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

第36部分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第36部分

小说: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出甘南,是必须通过腊子口。腊子口,位于甘肃迭部县东北,岷县以南,是通往甘南的咽喉要地。毛泽东决定打开天险腊子口,红一军团决定以红二师四团承担这一任务。红二师师长陈光与红四团首长一起观察地形,共同研究作战方案。 
  腊子口,是红一方面军长征中遇到的又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这里地形比娄山关更加险要,两边是悬崖绝壁,崇山峻岭,山口很窄,宽30余米。中间有条腊子河,水流湍急,深约3米,不能徒涉。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桥挂在两山之间。要通过腊子口,木桥是唯一的通道。腊子口守敌为国民党新编第十四师鲁大昌部第一旅的两个营,在桥头筑有碉堡,在腊子口后面的三角形谷地设有军需仓库,囤积了大批粮食和弹药,妄图长期固守。敌人在这里组织了交叉火力网,企图阻止红军通过。 
  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观察地形后,召开干部会议,研究战斗方案,又召开连队士兵大会,发扬军事民主。决定采取正面强攻与爬山迂回两面出击的战斗方案。分工由杨成武指挥正面强攻,以二营六连为主攻连;迂回部队由侦察队、两个连和信号组组成,由王开湘率领,从背后奇袭敌人。 
  9月16日晚,正面部队开始向腊子口进攻。敌人自特地形奇险,大吹牛皮:“你们就是打到明年今天,也别想通过我们鲁司令的防区腊子口!”红军战士被激怒了,大家决心天明前一定拿下腊子口。正面部队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迂回部队在一个能攀藤附葛的苗族小战士“云贵川”(外号)的带领下,攀登上峭壁,从山崖上向敌人的碉堡工事扔手榴弹。两面夹攻,迅速地打垮了敌人,于17日凌晨一举攻占天险腊子口,打开了进入甘南的大门。红四团猛追溃敌,占领了大草滩,在这里缴获了粮食数十万斤,盐两干斤,对经过雪山草地行军长期缺粮的红军是一个极可宝贵的补充。特别可喜的是,受到了汉、回族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使在藏区很少接触群众的红军指战员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部队离开大草滩向哈达铺前进。这时,红军已走出了岷山山脉,结束了几个月来异常艰苦的雪山、草地、栈道行军,进入了汉回杂居的地区,长征胜利在望,指战员精神非常振奋。毛泽东在其著名的《长征诗》中有这样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充分反映了广大指战员的欢愉心情。 
  为了继续争取张国焘,毛泽东授意以一、三军团首长彭德怀、李富春、林彪、聂荣臻的名义,于9月18日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及各军首长,报告胜利喜讯:“我们执行中央正确路线,连日击溃鲁大昌师,缴获甚多,于咋17日占领距岷州、哈达铺各30里之大草滩、占扎路、高楼庄一带,前锋迫击岷州城,敌人恐慌之甚。”“此地物资丰富,民众汉回各半,十分热烈的拥护红军,三个半月来脱离群众的痛苦现在改变了。”恳切地提出要求:“请你们立即继续北进,大举消灭敌人,争取千百万群众,创造陕甘宁苏区,实现中央战略方针。” 
  然而张国焘没有回音。 

确定长征的目的地 
  红四团夺取腊子口后,红一军团首长派军团侦察连连长梁兴初、指导员曹德连立即出发到哈达铺,执行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的任务。当时在场的毛泽东说:“我补充点,指导员你注意,给我找点‘精神食粮,来。国民党的报纸、杂志只要近期和比较近期的,各种都要搞几份来。” 
  接受任务后,侦察连干部决定化装成国民党中央军,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哈达铺。正巧鲁大昌的一个少校副官从兰州回来,路过哈达铺,带着几驮子书籍、报纸、衣物等物品。曹德连从少校副官的驮子里缴获了一批近期的报纸,其中一张报纸登载着涂海东的红军与刘志丹的红军会台的消息,还有被敌人诬为“匪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略图,聂荣臻看到报纸后非常高兴,立即派骑兵通信员把这张报纸送到了毛泽东手里,毛泽东看了报纸,兴奋他说:“好了!好了!我们快到陕北根据地了。”① 
  过去,党中央对陕北红军和陕北苏区的存在是知道的。但当时对其发展的具体情况是不清楚的。现在,敌人的报纸提供了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的情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翻读这些报纸,边看边谈,眉飞色舞,决定率领陕甘支队去陕北苏区与陕北红军会师,并且决定沿途尽量避免打仗,减少战斗减员,昼夜兼程向陕北前过。 
  据张闻天1935年9月22日写的“读报笔记”《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发表在1935年9月28日出版的《前进报》第3期)记载,当时记载陕北红军与徐海东红军情况的报纸,有天津《大公报》1935年7月23日、29日、31日、8月1日各期。该文在详细摘引了《大公报》关于红军在陕甘活动的消息后指出“我们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部,已经开始进入了甘南的重要地区。这在政治上我们能够同二十五、二十六军及通南巴游击区取得配合,协同动作及汇合,并给在这个地区中开展着的游击运动以帮助、组织、领导,‘联系存在于陕甘边之苏维埃游击区域成为一片的苏区’(8月20日中央《关于目前战略方针之补充决定》)。” 
  9月19日,红一军团部和红二师进入哈达铺,9月21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哈达铺。部队在这里进行了短暂休整,改善了伙食,提出了“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并且进行了整编。9月22日,中央在哈达铺召集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形势和红军整编问题的报告。他首先回顾了长征的历程,说:① 
  “同志们,今天是九月二十二日,再过几天是阳历十月,自从去年我们离开瑞金,过了于都河,至今快一年了。一年来,我们走了两万多里路,打破了敌人无数次的追、堵、围、剿,尽管天上还有飞机,蒋介石连做梦也想消灭我们,但是我们过来了,过了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过了腊子口,现在坐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地开会了,这本身是个伟大的胜利!” 
  在谈到当前形势时,他说:“我们战胜了自然界的种种险阻,粉碎了敌人数不清的堵截、追击,也顶住了天上敌人飞机的轰炸。但现在在甘肃等待我们和准备截击我们的国民党中央军和东北军、西北军还有30多万人。朱绍 
  ①曹德连:《“精神食粮”》,《星火燎原》1983年第1期第51页。 
  ①《张闻天文集》(一)第569页。 
  良、毛炳文、王钧等部在甘肃;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在陕甘;在宁夏、青海、甘肃,边境还有‘四马’(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的骑兵和步兵。至于蒋介石,态度仍很顽固,他不顾当前的民族危机,一直不肯接受我党1933年1月17日提出的中国工农红军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国民党军队共同抗日主张,仍醉心于打内战,妄图再次的用他的优势兵力,消灭他们认为‘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红军。”他指出:“国民党反动派把三四十万兵力部署在陕西、甘肃一带追堵我们,对红军北上抗日,不能不说是严重威胁。所以。北上抗日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 
  毛泽东批判了张国焘的严重错误,说:“张国焘看不起我们。他对抗中央,还例打一耙,反骂我们是机会主义。我们要北上,他要南下;我们要抗日,他要躲开矛盾,究竟哪个是退却,哪个是机会主义?我们不怕骂,我们的路线是正确的,我们要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 
  毛泽东特别提到,在反对张国焘分裂的“并键时刻,叶剑英同志是立了大功的!”毛泽东幽默地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毛泽东深情地预言:“我们和同志们都惦念着还在四方面军的朱总司令、刘伯承参谋长。我们也都在惦念着四方面军的同志们和五、九军团的同志们,相信他们是赞成北上抗日这一正确方针的,总有一天他们会沿着我们北上的道路,穿过草地,北上陕甘,出腊子口与我们会合,站在抗日的最前线的,也许在明年这个时候。” 
  接着,他宣布了中央关于改编部队的重要决定。他说:“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央决定部队改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同志当司令员,我兼政委,下属三个纵队。”其他领导成员是:副司令员林彪,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杨尚昆;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兼)、政委聂荣臻;二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委李富春;三纵队司令员叶剑英(兼),政委邓发。 
  他又说:“同志们,我们目前只有八千多人,①人是少了一点,但小有小的好处,目标小点,作战灵活性大。人少,不用悲观,我们现在比1929年初红四军下井冈山时的人数还多哩!就是我们这样一支队伍,将来一定要扩展到全国去。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伙夫、马夫都是很好的干部!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 
  他说:“经过两万多里的长征,久经战斗,不畏艰苦的红军指战员是一定能够以自己的英勇、顽强、灵活的战略战术、战斗经验,来战胜北上抗日途中的一切困难!你不要看着我们现在人少,我们是经过锻炼的,不论在政治上,体力上,经验上,个个都是经过了考验的,是很强的,我们一个可以当十个,十个可以当百个,特别是有中央直接领导我们,这是我们胜利的保证。” 
  最后,毛泽东说:“同志们,胜利前进吧,到陕北只有七百里了,那里有刘志丹、徐海东同志领导的红军,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有我们的 
  ①《彭德怀自述》中说,此时,五、九军团大概约六六千人,随四方面军在阿坝地区;一、三军团到哈达铺各约六千人,中央直属队约两千人,共一万四千人。 
  抗日前进阵地!我们两军会合以后,就可以创造巩固的抗日根据地了。”①听了毛泽东的报告,广大指战员异常激奋,特别是第一次听到陕北有块苏区,长征二万里,这才明确了长征的目的地,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情绪非常高昂。 
  在哈达铺,毛泽东和党中央耐心等待张国焘率部到来,当确知张国焘已率部南下时,党中央即决定率领陕甘支队向陕北苏区迅速前进。9月23日,从哈达铺出发,毛泽东和彭德怀随一纵队司令部前进,亲自了解敌情,掌握行军路线。 
  渭河沿岸,从和政、临洮、渭源、陇西、武山到天水一线,是蒋介石构筑的封锁线,驻扎着国民党第三军王均部、东北军五十一军于学忠部和鲁大昌的新编第十四师。9月26日,陕甘支队顺利渡过渭河。突然,左右两侧的机关枪和迫击炮响起来了。这时,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邓发等领导同志来到一个山坡上观察敌情,彭德怀问:“主席,你看怎么样?”毛泽东笑着说:“我看不是敌人的主力,随便派两个连出去,放几枪,吓吓他们,他们不敢怎么样的”。彭德怀同意毛泽东的判断,派出了小部队,放了几枪,敌人真被吓跑了,红军又从容前进了。指战员们兴高采烈地议论说:“毛主席真是料敌如神啊!看,毛主席一句话,就把敌人制住了。” 
  就这样,红军胜利通过了渭河封锁线。 
  自从在哈达铺了解到陕北苏区的一些情况后,毛泽东就找贾拓夫谈情况。贾拓夫原在陕北工作,1934年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时,他作为陕北的代表进入中央苏区,以后就留在中央苏区工作。长征时任红军总政治部白军工作部部长。从哈达铺北上后,毛泽东每天行军都把贾拓夫带着一路谈,向他了解陕北红军、陕北苏区和刘志丹的情况,获得了对陕北苏区较具体的了解。 
  9月26日,前卫一纵队到达通渭的榜罗镇。27日,后续部队进入榜罗镇。在一所小学里获得了很多报纸,提供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北方的很多材料,也登载了红二十五军来到陕北与红二十六、二十六军会合的具体情况。根据获得的新材料,9月28日,党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当前形势和战略方针。会议根据报上提供的材料和贾拓夫所说的情况,决定迅速赶往陕北苏区,把党中央和陕甘支队的落脚点放在陕北。10月下旬党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召开会议,毛泽东在谈到这次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