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事待人用什么心?我们常讲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就是佛在经上常说的「大菩提心」。「菩提」不好懂,我这样写出来,大家好懂。菩提心的内容就是这五条,具足这五条,你就发菩提心了。真诚,决定没有虚伪;什么叫虚伪?妄念是虚伪。大乘经上常讲「真心离念」,那个「念」是妄念。菩提心的体,诸位都知道,是至诚心,《观无量寿佛经》上佛说的。什么叫至诚心?古德的解释,「一念不生是谓诚」。由此可知道,真心叫离念,有一个念头,心就不诚。可是《金刚经》上跟我们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诚,一念不生就是「应无所住」。一念不生,这是真诚,菩提心的体现前了。可是后头又加一句,「而生其心」,这怎么讲法?「而生其心」,生这个心是利益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是利益自己,这叫生心。生心无住,无住生心,生心跟无住是一桩事情。所以说决不生自私自利的心,不生这个心,要生利益一切众生的心,这就是大慈大悲,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家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要晓得慈悲是从真诚里头流露出来的。
清净则不染著;平等则不分别,没有高下;正觉则不迷,决定不被外面境界诱惑,这是正觉。用这种心来积德、来修善,成就的果报是无上菩提,究竟涅盘,如来果地上圆满的智慧德能。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落实,决定不能把佛陀的教诲变成个空洞的口号,那有什么用处?佛的大智、大德、大能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我们作学生的身上。我们学佛是佛陀的代表、是佛陀的形相,所以自己要常常检点反省,我们学佛学得像不像?每天展开经卷读诵经典,无非是检点自己的心行,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跟经上讲的一样不一样?不一样,赶快修正过来,这叫修行。
我们没有明心见性,见思、尘沙、无明没有断,只有依靠经典。经典里面所讲的道理方法,是已经断了见思、尘沙、无明这些人表现的心行,所以这个可以给我们做标准,我们依照这个方法修学,这才不会错。标准讲到最粗、最明显的是五戒十善,五戒十善从事上去做,这是福报;与理相应,那就是功德。总需要懂得,知道修福,知道积德;「聚」,是多。天天修福,天天行善,而不著修福行善之相,这就是德,把福报变成福德了。「聚」是累积,天天在干。财神菩萨天天给我们做模范、做榜样,这就能做到「增长一切众生福德聚」。他在这里教我们,帮助我们,让我们了解这些事实真相。
施财得财富,尽量去施,决定没有吝惜,财会源源不断而来。你决不要想它什么时候来?它来多少?那你就著相,你就完全错了。一切都不理会,只知道做,来多少布施多少,不可以把它留在这边。世间人听到佛这个说法不敢做,为什么?赚钱好不容易,非常辛苦,我这个舍掉之后,明天我生活怎么办?於是不敢做。佛的话是好话,很难相信,这是什么?理没有透彻明了,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才有许多疑虑。把事实真相统统搞清楚、搞明白,这个疑虑就断掉了。说放心大胆去做,说个「放心大胆」,里面还是有怀疑,如果没有疑问的话,连「放心大胆」这个念头都没有了。佛经里面讲「法尔如是」,自自然然是这个样子。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感应得,财愈施愈多。这是什么?因具足了。然后得财富需要缘;缘,无论从事於哪个行业,别人从事这行业不赚钱,你从事这个行业钱财源源不断而来。有因,有缘,后面就有果报。不是说我布施很多,我可以天天不做事情,等待天上掉钱下来,没这回事情!那是什么?你有因,没有缘,果报不能现前;有缘,没有因,果报也不能现前。因缘具足,善果就现前了,所以一定缘不能缺少。
有人赚钱很容易,有人赚钱赚得很辛苦,这是什么事情?你修因的时候不一样。你行布施供养,你很痛快,欢欢喜喜的布施,你得来就很容易,一点都不操心;你布施的时候很勉强,别人来劝你,不好意思不布施,布施得像割肉一样,很痛,又后悔,将来你财还是可以得到,但是赚得很辛苦;因为你施的时候不爽快,所以你赚的时候也不会爽快。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世间人这一关透不过!
法布施,增长智慧,智慧是德。法布施的范围非常广泛,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帮助人觉悟。诸佛菩萨,可以说所有一切布施供养,我们今天讲项目、类别无量无边,但是里头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就是佛法。如果他的布施供养项目跟佛一样多,就少这条,决定没有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个法就叫魔法,这不是佛法,佛跟魔的差别就在此地。魔是什么?你不能开悟,你就会受折磨,你迷惑颠倒。迷惑颠倒的人,哪有不造罪业的?你的财富愈多、地位愈高,你造的业愈重,没有一个不造业的。不造业的人是觉悟的人,他不造业,没有觉悟的人不可能不造业。所以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道理在此地。法供养里面,最重要的是「如教修行供养」。我们怎样报佛恩?怎样报父母恩?怎样报师长恩?师长他也有师长,我们中国讲历代祖师的恩,代代相传。佛告诉我们,唯有如教修行供养,这才真正是个报恩者。
佛在经上教导我们五戒十善,我们有没有认真把这个放在心上?有没有认真落实在自己生活上?这是供养。果然如法供养,必得诸佛护念,必得龙天善神保佑。像许哲居士常常说的,「老天爷会保佑我」,她说这个话多么有信心!信心从哪里来的?如教修行。反过来,如果是障碍佛法,果报很重。过去我们讲过《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我讲过三遍。也特别从这部经里面节录重要的教训,我节录了四十四条,放在我们《净宗同学修行守则》的后面。我总共节录《无量寿经》六十二条,节录《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四十四条,合起来一百零六条,不多,要记住。印成一个小册子,大家可以装在口袋里,常常拿这个来检点反省,成就自己的「福德聚」。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人对事对物,符不符合佛对我们的要求?我们要作真佛弟子,别人说什么那个不相干,他是凡夫,再多人说他都是凡夫,我要跟佛学。全世界的凡夫集合起来,智慧比不了佛;绝对不是说「三个臭皮匠就抵得一个诸葛亮」,你找三个臭皮匠去跟诸葛亮比比看!三万个臭皮匠也抵不上一个诸葛亮,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还是跟诸葛亮走,不能跟臭皮匠走。所以决定要尊重佛陀的教诲。
我们对佛陀的教诲何以能生信心?我最初学佛的时候,没有学佛之前我就有个概念,我相信古人。人家问我为什么相信古人?古人的东西流传几百年、几千年,他要没有道理,早被淘汰掉了。这千百年当中,多少人眼目看过,这就是值得我信赖的。现在人的著作没有通过这么多人的考验,我暂时放在一边,我不学你的,我没有智慧辨别你是真假,但是我不可以浪费时间。古人这个已经通过试验的,通过试验的大概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你这个好是好,没有通过试验,我只好把你放在一边。所以许多同修们都知道,我对於现在人的著作我很少看,为什么?东西太多了,看不了,我只好看古人的,舍弃现代人的。佛经翻译成中文也有两千年的历史,两千年当中高人太多了,他们都读过,流传到今天,可见得这个东西有价值。我们随顺佛陀教诲,随顺经典里面的教训,决定不会错!
有人说《无量寿经》会集本不如法,那你们诸位想想看,我今天编的《修行守则》不是更不如法了吗?东抄一句,西抄一句,不是更不如法了吗?就是我们净宗修行五个科目,都不是一部经上抄出来的。最明显的你们能看到,「净业三福」是《观无量寿佛经》上抄出来的,「十大愿王」是《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抄出来的,那不是更不如法了吗?他说他的「不如法」,我肯定我的如法。我抓住佛这几句纲领,做为我一生心行的指导原则,一生我真正的皈依处。我们依照这个方法修学,也劝导别人,我们看到有很多人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念佛往生的,往生的瑞相非常好,我们看到很安慰。这就是看到什么?看到效果,这才是真的效果,决定不再搞六道轮回。
我们一生随顺佛陀,我们不随顺别人的知见,要有这个智慧,要有这个见识。李木源居士遇到这些事情,一句不提,他有的时候拿来给我看,报纸、杂志这些东西,还有录音带,录音带我们基本上不听,文字看一下,马上就放在一边去了。不管他们怎么说,《楞严经》上讲得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听到、看到了,心里一动摇,一受他的影响,我们就前功尽弃,你说那多可惜!我们的父母、师长都流眼泪。
我们有个坚定向道之心,决不会受外界的动摇,认真去修布施。修无畏布施,什么叫无畏布施?众生有恐怖,身心不安,我们帮助他、安慰他,这是属於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的果报,健康长寿。在无畏布施里头,最明显的是放生,你看到那些动物马上就要被宰割之苦,你能够救它,能免於一死,这是属於无畏布施。其次我们在社会上看到老人,老人需要帮助,他很苦,体力、精神都衰退了,没有人照顾,我们发心照顾他。病人、老人、孤儿,帮助这些人是属於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所以佛教我们修因。但是六度是一个整体,不能够分开的,分开我们往往好心做错了事情,不知道这六个是一个,决定不能够分开。我们帮助别人要如法,要懂得法,这就是持戒;要如理,理是般若。所以无论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要如理如法。
在方法里面,一定要遵守规矩,佛教给我们和颜爱语,要懂得自己谦卑,不能够轻慢对方;对方再贫贱,都不可以用轻慢心。用轻慢心,你是修了福,你缺了德;「福德聚」,你只有福聚,没有德。对於一切苦难众生,我们要像佛一样的尊敬,即使对恶人也要尊敬。恶人为什么要尊敬?恶人他有佛性,我们尊敬他的佛性,并不是尊敬他的恶行,不是的,尊敬他的佛性。所以普贤菩萨教我们「礼敬诸佛」,「礼敬」决定是平等的,但是「称赞」就不是,「称赞如来」,它与性德相应的我们称赞,与性德相悖的我们不称赞,我们尊重他、礼敬他,不称赞他,不向他学习,这是佛的教诲。他有困难,我们要布施供养他,不能说他是恶人,我们就不要供养他,这错了。恶人,没有衣服穿我们送衣服给他,没有饭吃我们要送饭给他。换句话说,我们要用真诚心去感化他,不能跟他作对;跟他作对,他就不能回头了。真诚感化,久而久之,他会回头,回头是岸。
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不是圣贤,他不是佛菩萨再来,他是凡人,他有烦恼习气,他没有好的人教导他,他怎么会不做错事?所以这个是可以原谅的,只要他能改过自新,「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他不能改,慢慢等他,有耐心等待他,长时间感化他,这才叫大慈大悲。佛家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慈悲到极处!这是世出世间圣贤所不及的,唯有佛的心,这么清净,这么平等,这么样的真诚。我们以佛为老师,一心一意向佛学习、向菩萨学习,我们如何也能够帮助一切众生。
「增长」,用今天的话讲是提升,提升他们的福德,能够令一切众生「恒受快乐」,离苦得乐。离苦得乐不是一时,一时不究竟,「恒」。恒是往下生生世世,你都不受苦难,恒是这个意思。这一世帮你解决问题,你离苦得乐了,来世不行,来世还是受苦,这不是佛教。为什么?这一世时间短,来世的时间长,在六道里头任何一道都比人的寿命长。天人、地狱不必说了,大家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读过,饿鬼道、畜生道寿命都很长,饿鬼道的一天是人间一个月,如果也是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的寿命,一般平均寿命都超过一千岁,你就晓得堕饿鬼道,要想离开饿鬼道,在时间上来讲很长很长;畜生道愚痴,很不容易摆脱畜生身,我们都要觉悟!
释迦牟尼佛在经上时时提醒我们,当年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只树给孤独园盖房子,看到地上的蚂蚁,佛看见就笑起来,旁边学生看到,佛为什么笑这蚂蚁?佛说,这蚂蚁,七尊佛出世都过去了,它还作蚂蚁身。如果我们说一尊佛修行成佛要三个阿僧只劫,那七尊佛不是三七二十一个阿僧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