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 >

第18部分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第18部分

小说: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以他研习因明学来说:他对于《因明藏论》、《集量七注》、《量论自释》和《集量论自释》(以上二论系陈那自著)、《量释庄严论释》、天、释迦、婆罗门三者(按原文译出,作者不明)所著《因明入正理论释》、《量决定论释》、法胜所著《因明正理一滴论释》等论典,以及此诸论的自释、讲义和指导等论著,他经过多番听受,肃清了一切邪说。所有智者悦意的正论要义,他都能领会于心中。

    对于这些硏习的情节,至尊宗喀巴大师自己也作有偈颂说:

    “尤其目睹诸事物,(旧译‘诸有法’)

    抉择其性唯一门,

    正理论中之难处,

    多番勤奋屡研深。”

    继此又有人作偈颂说:

    “显密经论虽屡习,

    若说实修深义时,

    未学正见成无知。

    未经久时从见理,

    得见龙树论义旨,

    深微理路作分桥,

    引申正见要扼质,

    善为研习断疑系。”

    这是说至尊宗喀巴大师观察到若不善巧精通远离二边的中观道,不仅不能趣入一切智佛位,而且亦不能掘除生死轮回之根。因此抉择真实空性,成为最大之要义。然而它必须依靠怙主龙树师徒所造的理论。于是他对于《中观六论》、《四百颂》、《四百颂释菩提巴里达》、《中观心要自释》等,以及《思择焰论》、《般若灯论》、禁观所著《般若灯论释》、《入中观论自释》、《中观根本明句释》(后二论系月称著)、乍雅阿南达所著《中观论释》、《二谛论自释》、《入行论》、《集学论》(此二论系寂天所著)等梵文藏译本,对西藏方面写作的一切属于中观论的密意解释的文句意义,他都不厌足地作听受和思考。尤其是对于抉择中观“应成”和“自续”两派的一切区别,及其中“应成派”不共(不同于他宗)的主张,以及一切真实究竟的理义门类等,他都很好地领会于心中。而且他思索这些大论时,不是仅仅粗浮地读一两遍论文和了解一些所记持的句义,而是对于直接和间接开示的一切要义,以及辩论时发出智理的情况,立论与论义不相矛盾的情况,实修时与心相合的情况等,那怕仅仅是一句之义,当发生了怀疑和猜测时,也不轻视而弃置,而是向诸智者探问,并以辩论和研究来作出抉择。他特别向与本尊无别之上师祈祷,请求加持,以求彻底了解真实义于心中。尤其是至尊宗喀巴大师在研习显密经论时,对于经论彼此所联系的释论等,他每日不断地阅读十七页每面有长行十行的经籍,牢记于心中,所记持的文句,从不忘失。这样的智慧锐利、精进不懈和具“不忘陀罗尼”(系一种密咒,修成后能不忘一切)的功德,是难以衡量的。如上所说,至尊宗喀巴大师在桑浦和德哇巾等前后藏诸大寺院中,作巡回辩论,非止一次。这不是为了夸耀宗喀巴大师的智能功德,而是如格言中所说:

    “水流大海不厌足,(喻不自满能容百川)

    宝藏王库非夸富,

    妙欲受用不厌足。

    智者格言不厌够,

    格言虽从愚者出,

    彼诸智者安接受,

    若能发生妙芳香,

    兽脐麝香亦应取。”

    还应想到,由诸智者所说的空前论著,是怎样产生的?很显然是由闻不厌足的本性而来的。因此之故,一切智克珠杰也作赞颂说:

    “对于佛经说句义,

    是以无碍观察智,

    常勤寻求其善说,

    广大智藏前祈祷。(广大智藏即文殊宗喀巴)

    不以语泡为满足,(语泡即空话)

    俱胝智者难知处,

    是以微細无垢理,

    普照诸法我祈祷。”(“普照”指至尊宗喀巴大师)

    因此,应知仅以至尊宗喀巴的闻思史迹来说,我们虽经数世努力,也只能学得其少部份,这是量(论理)所决定的。对于如是美德,应由衷地生起敬信,发愿“于未来一切转生中,能得文殊怙主宗喀巴上师亲作摄受(即护持之意)。依止于怙主上师,追踪其史迹,能如理学习。而且不是空言,并能极勤奋地常作祈祷。”《松巴堪布佛教史》等著述中说:“德哇巾金刚瑜伽母所作悬记说,班智达帽变金色(班智达帽原为红色,帽顶尖长,左右有飘带)。”这些情节前后都与卢梅大师[30]等往昔持律诸师的史迹相同。尤其是从“戴金色帽”语句说来,对于凡是至尊一切智宗喀巴的宗风,普遍传称为“住持黄帽冠冕者”的说法,是从此而来的。

    于此断句处,作中间插颂说:

    众生时暂永,

    得安药王树,(能使众生暂永时间中,得安乐者为药王宝树,

    能除一切痛苦意,即是佛的善妙经典。)

    彼即佛妙论。

    但被浊世蛇,

    缠缚正道果,

    损害被噬吞,(大鹏金翅鸟为杀灭毒蠎之王,喻宗喀巴大师)

    大鹏见王已,(喻宗喀巴乘愿而来)

    盛气突来临。

    正当年少如初月,

    有志美女皎月魂,(喻白净善法)

    十五兔影亦竞争,(月中兔影喻争相求法者)

    大德师是教莲亲。(睡莲亲友即月光,喻宗喀巴是佛教之月光)

    大宝教法作扫净,

    知须依赖闻修业,

    先须多闻细思导,

    急切寻求善妙论。

    庄严安多如莲尊,(能庄严安多地区如莲美洁的尊师宗喀巴)

    为采善巧成就蜜,

    现见佛日吉祥城,(卫藏是现起佛教如日光辉的吉样地方)

    安抵卫藏净土境。

    般若理论之三地,(这是指大乘圣者三地菩萨)

    以观察步同时行,

    轻易量知美名声,(宗喀巴大师具有不须努力即能量知其理的美名)

    超越周匝众山城。

    对法难处如网结,

    详细分析理指明,

    能得解结智无伦,

    皆说世亲再来临。(赞宗喀巴为世亲第二再来此世)

    律经句义宝鬘论,

    皆说世亲再来临。

    律经句义宝鬘论,

    三量观察[31]严智喉,(以三量观察如庄严项饰般重视)

    师与持律优婆离,

    细思确是无区分。(宗喀巴与优婆离无二无别)

    运用破立微细理,(以能立和能破之理)

    能断邪说之树林,

    能说因明多种论,

    一致赞师比法称。

    谁能摧坏执边山,

    离边中观理智峰,

    拥为我有是龙树,

    获得安息法界中。(是龙树获得中观理智于空性法界中得安息)

    昼夜寻求妙论丛,

    全无疲厌精进中,

    所有功德能容器,(指宗喀巴所有功德)

    三千世界亦难容。

    对于一句一字义,

    未作轻视不放松,

    多番观察诸法义,

    获得无畏权位功。(宗喀巴通达法义如狮王无畏)

    善妙嘉言狮吼声,(宗喀巴之论说如狮吼声)

    智者群中传威风,

    尔时邪说狂象群,

    心裂舌僵同命终。(同时丧亡而无一存)

    还有多闻不厌足,

    常求正法无怠容,

    犹如大海能归纳,

    百川细流入其中。

    如是怙主师事业,(宗喀巴大师之事业)

    彼此敬赞相竞踊,

    再再思时信由衷,

    心与喉声续赞同。

    师之事业虽少份,

    此生亦难学习中,

    但愿来生师摄受,

    追踪史迹步德风。

    [注释]

    [1]法行:详见75页注[44]。

    [2]大车轨:义同车轨,详见4页注[7]。

    [3]三苦:痛(似应作苦)苦、坏苦和行苦。

    [4]沙弥戒:男子出家应受的三十六戒律。

    [5]慈氏五论:相传为弥勒对无著所说《现观庄严论》、《庄严经论》、《宝性论》、《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等五论。

    [6]集量七注:系古印度因明论师法称发扬陈那(即方象)所著《集量论》的七部注释。即《释量论》、《定量论》、《理滴论》、《因滴论》、《关系论》、《悟他论》、《诤理论》。

    [7]法称: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主要著作有《集量七注》。

    [8]中观诸论:指龙树所著《中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细研磨论》和《宝鬘论》。

    [9]下三部密续:指行部、事部和瑜伽部。

    [10]会供轮:藏传佛教密宗供养仪式之一种。每于节日盛会,备办各种酒肉食品,集信徒共同举行的供养活动。

    [11]十六尊者:受释迦牟尼之命,长久住世住持佛教之十六罗汉,即因竭陀尊者、阿氏多尊者、伐那婆斯尊者、迦里迦尊者、伐阇罗佛多尊者、跋陀罗尊者、迦罗迦尊者、跋黎堕阇尊者、巴沽拉尊者、罗怙罗尊者、注茶半托迦尊者、宾度罗跋罗堕尊者、摩词半托迦尊者、那迦希尊者、苏频陀尊者、阿秘特尊者。

    [12]慈氏论:即《慈氏五论》。

    [13]六严二胜:六严即龙树(或称龙猛)、圣天、无著、世亲、陈那(即方象)、法称等六大论师,称为赡洲六庄严(言能庄严此世界)。二胜即古印度两位戒律师功德光和释迦光,称为赡洲二胜。

    [14]三世间:天世间、人世间、龙世间。

    [15]世间八法:亦称八风,详见74页注[25]。

    [16]寻香城:即海市蜃楼。喻幻现有象,实际为无。

    [17]须弥:即须弥山,意译妙高山。佛书说此山为世界之中心。其东南西北各有一洲,又各有二小洲。

    [18]四大法:即苦、空、无常、无我等四法。

    [19]五明:分大五明和小五明。大五明即工巧明(工艺学)、医方明(医学)、声明(声律学)、因明(正理学)、内明(佛学)。小五明即修词学、词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象学。

    [20]斋僧茶:藏语为“芒加”,即布施给僧众之茶饮。

    [21]圣道位:佛教所说大小乘证得见道以上的地和道的果位。

    [22]脐轮阿通火法:系密宗一种在脐轮脉中生火修法。

    [23]帕木竹巴:名多杰嘉波(意为金刚王),系宋代西藏帕竹噶举派创始人,为塔波拉杰的弟子。

    [24]和尚:指吐蕃藏王赤松德赞时,由内地到西藏的一位大乘和尚,名摩诃衍那。

    [25]有为法:“有为”即有造作。凡由因缘所生之事物,皆是“有为”,能生之因缘,是造作所生之事物,所生之事物,必有此因缘之造作,故名有为法”。

    [26]有顶:即“有顶天界”,详见75页注[52]。

    [27]量与七注:“量”指《集量论》系陈那所著。“七注”指《集量七注》系古印度法称论师发扬陈那所著《集量论》的七部注释。即《量释论》、《定量论》、《理滴论》、《因滴论》、《关系论》、《悟他论》、《诤理论》等。

    [28]陈那:又名龙域,印度大乘佛教唯识派论师,主要著作有《集量论释》。

    [29]三域:指天上、地上和地下。

    [30]卢梅大师:名崔臣协饶(意为戒慧),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在青海丹斗寺,从贡巴饶色受具足戒(即比丘戒),后回藏宏传戒律。

    [31]三量观察:指现量观察、比量观察和矛盾观察。

 三、宗喀巴大师受具足戒,学习金刚乘密法,以及从诸大德听受正法甘露,依所闻教义而修行,并对其他应化有情

    三、宗喀巴大师受具足戒,学习金刚乘密法,以及从诸大德听受正法甘露,依所闻教义而修行,并对其他应化有情传授的情况

    至尊宗喀巴大师在诸大寺院中作巡回辩论的那些时期中,由于他的善巧、戒严、贤善的功德引发人们由衷的猛利信仰之力,对他祈愿,而且听受他所说正法、承认是他的弟子者,有三藏法师察柯温波·阿旺扎巴(意为语自在称)等许多弟子。这些主动求善诸人,是意识到依止这样的怙主大师,才能获得所希求之处,并不是由于其他之缘故。于是又在至尊宗喀巴大师的近前,承诺作他的仆从。这正如功德无比的阿底峡尊者所说:

    “由佛如来所示说,

    别解脱律七种[1]中,

    承认比丘诸律仪,

    彼是梵行德高峰。”

    至尊宗喀巴大师把比丘律仪看作佛教的内藏——别解脱七种律仪中的最上律仪,犹如幢顶,特显高超。而且意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