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性伦理学 >

第42部分

性伦理学-第42部分

小说: 性伦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旦、周建人及后来的周作人等提倡新文化的人的反对,甚至鲁迅也对此有批评之意。
张竞生的经历从一个特定角度提醒我们,进行性教育必须依据国情,发挥其伦理价
值。
    对于中国开展性教育影响最大的人物,首推周恩来。1963年,周恩来在人民大
会堂同参加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的部分同志的座谈中,指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
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促进正常发育。周恩来强调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时,曾颇有感触地回忆了
他当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的一件事。那时,学校曾组织过几次卫生讲演,他感到终
身获益不浅。周恩来嘱咐要在女孩子来月经以前,男孩子发现首次造精以前,把科
学的性卫生知识告诉他们。有些人有顾虑,怕孩子们懂得了性卫生知识会变坏。周
恩来指出:这可能会有,但毕竟是少数,我们要相信大多数的青少年是好的。他还
说:女孩子把月经叫“倒霉”,一提怀孕就脸红,因此,要普及卫生知识,就不单
纯是讲讲科学的问题,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就一定要把它当作一件破除封建思想
和移风易俗的大事来抓。在向青少年传授性卫生知识时,男女学生要一道听课,不
要分开。要很自然地做好这件事,不要试图回避,更不要搞得很神秘。直到1975年,
周恩来病危时,还一再嘱咐:一定要把青年性卫生教育搞好。完全可以说,正是在
周恩来倡导下,中国的性教育才逐步开展起来。
                            二、童年期性教育
    性教育的年龄问题需要仔细考虑。笔者多次听到有人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在
什么年龄开始性教育最佳?”我们以为,对这个问题不会有简单的答案。因为性教
育应该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生到死。不过,上述问题可以改变一下提法:“性
教育的哪些方面对哪些不同年龄的人特别合适?”
    基于改变了问题,本节就来研究童年期(准确地讲是前青春期)的性教育。
    不妨先从有争议的观点谈起。
    大家知道,《性学三论》曾被弗洛伊德的西方研究专家誉为“弗洛伊德阐明人
类性欲之本质与发展的主要文献”。的确,这三篇论文构成了弗洛伊德毕生成就里
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其中他提出了他的学说的重点,认为心理症之成因,乃因患
者之后天经验迫使他留恋其婴儿期的性活动,一个人若能通过幼儿性欲的诸阶段,
将之抛诸身后,他才得以成熟而正常。心理症患者难以忍受这种历程。他常以多样
的伪装保存幼年的性态度及性行为,或竟回归于某些婴儿型的性表现。弗洛伊德心
目中对人类的成长既然存着这么一幅景象,他自然会对孩童的性发展发生莫大的兴
趣。
    在第二篇。幼儿性欲》中,弗洛伊德根据常见于童年期的显然异常、例外的性
表现,以及心理症者潜意识里的幼儿期朦胧回忆,得以描绘出一幅整个童年期性行
为的情景。在他看来,新生儿性冲动的胚基是与生俱来的,它继续发展了一段时期,
然后屈服于长期的压抑,直至性发展已有长足的进展,或个人体质十分与众不同,
压抑才被突破。在这一段完全的或部分的潜伏期里,精神力量得以发展而压制性生
活,有如河堤,引导其走向狭窄的河道。这些精神力量包含了嫌恶感、羞耻心,以
及道德的、美感的理想化要求。人们或会以为,在文明世界的孩子里,这些堤防的
设立,主要是教育的功劳。弗洛伊德则强调说:“诚然,教育不致于毫无贡献。然
而事实上,这原是机体发展上早经注定的过程,即使在偶然的情况下,一无教养,
它还是要发生的。教育也必须服从机体的宿因,才能显其功效,使压制更形深沉,
更干净利落。”从文字上看,弗洛伊德并不重视童年期的性教育。但是,他所从事
的关于儿童性问题的研究,客观上还是为童年性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供了一个
方面的根据。
    本章第一节已经说道,马卡连柯是反对对儿童进行性教育的。这里,我们再把
他的论据引证得充分些。在他看来,性教育的问题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许多无聊
的人的面前——“怎样给儿童解释生育的秘密呢?”这个问题是带着自由主义的幌
子出现的,这种自由主义表现在认为毫无疑问地必须把生育的秘密给儿童解释清楚。
他们对已往的荒谬托词拼命的加以嘲笑,憎恶孩子是仙鸟送来的故事,鄙薄孩子是
从白菜地里拣来的说法。他们认为仙鹤和白菜的故事一定是招致许多不幸的根源,
而及时加以解释,就可以避免这种不幸。最大胆的自由主义者要求把所有“假面具”
都完全摘掉,要有跟儿童谈论性问题的完全自由。他们用各种方法和各样论调来讲
述现代的儿童要通过哪些极尽曲折的道路才能明自生育秘密。对于神经过敏的人来
说,实际上认为儿童临到生育的秘密,似乎就同欧底巴斯王'注'所遇到的困惑一样!
结论:“在我们这个时代,向孩子们解释生育秘密的这种要求是不存在的……”。
'注'
    坦率地说,马卡连柯的观点难以服人。因为他自己紧接着又写道:“……不过
有些家庭的耿直的父母们,对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以及如果子女问到这个问题怎样
答复他们,还是感到苦恼。”'注'这就是说,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对儿童性教育的必
要性。马卡连柯还指出: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
进!如果这头几步工作组织得正确,那么,性教育也会正确地进行。在家庭里面,
如果父母是积极的,如果他们的威信是自然而然地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上树立起来
的,如果子女的生活——他们和社会初次的接触、他们的学习、游戏、情绪、愉快
和失望不断为父母所注意,有纪律,有好的指导和监督,在这样的家庭里面,孩子
的性的本能也就经常得到正当的调和与发展。在每一个健康的家庭里面,性教育都
是在这种谨慎与纯洁的气氛里进行的。这也就是说,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对儿童进
行性教育的可能性。所以,对于童年期的性教育不应该采取否定的态度;相反,应
探索实施性教育的任务、途径和方法。
    在这方面,霭理士提出了极赋伦理价值的见解。他主张对于儿童性生活的应有
的态度是一个保健的态度;健是目的,保是手段,须要做大人的随时随地的注意,
但是注意的时候,却又应该谨慎地处之,不要让儿童注意到你在注意它。童年的性
爱的冲动往往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大人注意不得当,就可以化不自觉的为自觉
的,这种自觉对儿童并没有甚么好处。儿童自有其不自觉的性的活动,保健的任务
不在呵斥禁止以至于倾心于责罚这一类的活动,而在使这一类活动对于本人或对其
他的儿童不发生身体上的损伤。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儿童一般的天性与个别的
性格,应该精心了解。一般壮年人不懂年龄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往往喜欢一相情愿
的把自己的感觉当作儿童的感觉,即自己在某种场合有某种感觉时,认为儿童到此
场合也会有同样的感觉;那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儿童有许多活动,在大人看来是有
卑鄙龌龊的性的动机的,事实上往往是全无动机可言,更说不上卑鄙龌龊一类的评
判;儿童之所以有此种活动,一半是由于很单纯的游戏的冲动,一半是由于求知的
愿望。
    童年期的性教育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课题。近年来,许多性教育专家和性教育
的作者逐步在以下两方面取得共识:一是这种教育应该很早就开始,性知识的一般
基本的要素应当很早就让儿童有认识的机会;二是主持这种教育的最理想的导师是
儿童的父母和老师。要点是,儿童的单纯而自然的发问,不提出则已,一经提出,
便应同样的单纯而自然的加以答复;如此则在它的心目中,性可以不成为一个神秘
的题目,而它的思想的发展,既不至于横受阻碍,它在这方面的情绪,也不至于启
发得太早。若有问不答,再三延误,把童年眈搁过去,就不免发生问题了。要知在
童年期内,此种性的回答,偶一为之,是很自然而很容易的,一到童年快过的时候,
不特做父母的觉得难以启口,就在子女也轻易不再发问,而向别处讨教去了。
    英国学者西里尔·毕比在《性教育学》一书就童年期的性教育概括出四条基本
原则。一个指导原则是:儿童们的问题都是得体的,家长对任何问题都不应该表示
出这个问题不该问的表情。另一原则是:不该说假话,不过真实的答案不一定总是
要全盘托出;应该慎重地,根据儿童好奇的程度,知识的范围,感情状况分别对待。
第三条原则是,回答性问题的语调不要轻声细语,要像回答有关台球的问题三样坦
然。第四条,许多父母因为他们自己的教育程度有限,感到这些问题确实难以回答,
应该事前考虑好如何回答。
    我国的一些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巨大的心血投入童年期性教育的实践,并取得
了可喜的成果。他们把童年期性教育的内容归纳为四个环节,颇给人以启发。
    一、帮助儿童对性别的理解。父母有帮助儿童理解、区分男女性别的义务。这
可以从孩子幼时的外形、行为举止、服装打扮上加以区分。父母应培养儿童理解自
己在社会上所处的性别角色、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给孩子们取什么样的名字,
穿何种样式的服装,玩什么样的玩具,是否按社会所期望女孩的角色行为来对待女
孩,这是家长所必须认真对待的。父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别教育,有助于孩子形
成正确的性自认、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和今后的性选择目标。
    二、教育孩子与异性同龄者处理好关系。在幼儿园里、小学里,我们可以看到
这样一些情形:男孩欺负女孩。男孩在班上称王称霸,而女孩与男孩交往总抱有戒
心或干脆回避与男孩的交往。父母教师要教育男孩保护女孩、爱护女孩;而女孩的
父母则应帮助女孩消除对男孩的戒心与恐惧,尽管女孩曾经历了男孩的欺负,也应
避免女孩对某一男孩或某一些男性的戒备与恐惧扩大到对所有的男性的戒备与恐惧
或带到成年。
    三、使儿童对性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孩子可以初步了解一些男女生殖器上(解
剖上)有哪些不同,也可以掌握一些诸如小孩是如何出生的、人类如何世代延续的、
为什么男人不怀孕等一些简单的知识。
    四、帮助儿童形成最初的性道德伦理规范。性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孩子最终
形成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性行为。这就要求儿童时期在性方面要受到正面的教
育。儿童心理学研究证实:儿童的道德萌芽在三四岁。道德判断易受大人的暗示,
即大人认为好的就是好的;针对这一特点,父母应帮助儿童形成最初的性道德伦理
规范的思想。如性侵犯是一种犯罪,人类是一夫一妻制等。总之,以上这些可说是
童年期性教育的重点。
    还需要指出,净化社会环境对童年期性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伦理意义。以
语言美为例,如果随便说脏话,对女性只算是侮辱,那么对儿童就非常的有害了。
对于成人来讲,脏话只不过是一种非常无礼的粗话。成人说的时候或听的时候,只
不过感到一种机械的惊讶。一句脏话并不在他心里引起性的物象或感觉。可是,当
一个幼童听到或说这种话的时候,他所听到的并不是一种假定的辱骂名辞,而是带
有固有的性的内容。这种危害的本质不在于把性的秘密在幼童面前暴露出来,而在
于这种秘密是用最丑恶、最不庄重和最不道德的形式暴露出来。经常说这样的话,
就会使他习惯于过分注意性的事物,养成单方面的幻想,这样就会把他引导到对女
性怀着不健康的兴趣,引导到局部的、盲目的、视觉的感受性,引导到对于流氓话、
脏故事和脏笑话的低级无聊的性欲狂。儿童的第一个性的模糊观念,就是在这种文
化历史的垃圾上培养出来的。因此,马卡连柯如下一段话决不是夸大其词:“凡是
能约束自己不说脏话,鼓励同志也这样做,能要求制止所遇到的任何一个说脏话的
狂妄‘好汉’,这样的人会给我们的儿童和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好处。”'注'
    综上所述,童年期的性教育是一项有着巨大伦理价值的工作,呼唤我们以高度
的道德责任心投身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