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21妙玉身世之谜-刘心武 >

第2部分

21妙玉身世之谜-刘心武-第2部分

小说: 21妙玉身世之谜-刘心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好吃不好吃。他就不懂,因为过去是土葬,土葬都是坟头,都是要用土堆一个坟头。而且在古代的时候还特别讲究就是要土馒头。“土馒头”在这句诗里面所标志的,就是到头来你无非你也是要死掉,一个坟存在而已,人就不存在了。妙玉认为这两句诗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对人生有一种她个人的独特的看法。这种看法和古代范成大的两句诗呼应了。这是一种很悲观的看法,这是一种悲剧性的人生观,就属于看破红尘。所有的荣华富贵都没有意义。人生追求长寿,也没有多大意思,到最后谁都逃不过死亡,表达这样的意蕴。那么邢岫烟介绍了妙玉,欣赏了这两句诗以后,又介绍,说妙玉爱读谁的文章,爱读庄子的。文章只有庄子写得好,庄子有的文章里面就讲到畸人,畸零之人。这种人是非常个别非常古怪的人,他和其他的众人都绝对不一样。但是和谁比较和谐呢?他和天,和一种亘古永存的自然宇宙,他是和谐的。这样一种生命叫做畸人。所以邢岫烟就给宝玉出主意了。她说不是自称槛外人吗,你明白什么意思了吧。你就要自谦,你别跟她拗着来,你就说自己是槛内人。后来贾宝玉果然就听邢岫烟的意见,就写了一个自称自己是槛内人的这样一个回帖,也没有直接给妙玉,到了栊翠庵,从庙门的门缝塞进去。这一个很重要的情节,也是一个侧面介绍。但是通过前面仆人向王夫人的汇报,和现在我所给你详细的重复的,书里面所写到的邢岫烟对妙玉的介绍,妙玉这个人物,通过两个人物的客观介绍,基本上就立起来了。我们就知道她的基本的身世,她的生命到目前为止,十八岁的轨迹,她的交往,她喜欢的诗,喜欢的文,她怎么看自己,怎么看别人,就基本清楚了。 
 
  (妙玉的两次暗出,让读者已经领略到了妙玉的孤傲和清高。一般来说,《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曹雪芹都要单独为他立传。被作者珍视的妙玉,当然也不例外。《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品茶梅花雪,就是妙玉的正传,在这一回里,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就陪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四处走走。当走到栊翠庵时,就歇了脚,喝口茶,这样就引出了妙玉敬茶的故事。妙玉在经过了几个人的交代之后,也正面走出来和读者见面。而她的正面出现,更加深了读者对她的疑问。…四十一回妙玉正传) 
 
  那么在这一回里面,正式写妙玉出场,到贾母她们离开栊翠庵,这场戏结束,一共才多少字呢?我查阅了各种古本,以及现在的通行本,上下出入字数不到5个。大体上是1350个字,很少的字数。妙玉在这一场里面,只说了十二句话,或者严格来说,某一次开口你可以断句,分成几句。严格来说她十二次开口,这个角色曹雪芹在1350个字里面,就让她开了十二次口,就够了,这人就站出来了。所以我确实佩服曹雪芹,佩服《红楼梦》。那么他不光写这个人的性格,他把很多的信息都传达了,比如一开始贾母她们到了栊翠庵,带着刘姥姥,还有一拨小姐,去了。妙玉就给贾母献茶。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茶具呢?是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道具,现在我不细说。然后一下笔我就非常惊叹,他怎么写的?他先写贾母说了一句话,贾母这句话很古怪,“我不吃六安茶”。怪不怪?曹雪芹多省事啊,他传达一个什么信息?显然贾母跟妙玉的家庭背景曾经非常地熟悉。她知道妙玉家的待客的习惯。在妙玉父母在的时候,妙玉那家人待客总是要端出六安茶来。贾母她是贾府的老祖宗,她用不着客气,所以说曹雪芹不多废话,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然后妙玉这个角色第一次出场就开口了。妙玉这句话字数很少,很厉害,“知道,这是老君眉”。厉害不厉害?贾家和妙玉背后那个家庭之间的关系,就点出来了。那家人过去跟贾家交往,老是往外端六安茶,不合贾府人的口味,特别不合贾母的口味。而这一点妙玉她已经十八岁了,她父母虽然双亡,家庭记忆她是有的,她老早就有防备。所以她立刻告诉两个字,知道。 
 
  然后立刻告诉贾母这是老君眉。妙玉也是软顶,你不能说她,你说你不吃六安茶,不是六安茶,不用去换,是老君眉。老君眉你得喝吧,老君眉是祝寿,不能拒绝好意。贾母也很厉害,贾母说这是什么水?懂得喝茶才有这种话。不懂得喝茶,她会这么问吗。他写贾母也很厉害,这种人真的叫品茶,不能叫喝茶,叫品茶。会品的不光是茶,光说茶叶老君眉没有用。是什么水?妙玉就告诉她:“是旧年蠲的雨水。”过去烹茶时兴把今年下雨雨季下的一些水,我拿一些坛子、罐子接。接了以后让它澄清,清了以后把水滗出来,搁在专门的一种瓷器里面,或者陶器里面,埋在树根底下。过了一年以后,再把它刨出来,然后拿那个烹茶,认为是最讲究。当然现在人觉得哎哟那个能喝吗?咱们现在有自来水,还有矿泉水、太空水。不说咱们现在的饮料,当时就认为那是很高级的了。结果贾母一看,当然也就算了,这个水是很好的。妙玉很懂得拿什么水烹茶,然后妙玉说完这两句话之后,就懒得再去理贾母她们了,她是一个很高傲的人。她就拉一拉宝钗和黛玉的衣襟,就把他们带到东禅房旁边的耳房,单请她们喝梯已茶。贾宝玉照例要跟进去,贾宝玉这个人就是,凡是女性的美好活动,他一律要去扎堆,少不了他。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就去了。去了这个时候,《红楼梦》里面各古本的写法不一样,有的说是黛玉和宝钗两个人跟他说,说你又赶来蹭茶吃,这里并没你的。有的说是三个人说的。 
 
  如果三个人说的话,妙玉就又开了一次口。我把它算进去,就是妙玉第三次开口,“这里并没你的”。她是要单请林黛玉和薛宝钗品茶。然后正在这个时候,那边贾母她们就喝得差不多了,贾母大家都知道,喝了这半盅茶之后,就把这半盅茶给谁?给刘姥姥了,刘姥姥就喝了,当时妙玉也看见了。这个时候妙玉的仆人就把这个成窑的五彩泥金小盖钟就收回来了。收回来以后妙玉就第四次开口,“将那成窑的茶杯就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太过分地好清洁,而且用今天观点看,她歧视劳动人民,得扣这个帽子。如果光是贾母喝了,她可能就算了,洗干净点,洗仔细点。结果她发现刘姥姥喝了,刘姥姥可能那个时候农村生活条件也差,一口黄牙,她看了就别扭,喝了以后,洗了她都不要了,怎么都不要了,她不想要了,这就是妙玉。这是她第四次说话。然后她就招待林黛玉和薛宝钗,拿出非常珍贵的茶具。这个描写非常夸张,底下有些描写跟书里面前面描写秦可卿的卧房,真是差不多,太夸张了。她拿出“(分瓜)瓟斝”,这三个字很难写,读音也很怪。而且这东西不是瓷器,大体来说就是在葫芦生长的时候,用一个模具把葫芦套上,等葫芦长大,把那个模具里面的空间充满之后,把模具拆开,那个葫芦这长成模具里面要求长成的怪样子。并且这个东西还经过另外一些加工,书里面所说这样的东西叫做(分瓜)瓟斝。那么这个杯子她就用来给薛宝钗斟了茶,请薛宝钗品。另外一个饮具也是奇珍,叫做“点犀(乔皿)”,有的古本写的是“杏犀(乔皿)”,这在版本学上也有争议,我现在也不细说。总归也是一个非常珍贵的东西,是用犀牛角做的,她用来给林黛玉斟茶。那么这个时候,贾宝玉就看她拿什么给自己品茶,这也是所有《红楼梦》研究者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发现曹雪芹怎么写的呢?妙玉就把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什么叫绿玉斗?就是用绿色的玉做的,样子上面是四方的,底下是开始梯形缩小的,像斗一样的玉杯,拿这个给他品茶。因为这个是前番妙玉自己常日吃茶用过的,所以引起许多读者的浮想联翩。这个我们将在下面再去详细探讨这个问题。那么妙玉就要第五次开口了,这是因为贾宝玉首先抗议了,贾宝玉就说了:“常言‘世法平等’。她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这个时候,妙玉就第五次开口了:“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这个就是妙玉的性格,“不是我说狂话”,她就是说狂话,她这个人一句比一句狂,曹雪芹到这,光是她语言的话,100个字都没到,这人物就活了,就是这么一个人,就这性格。然后她看大家喝得高兴,她又寻出一个东西,这个太夸张了,这我觉得很难复原这个东西,叫做“九曲十八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的湘妃竹根的一个大(台皿)出来”。 
 
  这个你去想一下,我不掰开细说,反正是一个湘妃竹根雕的,这是什么东西。然后就拿着这个东西,就笑道:“就剩这一个,你可吃得了这一海?”贾宝玉就有点傻冒,贾宝玉就一开始说我吃得了,妙玉就笑道,这是妙玉第七次说话:“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这话好厉害,我这个每次看到这儿以后,我就特别惭愧,因为我喝茶老是大茶缸子,一缸子一缸子喝。要按妙玉这标准咱们都别喝了,只能喝一杯,小口喝一点。一杯为品,二杯就是解渴的蠢物,三杯的话我不重复了,很难听。但是妙玉她就说出来了,然后她第八次开口说话:“你这遭吃的茶是托她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这个话本来你不说大家也明白,你是一个出家人,他是一个男性,你带发修行,你是一个尼姑,她就要说出口,就这么一个人。然后第九句,宝玉就说:“只谢她二人便是。”妙玉就说:“这话明白。”这句话都是很有刚性的,都是钢铁公司的那种东西,然后最突出描写妙玉的孤僻的尖刻的就是底下,就是她第十次说话。黛玉在书里面真是超凡入圣的一个仙女般的人物,你记不记得林黛玉离开潇湘馆的时候有一次怎么嘱咐紫鹃的?那段话我背不下来,但是你回想,大意是什么呢,你怎么把鹦鹉挂在哪儿,帘子怎么样,香炉怎么压上。那个林黛玉的生活你想,诗化的生活,诗仙。你批评林黛玉你可以用无数的词语,但是你不可以用一个字眼来批评林黛玉,你说林黛玉俗,你忍心吗,你可以吗?但是在底下,林黛玉跟贾宝玉一样,在这儿居然也傻冒了。林黛玉就问了一句:“你说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因为前面大家都跟贾母在一个空间里面,在东禅堂。贾母问了这是什么水,说这是旧年蠲的雨水,蠲就是储存的意思。林黛玉就以为自己喝的茶也是去年蠲的雨水,因为这是喝茶当中很高级的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 
 
  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淳,如何吃得!”这个妙玉,亏曹雪芹写得出来,怎么这么说话。她敢教训林黛玉,薛宝钗后来也教训过林黛玉,但是你看,陪多少小心,话绕来绕去,最后怎么样,指点一下林黛玉。妙玉她不这样,而且这段话就透露了很多信息,说明她给贾母喝的旧年蠲的雨水本身也并不意味着看重贾母,知道吧。我还有好水,轮不到给您喝。你张口就是我不吃六安茶,你那臭德行谁不知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这就是妙玉。然后她第十一次说话,宝玉后来就建议,成窑小盖钟,你既然不要了,干脆送给刘姥姥得了。这个妙玉听了,她想了一想,她才开口说。就这一次她开口有点时间差,不像前面一样张口就来,问完了以后,一句就跟上了。这个她想了一想:“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只是我可不亲自给她,你要给她,我也不管,我只交给你,快拿了去吧。”就这么把个杯子打发了。这是她第十一次说话。她第十二次,就是客人要走了,要走了,贾宝玉就说了,是不是叫几个小幺儿到河里打几桶水,来洗洗地。其实贾宝玉只是个调侃,开一个玩笑,结果妙玉就接这个茬,你以为你开玩笑,我还当真了:“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搬到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这个写妙玉的性格真是写绝了。底下就写所有人都出了栊翠庵,妙玉并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关闭了。这就是妙玉。这段文字,就是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