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作者:孙立群 >

第14部分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作者:孙立群-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焚书没有彻底执行,还有地方官员执行不力。落实焚书令需要各级官员执行、配合。秦始皇从十七年(前230年)起至二十六(前221年),十年之间兼并六国,领土扩大了五倍。但在这么大的范围内,短时间内,哪里有那末多培训好的能忠于秦政的官吏?秦始皇只能大量利用降秦的六国旧吏。众多的六国降吏也不可能在数年之内被秦国完全更换。那么,众多降吏都能尽忠职守于秦吗?都会不折不扣地执行焚书令吗?不可能。正是因为有众多地方官吏的消极,才会造成众多有书之人的藏书机会,这使得焚书令大打折扣。
  还有,出土秦简中未见只字焚书令的反映。2002年5月至6月,湖南省文物工作者在湘西龙山里耶发现了战国古城,出土秦代木质简牍36000多枚。这批珍贵文献的时间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之间;内容包括法令、文书、历谱、郡县等十余项。被认为大部分是秦统一中国15年间的官方档案。按理说,这批简牍中应有秦始皇三十四年颁布的焚书令,但经清理却只字未见。(图片:里耶秦简出土之地)
  这一发现也证明,秦始皇颁令行法;并非人们所推想的那么雷厉风行于全国。
  第四,从《汉书》所反映的实际看,秦以后各种图书的数量依然很可观。《汉书》是东汉人班固写的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其中《艺文志》记载了各种书籍多达13000多卷。这一万三千多卷中;大都是西汉初至宣帝多次奖励人们向中央进献之书;也理应就是秦焚书令之后众多藏匿之书。其中仅诸子书就有189家,4324卷(篇);这些书大都经历了焚书→藏书→献书的历程。
  通过以上简单统计;我认为清楚地证明了一个长期未被人们深究的大问题;即秦始皇的焚书令;其实是来势汹汹;收效甚微。但它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个中国图书文化史上的大案;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
  四
  李斯与秦始皇合谋的焚书政策从主观上讲是要加强统一和集权,但对不同意见显然没有必要用烧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作法,对人心的伤害太大了。有人认为焚书是搞了扩大化,似乎像淳于越那样的人就值得抓起来甚至杀掉,其实他仅仅是说说而已,充其量是思想不对头,而并非搞垮秦王朝,颠覆秦王朝,有什么必要因此而毁掉民间的藏书呢,这不是扩大化,是做法根本错误。这项不得人心的文化政策,激发了人们对秦帝国的逆反心理;虽于当时潜伏;但在之后反秦斗争中的作用是剧烈的。反秦的强烈社会文化心理,应是加速秦帝国灭亡的一个潜在要因。历史证明,秦始皇所主要焚禁的民间人们读的书;被大量地藏匿保存了下来。可以说,历史上任何焚书、禁书的行政措施,都是令人的愚昧无知和可悲之举,都会给后人留下那么多的诅咒,都会激发人们对书的更加钟爱;都会使图书文化得以更顽强的发展。秦始皇焚书受到了历代指责,唐代诗人章碣有一首《焚书坑》写道: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
  竹帛烟消,指焚书的烟火熄灭,帝业虚,文化破坏,帝业动摇空虚。关河:函谷关、黄河,祖龙指秦始皇。山东指函谷关以东,农民起义爆发的地区。刘项,刘邦小吏,项羽游侠,都读书不多。这首诗讽刺秦始皇,书烧了,帝业动摇了,激起民愤,起义的领袖恰恰不是读书人!
  清人陈恭尹也有一首诗写道:
  谤声易弥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有有未烧书。(《独漉堂集》)
  “呼孺子”——这是人们熟知的张良获书的故事。张良原是韩国贵族的后代,秦灭韩后,他怀恨在心,变卖了全部家产,招募刺客,阻击秦始皇于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没有成功,秦始皇下令捉拿刺客,张良隐名埋姓,一直逃到下邳,有一天他在在一座桥上过,一个老人走到他面前,一不留神鞋扔到桥下,让他去捡。张良吃惊不小,想这个老人,又见这人很老了,终于忍住,去桥下捡走鞋来拿到桥上。老人又很过分地让张良为让穿鞋,张良默默照做了。老人大笑而去,一会儿回来,夸他“孺子可教”,命他五天后大清早在桥上等。张良五天后一去,见老人早在桥上了。老人大怒,让他过五天再来。过五天,张良又迟到了、老大又怒,约他再过五天来。过了五天,张良半夜赶往,终于赶在了老人的前面。老人见他先到,高兴了,地是传了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就因为这次奇遇,成为后来汉高祖刘邦首师军师与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这说明民间用各种办法藏书,书一旦进入民间是烧不尽的。
  对于焚书坑儒,历来有种种的否定与抨击,但是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是不可以简单论定的。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卷四《后秦纪》中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焚书是秦朝发生的一件大事,对秦朝历史而言,这次事件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后,秦朝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不稳定因素开始增多;对秦始皇而言,这次事件之后,他由一个比较开明的君主开始变为专制暴君;对李斯而言,这次事件之后,他处处迎合、屈从最高统治者的心态进一步表露,他这样做虽然可保全自身,但也暴露了自身的弱点,为秦朝,也为自己埋下了灾难的种子。
  焚书这项不得人心的文化政策,尽管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彻底贯彻执行,但由于其手段粗暴,做法野蛮,激发了人们对秦王朝强烈的反抗心理,后来爆发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有这么多人参加,其中包括孔子的九世孙孔鲋和许多读书人,说明焚书不得人心,李斯在这个事件中的恶劣表演,使人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

  坑儒之祸

  一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议下,对治理国家的不同意见采取了粗暴的压制手段,通过焚书统一言论,禁止人们阅读《诗》、《书》、百家语。李斯是这一事件的策划者,企图用愚民政策和极端的手段维护专制集权。焚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秦朝历史上,人们常常把另一个事件与焚书并称,这就是坑儒。
  坑儒是怎么一回事呢?
  焚书坑儒虽然一直被人们放在一起谈论,普遍认为都属于秦始皇的暴政,其实,焚书和坑儒不是同一年发生的事,而是两个独立的事件,而且事件的起因也不一样。焚书事件的起因是淳于越等人提出要分封而惹怒了李斯和秦始皇,而坑儒事件的起因是什么呢?
  坑儒事件的起因是方术士侯生、卢生谩骂了秦始皇,又逃得无影无踪,秦始皇被骂得下不来台,羞恼成怒,于是在咸阳抓了460多个方士、儒生,并把他们坑杀。焚书和坑儒虽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但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秦专制政权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对读书人的迫害,是秦始皇的暴政之一。
  李斯是焚书的建议者,应对焚书负有责任,这没问题。那么,李斯与坑儒有关系吗?从目前的史料看,他似乎没有直接参与坑儒事件,但这只是表象,不能说明李斯和这件事没有关系。我们从李斯所处的地位看,他是丞相,是除了皇帝以外朝廷最大的官,他对于一次坑杀460多人的重大事件不可能不知道,秦始皇的旨意他安敢不执行?也许,他还是一些具体事情的操办者。另外,从这件事的性质看,坑儒和焚书一样,也是为了加强集权政治,这与李斯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可以断定,秦始皇的决定一定得到了李斯的支持。
  秦始皇坑儒的直接原因是被方士欺骗了,方士欺骗秦始皇事件发生在他巡游过程中,秦始皇被骗却不知上当,反而兴趣越来越浓厚。李斯是秦始皇巡游的主要随从者,他目睹了秦始皇被方士蒙骗的全过程,作为秦始皇身边最重要的官员,李斯不但不去劝阻,反而一味迎合,阿谀奉承,从而导致秦始皇被方士欺骗得一塌糊涂,越陷越深,最后下不了台,一怒之下导致了坑儒的事件的发生。这能说李斯与坑儒没有关系吗?
  二
  前面说的秦始皇身边有“儒生”,还有“方士”,他们是一伙人吗?秦始皇巡游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先从秦始皇身边的人员说起。
  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亲政,到他统一中国称皇帝,在他的身边,渐渐形成了三个文人谋士集团。
  第一个集团是法家集团,以李斯、韩非为代表。秦始皇最相信的是法家,尤其在治国方针上,这支配他一生。
  第二个集团是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集团。儒生信奉孔孟之道,主张以王道治天下,但秦始皇并不欣赏,在秦朝政治中不占主导地位,作用有限。
  第三个集团是方士。方士主要来自东方的燕、齐等地,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懂得古代的巫术。也懂一些医学,在思想上,他们鼓吹神仙论。认为海外有仙山。山上有仙人,长生不死,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秦始皇晚年,特别相信神仙,想长生不老。
  秦始皇是怎样相信方士的神仙之说呢?这得从他的巡游说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马不停蹄地进行了巡游。他为什么要巡游呢?有两个目的,一是弘扬皇权,宣扬皇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尤其对东方的控制;二是找神仙,求仙药,想长生。秦始皇当了11年皇帝,出巡5次,平均2年多一点儿就出巡一次,可谓旅游皇帝。每次秦始皇巡游,李斯都随同前往。
  第一次巡游是在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统一中国的第二年,这次巡游是向西,到达陇西地区,然后返回咸阳,时间较短,与寻仙没有关系。这一带地处戎族,秦始皇到这里表示国家已经统一,并举行纪念活动。当年他的老祖宗秦穆公就是在这里开辟疆土的。
  第二次巡游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这次是秦始皇第一次到东方,这次东巡,路线长,活动内容多,仅在沿途的泰山、峄山、琅邪就三次刻石。负责撰写刻石文字的是李斯。《史记·秦始皇本纪》保留了这些刻石的内容。李斯在刻石中,极力颂扬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说秦始皇,“功盖五帝,泽及牛马”,功勋超过五帝,皇帝的恩德连牛马都能够分享。还歌颂秦始皇如何早起晚睡,日夜操劳,勤谨治国。这些刻石由李斯用小篆写成,字迹规整,字为长方型,粗细一致,很有气势。
  此次秦始皇东巡,大开眼界。在泰山封禅,就是在泰山举行祭祀,以证明自己的地位得到了上天的护佑,更加名正言顺;还是见到了大海,无比辽阔的大海,波涛汹涌的海浪,使秦始皇分外激动,浮想联翩,他特别想知道大海里面有什么,他很可能在琅琊海边见到了海市蜃楼,看到了一片奇异无比的景致,更令他心驰神往。他太喜欢大海了,于是一口气在琅琊住了三个月,并迁三万户居民到琅琊台(琅琊台位于青岛海西岸的胶南市海滨)下居住,还免除他们12年租税徭役。(图片:琅琊台石刻)
  就在这时,方士出现了,第一个人是齐人徐福。他主动上书秦始皇,说“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带领童男童女求之。于是遗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这是秦始皇40岁,虽然年龄不大,但死后下葬的墓已在骊山开始兴建了,但是他更希望长寿甚至永远不死,徐福的话对秦始皇太有刺激,太有吸引力了。这是秦始皇第一次派人出海寻仙。
  从此,他就一直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总想好梦成真。应该说,这时李斯就在秦始皇身边,他对秦始皇近乎天真的、迷信的举动没有任何表示。
  其实,法家是不相信鬼神之说的。认为自然界之上并没有神秘的主宰力量,鬼神之说纯属无稽之谈,韩非子就指出:“用时日,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用时日,意思是,占时日的凶吉,事鬼神,信卜筮而好祭祀可以造成民愚国亡,实在是不可取的。李斯是法家思想的忠实信徒,可是他在秦始皇面前却变得狡猾了,不敢想当年写《谏逐客书》那样直言劝谏了,使秦始皇在迷信鬼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荒唐。直至造成悲剧的结局。
  三
  秦始皇被神奇的大海所吸引,回到咸阳后,一直想着大海,才过了一年,前218年,他又第三次到东方巡游了。这次他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