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最高成就是成为什么呢?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
个人与宇宙的同一。问题就在于,人如欲得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
必须否定“生”?
照某些哲学家说,这是必须的。佛家就说,生就是人生的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
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有些道家的人“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疴溃痈。”这都是以为,
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
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
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
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
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
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
错得很。
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的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
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
想,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
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
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
也。”(《孟子·离娄上》)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从表
面上看,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也是入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
以及耶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是如
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
不过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
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
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
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
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
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
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
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
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
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
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
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
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
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
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这个说法很像柏拉图所说的“哲学家——王”。照相拉图所说,在理想国中,哲学
家应当为王,或者王应当是哲学家;一个人为了成为哲学家,必须经过长期的哲学训练,
使他的心灵能够由变化的事物世界“转”入永恒的理世界。柏拉图说的,和中国哲学家
说的,都是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但是照柏拉图所说,哲学家一旦
为王,这是违反他的意志的,换言之,这是被迫的,他为此作出了重大栖牲。古代道家
的人也是这样说的。据说有个圣人,被某国人请求为王,他逃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某
国人找到这个洞、用烟把他薰出来,强迫他担任这个苦差事(见《吕氏春秋·贵生》)。
这是柏拉图和古代道家的人相似的一点,也显示出道家哲学的出世品格。到了公元三世
纪,新道家郭象,遵循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修正了这一点。
儒家认为,处理日常的人伦世务,不是圣人分外的事。处理世务。正是他的人格完
全发展的实质所在。他不仅作为社会的公民,而且作为“宇宙的公民”,即孟子所说的
“天民”,来执行这个任务。他一定要自觉他是宇宙的公民,否则他的行为就不会有超
道德的价值。他若当真有机会为王。他也会乐于为人民服务,既作为社会的公民,又作
为宇宙的公民,履行职责。
由于哲学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哲学必定与政治思想不能分开。尽管中国哲学
各家不同,各家哲学无不同时提出了它的政治思想。这不是说,各家哲学中没有形上学,
没有伦理学,没有逻辑学。这只是说,所有这些哲学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政治思想联
系着,就像柏拉图的《理想国》既代表他的整个哲学,同时又是他的政治思想。
举例来说,名家以沉溺于“白马非马”之辩而闻名,似乎与政治没有什么联系。可
是名家领袖公孙龙“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公孙龙子·迹府》)。我们常常
看到,今天世界上每个政治家都说他的国家如何希望和平,但是实际上,他讲和平的时
候往往就在准备战争。在这里,也就存在着名实关系不正的问题。公孙龙以为,这种不
正关系必须纠正。这确实是“化天下”的第一步。
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
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它不单是一种智力游戏,而是比
这严肃得多的东西。正如我的同事金岳霖教授在一篇未刊的手稿中指出的:“中国哲学
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识都统一
于一个哲学家之身;知识和德性在他身上统一而不可分。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于其中;
他自己以身载道。遵守他的哲学信念而生活,这是他的哲学组成部分。他要做的事就是
修养自己,连续地、一贯地保持无私无我的纯粹经验,使他能够与宇宙合一。显然这个
修养过程不能中断,因为一中断就意味着自我复萌,丧失他的宇宙。因此在认识上他永
远摸索着,在实践上他永远行动着,或尝试着行动。这些都不能分开,所以在他身上存
在着哲学家的合命题,这正是合命题一词的本义。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于打
官腔的。他更不是尘封的陈腐的哲学家,关在书房里,坐在靠椅中,处于人生之外。对
于他,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
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初学中国哲学的西方学生经常遇到两个困难。一个当然是语言障碍;另一个是中国
哲学家表达他们的思想的特殊方式。我先讲后一个困难。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
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廖廖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
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
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
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
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
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
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
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
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
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
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
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
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
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
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
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
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
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
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
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
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
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的《外物》篇说:“筌者所
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
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与忘言之人言,是不言之言。《庄子》中谈到两位圣人相
见而不言,因为“目击而道存矣”(《田子方》)。照道家说,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
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
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
是如此。
公元三、四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新道家”,史称玄学。那时候有部书名
叫《世说新语》,记载汉晋以来名士们的佳话和韵事。说的话大都很简短,有的只有几
个字。这部书《文学》篇说,有位大官向一个哲学家(这位大官本人也是哲学家)问老、
庄与孔子的异同。哲学家回答说:“将无同?”意思是:莫不是同吗?大官非常喜欢这
个回答,马上任命这个哲学家为他的秘书,当时称为“掾”,由于这个回答只有三个字,
世称“三语掾”。他不能说老、庄与孔子毫不相同,也不能说他们一切相同。所以他以
问为答,的确是很妙的回答。《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
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
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五万字甚至五十万宇的新
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
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我已经提到过郭象,他是《庄子》的大注释家之一。他的注,本身就是道家文献的
经典。他把《庄子》的比喻、隐喻变成推理和论证,把《庄子》诗的语言翻成他自己的
散文语言。他的文章比庄子的文章明晰多了。但是,庄子原文的暗示,郭象注的明晰,
二者之中,哪个好些?人们仍然会这样问。后来有一位禅宗和尚说:“曾见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