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的方法,而且还带表演;五十三参是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怎样把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道理方法,完全落实到自己的心行,善财跟这些善友给我们做示范。这是《华严》在全世界任何学术教学方式当中,确实是第一圆满。往年我亲近方东美先生,他告诉我,他说:《华严》这一种编排的方法,在全世界古今中外找不到第二部。所以他非常称赞。他是个哲学家,他把这一部书当作哲学概论来读,这是佛家的哲学概论。我从这个书里面体会到,宋朝朱熹编《四书》。朱熹亲近过佛法,我想他编《四书》的灵感,很可能是从《华严》这里得到的启示。因为《四书》的编辑跟《华严经》可以说是非常相似,它有理论,《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都是表演。孔夫子将学庸怎样落实,做出来给我们看;孟夫子将学庸落实在他自己生活工作里面,也表演给我们看;所以《论语》、《孟子》义趣就跟五十三参相似。所以说,他编这部书的灵感,很可能是从《华严经》上得到的启示。
诸佛如来在十法界的现身,不定现什么身,确确实实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主夜神得度,他就现主夜神身。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有七位善知识是主夜神,是这个身分,我们不能够轻视,对鬼神都不能轻视。主昼神、主夜神,大概就是民间所讲的白无常、黑无常,黑无常是主夜神,白无常是主昼神。所以六道众生我们都不可以轻慢,许许多多诸佛菩萨在其中现身。我们不能以轻慢心对一切众生,乃至於蚊虫蚂蚁,你说这里头有没有佛菩萨?肯定有。小动物那么多,堕落在畜生道里头,这么可怜,佛菩萨不帮助它吗?不去度它们吗?要度它们一定要现同类身,才能度得了它。要度蚂蚁,菩萨一定现蚂蚁身,跟它们生活在一起,要度蚊虫一定现蚊虫身,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我们要知道。我们轻慢这些小动物就是轻慢诸佛菩萨,杀害小动物可能这里头就有诸佛菩萨示现,而我们自己造作的罪业完全无知。菩提道上修学走得这么辛苦,障碍那么多,不知道原因在哪里,这些大乘经教值得我们深思。
清凉大师首先给我们指示出来,这一位夜神就是善财五十三参离垢地的善友,离垢地是二地菩萨,他所修学的法门是「寂静禅定乐普游步」。乐,世间人的乐总离不开五欲六尘,以此为乐。这个乐不是真的,佛叫这种乐叫坏苦,乐为坏苦,所谓是乐极生悲,它不是真的。真正之乐是禅定,什么是禅?什么是定?我们总要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为我们说明这个名词的定义。禅是禅那,梵语翻过来的,定是中国字,所以这个名词在译经体例里面称作「梵华合译」,上面字是梵音,下面是中国字,禅跟定的意思非常接近,所以采取这个翻法。而六祖大师给我们的解释说,外不著相叫做禅,内不动心叫做定。实在说,六祖这个讲法是从《金刚经》里面说来的,它的根源是《金刚经》。
《金刚经》上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弘法利生、接引大众要守住一个原则,佛教菩萨「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金刚经》上讲的;不取於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定。这两句话要用现代话来讲,不取於相,决定不受外面境界诱惑,这叫禅。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不会被它诱惑,不会被它所动摇,这是禅的功夫。所以禅是对外境,外境已经不能够干扰你,已经不能够影响你,这是你「禅」有功。定是从自己说的,自己能够如如不动。像外面境界,外面有人称赞你,你被他动摇,你就生欢喜心,禅定就没有了;人家侮辱你、骂你,你立刻就生气,禅定就没有了。禅定在哪里修?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之处,不是盘腿面壁。一切时、一切处去修个什么?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个人叫真正在修禅,这里头有大乐!不受诱惑,如如不动,这是什么心?真心,《楞严经》上讲的「常住真心」。会用真心的人是什么人?是诸佛如来,最低的程度法身大士,《华严》里面讲的圆教初住菩萨,他才会用真心,决不会为外境所动摇。这里面有真乐,所以「禅定乐」。
「普游步」。普,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游步是形容、是比喻,哪个地方有感,佛菩萨就应,感应道交就譬喻「游步」。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是「普」。普游步也就是大勇健的意思,勇是勇猛,健是健壮、快捷,帮助一切众生。
众生之感,有有心的,也有无心的,佛菩萨的应完全是无心。佛菩萨要有心,他是凡夫,他不是佛菩萨。众生之感,所谓是有显感、有冥感;显是明显,我们求佛菩萨保佑、求佛菩萨加持,这是很明显的显感;还有一类,我们还没有起心动念,不是没有起心动念,是那个念头非常微细,自己都不能觉察,佛菩萨已经知道了,他也来应。佛菩萨的应,也有显应、也有冥应;冥应是暗暗当中加持,你并不觉察;显应是非常的明显,让你觉察得清清楚楚。
我前天跟同修们提到过,这是半年前,刘作荃居士,她过去住在美国,去年她离开美国搬到澳洲。我们在澳洲买了这个小地方,我不能在那边住,我就让悟谦跟她两个人住在山上。山上的人很少,我们住的那个小镇,面积很大,总人口只有三千人。她告诉我,这个事情是在半年前发生的,悟谦法师下山学开车,在布里斯本住两个星期学开车,她一个人住山上。她们两个人住在山上非常精进,真的求佛菩萨保佑,她心不安,四周围都没有人。悟谦告诉我,我们天天拜佛,拜佛之后拜馆长,把馆长照片也供在那里当佛菩萨看待,求馆长保佑。在这两个星期当中,山上只有刘居士一个人住。她说,有一天,她进城去买东西,看看时间还早她就去洗头,洗完头之后天黑了,回去找不到路。大路是没有问题,拐弯那个小路找不到,她说:开车开了很久。应该说我们那条路是十五分钟就到了,她开了很久还没有看到回家的路,心里觉得不对,决定是开过了。所以车再倒过头来回来找,车开得很慢,仔细去找。走到岔路的时候,忽然看到我们自己这栋房子灯都亮了,房子外面、里面灯全亮了。她非常欢喜,她以为是悟谦回来了。其实悟谦在布里斯本,她以为她回来了,就很高兴。车开到家,门是锁的,她就把门打开,大门一打开,她一进去,这个灯全黑了,一个人都没有,这是感应。从此之后,她说她住在山上不怕了,知道有佛菩萨保佑。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有这么明显的感应,非常不可思议。这是显感显应,太明显了。所以道场确确实实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问题是你要诚心学道,目标是在这一生当中要肯定成就,你才能得到诸佛护念。这个世间全是假的,一场空。
我在澳洲建这个道场,为什么?为那些年轻人跟著我十几年了,我七十五岁了,随时可以走,我走了之后,他们连个修行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我对不起他们。馆长走了之后,我们散居世界各个地方,无家可归,他们心也不安。我建这个地方是为他们,不是为我自己,我自己什么都不要了;是为这些年轻人,给他们一个小地方,让他们把身心安定下来好好的去办道,这是我对出家人的照顾。古晋这个地方,我也建一个道场,建一个念佛堂,这是对於在家信徒的交代。你们在家信徒,如果有假期、有时间,喜欢念佛,古晋这个地方有个念佛堂。我们会请两、三位出家人来领众,随时可以去。都不是为我自己,我自己这一生当中随缘度日,到哪个地方都行、都自在,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晚年还住在这个世间,没有别的,帮助年轻人,帮助你们成就,就这一桩事情。所以有些人以为我到澳洲不回来了,这是虚妄的猜测,这不是事实。我在这边跟李会长密切的合作,我们在此地的工作就是教学,推动宗教与族群的团结合作,我们带头来干这一桩事情。这两个道场建立之后,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也就没有任何牵挂的事情。建好之后,让他们自己去经营、自己去管理,教导他们修学的方法,让他们身心安稳下来。
在这个时代,我们出家人要做个好样子给社会大众看看,不能说只顾自己成就,不问别人,这不是成就。我常常说,我自己修得再好、经讲得再好,后继无人,你没有成就,你不算成就。什么是成就?后头有人继续,那你是真正成就。最伟大的成就是后面的人超过我,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后面的人不如我,我就有遗憾,我所做的不圆满。后面学生超过我,我做得就圆满,所谓是后来居上。他不能在我之上,那是我的失败,我没有成就,这个道理现在人懂得的少。所以现在在教学、领众薰修,我都找老同学来带,为什么?希望这些老同学们各个超过我,这是我们这一生真实的成就。
要想有卓越的成就,最重要的是要有机会给他实习、给他锻炼,你不给机会给他锻炼,他怎么会成就?讲经,讲台上的锻炼,修行,生活上的锻炼,统统要交出去。我建立道场,我不管,我让同学们自己去管,我在旁边看著。我要插手去管,不让别人管,他怎么会成就?所以道场建立,如果在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我挂个名。如果可能,我名都不挂,我都不要。我们起心动念为佛法、为众生,没有一丝毫念头是为自己,这是我学的,这也是我教的。这里面才真正得到乐,乐是什么?心里头没有忧虑、没有牵挂,这是真乐。万缘放下,世出世间一切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里头有大乐。《论语》一开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所学的统统做到了,那个「习」是做到。所学非所用,那里头没有乐。我所学的都做到了。
我也跟同学们说过多少遍,我二十六岁学佛,用中国虚岁来算今年五十年了,整整五十年。五十年我的心得,将佛法总结我写了二十个字,我所学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我五十年学的就是这个,修的也就是这个。目标方向非常单纯:求生净土,在这个世间全心全力帮助别人。众生里面根性不相同,佛家常讲有上根、有中根、有下根;上根,一闻千悟,我遇到过,不是没有;中根,要天天劝导,要很有耐心,要假以时日,三年五载,十年、二十年,在旁边照顾他,帮助他回头,帮助他觉悟;下根,烦恼习气非常深重,他没有能力克服他自己的烦恼习气,我们要为他下种。他这一生不能成就,来生后世什么时候他烦恼轻了,种子起现行。这就是佛门当中常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我们这一生有没有成就完全靠自己,一定要克服自己的业障;业障消除,菩提道上自然就一帆风顺。这个别人帮不上忙,我帮不上忙,佛菩萨来也帮不上忙,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业障是自己造的,必须自己消除才行。佛菩萨帮助我们,只能帮助我们把这个道理讲清楚、利害讲清楚、方法讲清楚,我们自己觉悟,依教奉行,才能消除自己的业障。要克服自己的妄想情欲,情识欲望一定要克服,知道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这个东西是虚妄不实,我们过去生生世世被这些东西害了。多少人已经成佛作菩萨,我今天还是个凡夫,什么原因?我没有能力克服自己这些烦恼习气,所以堕落成这个样子。勇猛精进,成就自己,帮助众生。
「寂静禅定乐,即是定体」,这一句话很重要。寂静里面的乐趣是无有穷尽的,在世间法里面讲,这叫清福。享红福容易,享清福难,难在哪里?难在他有相当高的水平,他才能享清福。如果他没有这样高的修养,你要让他一个人住在很清净的境界里头,他会发狂。我们看到有一些人发心要闭关,不错,多少人来送他、来护关,听说过了一、两个月,他从墙上跳出去。什么原因?他没有这么高的修养;换句话说,他还不能享清福。热闹欢乐场所他天天去,很开心,那享红福,容易享。清福是要德行,没有德行的人不行,闭关关不住。身是被它关住了,心关不住,那个麻烦就大。所以他翻墙跳出来还算不错,他要不出来,在里面会得神经病,那个麻烦更大。所以住山闭关,那都是真正的清福,确实要有相当程度的修养。你能够得寂静禅定乐,你的心定了,得定体。
「现法乐住,故名为乐」。现是现前,无论在生活、无论在工作,一个人住山闭关,生活非常俭朴,工作有定课。有些人念佛、有些人参禅、有些人持咒、有些人诵经,无论从哪一样,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