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是真心?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真心。这个合起来叫大菩提心,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真正觉悟,彻底觉悟。你念头一起,决定跟这个相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无论造什么业,都是净业,无论修什么法,都是妙法,究竟清净!这个道理不能不懂,究竟清净当然平等。我写的这十个字,一个得到了,其他统统具足。清净心决定真诚,不真诚就不会清净;清净心决定平等,不平等就不清净;清净心决定正觉,为什么?他迷了就不清净;清净心一定慈悲,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哪来的清净?所以一个得到统统都得到了。
在大乘教里面,禅宗、性宗偏重在觉,正觉。所以说入门可以不一样,但是一个得到全都得到,所以佛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教下是从正知正见下手,从平等下手,平等这是正,正知正见;净土宗、密宗是从清净下手。所以,佛法走到最后就是三门,觉正净这三门。我们学佛的同学都知道,你们一入佛门,传授给你的就是三皈依,三皈依就是把三个门给你。这是入佛之门,也就是成佛之道。三门都能入门,三门都能成佛,一门入了,统统都入;好像一间房子三个门一样,不管你从哪个门进来,你所得到的完全相同。
念佛,要知道念佛的目的在哪里?怎么念法?你懂得了,《弥陀经》上跟我们说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就是我们念佛的目的。我们求什么?念佛人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究竟清净;心不颠倒,智慧就生,不迷,没有过失了。用的方法真叫妙法,方法是什么?念佛。念佛怎么是妙法?你想想江本胜水的实验就知道了。「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天天想佛,这还得了!这种殊胜没有法子能跟它相比的,念念心是佛,念念行是佛,念念言是佛,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遍法界虚空界无一不是佛境界,佛境界现前,无比的殊胜;念菩萨,菩萨法界现前。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大众念什么?他不念佛也不念菩萨,他念什么?念钱,贪财,念这个东西。一切都向钱看,钱后面是什么?是地狱、是饿鬼,念到那里去了。念念都是佛,后面是极乐世界,是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你看多殊胜!那才叫究竟清净。所以念佛这个法妙极了!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给我们介绍,他老人家介绍,就是一切诸佛都肯定,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为什么这样赞叹?就是他的方法太妙了,一句佛号,妙极了。
在这个地方,「当愿众生,皆得妙法」,是不是这句佛号?是的,一点都不错。怎么知道的?《华严经》上末后说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最后这一参,参访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再细细观察,善财童子这五十三参,第一位参访的德云比丘,教他什么法门?念佛法门。我们中国人常讲先入为主,第一个老师最重要,他教你这个法门,那就是你一生主修的法门;最后一个导归极乐。你看这一个头一个尾,就肯定这个妙法就是指持名念佛,究竟清净。
法门无量无边,无量无边找到一个真正的妙法,第一妙法,究竟清净,不容易!真的是无量劫来所修积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这一生才能遇到。而《大方广佛华严经》,古大德给我们说,这叫大本《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经》,《弥陀经》是小本《华严经》。古大德把这三部经看成一体,同部,一个说得详细,一个说得简略。《弥陀经》简单,《弥陀经》的内容跟《华严经》的内容无二无别;细说是《华严经》,略说是《弥陀经》。
我们有幸,居然在这一生当中遇到了,遇到不容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遇到一定要抓住,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不要再搞轮回,搞轮回就错了。我希望我们同学们共同来勉励,你看手上拿著一把牙刷,这里头就有这么大的学问。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接著看第五段第二首偈:
【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这是刷牙的时候,前面是手上拿著牙刷,现在不用杨枝。这是正在嗽口的时候,『当愿众生,其心调净』,我们这是在清洁牙齿,希望一切众生能够调和清净心。『噬』这个字有弃粗取精的意思,就是粗糙的我们把它舍弃掉,取其精细。在此地就是弃染污,取清净,用一般的话来说,我们取清洁。牙齿要干净,不能够有东西在牙缝里面,最重要是牙缝跟牙龈,就是牙齿跟牙龈接触这个地方最重要,刷牙的时候也特别著重在这些地方。所以牙刷不适合太硬,毛太硬的不太适合,应当是软一点,年岁愈大愈要用软一些的。这样子要常常洗刷,特别是吃东西之后就要刷牙,就要漱口,要养成这样一个好的习惯。
在此地,把这些脏的东西比喻做烦恼,心里面有烦恼,就像牙齿里面藏著不干净东西一样。我们晓得牙缝跟牙龈最容易藏细菌,细菌是很小的,特别是对身体有害的这些细菌,一定要把它洗干净,用水把它冲去。在这个时候,菩萨在此地教我们,拿著牙刷的时候引发什么样的大愿?正在刷牙的时候又生什么样的大愿?「当愿众生,其心调净」。这个心不是真心,真心就不需要调净,妄心!《华严经》上讲的好懂,妄心是什么心?妄想、分别、执著。我们要知道,妄想分别执著在大乘经里面都称之为烦恼。妄想就是无明烦恼,大乘教里说的,分别就是尘沙烦恼,执著就是见思烦恼。这些名相,学佛的同学都不陌生,都很熟悉。
断烦恼证菩提,菩提就是觉性,就是本觉。《起信论》上说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见思、尘沙、无明本来没有的,本无;换句话说,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你心里怎么会有这个东西?真心,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很清楚「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是真心;有了一物就是妄心,就不是真心。真心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有一物就惹尘埃。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要想通、要参透,然后你才懂得怎样把它放下。
大乘教里面说得好,於世出世法(世间跟出世间法)不再执著,执著放下了,在佛法里面就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你才晓得,有执著就有六道轮回,执著没有了,六道轮回就没有,执著就是见思烦恼。执著没有了,他还有分别,分别叫尘沙烦恼,还有分别,分别比执著轻,所以分别还是不能见性。超越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上面还有四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不执著的人就到这四圣法界去了。为什么还有四法界?分别浅深程度不同。分别心重的,阿罗汉、辟支佛;分别心很轻的,菩萨、佛,它有四个等级。同样的道理,执著有轻重不同,执著最重的,地狱;执著最轻的,天道。愈往上面去,执著就愈轻,愈往下面,执著愈重,执著不是好事情!哪个不执著?不执著就证阿罗汉,就出六道轮回了。这个事情不能不懂,不能没有高度的警觉,知道这个害处太大了。
我们对人有没有执著?我喜欢这个人,我讨厌那个人,执著。我对这个人好,对那个人不好,对人、对事、对物样样执著,你还能出得了轮回吗?念佛都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执著没放下!带业往生,诸位一定要懂得,是带旧业,旧业是什么?你那个妄想分别执著的习气,这个可以;不能带现行。现行,你现在还发作,这个没有办法带;如果这个都能带,那各个都往生,不能不知道。所以道场,诸位要常常想到,什么叫道?这个场地大家都修道,道就是把这些一切不善的、心性里头没有的东西放下,这还能执著吗?
三皈依里面「皈依僧,众中尊」,僧的意思,这是梵语,古印度的话,它的意思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团体,僧是团体。众中尊,众是团体,众人在一起不就是团体吗?但是僧这个团体一定是修六和敬的,才称之为僧;没有六和敬,就不称为僧。所以,僧不一定是出家人。你在家学佛,佛讲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共修,你一个家庭,夫妻两个带两个小孩就四个人,一家修六和敬,这个家庭就叫僧团。这种团体是所有团体里面,最值得尊敬的,那个「尊」就是我们今天讲尊敬的,最值得尊敬的。为什么最值得尊敬?因为你们四个人和睦相处。
和睦头一个条件就是「见和同解」。佛实在是高明到极处!所作所为、所说决定跟法性相应。法性相应的见和同解是什么?没有意见,见和就同解了。我有我的意见,他有他的意见,怎么能和得起来?所有的意见全是妄想。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坛经》里面讲「本来无一物」,你怎么会有意见?你有意见就有一物,每个人都有一物,那一物不相同。所以,佛法建立在大家都把成见放弃,见和同解了,这个公平,这话说得太好了。所以佛并不是说你们的想法、看法错误,一定要依照我的,那佛不就是横行霸道?谁会服他?所以佛高明。
起心动念是错误的,你看自性里面,刚才讲了没有执著,执著统统放下,这不就见和同解了!但是怎么样?还有分别,还有妄想,那个不严重,最严重的就是执著;不执著,大概就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还是要向上提升,提升到分别也没有,不但不执著,分别也没有,你就是到四圣法界去了,四圣法界里面的菩萨,四圣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家讲这个佛是相似即佛,相似位中,不是真的。为什么不是真的?他妄想没放下。什么叫妄想?起心动念。
我们冷静细心去思惟,我眼看外面的色相,耳听音声,有没有起心动念?虽然起心动念,还没有分别,还没有执著,这时候叫无明,起心动念了。诸位要记住,虽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还没有起来,但还是出不了十法界,无明没破。破无明是什么?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好懂!不起心、不动念,古人用个比喻,比喻得好。心像一面镜子一样,你看镜子照外面的境界,它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虽没有起心动念,但是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无明破了。我们再看看刚才跟大家举例子,那一杯水,江本胜实验这杯水。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它有没有起心动念?它有!我们给它个善念,它有反应,给它个恶念,它也有反应,那个反应就是它有起心动念,但它没有分别执著。所以这些物质是什么?物质现象是无明变现的,「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如果无明破掉之后,这外头境界有没有?没有,这是假相。这相从什么生的?从无明生的,执著分别使现相产生变化。难得!今天我们从科学上得到了证明,佛讲的话一点没错。使我们想到古代,没有科学技术,古人他就能明了,比我们聪明多了,我们没有他那么高的智慧,但是科学帮了忙,使我们对佛讲的境界我们明白了,我们的信心生起来。整个宇宙,我们今天看就是无明变现的现象,分别执著再产生的变化。我们在这个地方想,所谓是华藏世界、一真法界,法性土,不带无明,那个报土太殊胜了!诸佛证得,我们人人本有,一点也不稀奇,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境界就现前。你看说得多容易,事实确实是如此。凡夫成佛是一念之间,这一念转过来,凡夫就成佛;一念迷的时候,就变成凡夫,迷得愈重就堕得愈深,就这么个道理。
现实境界里面,你我他三个人在一起,我们三个人的境界不相同。三个人的世界,就是在这个境界里头,我们三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有人感受苦,有人感受乐,有人感受苦乐都没有。你要问这什么原因?答案就是文殊菩萨前头说的这句话「善用其心」,用心不同,你的感受不一样。受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佛在经教里讲得很清楚,苦乐忧喜舍;我们凡夫心有忧喜,身有苦乐,当不苦、不乐、不忧、不喜,这个叫舍。舍受是正常的,但是时间很短,刹那之间,一会儿又起来了;如果永远保持舍受,心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这叫三昧,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正常享受叫真乐,叫极乐;换句话说,相对的境界没有了。相对是二,没有相对的,叫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不二法门。我们落在二里头。这个境界很冷静思惟,你能够体会到一点,体会到个彷佛。
我们怎样努力契入这个境界?没有别的,老师教我们放下。放下再放下,你才能够契入;你不肯放下,永远不能契入。头一个,放下对一切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