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像供在家里面要供什么地方?如果你们家里面的房子很多,应当要空出一间做佛堂,供养佛;如果房间不多,就供在客厅,都行。客厅供在上方,这个上下怎么区别?坐在这个位子,每一个人进到这个房子,他第一眼看到,这个方就是上方。像我们现在这个讲堂,我们坐的这个地方就是上方,门窗都在两旁跟对面,无论什么人进来,你在这里第一眼一定看到,这个方向就叫上方。每一个家庭的建设都不一样,所以上方不能按东南西北来说,要看他门户怎么开法。如果家里面人不信佛,反对佛,客堂也不能供佛,那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一个小佛龛,供养在你的卧房都没关系。做个小佛龛,有门,或者用个帘子,你拜佛的时候打开,拜完之后再把它的门关好,这样很好,很恭敬。我们的恭敬心到了就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最近,还有不少人要来找我写字。前一个月茗山老和尚在此地,告诉我说,太苦了。找他写字的人太多了,堆成一大堆,一天到晚写不完,累死了!八十四岁了,天天叫人家站到那个地方写字,於心不忍。他说幸亏他还没有学画画,如果学画画,那就完了。所以现在有些人找我写字,我要找人代笔。真的找我写,我写小字,你们去放大。我们不可以开这个例子,开这个例子茗山法师是榜样,真的会累死。所以这一些应酬都是形式,形式不重要,佛法的修学重实质。实质是如何破障,怎样去断烦恼,怎样恢复自己清净平等觉,这个重要!
第二句,『佛示妙理令开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所以叫「妙理」。六道凡夫,包括十法界里面这些菩萨、声闻、缘觉们,他们起心动念都是从意识里面流出来的,从识心里头流出来的,不是从自性,所以他们东西就不妙了。称性,这叫妙;不称性,这就不妙。如来与法身大士,所谓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一些人都是超越十法界,住在一真法界,他们的法妙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
不但诸佛菩萨为我们讲经说法,更难得的是他表演给我们看。此地文字里头的「示」,这个「示」,言说跟表演都包括在其中。佛为我们开示,我们做学生的人要能够悟入。如果佛对我们的开示,我们看到了、听到了,不开悟、不懂,不能够依教奉行,这就是我们的业障太重,得不到佛法真实利益。这事怎么办?一定要知道消除业障。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一句话是真的,决定不是妄语。可是我们有很多人求佛并没有感应,这是什么原因?大师说,这是我们自己有业障,障碍住感应,必须将自己的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
要怎样消除业障?老师说,要改过、要忏悔。忏悔就是改过,儒家讲的「不贰过」。因此真正会用功的人,真正会修行的人,他用的是什么功夫?他所用的功夫,天天反省、思惟、检点自己的过失。这一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与佛的经教;我们受持《无量寿经》,就用《无量寿经》就行;跟《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比照一下,有几桩跟佛讲的相应,那你就做到了,好;有几桩跟佛所讲的不相应,没做到。你能这样的检点,你就觉悟了,佛法讲开悟,你开解了、明白了。已经做到的要保持,明天还要继续做到,不要忘掉了;没有做到的,明天应当努力去把它做到。所以经要熟读的原因就在此地,我们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念头才起来就知道,我这个念头该不该起,我这个话该不该说,我这个事情该不该做。佛菩萨怎样教导我们,我们应当怎样学习,这个叫悟入,要契入佛的境界。
净宗,夏莲居老居士讲得好,这是「大乘之大乘,了义当中的了义」。他这个话不是随便说的,有经论的依据,也有古大德的说法。近代人,有一些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反对这个会集本,说经不应该会集。我在前几天听李木源居士告诉我,他说有法师就提出这个问题,向一位老法师请教,这个老法师是反对会集的。这些年轻法师都经常在外面做佛事,就跟老法师说,「我们每一堂佛事都是会集的」,向老法师质疑。古人编的《朝暮课诵》,编的种种忏仪,都是取自於许许多多经论,不都是会集的吗?那要不能会集的话,早晚课不能做了?早晚课的仪规都要改过来了?所有这些佛事也都统统要改了?老法师听了,没有话说,掉头就走了。
再说得亲切一点,我们每个人有这个身体,身体也是会集的,许许多多不同器官会集的,眼睛不是耳朵,耳朵不是鼻子,如果不准会集,好,只有一个眼睛,其他都不要,行不行?讲不通!我们身体不就明明是个会集的吗?释迦牟尼佛讲一切经,给诸位说,统统是会集的。他从哪里会集?会集古佛所说的。所以世尊说,他一生没有说一句法,谁要说他说法,那是谤佛。清凉大师在《华严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说过去古佛所讲的,他也是会集。只要你会集得好,会集得让一切众生读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能够开解,你就度了众生,你就帮了众生的忙。
这一部经里面,有许多的理论,有许多的方法,有许多境界,它还是会集的。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现在所读的这个本子,八十卷的本子,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它怎么不是会集的?佛不是在一个地方讲的,七个地方讲的,九次法会,这不是会集成这个本子吗?由此可知,凡是有意见的,都是妄想分别执著。佛跟大菩萨教导我们,怎样才能够契入佛的境界?要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天天还在妄想分别执著里头做活计,你哪一天能出头?换句话说,你的心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清净,能平静下来?
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是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现前,这样我们学佛才真正找到了方向、找到了目标,我们才会有成就。所以常常要反省,每天晚上做晚课;这个早晚课我说的次数太多了,早课是用佛法提醒我们自己,这一天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要遵守佛的教诲,不要犯过失;晚课是反省、是检点、是忏悔、是改过,这个早晚课真的在用功夫。决不是说早晨、晚上,把这些经咒念一遍给佛菩萨听听,念完之后就没事了,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经上讲的全不相干。这样作法罪重了,为什么?早晨骗佛菩萨骗一次,晚上又骗一次,一年到头都在骗佛菩萨,你这个罪业重!佛菩萨没有真的在面前,只是造的像,连这个像你都欺骗它,你说你这个心太残忍了。所以一定要懂得做早晚课真正的意思,依教奉行,功德真的是无量无边。
下一句是比喻,『譬以明灯照世间』。这个世间黑暗,「明灯」是佛菩萨的智慧。这个地方也提示了我们,唯有真实智慧,才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学佛求的是什么?求的是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不是从经教里面来的。经教念得再多、记得再多,如果不能够体悟,那你所学的叫「记问之学」。你也会说,也能说得天花乱坠,你的烦恼没断,你的习气没断,只要有烦恼习气夹杂在你所修学的里面,都叫做「世智辩聪」,你没有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定里头来的,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心、平等心。你的心清净平等就生智慧,下面一个「觉」,觉是智慧。智慧是从清净平等里面生的,不是从经典文字里头生的,这个我们要懂。
经典文字是诸佛如来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真实智慧,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清净平等心,你决定看不到经典里头的智慧,你能够理解的经文都是世智辩聪,都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菩萨的意思。我们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是用自己的意思来解释佛经,不是佛的意思。经典里面的意思无量无边,字字句句都是大圆满,不仅《华严》是圆教,圆满,一切经教无一不是大圆满。大乘佛法里常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所以不一定限制这一部经,部部经都是大圆满,字字句句都是大圆满,你能看得出来吗?一字一句讲一百年也讲不完,那是你的智慧开了。智慧不开,这一句,两、三句话就讲完了,再就没得讲了,这是智慧不开。
所以一定要懂得,学佛就是学开智慧,要学开智慧一定要依照佛菩萨的教诲,有次序,按部就班。头一条是戒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是什么?绝对不是讲五戒、十戒,这个意思太窄小了。戒学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诫;换句话说,所有一切经、律、论都是教诫,我们要遵守。对初学,入门要选择一门,专修。「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佛菩萨、祖师教诫我们的,我们遵守。可是这一门,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经论,你要读诵,你要受持,还要为人演说。这一句话,佛在所有经里面不知道说多少遍,「读诵受持,为人演说」。读诵是戒学,受持就有定慧,受是完全接受,接受佛所讲的理论,接受佛所教导的方法,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把这些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把佛所教的方法变成我们的生活行持,完全落实才管用。这叫「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永远不失掉。「为人演说」,就是读诵、受持具体的行法。「演」是表演,我们把佛的教诲,譬如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佛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我们做到了,完全落实了,这叫「演」,表演给别人看,演是做给别人看。「说」,别人看了之后向你请教,你就讲解给他听,这叫「说」。做到以后再说,这是真修行,这是真正得受用。
经论虽然多,佛教人方向跟目标决定是一致的,所以无论修学哪个宗派,显宗好、密宗也好,教下好、宗门也好,没有一个法门不好。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佛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关键在契机,我的根机,我的程度,我现前生活的方式,哪一个法门对我最适合,我就选择哪个法门。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能力选择,佛很慈悲,他代我们选择,这个选择提供我们做一个参考。佛在《大集经》里面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佛跟我们说了一个大方向。我们实在不会选择,想想佛说这三个时期,三种不同的根性,三种不同的成就,我现在生在末法时期,那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就老老实实修净土。这是佛提供我们的参考资料,帮助我们选择法门,这是依教奉行。
净土经论,确实在这个末法一万年,已经过了一千年,后面还有九千年,我们想想一定可以大行其道。什么原因?它简单、容易,能够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进入到工业高科技的时代,每一个人生活分秒必争,如果有大量的典籍,一般人看到都会感到困难,很难学习。净土经论在所有宗派里头最少,它只有六种,六种的分量都不大,是以《无量寿经》的分量最大,其他的经论跟《无量寿经》比,分量都少很多。六种东西合在一起,现在我们可以把它订成薄薄的一小册,单单就这个现象就会被现代人接受、现代人欢迎。又何况这六种里面,不必完全受持,选择一种就可以了。任何一种只要如理如法的修学,这一生当中决定能够破障,断烦恼,往生不退作佛。
六种里面经文最少的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全文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少。《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它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最少的。经文虽然少,义理圆满,方法精要。大势至菩萨,这是夏莲居老居士说出来的,他老人家没说出来之前,古人没有人说过,这是他的慧眼独具。他在《净修捷要》里面跟我们说,「净宗初祖大势至菩萨」。我早年,黄念祖老居士将这本书送给我,我一翻到这一句,我吓了一跳;然后一想,果然不错,他确实是净宗初祖。他是虚空法界的初祖,尽虚空、遍法界头一个提倡念佛,专修专弘的是大势至菩萨,法界初祖。於是我们就想到,咱们娑婆世界头一个提倡的是谁?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成道,第一部宣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经佛是在定中讲的。华严会上普贤菩萨在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是我们娑婆世界初祖。慧远大师在中国提倡,是中国初祖。所以要讲到净宗初祖,我们要问是哪一个初祖?法界是大势至菩萨,娑婆是普贤菩萨,中国是慧远大师,这事我们就搞清楚了。
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