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

第146部分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146部分

小说: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我们讲供具,供这些香花、幢旛宝盖都是表法,用现在教育的名词来说,这教具,教学的工具。让我们六根接触到就想到它是什么意思,我应该如何学习,用这些东西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唯恐我们忘掉,唯恐我们在生活当中又迷惑了,以这些艺术的方法,让我们又喜欢又能提醒我们;这是高度艺术的教学,不是迷信。迷信是你们误会误解,你们为什么会误会?为什么会误解?没有人把事实真相给你们说清楚,所以社会大众的误解是情有可原。过失是我们为佛弟子的人,出家、在家二众,我们没有负起责任,没有把这桩事情给社会大众说清楚、说明白。闻名见像为什么会得利益,他究竟得多大利益,我们都要清楚、都要明了。

    末后这两句好,“若能以此回法界”,回向法界,怎么回向法界?实在说拓开心量而已。世间众生念念都是为自身的利益,所以跟社会、跟其他众生,矛盾冲突永远不能够避免;如果你把心量拓开,这问题就解决了。我们举一个比喻,诸位从比喻当中细细去想,我们住在自己家里,没有出门的时候,跟我们的邻居、亲戚朋友也常常发生冲突,离开家乡到别的省分去住,遇到一个家乡人,这是我们同乡那么亲切,他就不一样;在家乡时候冲突,到外面很亲切,那个圈子就大一层,这是我们家乡人。如果出国到别的国家去,遇到我那一国人,那个亲情就不一样,那个不是同乡也不是同省,我们同是一国,你看他就不一样。如果你心量拓开,尽虚空、遍法界是一家,任何佛刹、佛国土众生,你见到也会很亲切,回向意义在此地,所以小的误会、小的冲突就统统都化解了。佛的伟大处,佛是把尽虚空、遍法界看作自己的家,家人对他有误会,他对家人没有误会,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我说家还没有说到贴切之处,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这是跟你讲真话,千真万确一点都不假。

    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自己的身相,什么身?法身。什么时候我们证得清净法身,到哪一天你忽然觉悟,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你就证得清净法身。你证得清净法身的时候,你现在这个身是业报之身,马上就转变成圆满的报身。圆满报身是什么?智慧现前,圆满报身是智慧身,你生活在真实智慧当中,我们常讲你过的是高度智慧的生活,那个身就是报身。你以你的爱心帮助一切众生,那是化身,千百亿万身;你看看众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族类,不同的愿望,你以不同的方法都能够满足他,都能够照顾他,都能够利益他,这就是千百亿化身。

    这一品经读到这里结束了,这一品经里面所说完全是我们现在生活环境,事实真相。佛所交给我们这些理论方法,也正是我们迫切需求,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每一天焦头烂额想不出方法来解决,佛在这里是统统都给我们说到,慈悲到极处。末法九千年,唯这个法门能救度,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以这个法做根基,真正的根基,我们在开经的时候就跟诸位说,这部经上所讲《观经》三福的第一福,从全经来看《观经》三福十一句圆满具足。净宗法门是以这个为基础,以这个基础来念佛求往生,决定得生净土,而且可以肯定上辈往生,三辈里头决定是上辈往生。舍离这个基础,往生就不一定可靠,那完全是看机缘,世间人讲看运气,你能不能遇到善友?机缘不是偶然得到,还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成熟,遇到缘才有用,临命终时他才能信、能愿、能行,他才能悔改。如果从《地藏菩萨本愿经》奠定基础,那你这个基础太坚固,踏实。所以‘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这一句话我们能接受、能相信、能肯定。

    【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

    我们敬爱观世音菩萨,就应当效法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对于恒沙国土,普遍宣扬《地藏菩萨本愿经》,我们应当学习,应当宣扬。尤其是青莲法师注子注得非常好,我们学习这部经,或者弘扬这部经,有这个注解做参考资料足够了,这里头引经据典,搜集不少的资料。在我们劝告别人的时候,可以搜集最近经典上所讲感应这类的事实,我们搜集,更能够增加听众的信心。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地藏经讲义 第五十卷

    净空老法师讲述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科注》卷下第八十九面,请看经文第二行,‘嘱累人天品第十三’。这是本经最后的一品,也是世尊最后的遗嘱,言词非常恳切,我们读诵要细心去体会。请看经文: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

    “尔时”,就是说完见闻利益这桩事情的时候,世尊最后要把度化众生的使命,付托给地藏菩萨,所以这个地方是‘举臂摩顶’。一方面表安慰,二方面代表重大的使命要交代给他。下面佛就说,这在第九十面经文:

    【而作是言,地藏,地藏。】

    世尊连续叫他的名字叫了两次,这是表爱之深、托之重,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世尊慈悲心切、语重心长。

    【汝之神力,不可思议。】

    这一句是赞叹地藏菩萨的身,他能够化无量无边身,广度虚空法界一切苦难众生,这是神力变现,不可思议。又说:

    【汝之慈悲,不可思议。】

    这是赞他的毅力,他的慈悲心永远不退转,这是非常非常的难得。我们看看六道里面凡夫之人虽有慈悲,如果遇到逆缘,也有在顺境当中他退转,比不上地藏菩萨与乐拔苦心愿永不衰退,而且对于一切众生平等的加持,这不可思议。

    【汝之智慧,不可思议。】

    “智慧”深广,辩才无碍,菩萨现身也跟观音菩萨没有两样,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我们知道观音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我们在古人画册里面看到,‘观世音菩萨变相图’,有五百多种不同的身相,说明三十二应那是三十二大类,每一类里面现无量无边的身相,地藏菩萨亦复如是,也是为我们做种种示现,我们凡夫遇到不认识。这是智慧深广、辩才无碍的不可思议,下面有辩才:

    【汝之辩才,不可思议。】

    “辩才”是讲口业,身、语、意与智慧都是不可思议。这是世尊亲口在大会当中,对地藏菩萨的赞扬。不仅如此,后面又说:

    【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这个赞叹是赞叹到了极处,不但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赞叹你不可思议,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同声赞叹他的智慧德能,身语意慈悲的教化。“千万劫中”,这是讲时间之长,“十方诸佛”是讲人数之多;时间这么长,对你称赞都赞叹不尽。这段经文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而实际所表是我们自性的性德,性德之中一分孝敬,这个德行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赞叹不能得尽。菩萨性德开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菩萨同样的德能,很可惜这个德能没有开显出来,怎样开显?依照这一部经典里面所说的方法修学,就能开发性德。所以菩萨的名号,经典的题目,都只有‘地藏’两个字,地表心地,藏喻宝藏,我们心地、真心理地,智慧、神力、慈悲、辩才都不可思议,无量的德能此地只举出四桩,实际上样样都是不可思议。正是现代一些宗教家,赞美上帝、赞美神,赞颂当中所谓的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实在讲就是我们自性的性德。我们今天明白,知道自己有这个德能,就应当觉悟、应当发愤,把自己的智慧德能恢复过来,不但度自己,也能够度一切众生。由此可知,世尊在此地付托地藏菩萨,我们想想与我们有没有关系?你要是明白,体会到这个意思,与我们是大有关系。我们借重地藏菩萨的缘,地藏菩萨在哪里?这部经中所说的就是,我们能信、能解、能行,就是地藏菩萨的分身,不但认真努力提升我们自己的境界,就是地藏无尽分身之一,这才叫真正修学这个法门。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地藏,地藏。】

    我们看到经文上的记载,显示出世尊苦口婆心,慈悲到了极处。

    【记吾今日忉利诸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

    这段话,“记吾”是世尊自称,你要记住我今天在“忉利诸天中”,忉利天为什么加上‘诸天中’?这个意思很广。这一会大家要明了,跟华严法会无二无别,华严法会是在菩提场,这一处就跟虚空法界融通,所以参加这个法会,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之类,一个都没有遗漏掉,华严海会。地藏这一会也不例外,讲经的场所虽然是在忉利天,帝释的天宫,与会的大众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上至诸佛如来,下至天人,还包括有鬼神在内,这个法会多殊胜、多么大,所以称诸天;欲界天、色界天的天神,都参加了这个法会。所以这四个字,‘忉利’是讲法会开会的地点,‘诸天’是讲参与法会的天众。“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我们在法会一开端就看到,这是无比的殊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参加这个法会,我们在一切大乘经里面,从来没有看到这样殊胜的境界。哪有一次讲经的时候,所有一切诸佛都来参加,没听说过。

    《华严经》上见到这个境界,《无量寿经》、《弥陀经》会上我们也见到这个境界,但是不是一开端就来参加,净土经里面到流通分的时候十方诸佛赞叹,大家在《弥陀经》念到六方佛,可是玄奘大师的译本是十方佛,这就说明罗什大师的译本省略,文字省略意思还是圆满。一切诸佛赞叹,没有这个经上讲得明显,法会一开始诸佛如来就参加,一直到法会终了,这是法会末了,这些诸佛参加这一会有始有终,随同诸佛来的这些菩萨众,天龙八部护法众;《华严经》对于这些大众说得多、说得详细,说十类大众;这个经虽然没有细说,可是意思是圆满,也像《华严经》所说一样,在这个大会当中。

    【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

    (载,跟我们现在用‘再’,意思完全相同,古时候常常用这个写法。)“再”就是再一次,前面已经嘱付,现在再一次的付嘱,唯恐他把这个事情忘掉。“人天诸众生”,这是指六道众生;“未出三界”,专门指六道一切众生;“在火宅中”,火宅是比喻,佛在《法华经》上所说‘三界火宅’,火是比喻烦恼,只要烦恼不断,必定造作恶业,因果循环,苦海无边。你造恶因感恶果,受恶报的时候再造恶因,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这一类的众生非常可怜,佛在经上常讲‘可怜悯者’,特别指六道众生,要把度尽六道众生这个责任交给地藏菩萨。佛为什么交给地藏,而不交给别的菩萨?这个原因在前面已经跟诸位说过。地藏代表的是根本法,根本法是孝亲尊师,如果不能孝亲尊师,其他任何法门都用不上力,所以佛的付托,那是非付托地藏不可,道理在此地。

    【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

    这是世尊的悲心,决定不愿意看到造恶业的众生,堕在三恶道之中,多久?“一日一夜”,佛都不愿意看到。众生堕落三途,真叫自作自受,佛虽然有悲心,看到他也无可奈何。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不听教诲,不肯听劝导,那有什么法子?佛劝众生,魔骗众生,正是所谓一切众生听骗不听劝,跟著魔走就往三恶道,跟著佛走才有出离三界的机会。‘一日一夜’,佛都不愿意看到。

    【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

    这是佛在此地讲,佛决定没有妄语,堕落在无间地狱时间多长?“千万亿劫”。三善道里面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大家都知道,非想非非想天寿命也只有八万大劫。这么一看我们才真正明白,六道众生如果不能出离三界,决定在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暂。堕落无间阿鼻地狱很容易,造罪业,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不孝顺父母,不敬师长,毁谤三宝,破和合僧,这都是无间阿鼻的业因,我们冷静观察这个社会,现在造这种罪业的人有多少?五逆十恶,十恶业:‘身’造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贪、嗔、痴。谁不造这些业?我们虽然学佛,天天拜佛、天天念经,如果我们的身语意三业依旧不善,还是要堕落,决定不是说拜佛念佛的人就不堕三恶道,大家看看灌顶法师在《念佛圆通章疏钞》里面,末后所说念佛一百种果报,这一百不同的果报第一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