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 >

第10部分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第10部分

小说: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k、行舍(Upeksa),行者行蕴,舍即舍弃,贪嗔痴三法令心昏沉掉举,舍弃昏沉、掉举,令心得到平等,安于寂静。《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舍?谓依如是无贪、无瞋乃至精进,获得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功用性。又复由此,离诸杂染法,安住清净法,谓依无贪、无瞋、无痴、精进性故。或时远离昏沉、掉举诸过失故,初得心平等;或时任运无勉励故,次得心正直,或时远离诸杂染故,最后获得心无功用。业如不放逸说。'180'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

静住为业。'181'

 

“行”是五蕴中的行蕴,“舍”是行蕴不缓不燥的中庸状态,而不是不苦不乐的舍受。此亦精进三根上分位假立之法。

l、不害(Ahimsa),不害即不恼损众生,以无嗔为性,于诸有情,不为恼损。《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谓由悲故,不害群生,是无嗔

分。不损恼为业。'182'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非愍为业。'183'

 

“不害”意为不伤害有情众生。虽然是“无嗔为性”,但与“无嗔”相当于“慈”,可给众生以欢乐;“不害”相当于“悲”,可以拔除众生的痛苦。

(4)、 烦恼心所

前六识与六根本烦恼心所相应,六根本烦恼心所在第二思量能变里面已经说明,在此也不说。

(5)、 随烦恼心所

六位心所的第五位,此又名随惑,是随根本烦恼所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随,兼具二义者称中随 (自类俱起、遍不善性) 。于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者称小随。

A、小随烦恼心所

小随烦恼心所,随根本烦恼生起烦恼,有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骄的十种。因为它们发生作用的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各别生起,所以名为“小随烦恼”心所。现分述如下:

a、忿(krodha),对于违逆之境(即对不合乎自己心意的事情)感到忿怒,产生粗暴的身语表业。《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忿?谓依现前不饶益事,心愤为性。能与暴恶,执持鞭杖。

所依为业。'184'

 

又《成唯实论》卷六说:

 

云何为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185'

 

b、恨(upanaha),意为怨恨,怀恶不舍,并由此引起极度烦恼。《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恨?谓忿为先,结怨不舍为性。能与不忍,所依为业。'186'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执恼为

业。'187'

 

c、覆(mraksa),覆是覆盖,覆,有情众生犯了罪过,害怕丧失名利,掩盖其罪,不敢披露,自寻烦恼。《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覆?谓于过失,隐藏为性谓藏隐罪故,他正教诲时,不能发

露。是痴之分,能与追悔,不安隐住,所依为业。 '188'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覆?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恼悔为

业。'189'

 

d、恼(pradasa),恼者恼怒,于忿恨之后,遇违逆事,因而爆怒,凶狠暴戾,有如蝎子螫人。《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恼?谓发暴恶言,陵犯为性,忿恨为先,心起损害。暴恶言

者,谓切害粗犷,能与忧苦,不安隐住,所依为业。又能发生非福为

业,起恶名称为业。'190'

 

又《成为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螫为

业。'191'

 

e、嫉(Irsya),嫉者妒忌,为了寻求名利,对别人的成就感到嫉妒,心怀优戚,如妾妇之固宠,政敌之倾轧。《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嫉?谓于他盛事,心妒为性。为名利故,于他盛事,不堪忍

耐,妒忌心生,自住忧苦,所依为业。'192'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优戚为

业。'193'

 

f、悭(Matsarya),悭者悭吝,有财产或懂佛法者,其心悭吝,不肯施与他人,鄙恶的蓄积财法。《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悭?谓施相违,心吝为性。谓于财等,生吝惜故,不能惠施,如是为悭。心遍执着利养众具,是贪之分,与无厌足,所依为业。无厌足者,由悭吝故,非所用物,犹恒积聚。'194'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

 

云何为悭?耽着财法,不能惠施,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蓄为

业。'195'

 

j、诳(Sathya),因为贪图名利而欺骗他人,自己本来没有功德,诡称有功德的一种欺骗行为。《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诳?谓矫妄于他,诈现不实功德为性。是贪之分,能与邪命,

所依为业。'196'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

业。'197'

 

h、谄(Maya),谄者谄曲,为了取得别人欢心而阿谀谄媚,曲顺时宜,制造假相,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要求或掩盖自己的过去,这种人不堪任师友教诲。《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谄?谓矫设方便,隐己过恶,心曲为性,谓于名利,有所计

着,是贪痴分,障正教诲为业。复由有罪,不自如实发露归忏,不任

教授。'198'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谄?为罔他故,矫社异仪,陷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

业。'199'

 

i、害(Vihimsa),害者损害,对有情众生无悲愍之心,损害或伤害众生。 《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害?谓于众生,损恼为性,是嗔之分。损恼者,谓加鞭杖等,

即此所依为业。'200'

 

又《成为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

业。'201'

 

g、骄(Mada),骄者骄傲,由于得到世间名利而骄慢自大。《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为骄?谓于盛事,染着倨傲,能尽为性。盛事者,谓有漏盛

事。染着倨傲者,谓于染爱,悦豫矜恃,是贪之分。能尽者,谓此能

尽诸善根故。'202'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骄?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骄,染依为

业。'203'

 

B、中随烦恼

中随烦恼心所,随根本烦恼生起的烦恼,有无惭、无愧的两种,它们发生作用的范围比起小随烦恼范围较宽,有自类俱起、遍不善心的两种意思,所以名为“中随烦恼”。

a、无惭(Ahrikata),作了坏事不感到羞耻,没有自尊心,拒绝贤人教诲,不接受世间及出世间善法容易使人作恶。《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为无惭?谓所作罪,不自羞耻为性。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

伴为业。'204'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

业。'205'

 

b、无愧(Anapatrapa),自己犯了罪过,不感到惭愧,没有廉耻的心,不顾世间善行,崇拜有暴恶行为的人,无愧的人易作恶行。《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无愧?谓所作罪,不羞他为性。业如无惭说。'206'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云何为愧?不顾世间,尊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207'

 

无惭、无愧的共同点是对自己所犯的过恶不感到羞耻;而无惭“轻拒贤善”,无愧“崇重暴恶”是它们的不同点。

C、大随烦恼

大随烦恼心所,随根本烦恼生起的烦恼,有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的八种,因其发生作用的范围最广,又俱自类俱起、遍不善性、遍诸染心的三种意思,所以称为“大随烦恼”。大随烦恼在第二能变里已经说明,在这里也不说。

(6)、不定心所

不定心所,六位心所的第六位,有悔、眠、寻、伺的四种。称不定的原因是这四种心所在识、性 (善、恶、无记。) 界 (欲、色、无色三界。) 都不确定,没法记别,因此名为“不定心所”。下面分别略说:

a、悔,即恶作(Kaukrtya)对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可以障碍到禅定。《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悔,由先恶所作,后起追悔故,此即以果从因为目,故名恶作。譬如六触处说为先业。此有二位,谓善不善,于二位中,复各有二。若善位中,先不作善,后起悔心,彼因是善,悔亦是善。若先作恶,后起悔心,彼因不善,悔即是善;若不善位;先不作恶;后起悔心。彼因不善;悔亦不善。若先作善;后起悔心;彼因是善;悔是不善。'208'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209'

 

悔分三性,如果对所作恶业感到后悔就是善性;如果对所作善业感到后悔就是恶性;如果对所作无记事感到后悔就是无记性。悔能够令心怅怏不安,所以有障碍止 (观)的 作用。

b、眠(Middha),眠即睡眠,昏迷而不自在,能够障智能。《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睡眠?谓不自在转,昧略为性。不自在者,谓令心等不自在转,是痴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极成昧略,此善不善,及无记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210'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211'

 

睡眠的时候,心极暗劣,身体没有力用,所以有障碍 (止) 观的作用。假如能够使睡眠适度的话,就是善法;要是过度睡眠,就是为恶法了。

c、寻(Vitarka),寻即寻求,对于一切事物及道理去粗略的思考。在《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寻?谓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意言者,谓是意识,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别粗相者,谓寻求瓶衣车乘等之粗相。乐触苦触等,所依为业。'212'

 

有《成唯识论》卷六说:

 

寻谓寻求,令习偬遽,与意言境,粗转为性。安不安住身心分位,

所依为业。'213'

 

d、伺(Vicara):伺即伺察,一切事物及道理去细密的思考。《大乘广五蕴论》卷一称:

 

云何伺?谓思慧差别,意言伺察,令心细相分别为性。细相者,

谓于瓶衣等。分别细相成不成等,差别之义。'214'

 

又《成唯识论》卷六说:

 

伺谓伺察,令心偬遽,与意言境,细转为性。安不安住身心分位,

所依为业。'215'

 

寻与伺,是依思心所与慧心所分位假立,本身没有实体。寻是寻求各种的事理,是一种粗相的动心;伺是伺察各种的事理,是一种细相的动心(第六意识的活动)。

6、了别境能变的所依和俱不俱转
前六识是依第八赖耶识而生起,假如没有第八赖耶识,前六识就不能生起。对于这个问题,在《唯识三十论颂》卷一说:“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216'第三了别境能变识,是集合前五识与第六识所合成,这六个识的生起,都是以第八赖耶识为依止,颂文首句特别指出说:“依止根本识”。《成唯识论》卷七解释这句颂文时称:

 

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

以根本识为共亲依。'217'

 

心、心所的生起,必定以因缘依、增上依缘、等无间缘的三种为所依。而前六识的生起,以种子赖耶为亲因缘,得有前六识的现行。前五识以五根为不共依,而五根由现行第八阿赖耶识执受得有,前五识亦可说是以现行第八识为所依,这是根本共依。再者,第六识以第七末那识为所依,而第七末那识以现行第八识为不共依,所以第六识可以说是以第八识为根本共依。简单的说,“依止根本识”,即是前六识以现行赖耶为共依的增上缘依,而以种子赖耶为亲因缘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