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朱孝远 >

第2部分

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朱孝远-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导致了中世纪的封建关系与农奴制的瓦解,尽管这种结构的变化,并不一定有利于

    资本主义的兴起。还有一个研究,是英国的一个历史学家叫希尔顿,那么他呢,是把

    欧洲危机的原理应用于过渡领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理论可以说是算最彻底的

    一个。他提出,在黑死病以后,欧洲出现了一个封建主义的总危机,但是却没有全面

    地进入资本主义的明显迹象,因为后者,就是资本主义所需的一些必要条件,在那个

    时候还没有成熟,至少是在英国,农民手中掌握了一些土地,却无力对农业进行投资

    ,工业也是类似,装备上无多大改进,城市在衰弱。也就是说希尔顿拉开了一个距离

    ,就是说封建主义已经衰落的时候,资本主义还刚刚在萌芽,还没有发展起来,那么

    这样一来,他就给我们一种反思。

    所以这三个学者,他们的三项研究非常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认

    为欧洲在进入近代社会的时候,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远远不如人们估计的

    那么高。也就是说,欧洲是穷过渡,而不是富过渡。这样,他们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

    题,为什么在比较落后的欧洲能够最早过渡?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们关于欧洲近代

    化的研究变得更加的困难。当然也就变得更加的富有挑战意义。

    了解了外国学者研究后,我们也要反思我们自己的工作,我发现有许多方面也许我们

    要做些调整。一个方面就是关于我们用封建主义,或者资本主义这样一种主义,非此

    即彼的主义,来衡量450年的过渡期的事物,这种做法是否对。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

    个渐进的过程,非此及彼,要么就是资本,要么就是近代,要么就是封建,来衡量过

    渡期的事情,显得有点勉强。第二个要反思的是,我们在评价这个事物的时候,过渡

    期的事物的时候,常常显得很矛盾,当我们强调市民阶级和君主结盟的时候,我们就

    把那些君主说成是资产阶级化了的君主,我们就说那些思想家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

    就说宗教改革家是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家。等到我们讲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

    法国大革命的时候,被我们刚刚赞美过的那些人,就成了封建阶级的总代表,带有严

    重局限的,保守的知识分子,或者我们就说他们是革命的对象。所以在这样一个矛盾

    现象,使得我们觉得,我们做工作有所反思。

    我们要反思的第三点,就是我们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太注意一些被动因素

    ,我们中国对欧洲资本主义的近代社会的兴起,常常主要是调查有多少工厂,也就是资本主

    义萌芽问题,而不是放在革命的一些主动因素,也就是人的问题,社会结构的问题,

    力量对比的问题。那么第四个要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常常现在标准

    是越来越高了,我们过去说近代社会产生于14世纪,后来又是15世纪,后来又是16世

    纪,后来又说18世纪之前没有近代社会,后来又说19世纪。所以这样一个近代社会的

    标准越来越变化,也就使得我们研究当中需要有个说法。在这里的问题,实际上不是

    历史错了,而是我们研究的尺度也许有问题,因为历史它已经过去,不是它的错。所

    以这里面大概需要有一种新的理论框架来说明过渡期的问题。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谈过渡期的理论。因为我这个着手是从过渡期的理论分析

    起的。首先我就发现,有过渡期的过渡,和没有过渡期的过渡,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过

    渡。有过渡期的过渡,就是说,有个过渡时期,这种现象在欧洲不仅发生过一次,还

    发生过两次,比如说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它并没有马上进入封建社会,它

    有一段很长的,几百年的过渡时期,过去西方教课书里说是黑暗时期,后来我们觉得

    黑暗不妥,我们说它是封建主义的兴起时期,也是几百年。好了没多久,到了黑死病

    ,1348年,又有450年的过渡期,这样一个过渡时期的反复出现,就说明它不是一种

    偶然现象,它是有这么一种类型,叫做“有过渡期的过渡”。那么,相比于“没有过

    渡期的过渡”,比如说中国的过渡,或者也有很短暂的过渡期,没有很长的过渡期的

    过渡,应该说它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区分一下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过渡方式,加以明辨

    也许是有好处的,我的研究工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那么这样一来,就要探讨为什么会产生过渡期,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过渡期。那

    么,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进入我们的一个探讨,欧洲是在什么样一个背景情况下过

    渡的。按照我的说法,欧洲过渡的背景就是封建主义结构危机。封建主义的结构危机

    ,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看,第一个层面就是表面上看,表面上看就是一片混乱,黑死

    病,欧洲死了五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制度紊乱、人民饥饿、战争不停,这就是表面现

    象。然后你透过表面现象来看,你发现,这不仅仅是表面的,它还是结构的。所谓结

    构的,是因为它有四个方面,说明它是一种结构的危机,而不是表面的危机。第一个

    特点呢,这种过渡,这种危机,它不是局部的,而是普遍的,不仅产生在政治领域,

    宗教领域、文化领域、思想领域,我们看,宗教领域出现宗教改革,文化领域出现文

    艺复兴,政治领域出现新君主制,中央集权化等等,所以这不是局部的。所以就危机

    的非普遍性,说明它是一种结构危机。第二个情况,就是这个危机非困境,它是非复

    原性的,就像一个人生病一样,假如你生了病,看了医生,你病好了,恢复到原状,

    那就是困境,但是,欧洲的这种危机它没有办法再恢复到原状。一旦出了毛病,就变

    成另一个东西。所以,它不是困境,它是非复原性的,所以是结构危机。第三个特点

    ,就是它呢,是严重地损害了封建主义的一些基本的原则,也就是封建主义,封建结

    构它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领主政治,比如附庸政治,比如农奴制,比如庄园制

    ,比如地方主义,这么一些情况,但是在危机到来以后,为了生存,所有这些基本的

    欧洲类型的封建主义的基本的核心,都加以了改变。你像采邑制度就变成了雇佣军制

    度,你看农奴制度就出现了租佃农制度,地方割据就变成了中央集权化,所以它是非

    复原性的,它是以损害欧洲类型的核心原则为代价的,所以它是结构危机。

    第四个点上来看,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危机和文明整合有关,西方的文明发展起

    来,经常非此及彼,走极端,走错了很大一段路,再绕回来。像这样一种情况,我们

    看,这四个特点,可以说明它是一种结构危机,而不是一种局部危机。

    我们再从第三个层面来看,我们说,为什么它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中国没

    有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涉及到,我们必须认识到欧洲的封建制度,欧洲的中世纪

    建制,它具有很大的缺陷,我认为很成问题。这里面大概有十方面的缺点。第一个缺

    点,欧洲的封建主义它的建制是在罗马帝国崩溃,蛮族入侵的情况下产生的。罗马帝

    国的崩溃和蛮族的入侵,都带来了

    生产力的严重的摧毁。所以它起点很坏,它是在严重破坏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封建主

    义。

    第二个缺点,就是欧洲的封建主义有军事性,有个人叫查理·马忒,他搞了采邑

    制的改革,就是无条件地把一块土地分给你,变成有条件地分封,也就是说,你为我

    打仗,我给你土

    地,所以,我们想到,欧洲的封建制度,农奴制度为什么不准农奴随便结婚,随便流

    动,就是因为它带有军事性质,什么东西都带有军事性质,成为常规的制度,它是比

    较奇怪的。所以欧洲,我们经常想,农奴制度为什么不能身份流动,这样不是限制了

    农奴劳动的积极性吗?主要它从军事上考虑的,所以这也是导致了它的落后。

    第三个问题,就是黑格尔所说,有三种反动,他说,黑格尔在他《历史哲学》里

    面说过、欧洲的中世纪体制的三种反动。第一种就是地方主义对于国家主权的反动。

    地方主义,分散割据,国家主权就没有了。第二种反动叫做民族、部落对帝国的反动

    。所以除了查理曼时期建立过一个大帝国以后,基本上没有帝国。都是一些部落,我

    是士瓦本人,法兰克尼亚人,盎格鲁·萨克逊人,这样国家就不清楚了。第三个情况

    ,他就是说,是宗教势力对于世俗世界的反动。

    假如我们再从与中国的比较来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更多的问题,第一个问

    题就是它的权利和资本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中国的封建时代的中央皇权它是紧

    密地建立在主流经济上的,一个就是建立在农业上,收税制度,工商业,所以有主流

    经济。但是西方资本在城里,政权是在农村,就是贵族的城堡里,那么这样一来,他

    所有的收成被领主,地方领主瓜分,没有办法建立起来,维护一个国家的政权。第二

    个情况,知识分子他和世俗政权是相分离的,知识分子在修道院里,或者在一些教会

    的制度里,但是政权是由业余的法官,业余的行政官,也就是一些武人、骑士来掌管

    着。就是第二个缺点了。第三个缺点呢,我们说他不具备一种公共利益,你比如司法

    、救济、教育、生产,这些职能国家管得比较少,所以政权的私家性质比较严重,我

    们经常奇怪,为什么像神判法,也就是说一个人法律判不下去,把你扔到河里,浮上

    来还是浮下去,或者把你的手煎一下,如果起泡,那么就是证明,手好了就是没罪,

    手坏了就是有罪。为什么神判法,或者中世纪的陪审团制度这么流行?我想了半天,

    我觉得这不是什么中世纪的民族,或者是日尔曼的习俗,主要是个没钱的问题,比如

    说那个审判,一定要有钱才能审判,你看武大郎,他被杀死,又不是武松付的钱,是

    一个中国的县吏,因为出了人命案子,怎么也要查,所以中国有这么多包青天,有这

    么多县官,他一定要查,国家花钱,西方没有这笔钱,那你怎么查,就瞎判,就是说

    ,好,我们没钱就来一个神判法,我们来个陪审团,主要是没钱的问题。

    还有个问题,就是他缺乏文化上的凝聚力。中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这

    样一个,它具有一种文化上的凝聚力,西方没有,西方比较分散。所以我们看,我们

    中国的城市,就是文化的中心,政治的中心,也是工商业的中心,西方“三权分立”

    ,政治是在农村,资本是在城市,知识分子又在修道院里,所以和我们很不一样,所

    以从这么一种情况来看,西方有一系列的缺点,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他们用等级制度,

    用军事解决问题的手段,缺乏政治性的统治,这样的制度当然就会因为它的不完善性

    而走向崩溃,所以,我们说,我们不仅不惊奇这样的制度会过早地走向毁灭,而且我

    们还相当惊奇,为什么他们延续这么长。所以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觉得,欧洲出现

    过渡期的真正现象是出现了制度上的空白,而出现政治上的空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建

    制不太好,自我崩溃。

    那么我们简单地说了这么一点,我们就要讲一讲,为什么你这么分析了一下,你好象

    就说明了最早过渡的原因呢?其实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对过渡期,有了充分理解以后

    ,我们就是讲明了为什么欧洲最早过渡。我们的第一项发现,就涉及到过渡期的原理

    的解释,因为我们发现,欧洲的过渡,是在一个危机状况下产生的,也就是说,它是

    一个破了产的工厂,你要把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