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打开满足之门+堪忍法师 >

第11部分

打开满足之门+堪忍法师-第11部分

小说: 打开满足之门+堪忍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同的业所听到的东西,必须都能够引导他们走上解脱、成佛的正道。

然而,我们目前连一个众生的心量和他的业都无法知悉,为了能够完美无瑕地引
导一切众生,并广泛地利益他们,我们必须通晓有关每一个众生心量和特质的一
切细节。

再者,就是要引导一位众生逐步成佛,我们也必须打好基础,了解整个菩提道。
我们不能只传授一个法门,单用一个法门不能够适合每一位众生;必须依众生的
心量,施设种种不同的法门。譬如,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杀死父母的阿甲塔夏促
说:“父母是应该被杀的对象。”使他放心。在阿甲塔夏促沮丧、焦虑的时候,
听到这句话,非常受用。实际上这使他了悟五蕴无我和人无我这两种无我,并了
解要破除的两种无明。这些话促使阿甲塔夏促证悟空性。他并没有拘泥在字面的
意思;他晓得这些话是指,把‘我’和‘诸蕴’当做真实存在,是必须破除的两
种无明。

把一切法说成真实存在,投合某些人的心。听到这样的话,帮助他们修行更进
步,引导他们获得安乐。虽然一切法根本没有丝毫真实存在性,但是针对特定,
心量还无法理解没有一法真实存在的人,不妨教他,佛陀说有真实存在的法。因
为这种教法是渐进的方便,足以引导那位众生解脱、成佛。

要引导众生逐步得到安乐、证悟成佛,必须通晓每一个众生的一一业,一一心量
和特质,以及适合他们每一位的种种不同的法门。这只有靠一切种智了。就是具
有无限神通的阿罗汉,也无法知悉一一业。阿罗汉虽然没有烦恼障,但是还没有
去除微细的一切种智障,所以无法知道微细的业或者诸佛的密行。即使阿罗汉本
身超脱了轮回,也无法圆满地引导众生。

因此,要圆满地饶益一切众生,必须达到一切种智的境界,不管要花多少劫或多
么艰巨;别无他法。在成就一切种智之前,一个人内心的证悟,还不够彻底,无
法带给众生所需要的无上、永恒的安乐。为了自利利他,一个人所能做的最有意
义的事,就是成就佛果。

我们要对一切众生负责

你可以从日常的事例,了解无上安乐的观念。如果有所选择,连畜生都会选最好
吃的食物,留下其他不讨好的食物。就是狗也会这么做。人们在买东西或做生意
的时候,会买品质最好的,最耐用的物品,设法做最有利的交易。纵使他们或许
毫不知悉自己可以成佛这回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获得最好的。除
非实在太穷了,每个人都会想办法,什么都要最好的,盖最好、最坚牢的房子。
即使对成佛可能一无所知,也有无上安乐的观念。只因为欠缺佛法的慧眼,人们
没有觉察到,他们的生命中所缺少的东西,主要是证悟成佛,而这正是他们必须
达到的成就。

其他每一个众生就像你一样,总是设法获得最高极致的安乐。每个众生所需要
的,其实是圆满佛果的无上安乐,亦即解脱一切无明障,圆满一切成就的境界。

获得了暇满人身,遇到善知识引导我们解脱、成佛的正道,以及接触佛法,尤其
在大乘教法,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解除所有众生的一切无明障和苦难,引导他们
成就佛果。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帮助众生,是因为我们已经具足因缘,得以开展心
性,生起菩提道次第,乃至成就一切种智,以大悲心对待所有众生,具有能力引
导他们。所以我们有责任解除所有众生的一切苦及苦因─无明障,并引导他们成
就佛果。

我经常引用这个譬喻:假使你看到一个盲人走向悬崖,在他们掉落悬崖之前,你
就会赶快抓住他们,无论他们是否向你求援。只要你具足一切因缘─眼睛看得
见,有四肢可以抓人,喊得出声音,就有能力帮助那个盲人。单是具备这些条
件,就有责任解救有掉落悬崖之虞的盲人。

假如有能力帮忙的人见到这种情况,却不伸出援手,那真是非常残忍、可耻。简
直不配拥有眼睛和四肢。这种事情果真发生,从即将掉落悬崖的盲人这方面来
看,那是多么令人痛惜!另方面,具足一切因缘助人,却袖手不管的人,真是太不
应该了!

假如我们现在具足了一切因缘,却不修习菩提心,亦即佛陀的教法,尤其是大乘
教法的心要;假如我们不发挥这个究竟的善心,不开发引导众生的能力,不证取
佛果以圆满地饶益众生,却老是抱着自我爱惜的思想过活,光想到自己的安乐,
那真是十分残忍、有害;实在太自私、冷酷了!实际上,我们绝对有责任引导所有
众生成佛。


牺牲自己

关心其他众生,自然会希望带给他们安乐,不伤害他们。你不致于引导他们受
苦。回想一下菩萨船长的故事,船长杀了那个打算杀死五百位商人的人,全然牺
牲他自己。为了解救那个人不造恶业,菩萨船长自甘堕地狱。但是他的杀业,不
但没有形成恶业及转生恶道的因,反而使他在轮回的时间缩短了十万劫。菩萨船
长发菩提心,珍惜这一个众生,自他交换,因而累积了不可思议的功德,使自己
更趋近佛果。

另外还有一个有关无著的故事。无著花了十二年,想在禅修中证见弥勒佛。可是
那么多年来,始终无法见到弥勒佛。有一天无著要回他的洞穴,途中看见一只受
伤而长满了蛆的狗,油然生起忍无可忍的大悲心。首先,他从自己的脚割下肉,
铺在地上,以便把狗身上的蛆放在上面。然后,为恐在用手指搬移这些蛆的时
候,会弄死它们,他弯下来想用舌尖把蛆舔起来。当他向前要这么做的时候,眼
睛闭着,却发现够不到那只狗。无著张开眼睛,见到弥勒佛出现在眼前,而不是
狗。为了眼中的伤狗而牺牲自己,成为强力的净障,唯有如此,无著才见到弥勒
佛。

其他还有很多像这样的故事。即使仅仅为了保护一个众生免于受苦,并引导他们
获得安乐,因而牺牲自己,即是强力的消障法。这不仅消除好多劫的恶业,而且
累积了大量功德,使你更趋近佛果。单是为了一个众生而牺牲自己,你就能够迅
速成佛,这个事实是支持爱惜他人的理由之一。

爱惜自己是心性发展,证悟菩提道的一大障碍。假如你爱惜自己,就成佛无望;
反之,即使你仅仅爱惜一个众生,就能够成佛。甚至只是爱惜一位众生,就能够
成就佛果。

所以,这中间有重大差异。抱着自我爱惜的思想,成佛无望;反之,爱惜一个众
生,足以净除障碍并累积许多功德,引导你成佛。从这些故事和理由,结论是,
即使仅是一个众生,都远比你更宝贵。纵然不考虑众生数量众多,所以非常宝
贵,你也可以理解,单一众生之可贵,也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众生的价值,你能
够从这一个众生获得的一切利益,是解说不尽的。


所谓的“我”,是应该永远要舍弃的对象;所谓的“其他众生”─即使仅仅一个
众生,是必须恒常爱惜的对象。这是何以为其他众生过活,亦即把你的生命奉献
给甚至仅是一位众生,会带来最大的享乐以及富饶趣味的人生。人生真正的快
乐,始于爱惜其他众生。为其他众生过一生,怀着慈爱和悲心爱惜他们,这就是
安乐之门,成佛之门。


十、唯有修行一途?

既然你不喜欢烦恼,那就别无选择:你必须修行佛法。

度过一生最好的方式,是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舍离今生及世俗八法,一心不
乱地把心专注在菩提道次第。最好是致力于实证菩提道。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
这么做。

那些无法过这种生活,但是受过佛法教育的人,可以做次佳的抉择,亦即教授佛
法。虽然这种人无法做到完全出离,他们尽力而为,而且教导别人。有些人本身
没有受过多少佛法教育,无法教导别人,还有第三个抉择:尽力修行,并在社会
上服务他人。

别无选择。既然你不喜欢烦恼,就别无选择:你必须修行佛法。这就是结论。佛
法是消除烦恼,带来内心安乐唯一的途径,除此无他。假如你不喜欢受苦,就无
法规避修行。修行佛法意谓,舍离问题的肇因─这出自你的内心,以及创造乐
因,这也要从内心去求。

今生和来世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不善业和自我爱惜的思想,而根源是我执,亦即
执着我真实存在的无明。如果你希望目前及未来不再遭遇烦恼,就必须净除已造
的恶业,并且避免再造恶业。这就是佛法的修行。这就是解决人生烦恼的方法。

譬如,一个人可能患了重病,一般外在的任何疗法都治不好。这意谓有严重的障
碍,往往只有靠非常密集、持久的修行才能痊愈。假如他有缘遇到上师,可以在
修行及禅思方法上正确地指点他,就能够康复。有许多案例,病患长期服药,没
有功效,却因为修行佛法而复元。有人靠禅修治疗癌症。

例如我有一位舅舅,病了好几年。他去西藏看过许多医生,都没有用。最后,他
去看一位禅师,住在迦洛克,靠近我有时会去的劳朵山洞。这位禅师教我舅舅,
他的病是业障所致,所以必须修很多除障法。我舅舅接受那位上师及另一位还住
在迦洛克的老上师的指示,做礼拜、归依,等等前行。

在做前行的时候,我舅舅就逐渐康复。他做了七十万次礼拜。同时,他也照料我
的祖母,她的眼睛瞎了。我舅舅带给她食物,带她到外面上厕所,又把她带回
去,诸如此类的一切事情。他照料祖母好几年。

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故事。当外在的方法解决不了眼前的烦恼,我们必须向佛法求
助。我们必须修行,不仅是为了防范未来的烦恼,也为了消除现在的烦恼。结论
是,我们必须修行。

不管你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消除人生的烦恼,使其不再发
生。无论有多少烦恼,你都必须修行。因为你不想有烦恼或不快乐,即使你或许
没有时间长期闭关或广泛地研习,也必须就能力所及,尽力修行。纵然可能有很
多疾病或人际关系上的问题,你不能用这个当藉口,而放弃修行。你必须尽力去
做,必须修行。

虽然你现在无缘过苦修的生活,像有些禅修的行者那样,舍弃此生,还是务必发
愿要这么做。不要认为:“既然我没有办法像那样活,听这个教法有什么用?”
其实这么做有很多好处。即使你现在没有办法修行,发愿将来能够修行,就是播
下种子,使日后能够实现,将来能够修行清净的佛法,过苦修的生活,舍弃世俗
八法。这样,你就能够实证菩提道。

务必阅读《菩提道次第》。纵使你广泛地研习《入中论》、《现观庄严论》,以
及其他哲学论典,如果没有在菩提道次第上面下功夫,你不会了解世俗法的涵
义。除非涉猎过开示最基本的修行入门的论典,诸如《启开佛法之门》,你会误
以为,只有少数行为是世俗法。懂得这个教法,对我们的修行大有帮助。

我们每天都有许许多多机会,修行出离心,累积功德,乃至成就佛果。我们每天
修本尊法的时候,就能够累积相当多功德。其中包括很多东西:开头的发心,供
养,从空界中自现本尊。单是修一个法,我们就累积相当多功德。

即使只是禅思空性一秒钟之久,就足以净除十不善业的重恶业。据说仅仅发愿禅
修空性,就能够净除那些恶业,而且累积许多功德。光是发愿听闻般若教法,就
能够净除一个人过去世累积的好多劫的重恶业。此外,《入菩萨行》中提到,就
消除业障来说,禅修菩提心利益无穷;这是最有效的除障方法之一。而且,在广
积功德方面,菩提心也是最善巧的法门。

我认为,《启开佛法之门》中解说的修行方法,相当重要,是人生的主要依归,
应用在修心上,效果卓著,有助于消除一切问题。阅读、思惟,尤其是实修《启
开佛法之门》,可以解决种种问题。

对于在家人来说,这本书提纲挈领地说明,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心理准备,尤其是
在你觉得好像活在地狱中,遭受的苦境,令你想要自杀。身为在家人,你不应该
把整个人生投注在随逐欲望,这样的人生会令人受不了。如果做任何事情都听命
于欲望的俗虑,你会一直都不快乐。这只会使得人生于人于己,都凄惨不堪。即
使还没有转生地狱,你已经为自己在人间创造了另一种地狱。不仅自己凄惨,你
也连累很多人下地狱,带给别人很多麻烦。

当然,修行无疑是人生真正的归依。修心有助于带给不仅是自己,还有其他很多
人内心的安宁。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