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把邪的当作是正的,正的当作邪的,正法加以排斥,邪法他还特别去表扬,这事情麻烦大!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看到许多人是这个样子,我们看得很痛心,迷了之后回头难,很不容易。
劫害心,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损人利己,损人利己的心就是劫害心。劫等於说是劫夺、抢劫。花样很多,手法很高明,让你不知不觉上圈套,到自己最后受了害,后悔来不及。劫害里头最常见的赌博,你们想想赌博是不是劫害?让你自投罗网,你本来想这是不劳而获,一本万利,我押下去之后就可以赢很多钱;哪个发财的人是靠赌博起家的?没有那个道理。十赌九输,用这个方法来劫夺你的财物,你自己完全迷而不觉,许许多多人,这古今中外都有,中国人好像特别多,倾家荡产。
我从小看到一个例子,我的姑父,我父亲的姐夫,是个富家子弟,就是喜欢赌。中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应该不到四十岁,我离开家乡的时候,他不到四十岁,倾家荡产。在那个时候我们家乡他们的家族是相当富有,住的房子是砖造的,砖墙瓦屋,我们住的是茅草盖的茅屋,土墙茅屋。他们家里盖的是砖墙瓦屋,那就是很有钱的人家,最后连这个房子都赌输掉。我们看到人家来拆房子,瓦拆下来、砖拆下来带走。我姑妈天天哭,好像她还有四、五个小孩。看到那种凄惨的状况,本来一家生活过得很幸福,到最后过得那么样艰难,赌掉了。所以我看到劫害就想到我姑妈家的事情。再看看现在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赌场,看到真叫寒毛直竖,多少人进去之后倾家荡产,何苦来!
接著看下面恶毒心。这个心害人,是贪瞋痴里面最严重的瞋恚。瞋恚重、嫉妒重,看到别人有殊胜的事情,好事情,他不能忍受,想尽方法障碍、陷害,这也是自古以来就有。佛教诫我们不可以有这个心,有这种心都是地狱,不讲三途,就是地狱。轮回心里头,不善的心就是轮回心,轮回心里头的地狱心,好人好事容纳不下,想尽方法去破坏,这还得了!佛告诉我们,我们见到别人的好事,就是见到好人好事,可以修不费功夫的功德,什么叫不费功夫?赞叹,赞叹几句,功德!
在我们佛门里面诸位要知道,最殊胜的无过是讲经、念佛,这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天天讲经,念佛堂天天有人念佛,你要是在外面毁谤:不要去听,不要到那里去念佛。这是恶毒心,你断别人的法身慧命,当然你会有果报。果报报完了,以后再回到人间来愚痴,你断别人的智慧,生生世世愚痴。到什么时候你回头,忏悔改过,你才慢慢生智慧,很麻烦,不容易!你要换个态度,介绍别人来听经、劝别人来念佛,你的功德大。别人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他怎么成就?我接引他的,我介绍他的。所以吉凶祸福在哪里?在我们自己一念之间,一念善是吉、是福,一念不善是凶、是祸害,这不能不知道。
再说嫉妒,嫉妒就是决定不能够看到别人有超过自己的,或者是财富,或者是聪明智慧,别人比我好,我不如他,嫉妒心生起来。严重的,怎样障碍别人,毁谤别人,目的无非是把自己抬高,可能收到眼前的效果,但是往后看亏就吃大了。我们看看历史上宋朝的岳飞,秦桧嫉妒他,宋高宗也嫉妒他,为什么?他们那个时候很年轻,三十几岁。宋高宗的哥哥钦宗、他的父亲徽宗。父亲、哥哥被金人俘虏去,他逃到江南,定都在杭州,在那个地方自己做上皇帝。岳飞是抗金的名将,节节胜利,如果把他的父亲、哥哥真的再迎接回来,宋高宗心里想,皇帝是让他哥哥做还是自己做?当然他父亲不会做,父亲回来是太上皇,这纳闷。口里讲是希望把父亲、哥哥迎接回来,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决定不能让他回来。秦桧心里想(秦桧是宰相),如果徽宗、钦宗真的回来,论功岳飞的功第一大,宰相可能是他,他自己这个位置就坐不稳。为了要保全自己的地位,这个官位,只有想办法把岳飞除掉,跟金兵谈和,一切维持现状。他们的心态是从嫉妒出来的。
这些事情我在这一生当中看得很多,由於嫉妒心造成的伤害,眼前是伤害别人,到最后自己决定受严重伤害。你看宋高宗、秦桧在历史上,所谓是遗臭万年。秦桧如果知道岳飞坟墓前面塑了铁像永远跪在那个地方,我相信他就不敢做这个事情。一直到现在,一千年没有一个人原谅他,遗臭万年。大的嫉妒伤害到国家民族,为了嫉妒一、二个人,伤害到国家民族,使整个民族羞辱,为了个人做这么样的恶业;小的嫉妒可能伤害一个团体,这个罪多重!不止伤害一个人。
在佛法里面,《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个经我们过去讲过三遍。经里面说有两位法师讲经说法讲得不错,听众很多,另外就有两位法师心里生了嫉妒,就在听众里面毁谤法师,说这个法师虽然会讲经,没有德行。听众听了之后对法师丧失信心,听众愈来愈少,嫉妒、造谣,以后堕地狱。这个嫉妒心是对於某一个人,但是伤害的是使多少听众失去信心,丧失了听经闻法的机缘,所以他结罪是从这个地方结罪的。法师未必对他有瞋恚,未必对他有报复,但是许多大众没有机会听经闻法,修学退转或者走上邪道,这个因果责任多大?所以他造的是破和合僧,造的障道的恶因,果报在阿鼻地狱。这种心怎么能有?
要知道,这些不善的心伤害自己太大!往往让自己生生世世堕在地狱里都不能出来。地狱苦我们都无法想像,谚语所谓是人在痛苦的时候度日如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就是《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两个造谣毁谤的,障碍弘法的,堕在地狱,我们人间的时间一千八百万年,地狱里面那就不晓得是多少劫,可见得造这个罪业重。出家人造这个业尤其是可怜,为什么?没有人给你消业障。秦桧虽然造的这个业,有人给他消业障,怎么消法?他那个铁像跪在岳坟前面,每个人经过吐一口口水,骂他一声,就是消业障,还有这么多人给他消业障。你出家人做个恶事,没有人给你消业障,你说这个事情可不可怕?
读书、学佛心要细,方方面面你要都能观察到,都能想到,业因果报不可思议!今天这个世间伦理道德完全没有,邪知邪见周遍世间。这像个大网一样,没有一个能逃出去,你要是没有真正的善根福德,你怎么能保全自己?不要说利益别人,保全自己都不容易,只有自己能保全,你才能帮助人。帮助人,佛家常讲的佛度有缘人。没有缘就是他不能接受,他不相信,他对於佛、对於法、对於弘法的人没有丝毫尊敬的心,这是无缘之人。世法、佛法的成就,有多大的成就,都在诚敬心。确实印祖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心完全没有,什么利益都得不到。这是「舍不正道,永除恶见」。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著看下面第九首偈:
【若见直路。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
『直路』,我们也常常讲大路,斜曲是小路,邪径、小路。在平坦大道上走,真正所谓是点点滴滴都给我们启发性德圆满的流露,这是我们应当要认真学习的。菩萨们天天出去托钵,走路也都成了习惯,大概都有一定的道路。像我们此地这个道场,听经的同学来自四面八方,无论你是走路来的、是乘车来的。车有时候也走小路,走近路,有时候大路塞车时间很长,所以就绕小道,反而能够节省时间。这都是我们常常经过的,甚至於天天要走的这几条路。这几条路确实有上坡、有下坡,有平坦、有弯曲,都看到这个现象,可是我们就是发不出愿来,这就比不上这些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在走路的时候你看看他发多少愿,说明念念与性德相应。
我们在路上有人念佛,不念佛的时候都是妄想;念佛的人毕竟是少数,打妄想空过的人决定是多数。别人是什么状况我们不需要去理会,首先要问自己,果然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与性德相应,你就很少有过失,这是肯定的。为什么我们的过失这么多?生活上有,工作上有,处事待人接物就更多。到什么时候我们才真正能够把警觉心提得起来,那个时候功夫就得力,净宗里面所讲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往生就有把握。
所以现前这个世间,佛在经教上常常教导我们,要把它当作旅馆看,地球是什么?地球是我们旅游的旅馆,不是长住的,住几天就要走了。我这一生从小就养成这个观念,为什么?居无定所,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搬了多少次。在抗战期间逃难,每个地方短的住三、五天就走路,长的住上二、三个月,居无定所,没有家的观念。出家之后这么多年,五十五年,还是居无定所,没有庙。所以不是我喜欢跑,是没有法子,哪个地方请我讲经,我就到那里去,总是没有时间定下来。在美国住的那些年,每年都要到美国、加拿大十几个城市巡回去讲,确实全都是住旅馆。回来之后住不到半个月、一个月,又要走了,一生所谓是劳碌奔波,居无定所,所以家的观念没有;道场这个观念也没有,没道场。我学佛以释迦牟尼佛为榜样,向他老人家学习,他老人家一生居无定所,河边树下,带著一群弟子,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能体会到这种生活的乐趣。身心都没有负担,都没有压力,佛家讲的自在。
行在大道上,『当愿众生,其心正直,无谄无诳』。「谄」是谄曲、谄媚,我们一般讲的巴结。对於有权势的人、有财富的人、有势力的人,其目的总是想占一点便宜,我们一般人说沾一点光,一种讨好的心、求助的心,这个心都不善。纵然你修行得不错,这个心断掉了,可是有意无意之间还有习气,习气难断,都形成了障碍,障道的因缘。诳妄,古今中外常常见到,一般的现象是自以为是,纵然是理输了也不服人,这属於诳妄。我们现在一般人常讲的面子放不下,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承认。这个病可不浅,障什么?障道、障学,道业、学业都不能成就。道业、学业要靠什么?虚心,诚敬、谦虚、卑下才能成就学业,才能成就道业。
我们在《了凡四训》里面看到,你看了凡先生很多次参加考试,他并不是一帆风顺,考举人、考进士;好像考进士考了三次,第三次才考中,举人好像也有两次。一同去参考的这些朋友,他看的倒很准确,他就能断定这一科(就是这一次),我们同伴当中哪几个一定会考中。他判断的真的一点都不错,开榜的时候果然跟他所说的一样。人家就问他,你从哪里看出来?看到这个同学谦虚,看到这个同学温和,对人有礼貌,心平气和,没有浮躁的习气,这个人一定会考中。
在我们佛法里面讲,心平气和是属於定,小定就有小慧,大定就有大慧,定生慧,他怎么会不中?定是福报,真正有福的人心清净,心平气和;心里面浮躁,说话态度不饶人,这个人没福。了凡先生早年就犯这个过失,所以屡次去考都考不取,被云谷禅师好好的教训一番他才觉悟。他想想自己确实没有福报,确实不像做官的人,这么一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虽然改过自新,习气很不好断。同学当中他看到别人好,他有这点好处,没有嫉妒,他不嫉妒别人,还赞叹。
所以我们想修福,真正的福报从哪里修?你要晓得,真正的福报是心平气和。你真正做到心平气和,没有福报你的福报也快来了,不远了;如果你还是心浮气躁,纵然你有福报,大概也享得差不多,快要享尽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从古人那里看得很清楚,然后你细细观察眼前你所认识的这些人,你看他的言行举止,你就知道、就能明了;然后回头来想想自己,自己应该怎么样修,应该怎么样学习。《了凡四训》教导我们许多理论,他的方法都在功过格,功过格是《太上感应篇》;印光大师一生所提倡的《感应篇汇编》,那就是断恶修善、改毛病的标准。所以印祖一生全心全力推崇这三本书,《了凡四训》、《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一生推崇。
我是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发现的,当时我非常惊讶,因为这三样东西都不是佛门的。他是净宗的祖师,一代祖师,为什么不推崇经典,而推崇这三种?我想了好几个星期才明白过来,现在在今天看得太清楚了,这是老法师有先见之明。这个社会没有因果、没有伦理、没有道德,再用伦理道德来教很不容易,用因果比儒跟佛还有效。但是在今天,这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