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倪柝声-福音真理 >

第54部分

倪柝声-福音真理-第54部分

小说: 倪柝声-福音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剿懒耍竦囊笠丫米牛窬偷蒙饷馕颐恰I窨砣萑讼仁彼傅淖铮衷谏癯菩诺娜宋澹际窍悦鞯k是公义的。
不但神称我们为义,神也要我们看神为义——看神这样待我们是顶公义的。耶稣是人,我们也是人。罪从一人入了世界,也从一人被除去。亚当犯罪不只是个人的问题,而且是人类的问题。亚当是头,我们每一个是他的一部分;我们在基督里也是如此。基督死,就叫我也死了;基督复活,就有生命流到我。我们并不是苦求到神赦免我们,乃是因基督已经替我们死,神不能不赦免我们。我们相信,就得救了。
全部新约找不出一节圣经说到基督的义救我们的话。
基督的义,只叫基督自己有资格来作救主。基督的义,是基督自己的好行为。是基督救我们,是因祂的死,不是因祂的义。基督的死是成功神的义。基督的义,好比会幕里四色织成的幔子,只有祂能朝见神,别的都被隔在幔外。幔子裂开了(基督死了),才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来十20),使我们能亲近神。
那么,哥林多前书一章三十节说「神又使祂成为我们的……义」,彼得前书三章十八节说「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怎样解释呢?我们要看,这两处是说基督的义么?不是。哥林多前书第一章是说,基督自己作我们的义。彼得前书第三章是说,主耶稣自己是义的,祂有资格来代替我们这些不义的人。
至于彼得后书一章一节所说,「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西门彼得,写信给那因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之义,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这里的「义」,也可译作「公平」、「公正」,意思是说,祂是不偏待人的,祂对所有的信徒,无论是先来的、后来的,无论是犹太人、外邦人,都给一个同样宝贵的信心(参读徒十34、44,十五8…9)。
上章目录下章
十基督的义与基督为义有什么分别?
答:
基督为义这句话,见于哥林多前书一章三十节:「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义、圣洁,救赎。」这节圣经,是说神叫基督成为我们的义。
基督的义,就是基督在世为人的好行为,是基督个人在地上的美德。基督为义,就是神把基督给我们,叫基督成为我们的义。基督的义是指基督的良善,基督为义是指基督的自己。
基督的义,就等于五祭里的素祭。素祭里是没有血的,因为素祭是预表主耶稣一生的生活、一生的善行、一生的美德。基督为义,就等于五祭里的燔祭。燔祭是在神面前一个馨香的祭,是预表基督蒙神的悦纳。基督成为我们的义,我们来到神的面前,是把基督献上,叫神悦纳我们像悦纳基督一样,叫神看我们完全像基督一样的完全。赎罪祭是为赎我们一生的罪献上的,赎愆祭是为赎我们每天的罪献上的,这两个祭是对付罪的。燔祭是叫神看我们像基督那样的好。旧约有「耶和华我们的义」这句话(耶卅三16),这就是说,祂的本身,就是神的自己,是我们的。有基督为我们的义,我们对于神所要求于我们的,就都可以答复了。
上章目录下章
十一主耶稣受逼迫是表明神的什么?
主耶稣受死是表明神的什么?
答:
主耶稣受逼迫是表明神的爱。主耶稣受死是表明神的义。
主耶稣在世上,如果是表明义,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反对。主耶稣接纳税吏和罪人。是表明爱,不是表明义,所以法利赛人批评祂(太九11)。主耶稣在安息日医治了病人,法利赛人就商议要除灭祂(太十二10…14),主耶稣回答施洗约翰的门徒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痳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十一4…6)在这里,主所作的都是恩典。主所以说「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就是怕有人因祂有这么多的恩典而跌倒。主说:「当以利亚的时候,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以利亚……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先知以利沙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长大痳疯的;但内中除了叙利亚国的乃缦,没有一个得洁净的。」(路四25…27)这也是表明爱,因为寡妇是顶可怜的,外邦人是犹太人所看不起的。主一说这话,会堂里的人就怒气填胸,起来撵祂出城,并且想把祂从山崖推下去。可以说主的一生都是受逼迫,这是因为主所作的是表明神的爱。主的受死,是表明神的义。因为主在十字架上,担当了人的罪,受了神的审判,成全了律法的要求。
我们感谢主,祂是先作罪人的朋友,后作罪人的救主。祂是先爱我们,作工作到我们能信,能接受祂在十字架上所成功的救赎。
上章目录下章
十二为什么在神的救赎法里需要基督同时是人又是神?
答:
比方说,有甲乙丙三个人,丙犯了罪,甲叫乙去替他死。这样,甲对丙是有爱,丙对律法的要求也答复了,但是,对乙呢,就不免不公义了。我有罪,神叫基督替我死,就神虽然是爱,我对律法也有了交代,但是,对基督却不免不公义了。惟独基督同时是人又是神,才是公义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作赦免。赦免,就是赦免人的人自己吃亏,就是赦免人的人吃被赦免者的亏,就是赦免人的人这一方面受损失。这就好像有人欠你十元,你赦免他,也可以说,就是你吃了十元的亏,受了十元的损失。
在神的救赎法里,基督不应当是第三者。如果基督是第三者,那就是神对基督不公义了。因为祂既然没有罪,祂就不应该死。圣经告诉我们说,人是犯罪的,神是没有罪的,这里面的关系是神和人两方面之间的关系。若是叫第三者来替死,也许神的公义得着满足,人对律法的要求也答复了,但是,对于第三者就不免不公义了。惟独基督同时是人又是神,才是公义的。
弥迦书六章六至七节说:「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么?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这里说,我们得罪了神,不但献上牛羊无用处,所有的祭无用处,就是献上自己所生的也无用处。所以,基督必须是神,才不是第三者,因为基督自己就是被得罪的。惟独因为基督是神,所以赎罪的工作才是公义的。反言之,赎罪的工作既是公义的,就基督必是神,因为被得罪的才能赦免得罪他的。谁能说赦免是不公义的呢?基督是神,祂是被得罪的,所以祂能赦免人。
罗马书七章十节说:「那本来叫人活的诫命,反倒叫我死。」六章二十三节说:「罪的工价乃是死。」这叫我们看见,一个人完全遵行了律法才得生,否则就必须死。所以,主要叫我们得生,祂就必须吃罪的亏,祂就必须死。但是,提摩太前书六章十六节说,神是独一不死的,所以基督必须同时是人才能替我们死。祂带了身体来,才能替我们死。祂是神,祂拯救人才是公义的;祂是人,祂才有拯救人的可能。
上章目录下章
十三为什么罗马书五章十八节说是「一次」,
十九节说是「一人」?
答:
我们先要把罗马书五章十二至二十一节的段落分清楚。十三至十七节是十二节的一个批注,十八节是应当紧接在十二节之后的。所以十三至十七节是插入的一段批注,并非正文。我们现在从十二节读起。
十二节:「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人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亚当好像是一个管子,罪是从他身上流到世上。罪的后面又跟着一个死,并且死不只临到一人,乃是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保罗讲了这一节,恐怕有人要发生一个问题说,亚当那时没有律法,罪从哪里来的呢?没有罪的话,死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所以保罗立刻就插入一段批注,这一段批注又可分作三段。
十三至十四节:「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它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像。」保罗的意思是,不错,没有律法之先,罪也不算罪,但并不是说,没有律法,罪就不在那里。保罗是讲事实;虽然没有律法,但是,罪已经在世上。因为世上有死,所以说已经有罪在世上。因为人人都有死,所以说死就临到众人。因为有死临到众人,所以说众人都犯了罪。虽然人所犯的罪与亚当不同,但死总是一样的。保罗在此表明一件事,就是事情虽是亚当一个人作的,但是,却影响了全人类。不只亚当一个人得了那一个结局,也影响了全人类得了一个同样的结局。基督所作的也是如此。只要基督作了一件事,结局也是影响到全人类。因为亚当是基督的预像。
十五节:「只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的临到众人么?」这一节是说,把过犯的本身(或者说性质)来和恩赐的本身比较,过犯是不如恩赐的。保罗的理由是,亚当的罪既叫众人都死了,难道神的恩赐不能叫更多的人得着么?他是把过犯的性质和恩典的性质来比较。他说神的恩典是一个怎样的恩典呢?神的恩典乃是因耶稣基督一人白白送给人的,岂不能叫更多的人得着么?当然能叫更多的人得着。
十六至十七节:「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么?」这两节是把过犯的结局(或者说报应)来和恩赐的结局比较。论到结局,过犯也是不如恩赐。只因一个人犯了罪,神就按公义定他的罪,许多人也就都被定罪。只因一个过犯,就有这么多的被定罪。恩赐呢,却能赦免这么多的过犯——许多的过犯,不只一个过犯。所以恩赐的结局是胜于过犯的结局了。一个过犯,就影响了这许多人,若是十个过犯、百个过犯,也不知要影响多少人被定罪。但是,神的恩赐,能赦免这么多的过犯,这个结局真不知好到哪里去了。十六节说了,十七节又把上文讲一讲。既然恩、义都有了,难道我们不能在生命中作王么?当然能。
十八节:「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这一节是紧接在十二节之后的正文。十二节说只因亚当一人犯罪,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这里就接下去说,如此说来,因亚当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那么,因基督一次的义行,一次在十字架上成功了义,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这个道理,他就不会承认自己是一个罪人。圣经不是说你犯了罪才是罪人,圣经说所有的人都是罪人。只要你是个人,你就是个罪人。我们所以是罪人,乃是因为亚当犯了罪。许多人对于基督的救恩不明白,就是因为对于亚当的事不明白。如果你能说在亚当里众人都被定罪了,就怎么不能说在基督里众人就被称义得生命呢?感谢赞美神,我们在基督里所得着的,是比在亚当里所失去的更多。我们所以是罪人,乃是因着亚当一次的过犯;我们所以能得救,乃是因着基督一次的义行。亚当一次的过犯,就有这样的结局;基督一次的义行,就有比这更好的结局。
十九节:「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这一节是讲明,这一次的结局所以比那一次的结局更好,是因这一人胜过那一人。反言之就是,那一次所以不如这一次,是因那一人不如这一人。比方,李弟兄同张弟兄都在扫地,你说张弟兄扫的这一次不如李弟兄扫的这一次,因为张弟兄这一个人不如李弟兄这一个人。十八节是说亚当一次所作的不如基督一次所作的。十九节就告诉我们,亚当一次所作的所以不如基督一次所作的,就是因亚当这一个人不如基督这一个人。亚当悖逆了,基督是顺从的。就是因着亚当这个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现在照样,因着基督这个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二十节:「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哪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律法不是叫过犯更多,不过叫过犯显多。律法不是叫人犯罪,不过是显明人的罪。好比镜子能显明我脸上的污点,并不会加添我脸上污点。律法是外添的,律法是叫我们看见我是何等样的罪人。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