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贞观大闲人 >

第687部分

贞观大闲人-第687部分

小说: 贞观大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素小心地看了看他的脸色,发现他这句话说得很真诚,不像钓鱼执法的样子,于是起身从帐内的行李中取出一个鼓鼓的皮囊,还有两只充满西域风格的银杯。

    烈酒斟满,李世民不客气地取过,端杯一饮而尽,露出满足的享受表情。

    “好酒!久不沾酒,今日饮来竟分外美味!”李世民赞道。

    李素也陪着饮了一杯,然后老老实实坐在一旁。

    君臣之间没有像在长安城酒宴时那么客套,都是各喝各的,自斟自饮,不时从羊腿上割下一片肉,往嘴里一塞。

    李世民独自又饮了一杯酒,忽然笑了:“果真是个会过日子的,无论多么艰苦恶劣的地方,你总能找到最舒服的过日子的法子,大营上下谁不是枕戈待旦,心怀战事,唯独你却烤着炭火,吃着羊肉喝着酒,北国塞外几乎跟在长安没有区别吧?”

    李素笑道:“臣胸无大志,一生只愿吃饱喝足,挣得方寸之地够我往下一躺,这就够了。”

    李世民叹道:“明明有一身本事,偏偏是个懒散悠闲的性子,老天真是瞎了眼……若能把你这满腹本事全送给朕,朕的大唐不知能开拓多少国土,扩增多少版图,认识你近十年了,朕常常在猜测,这十年里,恐怕你的本事仍未掏完吧?”

    “掏完了,掏得干干净净,一丝不剩,现在臣的腹中只有满腹酒肉,和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李世民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说得好!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这句话当真妙极!由此观之,你心中对朕还是颇有怨言呀。”

    李素急忙道:“陛下圣裁天下事,臣怎敢有怨言。”

    李世民敛了笑容,长叹道:“子正,朕知你心中忿忿,只因朕未纳你之谏言,朕非昏君,只是有时候做决定时,必须要做一个把握更大,更符合朕和诸多将帅意图的决定,有时候难免偏听则暗,走了歧路。数十万关中子弟的性命,朕比你更看重,所以朕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你不忍数十万关中子弟踏进鬼门关,朕更害怕自己在史书上留下昏聩糊涂的恶名,所以,你我虽理念不同,但殊途同归,用心与立意你与朕皆是同样的,大家都希望赢得这场战争,所以,子正啊,虽然朕未纳你之谏,但朕还是希望你不要有怨言。”

    “臣不敢,臣明白陛下的心意。”

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

    李世民亲自跑到后勤大军的营盘中来找李素,自然不是来喝酒吃肉的。

    当然,能喝上酒算是意外收获。

    因为攻城失败,李世民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接着自然想到当初未纳李素的谏言,于是心生悔意,想来找李素聊聊,这才是李世民来此的主要原因。

    君臣二人围炉而坐,喝酒吃肉无比惬意,大家坐得随意,说话也随意,将君臣礼法抛到了九霄云外。

    狠狠啃了一口羊腿肉,李世民边吃边道:“今日攻城的结果,想必你已听说了吧?”

    李素点头:“臣听说了。”

    李世民咀嚼的速度渐渐放缓,说起眼前的战事,他连吃肉的心情都没了。

    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李世民道:“战事不利呀,攻城的法子仍如克辽东城一样,不过你所造的震天雷在这一战里似乎并未发挥作用,朕原以为今日便能攻克安市城,没想到却失败而归,安市城仍在高句丽守将手中。”

    李素也叹道:“杨万春此人,确实是个人物。”

    李世民深有所感地点头:“不错,此人就算在我大唐诸多老将里也是数一数二,只恨他偏偏是敌将,不能为朕所用。”

    “陛下,臣今日想了很久,猜测杨万春应该是听说了辽东城被攻破的经过,于是仓促迎战前匆匆加固了城墙,所以导致震天雷几乎失效,嗯,短时间内加固城墙的法子,要么是往城头砖石上淋糯米汁,如今正是冬天,糯米汁淋到城墙上迅速凝固结冰,于是城墙变得愈发坚固牢靠,所以震天雷在城头爆炸无法产生足够的威力将城墙炸塌。”

    “第二个办法,便是在城头马道上再铺一层青石,如此便可缓冲震天雷爆炸后产生的破坏力,保住青石下的城墙万无一失。臣想来想去,今日攻城失利大抵就这两个原因吧。”

    李世民大笑道:“说来也巧,牛进达恰好与你的猜测一样,不愧是你最亲近的授冠人,想法出奇的默契。”

    笑了几声,李世民的脸色渐渐沉下来,眉宇间隐带忧色,叹道:“今日不仅攻城失败,而且还中了敌人的圈套,连那辛苦操练出来的投雷手也几乎全军覆没,朕的将士今日损失不小啊,接下来这座城如何能克,说实话,朕心中竟没了主意,子正可有良策克之?朕洗耳恭听。”

    李素端杯饮了口酒,叹气道:“陛下没了主意,臣也没主意啊……”

    李世民期待地看着他:“除了震天雷,你可有创出更犀利的火器?”

    “没有。”李素果断地道。

    火器这东西太逆天了,发明震天雷都算是泄了天机,不知将原本的历史轨迹拉偏到哪个不知名的方向,若再弄出新的火器,李素害怕会被雷劈。

    其实李素能造出更新的火器,当年他想向李世民求娶东阳时,便曾画出地雷和百虎奔雷箭的图纸,打算以图纸为筹码向李世民求亲,后来李世民将他和东阳生生拆散,李素深恨之,那两张图纸也随着付之一炬,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能造,但不敢造。

    李世民顿时满脸失望,神情抑郁地饮了一口酒,然后长长叹息。

    “好吧,那么依子正之见,安市城可有良策克之?”李世民紧接着又问道。

    李素挠了挠头,苦笑道:“陛下,臣还是那句话,王师克辽东城后,本就不该南下攻安市城,风险太高了,如今王师在安市城下受阻,老实说,臣也想不出好办法攻破此城。”

    李世民露出失望之色,呆呆地盯着炭火,喃喃道:“莫非朕只能效隋炀帝一般,落得无功而返的结果?教朕回长安后何颜面对大唐的士子百姓,还有那些世家门阀里,不知多少人等着看朕的笑话,朕……岂能让他们如愿!”

    李素见李世民愁眉不展,不由叹道:“陛下若不想草草撤兵回长安,臣这里有一谏,请陛下纳之。”

    “有何谏,尽管说。”李世民打起精神道。

    李素缓缓道:“果断放弃攻打安市城,只留两三万兵马牵制杨万春所部兵马,大军主力拔营北上,仍回到辽东城下,然后依臣之见,王师在安市城下分兵而击,分别向北部新城,扶余城进击,南部留下的两三万兵马与张亮所部两万水军迅速会合,牵制杨万春所部,东部则主力进军,兵临都城平壤,三路分击,总有一路能打开局面,将高句丽这局棋盘活。”

    仍是老调重弹,仍是忠言逆耳,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忍着没吱声儿。

    李素原本还有一肚子话要说,可他察言观色,见李世民露出这般表情,满腹的忠言戛然而止,黯然叹了口气后,便再也不肯开口了。

    营帐内的气氛莫名沉默下来,沉默中带着几分尴尬。

    沉寂许久,李世民饮了口酒,缓缓道:“今日,朕已派牛进达领两万精骑北上,驻军新城和延津城之间的要隘之上,牛进达向朕进谏,言称北部部落可能会借兵给高句丽,朕虽不信,却不得不防,子正说过那么多次分兵,朕已记在心里,纵然不甚赞同,但眼前攻取安市城已陷入僵局,分出两万精骑问题不大,说不定还能收到意外的惊喜,故而朕这次纳谏如流,允了牛进达所请,此举也与子正当初所谏的分兵之策暗合……”

    听到李世民已答应分兵,尽管只是分出两万兵马北上防范部落,李素还是心中一喜。

    不管怎么说,至少已在北部前方布下了一道防线,大唐王师主力背后遇袭的可能性减少了许多。

    见李素神情浮上欣然之色,李世民也笑了:“你看,朕也没有那么昏庸糊涂,对吧?战争看的是时与势,朕的每个决定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心意,但朕的选择一定是自认为最合时势的。”

    “陛下圣明。”李素笑着送上一记马屁。

    久违的马屁令李世民分外愉悦,心情也不知不觉开朗了许多。

    李素却偏不给他太多高兴的时间,马上补了一句:“臣敢问陛下,如今我王师在安市城下进退不得,接下来怎么办呢?”

    李世民笑容一滞,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

    “放弃攻打安市城不可能。”李世民断然道,此刻他又恢复了那个杀伐果断的冷酷帝王模样:“分出两万兵马驻于要隘,我军已无后顾之忧,接下来便是一心攻打安市城了,无论如何,安市城一定要打下来!”

    李素淡淡道:“然则,安市城主杨万春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交战两日,相信陛下已领教了此人的手段,臣观此人勇谋兼备,有枭雄之资,是高句丽最难缠的敌将,如果安市城中存粮足够的话,臣觉得以杨万春的本事,至少能守半年,可是我王师却不可能攻他半年,变数太大了,而且咱们也没那么多粮草跟杨万春耗下去,他耗得起,咱们耗不起,他不怕僵局,但我们怕。”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所以,子正的意思是,放弃攻打安市城,拔营北上直取平壤?”

    “是,臣的意思是先平其都城,都城若平,高丽王和泉盖苏文等全部被擒,高句丽国中必乱,政令无出,群龙无首,没有国主名分,国中各城池诸侯无法号召集结国中兵马,只能选择各自为战,陛下试想,若集结高句丽举国之兵,其势浩荡,少则十万,多则二十万,但若只是国中各诸侯召集兵马,少则一两万,多则三四万,高丽王和泉盖苏文在我们手中,他们的实力便被切割为一小块,我大唐王师正可分化打压,各个击破,所以臣以为,我军应该北上分兵,直取都城平壤。”

    李世民皱着眉,没有表态,李素也不着急,只是垂着头慢慢地饮酒吃肉。

    良久,李世民缓缓道:“子正所言有理,正是谋国之论,朕听进去了,但是……”

    李世民停顿了一下,道:“但是,朕还想试一试,先定下十日之期吧,这十日内,我王师不计代价不择手段攻打安市城,就赌这十日内能不能攻下它,若十日仍无法攻克,朕便下旨拔营北上,依子正所言,直取都城平壤。”

    李素嘴唇蠕动几下,很想说战场上战机瞬间万变,十天时间已经能发生很多不可测的变故了,然而再想想李世民刚才这番话,分明已是接纳了自己的进谏,若还是不依不饶反对,恐怕今日又会和李世民不欢而散,不欢而散是小事,怕就怕李世民索性否决了自己的进谏,横下心在安市城下跟杨万春斗个你死我活。

    看李世民的表情,李素不怀疑他真会这么干,自己的谏言李世民本就答应得有些犹豫,显然从李世民的内心深处来说,他是很不愿意放弃攻打安市城的,答应十日后拔营北上,只能算是无可奈何之下的选择。

    见李素欲言又止,李世民似乎知道他心中所思,于是叹了口气,道:“朕也有难处,朕举倾国之兵东征,你们臣子百姓眼里看到的,是每一场战争的胜负,是占了多少国土,杀了多少敌军,可是朕的眼里却不能仅仅只看到这些,朕还要顾忌到大唐境内士子百姓和世家门阀的心思,朕在高句丽战场上的一举一动都被天下人密切关注着,若是战事不利,大唐的世家门阀笑话的不是数十万将士,而是朕这个皇帝……”

    “子正试想,若咱们将士在安市城下只攻打了一天,发现无法攻下便灰溜溜的撤兵改道而去,传到大唐后,世家门阀将会如何看朕?攻打安市城的战略记之史书,传之后世,千年以后的后人将如何看待朕?所以,朕必须要在安市城下再试一试,试试能不能攻下它,若是十日以后仍攻不下,那时再撤兵北上,朕也不会有太多的压力了,子正明白朕的意思吗?”

    李素点了点头,他完全明白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跑得太早了没面子。

    或许是知道李素最近心中有怨言,而李世民也不可能随时随地拿帝王威严解决臣子内心的怨气问题,所以李世民今日的姿态已经算是摆得很低了,语气温和,动情晓理。

    李素知道,能达到目前这个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是心中隐隐还有一些不太妙的预感,这种预感只是毫无来由的直觉,无法说出口,想了想只好算了。

    这场战争究竟打出什么结果,胜也好,败也好,李素已觉得问心无愧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