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座佛教的特色-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种力量由上帝所掌管,而其他的宗教则分别由三个或更多的神负责。但不论
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或多个神,人的责任同样都是向他或他们礼拜、祈祷。
佛教徒认为陷入上述所谓神的三种主宰力量或置身天堂,那既不是值得骄傲的事,
也不是能证得自在、究竟解脱或苦的止息的涅盘。人仍是无常变化的轮回漩涡中
的主体者,也仍然受制于外在因素,仍在祈求希望的国度或企望永远生活在上帝
的天堂,这是尚未解脱,未具足「不生」之清净心的状况。
'佛教徒追求究竟的自在'
佛教徒认为只追求天堂太过简单、平淡,不够怡人,他们努力追求的是超脱永无
止尽的创造、控制与毁灭的影响。佛教徒寻求究竟的自在、解脱和灭除包括永远
生活在天堂的所有束缚,因为究竟灭除所有的束缚才能为今生带来究竟的安乐,
创造、控制与毁灭的力量对于想解脱天、人束缚的心没有任何作用。身为佛教徒
的我们,在佛陀的引导之下,发现上述三种力量的事实。谨述如下:
(一)自然的创造力被称为创造神,其实是无明(无知或对苦、苦的起因认识不
清)。它的功能是「行」(造作),因此创造了不同的有为法。经典上说:「无
明缘行,行缘识等」,直到充满烦恼的众生出现,并为世界带来各种危机。
(二)自然的控制力被称为控制神,其实是业力或因果律。在因果律中,人们由
于无明,受善恶业的支配,而系缚自己。
(三)自然的毁灭力被称为毁灭神,其实是无明,它以三种渴爱的形式出现,使
人陷入种种渴爱,且使欲望到达顶点,以致沈溺于财富、权势等世间欲乐,至死
而不知道德、羞耻和畏惧。
上座部佛法有一套修行系统,根据这套系统就可以了解:这一切只是由无明产生,
它以各种不同形式,而产生创造、控制和毁灭的力量。所有生命都在无明的掌控
之下,并产生永恒相续的苦,而这苦就如水的漩涡,轮回不已。
上座部佛教也明白所有众生必须努力奋斗,以消除创造、控制与毁灭力量的真正
源头──无明。我们必须透过自己的能力,产生智慧,以对抗无明,我们不能将
自己置身于「上帝」──永久的创造神、控制神和毁灭神的控制下。事实上,所
谓的上帝,就是无明,而三种神则是行、业力和爱欲。
'八正道是无明的终结者'
奉行佛陀所指示的八正道可以去除无明,获得智慧。这使我们明白诸法实相,以
致证得究竟智慧且明白究竟真理。不执取世间任何事物,甚至天堂也不执取,不
「生」,也不「有」。不「有」,是因为「我」只不过是无明所造成的自我幻相
而已,而不「生」则是不生为任何生命型态,包括天堂的天神。
「我」或「自我」只不过是内心妄见的产物,当心中没有妄见时,「我」就消失
了,只剩下不受神力左右的清净心,清净心不执取任何事物,它不生、不有,没
有束缚,也没有需要撑持的「我」,因此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或受制于任何人。
清净心超越所有神力的控制和毁坏,它才是今生今世究竟自由、解脱与所有烦恼
的止息处,无须等待希望国土(净土)或上帝天堂,这就是涅盘或人类的至善。
一如圣典所说:「一切佛都说涅盘是至高无上的」,它超越迷信的宗教信徒理解
的范围。
上座部佛教没有作为诱饵的希望国土(净土)和天堂,也没有让人们执著的人格
神或事,纯洁、清净与宁静的真心三宝取代上述的神,并且协助人们证悟,因此
上座部佛教绝不能与迷信视为同类。
上座部佛教的弘法工作不需要任何军队、诱饵、报酬,甚至不需要多采多姿的宗
教仪式和物质化的典礼,就可以传到全世界。这是因为人们事先从教法修行中得
到极大的喜悦,甚至一开始只是抱著尝试接触上座部佛教的心态,也会得到极大
的喜悦,佛教史中有许多这种例子。以上是上座部佛教与迷信不同的第三项特色。
'佛教三宝的真义'
四、把人所具足的三宝当作开启智慧的目标,取代依赖有神教信仰中的外在上帝,
因此这是「智慧之神」,而非「信仰之神」。
上座部佛教的三宝可取代有神教诸神,这具有二层意义。
就适合初学者理解的通俗意义来说,三宝是指:(一)佛:靠自力觉悟并弘扬所
悟之法的人。(二)法:佛陀证悟并弘扬的究竟真理,是为了让每个如法修行者
都能学习、修持并证悟而达到解脱。(三)僧:听闻、体解、修持并证悟「法」
的人。
简单地说,「佛」是证悟并弘扬「法」的人;「法」是以文字呈现说明有关修行
和证悟的种种方法;「僧」是所作所为都依据佛陀教诲的人。这种三宝在通俗意
义上可称为「佛教的三位一体」──上帝所化现的三种相。根据佛教说法,其意
义如下:「上帝」(即通俗意义的佛性);使人成为「上帝」,并使人与「上帝
」合而为一的事物(也是佛性);已经或有能力与「上帝」合而为一的人(具有
佛性的人)。
但从针对深入了解者说的奥妙意义而言,本质上只有一宝,就是纯洁、清净与宁
静的究竟安乐的本质。当心净化到某种程度时,它就会在心上显示出来。它是真
正的宝,或所有宝中之宝,也是使人成为佛、成为僧的宝,这是永恒的「法」。
我为什么会说只有一宝呢?这是因为当我们去研究那位体解并教导「法」的人(
佛陀)时,我们知道他是证得并教导我们认知宁静、清净与纯洁的究竟安乐的本
质。就他本人而言,他心中恒常具有这三个特质,而且这是他全部的本质,就因
为常驻他心中的是清净等特质,所以他被称为佛陀,如果心中没有这些特质,他
就不再是佛陀了。这究竟安乐的本质就是佛陀,而非凡夫,作为基础的身和心只
是这究竟安乐的外壳。
至于佛所证悟并弘扬的「法」,那就是宁静、清净与纯洁的究竟安乐的本质,这
些本质时时刻刻都存在他的心中,换句话说,这有三层意义:(一)就理论而言,
是得到究竟安乐的道理或方法;(二)就修行而言,是到达究竟安乐的行持过程;
(三)最后,就证悟而言,所教导的就是「究竟安乐的本质」,这是我对它最佳
的称呼。因此,佛陀所追寻、发现、证悟并教导的就是究竟安乐的本质。事实上
这就是法宝,理论是它的地图,修行是遵循地图的旅行,而证悟就是所要抵达的
目的地。
至于那些和佛陀一样已经体解、修行并证悟相同真理(法)的人,他们明白如何
得到究竟安乐,也已经修得并证悟究竟安乐。一旦证悟,究竟安乐永远成为他们
心灵的本质。这种存在心中的本质,才是僧伽的真义,作为基础的身心,只是究
竟安乐的外壳。
根据上述说法,究竟安乐的本质才是佛、法、僧三宝的真义。任何人若能自然证
入这种安乐的本质,实质上就能获得三宝,因为他本身就是三宝,而三宝永远属
于证悟它的人。
如上所说,不论是通俗意义的三宝或奥妙意义的一宝,对所有佛教徒而言,其地
位就像上帝在有神教中的地位一样,获得三宝的人就与「上帝」──佛教的真正
上帝──合而为一,而不需要任何创造、控制与毁灭的作用。如果我们需要一个
属于上座部佛教的上帝,我们可经由道路、方法去证悟智慧之神,而非只是让人
信仰的上帝。
这就是上座部佛教的第四项殊胜的特质。
结论
我演讲的时间快要结束了,让我利用这个机会做个结论。贵国与我国必须珍惜上
座部佛教的纯正佛法和彼此间的友谊,世界上的学者都承认上座部的佛法仍然保
有纯正的原始佛教,因此我们应尊重、护持它。
八正道是佛法的核心,它使得世界不缺乏阿罗汉,八正道并非遥不可及,只要遵
循正确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像一个轻的物体飘浮在海上般,轻而易举地修行。
八正道是可用来追求世间和出世间利益的法则,我们决定超脱由烦恼所造成的创
造、控制与毁灭的神秘力量,我们希望透过上座部佛教来证入不生、不有、不灭、
究竟安乐的涅盘,也希望排除对自我或世间任何上帝的执著,使内心拥有纯洁、
清净与宁静的纯正三宝,而没有任何的烦恼。我们所要保持和追求的就是这份理
想,而不是其他信仰的任何神只(上帝)。
上座部佛教认为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帮助我们,这非常合乎理性并有益于生
命,因此,它不是我前面所说的社会大众所沈溺的迷信信仰。我们的宗教有能力
对抗并摧毁物质主义的影响,我们正处于去认识、体解、修持并证悟这种修行法,
并且可以有效地指导别人,这是因为我们具有崇高的心力,可以了解心灵或意识
的秘密,甚至超世俗的智慧。
我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要做犀牛,(这是泰文的习惯用语,我这么说是因为不晓得
其他国家的说法。)犀牛无法享受笛子吹奏出的美妙曲子,而出世的真理时时刻
刻都在演奏美妙的音乐,如果我们是犀牛就听不到这些音乐。大约西元前五○○
年,在哲学家辈出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对犀牛吹笛子,但犀牛却不理
睬。赫氏与佛陀同一时代出生,只比佛陀晚几年,他所提出的 Panta Rhei 理论
是:「世事流动,所谓的世间只不过是连续的流动,没有任何真正存在的东西,
只有变化,就好像燃烧的火焰是由连续的燃烧与熄灭所组成一般。」这种说法就
是佛陀的「诸行无常」。但希腊人无法明白这种道理,并称赫氏是「晦涩难懂的
人」。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当初希腊是犀牛居住的地方,是一物质主义
哲学盛行的地方。尽管时至今日希腊仍为世人推崇为哲学家的国土,但那些犀牛
仍无法了解有关超越世间的陈述。
我们必须为我们了解并珍惜佛陀超越世间的真理感到骄傲,我们拒绝做迷信信仰
的犀牛,因为我们真的不喜欢物质主义的人天福报。
上座部佛教属于心灵层次,所以我们的目的指向涅盘。涅盘解脱所有可能造成幻
觉的力量,这些幻觉让我们永无止尽,一次又一次地被创造、控制和毁灭。
泰国到处可见闪亮的黄色僧袍,这表示有很多人超越创造、控制和毁灭的力量,
也表示光或智慧的存在,这光与智慧显示永不再受苦的清净。
这些的确就是上座部佛教殊胜、高贵的教义,我们必须永远地保持这些高贵的品
质,就像盐保存咸的味道一样。
【编者按:本篇节录自佛使比丘于一九五○年十二月六日,在缅甸仰光举行的第
六次结集会议的演讲稿。文内标题为编者所加。】
********************************************************************
【录自:香光庄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