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弘明集-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云。地上生民末劫垂及。行教甚難。男女立壇宇朝夕禮拜云云。
又云。二儀之間有三十六天。天別三十六宮。宮有一主。其赤松王喬韓終張安世劉根張陵。近世仙者。並為翼從。命謙之與群仙為友。
又云。佛者昔於西胡得道。在三十二天為延真宮主。勇猛苦教。故其弟子皆硴形染衣。斷絕人道。天上衣服悉然。始光年中初奉其書。獻之世祖。乃令謙之止於張曜辟穀之所供其食物。朝野聞之若存若亡。未全信也。崔浩獨異其言。因師事之。受其法術。上疏贊明其事曰。臣聞拢跏苊鼊t有天應。而河洛圖書。寄言於蟲獸之文。未若今日人神接對手筆。粲然辭旨深妙。自古無此。昔漢高英拢K酿┆q或恥之。不為屈節。今清德耄伞2徽僮灾痢K拐陛下侔蹤軒黃應天之符也。豈可以世俗常談而忽上臁3几‘懼之。世祖欣然(時年九歲)乃使郑д叻钣癫渭泪栽馈S缕漯N弟子在山中者。於是崇奉天師。立道壇顯揚新法。布告告天下道業大行。浩事天師甚謹拜禮。人或譏之。
于時中岳道士三十餘人。至起天師道場京之枺稀V貕鍖印R佬陆浿贫取=o道士百二十人衣食。齋肅祈請六時。月設廚會數千人。
謙之奏曰。陛下以真君御世。建靜輪天宮。開古未有。應登受符書以彰拢隆J雷鎻闹V恋缐芊洝浞{旗幟盡青。以從道家之色也。自後諸帝即位皆如之。恭宗見謙之奏造靜輪天宮必令高不聞雞犬聲與上天神交接。功役萬計經年不成。乃言於世祖曰。人天道殊卑高定分。今謙之欲要以無成之期說不然之事。財力費損百姓疲勞。無乃不可乎。必如其言。未若因枺饺f仞之崖為功差易。帝深然之。但為崔浩贊成難摺湟狻I蛞骶弥弧N嵋嘀錈o成事。既爾何惜五三百功。真君九年謙之卒。葬以道士之禮。諸弟子以為屍解變化而去。靜輪天宮竟不成便止。
時京兆韋文秀耄е性馈J雷驷鐔柗绞拷鸬な隆υ弧I裢ㄓ拿磷兓y測。可以闇遇。難以預期。臣昔受於先師。未之為也。世祖重其豪族溫雅。遣與尚書崔賾詣王屋山。合丹竟不成。
時方士至者。前後數十人。歷出名行。河枺罾w好相人。世祖賢之。拜纖上大夫。
穎陽剑月勏矃芹繉бB精。年百餘歲神氣不衰。恒農閻平仙博樱О偌也荒苓_意。然辭對可錄。帝授宮固辭。扶風魯祈遭赫連虐。避地寒山教授數百人。好方術少嗜慾。
河枺_崇之餌松脂不食五穀。云受道中條山。有穴通崑崙蓬萊。得見仙人往來。帝令還鄉立壇祈請。詔河枺o所須。崇入穴百步。遂窮召還。有司以誣罔不道。奏罪之。世祖赦之。以開待賢之意。
枺R王道翼耄ыn信山四十餘年。斷粟食麥通經章符錄不交時俗。顯祖令青州刺史召赴都。仍守本操。遂令僧曹給衣食終身。太和十五年。詔曰。夫至道無形虛寂為主。自有漢已後置立壇祠。先朝以其至順可歸。為立寺宇。昔京城之內居舍尚希。今者里宅櫛比人神猥湊。非所以祇崇至法清敬神道。可移於都南桑乾之陰岳山之陽。永置其所給戶五十。以供齋祀之用。仍名為崇虛寺。可召諸州耄俊T滿九十人。遷洛移鄴。踵如故事。其道壇在南郊。方二百步。以正月七日九月七日十月五日。壇主道士歌人一百六十人以行拜祠之禮。諸道士罕能精至。又無才術可高。武定六年有司執罷之。河枺鼜堖h撸Ш娱g趙靜通等齊文襄王。別置館京師。重其道術而禮接焉。
余檢天師寇謙之敘陳太上老君所言。同夫蓬萊之居海下。崑崙之飛浮天上也。
又云。三十六土萬里。為方三百六十等。何異張角之三十六方乎。案後漢皇甫嵩傳云。鉅鹿張角自稱大賢郎。師奉事黃老。行張陵之術。用符水咒法。以治百病。遣弟子八人使於四方行化道法。轉相誑惑。十餘年間眾數十萬。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民莫不必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之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千人。訛言蒼天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邑寺門。作甲子字。中平元年三月五日內外俱起。皆著道士黃服戴黃巾。或殺人祠天。于時偻綌凳f眾。初起穎川作亂天下。並為皇甫嵩討滅。餘熸不滅。今猶服之。
齊書述佛志著作王劭。
劭曰。釋氏非管窺所及。率爾妄言之。又引列御寇書。述商太宰問孔子拢耸隆S贮S帝夢撸A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佛神撸Ф选4酥泽劇蹯斗稹Jκ澜涀g遂廣。蓋欲柔伏人心。故多寓言以方便。不知是何神怪浩蕩之甚乎。其說人身善惡世事因緣。以慈悲喜捨常樂我淨。書辯至精明如日月。非正覺孰能證之。凡在順首莫不歸命。達人則慎其身口修其慧定。平等解脫究竟菩提。及僻者為之不能通理。徒務費竭財力功利煩濁。猶六經皆有所失。未之深也已矣。
廣弘明集卷第二
廣弘明集卷第三
大唐西明寺沙門釋道宣撰
歸正篇第一之三
遂古篇 梁侍中江淹
歸心篇 北齊光錄顏之推
七錄序 梁處士阮孝緒
遂古篇 梁侍中江淹
僕嘗為造化篇。以學古制今。樱惗鴱V之。復有此文。兼象天問。以撸荚茽枴!
聞之遂古大火然兮。水亦溟涬無涯邊兮。女媧練石補蒼天兮。共工所樱恢苌劫狻:勇褰粦饘幧顪Y兮。黃炎共鬥涿鹿。川兮女妓九子為民先兮。蚩尤鑄兵幾千年兮十日並出堯之間兮。羿迺斃日事豈然兮。常蛾奔月誰所傳兮。豐隆騎雲為臁少狻O拈_乘龍何因緣兮。傳說託星安得宣兮。夸父鄧林義亦艱兮。尋木千里烏易論兮。穆王周流往復旋兮。河宗王母可與言兮。青鳥所解露諄嵸狻N迳袷鑫髌狻媿懼婧1遍g兮。去彼宗周萬二千兮。山經古書亂編篇兮。郭釋有兩未精堅兮。上有剛氣道家言兮。日月五星皆虛懸兮。倒景去地出雲煙兮。九地之下如有天兮。土伯九約寧若先兮。西方蓐收司金門兮。北極禺強為常存兮。帝之二女撸驺滟狻O雒鳡T光尚焜煌兮。太一司命鬼之元兮。山鬼國殤為撸Щ曩狻e染S羅衛道最尊兮。黃金之身誰能原兮。恒星不見頗可論兮。其說彬炳多拢再狻A现畠壤沓嗁狻S拿髟幑至钪菒纲狻:訄D洛書為信然兮。孔甲豢龍古共傳兮。禹時防風處隅山兮。春秋長狄生何邊兮。臨洮所見又何緣兮。蓬萊之水滌肚百狻|海之波為桑田兮。山崩邑淪寧幾千兮。石生土長必積年兮。漢鑿昆明灰炭全兮。魏開濟渠螺^2□堅兮。白日再中誰使然兮。北斗不見藏何間兮。建章鳳闕神光連兮。未央鍾^2□生花鮮兮。銅為兵器秦之前。兮丈夫衣綵六國先。兮周時女子出世間。兮班君絲履撸健Y馊斯碇H有耄S兮。四海之外孰方圓兮。沃沮肅慎枺边呝狻iL臂兩面亦乘船兮。枺腺羾晕纳碣狻F渫夂邶X次裸民兮。侏儒三尺並為鄰兮。西北丁零又烏孫兮。車師月支種類繁兮。馬蹄之國。若騰奔兮。西南烏弋及罽賓兮。天竺于闐。皆胡人兮。條支安息西海漘兮。人跡所極至大秦兮。珊瑚明珠銅金銀兮。琉璃馬腦來雜陳兮。車渠水精莫非真兮。雄黃雌石出山垠兮。青白蓮花被水濱兮。宮殿樓觀並七珍兮。窮陸溟海又有民兮。長股深目豈君臣兮。丈夫女子及三身兮。結胸反舌一臂人兮。跂踵交脛與羽民兮。不死之國皆何因兮。茫茫造化理難循兮。拢卟粶y況庸倫兮。筆墨之暇為此文兮。薄暮雷電聊以忘憂。又示君兮。
梁典云。江淹位登金紫。初淹年六歲。能屬文為詩。最長有遠識愛奇尚。年二十以五經授宋諸王。待以客禮。初年十三而孤貧。採薪養母以孝聞。及梁朝六遷侍中。夢郭璞索五色筆淹與之。自是為文不工。人謂其才盡。然以不得志故也。有集十卷。深信天竺緣果之文。余檢其行事與傳同焉。綴述佛理。不多錄其別篇。知明賢之雅志耳。
家訓歸心篇北齊光錄顏之推。
三世之事信而有徵。家業歸心勿輕慢也。其間妙旨具諸經論。不復於此少能讚述。但懼汝曹猶未牢固。略重勸誘耳。
原夫四塵五陰剖析形有。六舟三瘢載群生。萬行歸空千門入善。辯才智慧。豈徒七經百氏之博哉。明非堯舜周孔老莊之所及也。內外兩教本為一體。漸極為異深湶煌鹊涑蹰T設五種之禁。與外書(仁義禮賀信)五常符同。仁者不殺之禁也。義者不盜之禁也。禮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至如畋狩軍旅宴饗刑罰。因民之性不可卒除。就為之節使不淫濫耳。歸周孔而背釋宗。何其迷也。
俗之謗者大抵有五。其一以世界外事及神化無方。為迂誕也。其二以吉凶禍福或未報應。為欺誑也。其三以僧尼行業多不精純。為姦慝也。其四以縻費金寶減耗課役。為損國也。其五以縱有因緣而報善惡。安能辛苦今日之甲。利益後世之乙乎乙乎。為異人也。今並釋之于下云。
釋一曰夫遙大之物。寧可度量。今人所知莫若天地。天為精氣。日為陽精。月為陰精。星為萬物之精。儒家所安也。星有墜落。乃為石矣。精若是石。不可有光性。又伲亍:嗡M屬。一星之徑大者百里。一宿首尾相去數萬百里之物數萬相連。闊狹縱斜常不盈縮。又星與日月光色同耳。但以大小為其等差。然而日月又當石耶。石既牢密。烏兔焉容石在氣中。豈能獨呷赵滦浅健H艚允菤狻怏w輕浮。當與天合往來環轉。不得偝摺F溟g遲疾理寧一等。何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各有度數移動不均。寧當氣墮忽變為石。地既滓濁。法應沈厚。鑿土得泉。乃浮水上積水之下。復有何物。江河百谷從何處生。枺鞯胶:螢椴灰纭w塘尾閭渫何所到。沃焦之石何氣所然。潮汐去還誰所節度。天漢懸指那不散落。水性就下何故上騰。天地初開便有星宿。九州未劃列國未分。剪疆區野若為躔次。封建以來誰所制割。國有增減星無進退。災祥禍福就中不差。懸象之大列星之夥。何為分野止繫中國。昴為旄頭。匈奴之次西胡枺膹}交趾。獨棄之乎。以此而求。迄無了者。豈得以人事尋常抑必宇宙之外乎。
凡人所信惟耳與目。自此之外咸致疑焉。儒家說天。自有數義。或渾或蓋乍穹乍安。斗極所周埂S所屬。若所親見不容不同。若所測量寧足依據。何故信凡人之臆說。疑大拢钪肌6責o恒沙世界微塵數劫乎。而鄒衍亦有九州之談。由中人不信有魚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魚。漢武不信弦膠。魏文不信火布。胡人見宀恍庞邢x食樹吐絲所成。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氈帳。及來河北不信有二萬石船。皆實驗也。世有咒師及諸幻術。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倏忽之間千變萬化。人力所為尚能如此。何妨神通感應不可思量千里寶幢百由旬座化成淨土踊出妙塔乎。
釋二曰。夫信謗之興。有如影響。耳聞眼見其事已多。或乃精詹簧顦I緣未感。時儻差簡終難獲報耳。善惡之行禍福所歸。九流百氏皆同此論。豈獨釋典為虛妄乎。項託顏回之短折。伯夷原憲之凍穑А1I跖蹻之福壽。齊景桓魋之富強。若引之先業。冀以後生更為實耳。如以行善而偶鍾禍報。為惡而儻值福徵。便可怨尤即為欺詭。則亦堯舜之云虛。周孔之不實也。又安所依信而立身乎。
釋三曰。開闢已來不善人多而善人少。何由恚責其精潔乎。見有名僧高行。棄而不說。若睹凡猥流俗。便生非毀。且學者之不勤。豈教者之為過。俗僧之學經律。何異士人之學詩禮。詩禮之教格朝廷之士。略無全行者。經律之禁格出家之輩。而獨責無犯哉。且闕行之臣猶求祿位。毀禁之侶何慚供養乎。其於戒行自當有犯。一被法服已墮僧數。歲中所計齋講誦持。比諸白衣猶不啻山海也。
釋四曰。內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若能招⒃谛摹H驶轂楸尽m氝_流水不必剔落髦髮。豈令罄井田而起塔廟。窮編戶以為僧尼也。皆由為政不能節之。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穡。無業之僧空國賦算。非大覺之本旨也。抑又論之。求道者身計也。惜費者國忠病I碛媷不可兩遂。粘坚咧鞫鴹売H。孝子安家而忘國。各有行也。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耄в凶屚蹀o相避世山林。安可計其賦役以為罪人也。若能皆化黔首悉入道場。如妙樂之世儴佉之國。則有自然粳米無盡寶藏。安求田蠶之利乎。
釋五曰。形體雖死精神猶存。人生在世。望於後身。似不連屬。及其殻釀t與前身猶老少朝夕耳。世有魂神示見夢想。或降僮妾。或感妻孥。求索飲食徵須福祐。亦為不少矣。今人貧賤疾苦。莫不怨尤。前世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