒厂与县政府更不例外。明白这种关系的王万才也就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处理得十分周全。缺乏资金了;政府会出面帮企业找银行借贷;酿酒的原料紧张了;政府会出面帮企业调拨。当然在用人和纳税上;政府也充当了婆婆的角色。就业压力大了;政府便会给酒厂做工作;让酒厂消化一些为政府分忧。年底财政上缺口大了;县长就会找到“酒王”;让他“拉兄弟一把” 
  酒厂对政府也是有求必应;因为王万才很明白“企业本来就是政府的”这个道理。所以在人的问题上;他对政府基本上言听计从;只要领导写条子送人来他就照单全收;在钱的问题上;只要县长开了口;多大缺口他也能够补上。实在补不上就以企业名义找银行贷款;贷款交税在前些年是政府和企业之间常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把银行的钱转到酒厂的户头上;从酒厂的户头上再转到县财政的户头上。这种简单的循环游戏给政府带来很大便利。因此政府对酒厂的关心就可想而知了。在酒厂销售陷入困境时;政府的财政缺口也会同步放大。于是政府出面了。政府的优势在于带有行政权力的强制性;县政府以一种带有强烈政治色彩和行政干预的方式发起了一场“爱县行动”;县长在全县大会上号召人民“爱县”;以实际行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响亮地喊出喝“爱县酒”的口号;把石花酒厂的酒按行政体制分到各乡、各村、各个农户;各机关、各学校、各个家庭…… 
  政府的手是一只强有力的手;轻轻拨动一下手指;就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计划分下去;酒厂的大量库存都卖出去了。然而在市场经济已发育成熟的年代;这种违背市场规则的做法对于石花酒厂无疑于“饮鸩止渴”。谷城的市场毕竟有限;谷城人的酒量毕竟有限。谷城人的“爱县”热情也毕竟难以持久。它带来的效果是当年的酒厂税收按时入库;当年的县财政收入也按时完成。同时;它也帮助石花酒厂丢失了家门口的最后市场。连续四年的“爱县酒”活动在人们心中终于引起了反感;人们对政府摊派消费的反感直接转移到了石花酒厂。逆反心理是其一:你们通过政府强迫我们喝酒;我偏不喝你们的酒!引发信任危机是其二:石花酒厂什么时候积压过这么多酒;卖不出去肯定是质量不行了!质量怀疑渐渐引申演绎为“石花酒质量有问题——”的判断。 
  “酒厂都不见冒烟了哪会有真酒?”、“现在的石花酒都是用酒精勾兑的”这类肯定性的传言也飞快传播开来。甚至有人专门去厂门口看工厂是否冒烟。 
  关于以“酒厂是否冒烟”来判断酒质量的疑虑其实是消费者们的认识误区;“勾兑”并不是判断假酒的标准。“勾兑”是一种酿酒新技术;是国家在整个白酒行业积极推广的一个重大生产工艺变革;在白酒行业;用食用酒精为基础“勾兑”比传统的固态度发酵工艺更为先进;用纯粮酿制的食用酒精勾兑出的白酒;使有害物质大为降低;白酒纯度提高;酒质远比传统发酵工艺直接生产的要好得多。从一夜红遍全国的“秦池”到当今主导襄樊白酒市场的“枝江”;即便是当今最受推崇的国酒贵族“茅台”、“五粮液”之类无不采用这种工艺。 
  消费者的认识误区源于他们对这种“勾兑”新工艺尚处于缺乏了解的盲区。因为白酒最初是在自然经济时期诞生;人们印象中一直留存着对那种每天热气蒸腾、酒糟晾晒在大门口、满街飘散着酒糟香味的传统小作坊的记忆。对不冒烟的酒厂一概持怀疑态度;加之白酒兑水是旧时奸商们赚昧心钱的最简单的把戏;今天的新技术的科学名称曰“勾兑”;便首先犯了“兑”字大忌;对用“勾兑”新技术生产的白酒;不假思索的一律斥之为“假酒!”。 
  然而;正在酒厂对“冒烟”误区有口难辩时;酒厂内部出了一件破天荒的真正做假案。冷集销售站某销售员趁王万才调走、厂里管理层新旧交替混乱之际;收来假酒瓶;买来食用酒精开始在销售站的小院里造假酒。虽然及时被举报查处没有造成恶果;但此事件经过媒体的报道后在全县引起了地震式的效果。这种效果在“爱县酒”造成的逆反心理下被成倍放大。对于石花酒厂这无疑于雪上加霜;更确切地说是一次毁灭性的致命打击。石花酒厂连苟延残喘的力气也没有了。销售额滑落到历史性的谷底。 
   
  “石花”败绩决非一人之过;体制痼疾实为“千年古酒”致命病因 
   
  本文意在探寻石花酒厂由盛至衰之谜;笔者无权评说“酒王”和历任厂长的功与过;也无权评判政府行为的是与非。列举上述事例实属文章宗旨所命迫不得已。而且公正地说;王万才毕竟创造过石花酒的辉煌;为地方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石花酒后来的败落也与他不适应新的市场游戏规则有一定关系;但石花酒沦落到今天的境况也决非王万才或某一位厂长一人之过;企业各种积弊如三尺之冰;决非某一届政府一时之力。也决非王万才一人之过。如果把石花酒厂败落的责任都算在王万才身上;那就和当初把一切成绩都记在他身上一样有失公允。客观地说;在像石花酒厂这种体制的国营企业里面;王万才在各方面发挥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尽管他是企业法人代表;但酒厂是国家的;在很多事情上也是由不得王万才的;比如购买旭东厂大扩张、投资“石花大酒店”的决策就决不是他个人的意见。而在酒厂和政府的关系上;旭东厂的决策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厂子是国家的;最终支配权当然在政府。这是我们所有国营企业的通病。厂党委副书记杨世文介绍情况时曾多次公正地提到这一点。除了重大决策权之外;老化过时的体制也是石花酒厂今日之败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产权不明晰;最初是实行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让黄公顺的继承人和国家成为同样的股东;后来就索性全部国有化了;黄公顺品牌及企业的一切均归国有;黄公顺后人成了国营酒厂里的一名国家职工。改革开放后曾对企业体制改革进行过多次酝酿和尝试;虽然后来也随大流将石花酒厂改为了“石花酿酒集团股份公司”。而正如这不伦不类的企业名称;和许多国营企业一样;石花酒厂的产权至今仍是稀里糊涂。所谓改制只不过换了个时髦的名字;什么都没有变;因为改制后的企业是全民持股;所有职工都是企业股东。这就和原来所有职工都是国家职工一样;所有工人都是工厂的主人。而企业主人是不能太多的;主人太多导致企业每项改革都寸步难行。企业是所有职工的;实际跟任何人都没有直接关系。换汤不换药、新瓶装陈酒的所谓改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活力;虽然董事会、监事会一应俱全;但企业运行和发展仍然是那种类似于手工作坊似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关键;这两头不改变;无论“酒王”多大本事;即使经营中没有任何失误;败落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从分配制度上就可以看出石花酒厂的症结所在:企业效益最好的阶段;恰恰是职工工资最低的阶段;就在1993年酒厂利税达到1500万元时;包括厂领导在内的职工们月工资只有100多元钱!这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制度自然难以调动人的积极性。直到今天;到处跑市场的人和坐在家里打麻将的人工资待遇并没有明显差别。在这个问题上;经销公司经理郑书军的体会更深一层。 
  石花酒跌落到最低谷时;年销售总额只剩区区800万元。当时的总经理在全厂大会上给郑书军一个许诺:你能把销售额做到1000万元以上;公司奖励你5万元! 
  郑书军当众立下了军令状;突不破1000万自己就辞职下台! 
  郑书军是个十分敬业的人;他在襄樊做过10年办事处主任。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难能可贵的吃苦精神。为了收复失地;完成销售任务;郑书军亲自开着车把货送到每一个代销点上。哪怕一个小食品店只要一箱低价酒;郑书军也对小店老板给予“上帝”的待遇。稍大点的客户;郑书军就一直把车开到老板店门口;并且帮助老板把货一件件码到仓库里……郑书军接任销售经理当年就使销售额冲破了1000万大关。而且超过了100多万元!然而到了年底结账时;当时的总经理却顾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对郑书军说:“你确实吃苦了;按说我应该给你兑现5万元奖金;但是你看厂里这样困难;工人们连基本工资都拿不全;你一个人拿这么多;大伙会有意见。”于是用一张奖状代替了5万元的奖励承诺。 
  郑书军是个好说话的人;他由农村招工到厂里当了企业干部;对石花酒厂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知道厂里的困难和总经理的难处;也知道工人们生活的艰难。因此当总经理几句话就撤消了当初的许诺时;郑书军什么话也没有说——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不可思议的方式让他无言以对;他只能眼含泪水一如既往地努力攻市场。 
  郑书军不计较5万元奖励是优秀企业员工素质的象征;理所当然应受到道德人格上的尊敬。但作为企业总经理;作为企业管理制度;这就暴露出了致命的弱点。即使高风亮节的郑书军一点想法也没有;那么这件事在职工中造成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其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恐怕远远超过50万甚至500万! 
  国营企业这种僵死的大锅饭分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更是制约酒厂发展的死结。石花酒由黄公顺酒厂改造为国营企业;但其私营企业的痕迹至今依稀可见。包括黄公顺四代传人黄善荣同时代的老工人们都还健在;他们的岗位多为自己的儿子或孙子所顶替。这就形成了家族式的企业;一家人几代同在一厂工作是普遍现象。这种盘根错节、“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复杂氏族关系;历任厂长不能不考虑这些很现实的问题;否则你肯定在这里站不住脚根。所以很多改革都无法展开;真正的竞争机制无法在这里实行。你想优化干部队伍;结果连一个班长你也轻易动不了。你想让谁下岗?我爷爷是跟老东家黄善荣一朝的;我们一家人老几代都指望着这个厂子吃饭呢!这种“近亲繁殖”生生不息的延续;造成职工素质整体降低。优秀的人才无法吸收进来;即使进来了;没有根基你也发挥不了作用。 
  在企业形势好时这些矛盾都被繁荣的外表掩盖着;企业形势一旦下滑这些矛盾就暴露了出来。 王万才走后新任总经理汤清明曾试图进行用人制度改革。但刚出手就遇到强劲挑战。汤清明选择的并不是关键岗位;而是门卫。他试图把现有的16个门卫减少到12个。但被减门卫谁也不肯出来。 
  在职工们的评价中;汤清明是属于铁腕人物型的领导。然而再硬的铁腕也无法撼动僵死的企业体制。至今16个门卫仍一个不少悠闲地轮流坐在每况愈下的石花酒厂大门口。 
  汤清明的一系列改革都只能以半途而废告终;他开发的一些新品种还没投放市场就寿终正寝了。最终同他的前任王万才一样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遗憾和无奈离去。百年老店、千年历史的名酒就这样再次陷入了难耐的沉寂。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石花酒厂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但是相对于企业管理创新和发展却也是一种沉重的羁绊。石花酒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的形象;如同一个负荷沉重的高龄老人;在风雨交加的泥泞道路上步履蹒跚的苦撑苦挣。 
  经历了无数辉煌的石花酒啊;你是否还能找回属于你的光环和荣誉? 
  经历了太多凄风苦雨的石花酒啊;你是否还能走出风雨中的泥泞? 
   
  5 
  市县领导人合力抢救历史名牌 
  曹远亮悲壮突围重铸石花酒魂 
   
  经历了千年风雨的石花古酒就这样在人们的冷落中跌落到谷底。昔日的明星在一瞬间坠地。然而当今的白酒市场同新人辈出的歌坛一样;喜新厌旧的消费者们在广告的诱导下开始去追捧市场新宠;只把千般痛苦万般悔恨留给了与石花酒相依为命的石花酒酿造者们。真正为石花酒的命运担忧的是地方政府和酒厂800多新老职工。 
   
  谷城县委县政府领导人情系石花酒业 
   
  石花酒厂的困境引起了谷城县委县政府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新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