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爱在左,管教在右 >

第2部分

爱在左,管教在右-第2部分

小说: 爱在左,管教在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叫做“同性期”或“潜伏期”。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会开始模仿父母中与自己同性的一方,建立起所谓的“同性认同”。因此,男孩和爸爸要好,一起去打球、钓鱼、看球赛,向爸爸学习男人的事情;女孩则跟随妈妈去买菜、逛街、打扮,向妈妈学习如何做女人。这些都是心性发展的特点,也都是为接下来的青春期做准备。所以孩子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充分地作好同性认同,对将来的性别发展会有很好的帮助。
  当然,孩子到了10岁左右,心性发展又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他们会表现得更排斥异性,甚至会出现嘲笑、捣蛋、捉弄等行为。其实,这些心性反应都是在为进入青春期而进行的自我防卫准备。在心理上,他们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会被喜欢的异性吸引,但与此同时,他们又被这莫名其妙的感觉吓到,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或处理它,所以就只好用更激烈的反应来隐藏内心的焦虑了。
                  第8节:小小心灵 大千世界(4)
  另外,女孩的心性发展要比男孩快上一两年,身体的发育也来得较早,男孩在情绪和心理上多少会因此受到威胁,所以更会用激烈的行为来保护自己,但是,这些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却很容易受到师长或父母的误解。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不正当”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不仅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也能减少父母对自己“教子无方”的自责和挫折感。
  呵呵!你们看完我上述的六大原因之后,是不是觉得那昨日还在襁褓中的小小天使,一旦背上书包、上了小学之后,曾经美好童真的天空,仿佛就要塌陷了一样?
  别担心,心理治疗师都有个讨人嫌的特点,就是喜欢“危言耸听”。事实上,绝大部分孩子的成长都是在健康平和中度过的,而且只要我们稍微留点心,适当地关注一些,就能听见很多爸爸妈妈以过来人的身份,带着五味杂陈的心理,先叹口气,然后告诉你这句话:“孩子的成长真快,一眨眼,他就长大了!” 
                  第9节:阿明的故事(1)
  第2章 阿明的故事
  在和大家分享育儿经验之前,我想先说一个故事。这件事发生在28年前,我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人翁而逃离了儿童心理和行为治疗领域,转而从事高中学生的咨询辅导。
  我已经不记得他的正式学名,只记得他叫“阿明”。
  阿明有4个姐姐,父亲是个泥瓦匠,母亲在家照顾孩子。阿明的母亲一直希望家里有个儿子,所以在接连生下了4个女儿之后,在已接近40岁的高龄,又再接再厉地怀了第五胎,所以当他们得知这一胎终于是个男孩之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自然是可想而知。
  可是阿明爸爸妈妈的欢喜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妈妈是高龄产妇,又没有按规定作产前筛检,所以阿明在出生后才被发现与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一岁多时,他被医师确诊为中重度智能不足,除了学习迟缓和有行为能力上的障碍之外,还有语言上的困难。
  当时我在综合医院里的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工作,当阿明父母由所在地的卫生所转介来中心就诊时,正好分配由我来为他进行行为治疗。我第一次见到阿明时,他才刚满3周岁,那天早上的情景我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由满头大汗、笑容非常憨厚腼腆的父亲背着进来的阿明,身上穿着胸前有个米老鼠的红色T恤衫和白色短裤。他的眼睛又黑又大,睫毛很长,鼻子很塌,几乎看不见鼻梁,干干净净的头发被整齐地梳成旁分的小西装头。他的脸圆圆短短的,第一眼看上去就像只活泼乖巧的小哈巴狗。阿明的妈妈也是个老实腼腆的乡下人,我知道他们为了要来台北看病,清晨5点就从家里出发,所以阿明妈妈的手上还拎着大大小小、由花布包着的保温壶和保温饭盒。
  从那天之后,阿明每个星期三早上就由爸爸背着来中心接受治疗,妈妈也无一例外地在后面默默地跟着,手上拎着大大小小的花布包。虽然阿明是个生活几乎完全无法自理的孩子,可是每次来我的治疗室时,他都穿着不同颜色的米老鼠T恤,梳着干净漂亮的小西装头,像个刚洗完澡的乖巧小哈巴狗。
  我对阿明的行为治疗,主要是帮助他培养起一些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例如,懂得向妈妈表示要大小便、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以及会说简单的话等等,当然也包含为阿明作将来面对其他小朋友的好奇、嘲笑甚至欺负时的心理预防。我们的进程很缓慢,几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让他学会稳稳地拿起勺子往嘴里送食物。
                  第10节:阿明的故事(2)
  就在我们的治疗进行了大约半年之后,一天早上,我刚进办公室,还在研读当天准备会面的个案资料,突然听见办公室外的走廊里传来踢踢踏踏的奔跑声,然后,就见到阿明的爸爸满脸通红、泪如雨下地背着穿着黄色米老鼠T恤、梳着小西装头的阿明冲进来,嘴里不断地大喊着:“他会叫阿爸了!他会叫阿爸了!”被这个景象震惊得一时间完全不知道该作何“正确”反应的我,泪眼蒙眬中,只听见阿明还在兴奋地不断叫着:“阿爸!阿爸!” 
  最终,我还是没有守住作为一名专业心理治疗师应该有的“同理但不同情”的原则。我全身震颤地抱着同样也全身震颤的阿明爸爸妈妈,我们一起圈抱着阿明,又哭,又跳,又笑,完全无视已经在治疗室里等了我很久的个案和主任极不高兴的目光。
  那天之后,我还是在每个周三的早上为阿明作行为治疗,但是我发现自己的心情已经变得很不一样。阿明的治疗进展开始影响我的情绪,甚至其他孩子的治疗进展也会波及我的情绪。至此,我知道是该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了,因为我已经完全无法再以专业同理的客观态度去面对一个受苦的孩子。面对他们,我的心会很痛,会很受伤,而我这样的情绪,对孩子的治疗来说,是非常不恰当和不具有建设性的。
  因此,我逃离了,逃到那些已经具有行为能力、已经能保护自己的大孩子们身边。
  今天,我选择在这本书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你们这个故事,是希望能用阿明的故事来表达我对教养孩子的态度:“很多时候,有些父母只能卑微地祈求孩子健康正常;而已经拥有健康正常孩子的父母,应该因此而懂得感恩,并懂得去享受它。” 
                  第11节:一些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1)
  第3章 左脑的功课——一些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
  让我们先用理性的左脑,来了解几个很关键的、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和理论。我知道这些理论看起来有些枯燥甚至吓人,但明白它们以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看待孩子的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微妙的变化也许正好是孩子最需要也最受用的。所以,我还是要说明它们。不过,我会尽量试着用比较简单轻松的方法来深入浅出地介绍;而你,也一定要耐着性子读完它。
  至于读完之后,我们要怎么去理解这些理论的意义,又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和孩子的互动中,我就要请你先静下心来,自己去解读和思考了!
  心理定式
  ——发挥“信任”和“期望”的美好力量
  心理定式又叫做“心向”,或者也可以叫做“期待效应”。它指的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主体会根据这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来决定活动的方向,并且据此反映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
  有一个非常有名和有趣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现象。这个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在1963年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试图证明“偏见”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是会影响学习结果的。
  在这个实验中,他把参加实验的学生分成两组,并且各给他们一组智力和体力表现完全相同的大白鼠,请学生们教这些大白鼠走迷宫。但是在实验开始之前,他故意告诉其中一组学生,他们分到的大白鼠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不仅脑子聪明,体力也非常好;然后他又告诉另一组学生,他们的大白鼠是准备淘汰的,因为在评选中,它们都表现出了体力和智力上的鲁钝反应。
                  第12节:一些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2)
  结果,学生们在实验室里用相同的时间和方法教大白鼠走迷宫之后,发现被认为是聪明伶俐的那组大白鼠走迷宫的速度,要比被认为是鲁钝愚笨的那组大白鼠快得多,而且在学习能力上的表现也强得多。
  这个实验的结果当然不出罗森塔尔的意料。他对这个结果的解释是:这可能是因为实验者对聪明的大白鼠怀着比较高的期望和信任,因此在训练的态度上比较友善、和蔼;而另一组因为内心先带着偏见,所以对鲁钝的大白鼠表现出粗暴、不耐烦的态度,因而影响了大白鼠的学习情绪,并进一步影响了它们的学习能力。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偏见会影响学习结果”的假设,1968年,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雅格布森来到了一所位于美国中部的小学,他们从这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当中,各选出3个班级的学生来参与实验。首先,他们给这些学生作了一个叫“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结果出来以后,他们又从参与者中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的名字,然后把这份假装是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名单交给了老师,还煞有介事地一再叮嘱老师们不要把名单外传出去。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又来到这所小学,召集了上次所有参与实验的学生们作了一次智能测验。结果发现,在那份随机抽取的假名单上的学生,他们的智能增长比其他同学要快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情绪的表现上也显得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和老师们互动积极,感情深厚。
  罗森塔尔对这个结果的解释也和上个实验一样。他认为,虽然拥有名单的老师们始终把名单藏在心里,但掩饰不住的信任和期待,会通过眼神、笑容、声音以及肢体语言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这些学生对自己更加自信,对上学也更有动力和兴趣。
                  第13节:一些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3)
  这个实验结果,就是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叫做“期待效应”。当然,它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反思,让老师们理解,我们的信任和期望,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其实是影响孩子学习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过,在这里我想特别指出的是,“罗森塔尔效应”可以是正向的,但也可以是负向的(想想那些被诬陷为劣等的大白鼠和不在优异名单上的学生们)。此外,中国现行的小学教育,因囿于客观现实,并不像欧美国家那样一个班级当中只有十多个学生,所以我们如果期望老师们能理解“罗森塔尔效应”的威力,对班上几十个学生一视同仁,在现实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我更希望对“罗森塔尔效应”的认识能落实到父母或家里其他成年人的身上。因为孩子和我们相处的时间更多,而学龄孩童能够寻求认同的对象,除了对他们影响至深的老师之外,家长也是责无旁贷的。
  习得性无助
  ——把通往理想的长路切割为可以努力迈上的阶梯
  “习得性无助”是我们在面对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时,常会用到的专业诊断词汇。它指的是个体在经历了某种学习之后,因为不愉快的情境经历,而在情感和认知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有两个实验可以说明这种特殊的心理反应。
  在第一个实验中,实验人员将一只跳蚤放进敞着口的玻璃杯里,结果跳蚤没一会儿就跳出了杯子。来回几次之后,实验人员又将跳蚤放回了玻璃杯里,可是这一次,他在杯子上加了一个厚厚的玻璃盖子。跳蚤以为这次还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跳出杯子,可是没想到它跃起时却被盖子给弹了回来。跳蚤不死心,又奋力地往上跳了几次,可是每次都被牢牢盖住的杯盖给重重地弹回来。
                  第14节:一些有关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研究(4)
  最后,灰心丧气的跳蚤就再也不想跳了,即使实验人员把玻璃杯盖挪开,又试图引诱它再跳,可是再跳起来的跳蚤,也只跳到了和杯口保持一段安全距离的高度,就再也不去尝试往上跳得更高了。
  另一个实验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的那条有名的狗。塞利格曼把狗关在一个上了锁的笼子里,并且在笼子边上安装了一个扩音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