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495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看最后一条「成就众生普」。这一条,当然不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众生,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哪有这种能力?但是不能没有这个心愿,要念念无条件的成就一切众生。对於一切众生修学,古德决定没有一丝毫嫉妒障碍,看到别人有成就,决定是欢喜赞叹。不但是这个修行人有福,更是众生有福,正法有福;真正修行人多了,正法久住世间,所以那个福德的面大了,不只是那个修行人。一个人果然认真努力的依教奉行,必定得诸佛护念,九法界有情众生赞叹,无情众生也欢喜。如果我们对他有嫉妒障碍,那个罪过是无量无边。道理与事实真相都要通达明了,我们才能够修自己的圆满功德,「成就众生普」。
  众生,自己也是众生,根性无量的差别,这个差别可以说等众生数。我们要了解其中的理事,成就自己就是成就众生,成就众生就是成就自己,自他不二,这才是大乘圆教。自他要是分开、要是有二,纵然是大乘,也是属於别教,不是圆教。别教跟圆教差太多了,果证差距很大,智慧那就更不必说了。因此,怎样培养自己圆顿根性,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在自己的一生当中,短短数十寒暑,把自己养成圆顿根性。用什么方法养?《华严经》好!《无量寿经》好!用这两部经来培养,效果非常显著。
  不起心、不动念,与性体相应,大家听了如果还没有办法领会,我们换句话说,与根本智相应;起心动念与后得智相应、与性德相应。后得智是性德,根本智是性体。这叫随顺法性,而不随顺烦恼、不随顺习气,学佛就是从这个地方做一个大转变,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过去我们都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搞六道轮回,做生死凡夫。现在我们回头了,完全转过来了,我们随顺性德、随顺性体,这是大乘圆顿根性。你不转过来怎么行?在哪里转?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外面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那是我们修行的境界,是我们的转捩点,我们从这个地方开始转。看不惯的,学著看得惯;看得惯的,学著不贪恋,要在一切境缘当中,修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这就是随顺性体、性德,成就众生。后头有个「普」,成就众生普!
  落实在事相上,尽心尽力的帮助人,绝不吝法,绝不吝财,财法都要遍施。利益一切众生,教化一切众生。众生的根性不齐,帮助他提升。如果有这个机缘,能力做得到,像现在有许多法师有道场,也有相当的人力财力,我们看到他们办了许多活动,我们也欢喜赞叹。我们常常见到的办佛学讲座,有办大学生的「大专佛学讲座」,有办中学生的,有办小学生的,还有办短期出家的,还有办沙弥班的,名目很多,我们看到了欢喜赞叹。这些活动是好事情,最重要的是内容,我们要发扬大乘的精神,大乘是多元文化,要打破我们自己的框架。我们利用寒暑假的假期、学生的假期,办短期班,收容学生,可以让学生,如果道场很大,有这个条件,让学生住在道场里面。小学生教什么?教儒家基本的课程,可以教《弟子规》、教《三字经》、教《太上感应篇》、教《阴骘文》,可以教佛教的《百喻经》故事,这小朋友很喜欢,为他们开个班。这个班大概两个星期到三个星期,能收到效果,道德教育!
  我们平常有很好的师资,培养师资,每年办个两次三次,有些地方学校放假一年两次,有的地方一年放三次,配合当地学校来做。中学生逐渐明理,也可以在假期当中两三个星期,短在两个星期,长在三个星期,并不妨碍他学校的课业。传授儒家的思想观念,佛家的、中国道家的;甚至於年岁大了,文学、诗词、历史,特别重视历史的教训,都可以开课。佛教的经典,譬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就非常好,或是一切大经里面节录精彩片段做成单元。像《观经》的「净业三福」,不必讲全经,我只讲这一段,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讲完,做为一个单元。经典里面的材料太多太多了,取之不尽。《地藏经》上我们取光目女这一段,很好的故事,很能够启发人,不必要讲全经。
  《华严经》每一个小单元都非常精彩,这些好的教材,甚至於我们还可以取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旧约》是犹太教主修的,《新约》是基督教主修的,天主教《新约》、《旧约》统统都修,这三个教合起来在全世界信仰的人超过佛教,依据《新旧约》修行的人多,可以从这里头取材。我在天主教里面讲过《玫瑰经》,我们要开这个班,多元文化,成就众生。他喜欢哪个法门,我们都可以开,这一个班有十个、二十个学生,非常理想,为他们讲解,解答他们的疑问,我们要从这个路子走。其他那些班我们不著急,像音乐、歌舞、插花、烹饪,我看很多地方都有好多好多班。我们今天走的路子,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众生回归道德,帮助一切众生认识圣贤的教诲。学习圣贤,效法圣贤,我们走这个路子,自己安贫乐道。
  今天社会提倡竞争,我们提倡忍让,我们会生活得很快乐,过得比他们幸福。天天在竞争、在打拼,生活过得不见得有我幸福,不见得有我快乐。我们要传授这些年轻人健康长寿之道、幸福美满之门,拓开心量,发大誓愿,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是我们教学的内容、我们学习的宗旨。有多大力量,尽心尽力去做。要帮助一切有缘的众生,他只要来报名,只要来参加我们这个学习的班,就是有缘人。我们也像过去在台湾一样,不要他缴学费,饮食起居我们供养,这个课本我们赠送,要做!这是佛法。每天讲经说法,那是什么?已经入佛门的人,佛法讲根熟众生。没有善根的人,给他种善根;有善根的人,帮他善根增长。每天在研究经教、在听经,这是善根成熟的人。特别要帮助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现在家庭学校跟圣贤教育完全脱节了,这怎么办?希望真正有心的人士,我们共同努力,舍己为人,舍己为社会,为这个世界,自自然然遍虚空法界,成就的是大圆满,这才叫「成就众生普」。我们有愿有心,怎样落实?无尽的弘愿都有起步,这个起步在佛法里面称为「最初方便」,我们要认清楚。合这个十普,『得智慧光照普门法』,清凉大师只一句提示「智证普法」,确实,实智权智,你才能知能行,这是行菩萨道。这一句通三业,虽然说在意业,实际上通三业。第三句:
  【随顺诸佛所行无碍】
  清凉大师注解「身随佛行」,我们有这一句就够了。这句里头最重要的是『随顺』两个字,尤其是「顺」。真正能随顺诸佛所行,你要不能够放下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不能放下烦恼习气成见,你做不到。怎么落实?从放下这些落实。如善导大师所说的,佛在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做到;佛在经上不许可我们做的,不但不能做,念头都不生。『诸佛所行』,世尊告诉我们,说的话太多了,四十九年哪一天不说?这一切经典,哪一部经典里头没有?善学要抓住纲领,我们净宗学会的纲领,简单扼要,「净业三福、六和敬」。为什么六和敬这么困难?不能随顺诸佛所行!不肯放下自己妄想分别执著成见,他就有碍了。两个人都不能相处,都闹意见,都搞矛盾,你说怎么办?实在叫人寒心!想帮忙帮不上。只要真正肯放下,肯放下就是真正肯修行、真正肯随顺。
  《八大人觉经》不长,如果开短期班的话,可以选作教材。佛说「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能做到吗?果然能做到,六和敬还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和?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如意,这就没法子了,不能共住了。我们现在实在讲也煞费苦心,「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道场人多,你们几个人能和?你这三五个人很谈得来,分一个宿舍给你,你们三五个人住这边,不要打架;那几个人能投缘,能谈得来,我再分一间宿舍,你去住那一边。住一段时期,你们闹别扭了,好!重新再分配,只有用这个方法了。我们图文巴道场有三四十个人,要住在一个宿舍里头会打架,还好现在我们的房子多、宿舍多,你们谈得来的住一栋,谈不来的不要住在一起,只有用这个方法了。大的不能和,小和,小的不能和,那就没法子了,那只好一个人住一栋房子了。确实古时候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状况我们不太清楚,不过我们看到有一些变相图,画的图,比丘确实一个人一个很小的房子,可能是有根据的。
  我前几年在西澳伯斯参访小乘的道场,这个小乘的道场土地面积有一百英亩,在山上,有二十多个出家人,全是男众,路是自己开的,房子是自己造的,我看了很感动,很佩服。它有一个佛堂,共修在佛堂,上课在佛堂。有一个餐厅,用斋的时候在一起,住的时候一个人一个小房子。那个小房子有多大?要以香港人算这个面积,是算平方英尺,我看他那个房子只有一百个平方英尺,小小的房子。一个人一间,独立的,好,不打架,也没有人讲话。房子外面,他那个房子建筑得很好,外面的屋檐伸出来可以遮蔽雨。房子外面这个四周围,就是他自己经行的地方。房子里面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所以在晚上睡得就很早,房子里面都点小蜡烛。那个洗手间,大概是五、六个房子当中有一个,是共用,走路大概两三分钟。它土地面积大,只有二十多个小茅篷一样,好!
  这是一个真正修行的道场,我看了很欢喜。真正出家人,心地清净,为什么?跟外面隔绝,里面没有电视,也不听广播,也没有报纸杂志,每天依照他自己修行的方法用功。生活很清苦,自己种菜,自己种植,也有信徒供养。他们在市区有一个讲堂,每个星期有两次讲经,这是供养信徒的。信徒们有的时候送点米、送点吃的东西到山上。我们在外国,看到的是外国人修行的道场,这个道场办得很成功。真正能住得下去的,他心是定的,跟外缘断绝,能有成就。如果将来有缘,这样修行的道场很值得提倡。房舍一定要自己做,不要去搞这些建房的工作人员,不需要,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自己有成就感。道场应该是这个样子!
  我在图画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们比丘一个人一个小房子,不是住在一起。小房子很小,一点点大。所以出家人样样都要会,普!自己搭个小茅篷、搭个小房子住,行!自己可以做,不必求人。中国古时候祖师大德住山,都是这样搞的。莲池大师那个道场云栖寺,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最初他一个人在山上搭了一个小茅篷。他看到这个地方山好,山明水秀,人迹罕至,非常清净,在这个地方砍几棵树,搭个小茅篷。真的有道心,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清心寡欲,自己种植一点东西,自给自足。我们虽然生活在现代,要想真正成就,还是这一条路。在这个生活环境里面,「随顺诸佛所行」,建立一个小小的僧团,一心仰道。修学念佛法门的同修,在这个环境里头,果然把心定下来,肯定往生。第四句:
  【能入一切辩才法海】
  清凉大师也只有一句话解释这一句,「语入辩海」。辩才从哪来的?智慧。没有智慧哪来的辩才?无碍的辩才是从圆满智慧所起的德用。智慧从哪里来的?从清净心来的,佛家讲从禅定。真诚、清净、平等叫做禅定,我们把禅定说成这三句,大家好懂。不是高深莫测,绝对不是谈玄说妙,就在日常生活当中。诸位同修果然有真修,我发心护持,培养自己的德行;道德学问成就之后,如果有缘,教化众生。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佛法衰微到极处,今天最重要的一个工作是培养弘护人才,这是我们工作的重心,重点的工作,我们不能不认真努力去做。我们自己不能不发真正求道之心。当然在没有高等成就之前,一定得诸佛威神加持。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这些等觉菩萨说法还是佛力加持,蒙佛力加持。等觉菩萨尚且如是,我们如果得不到佛力加持,哪来的辩才!如何求得佛力加持?真诚感通,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就能感应得诸佛如来智慧威神的加持。
  我们在这个世间,这是发心出家唯一的一桩事,除这桩事情之外,世出世间一切法与我们都不相干。这桩事情做好了,普利法界一切众生。『辩才』是对他的;「诸佛所行」,自他都在其中。身业要做末世最好的形象,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末法时期是一万年,现在才过一千年,现在是第二个一千年的开端,还有九千年。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