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文提及“相交”(Koinonia)来自“同伴”一词。我们要靠圣灵努力,在主里操练舍己;将个人的利益、欲望放下,为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
在团契中事奉,首先要操练舍己的功课,也许可以借(意义却不同)用主的教训提醒自己。譬如说所谓的“在前的在后”原则:将自己的需要放在后;别人的需要放在前。也可以应用所谓的“在后的在前”原则:在对金钱、时间、思想及劳力的使用上,那原本在后舍不得拿出来用的,现在放在前面,快一步拿出来给别人用。这是事奉的人必须有的心态。
真团契要建立在神话语的见证上,真团契依靠信徒彼此的合一,最后,真团契还需要另一个原则,就是圣灵日日的更新。
真团契需要圣灵日日的更新
“使你们与我们(有)相交……使你们(或我们,NIV)的喜乐充足。”(约壹一3、4)“喜乐充足”是约翰常用的字句(参约三29,十五11,十六24,十七13;约贰12),常指向与神及其他信徒间的团契。这也是耶稣最后的教训里的特色之一。真团契的终极目标,是参加的成员喜乐充足。让我们从“满足”和“喜乐”两个角度来看,为什么真团契一定要有圣灵日日的更新。“满足”涉及圣灵的恩赐,“喜乐”则是圣灵的果子。
一、用恩赐彼此服侍——满足的生命
主说:“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十五11)主的喜乐是使我们喜乐满足的源头。基督徒的道路不该愁云密布,因为耶稣要他门徒的喜乐得到满足。主是满足的源头!因为,他是赐教会恩赐的主。
首先,基督赐给教会恩赐(参弗四11、12)——这是神的全权。恩赐是一种由基督而来的能力,他赐不同的恩赐给教会(参罗十二6~8;林前十二7~11,28~31),没有一位基督徒是没有恩赐的(参林前十二7;弗四7)。
其次,照恩赐彼此服侍(参彼前四10)——这是人的责任。彼得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讲到恩赐在种类上不同,更强调每位信徒要藉着天天的服侍(原文是现在式、主动、分词),继续不断地操练恩赐,为神所用。
基督徒彼此相交、见证、传福音、成长与事奉,这一切的活动常常都是在团契中进行的。在团契中用恩赐彼此服侍,是操练我们有满足生命的最好场所。
笔者当年在纽约哥大查经班中的学习,奠定了后来教会的事奉基础。团契的事奉经验,成为日后牧会技巧的来源;当年在团契中负责灵修,帮助了恩赐的发掘及操练;在团契中肢体搭配的经验,也有助于日后牧会中的人际关系。
一位研究教会增长的领袖说:“要有效地动员教会的资源,秘诀就是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去作合适他的工作。”这就是保罗的原则(参弗四11、12)。弟兄姊妹,把握机会在你的团契中,好好地藉恩赐彼此服侍,操练你事奉的工夫。
但是事奉的操练离不开圣灵的工作!要靠圣灵结出果实,才可以得到喜乐的满足。
二、靠圣灵结出果实——喜乐的生命
“使你们的喜乐充足”这个目的子句,指出生命之道的最终目的。“喜乐”(约壹一4)是圣灵的果子(参加五22),是基督徒团契的特点,要靠信徒在基督里继续的灵命更新。
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说:“祷告是操练信心的主要方式;是我们获得基督恩典的惟一途径。”基督徒灵里的更新,要靠内住的圣灵操练德行,以及藉祷告操练信心。求主天天赐下恩典,使我们在事奉上有喜乐。喜乐是事奉的人不可或缺的,需靠圣灵保守,尽上责任操练,然后向神领取喜乐的满足,因为这是基督的应许(参约十五11)。
今天的教会需要更新得着早期教会那种生命团契(Koinonia)的精神,就是人与主活泼生命的连接,去建造你、我的团契。
真团契建立的原则是:神话语的见证、信徒彼此的合一和圣灵日日的更新。基督徒当彼此建立生命团契的事奉。
让我们的团契,继续不断地传出建基于生命之道的活见证,使更多的人与我们相交,因而得救,享受生命交流与合一,并得着满足的喜乐。
问题研讨
一、既然真团契是建立在神话语的见证上,列出至少五点小组查经对基督徒及团契生活的益处,并建议如何在你的团契中实施有规律的小组查经节目。
二、试在两百字内写一篇见证,论到信徒间彼此的合一而操练“舍己”的功课。
三、按本文第三点的原则,列出你寻求在生活及事奉上倚靠圣灵日日更新的可行步骤。
五。事奉篇/李定武 第44课 栽培与门徒训练
当回应主的命令,凭他的能力,向万民作门徒训练。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什么是这时刻的需要?那要看是谁在思考这问题。教会需要更多同工、容纳更多人的教堂和更大的停车场;福音机构需要更多的金钱、资源与设备;还有人说,我们需要时间……更多的同工、教堂、金钱、资源、设备……这些都是实际的需要,但并不是这时刻神国的需要!让我们回到主耶稣升天前,将神国的大使命(参太28:18~20)托付给这群跟随他的门徒的光景。在那时刻耶稣拥有什么?什么是那时刻神国的需要?
这时刻神国的需要,与两千年前相同,就是人!什么样的人?就是门徒!什么样的门徒?就是能训练别人作门徒的门徒!
主耶稣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洗……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主耶稣的大使命给我们一个挑战:当回应主的命令,凭他的能力,向万民作门徒训练。大使命的目标是作门徒训练!
这时刻的需要,就是藉门徒训练去实践主的大使命。要参与门徒训练,每一位基督徒,特别是教会同工,必须对“门徒训练”有三方面基本的认识,可以用三个疑问词来表示:第一,什么(What)是门徒训练?第二,为什么(Why)要作门徒训练?第三,门徒训练当如何(How)行?让我们先看第一问:
什么是门徒训练?
许多人(包括传道人)对门徒训练常有误解。门徒训练不是指课堂上以教学方式传授的一项课程;不是指将信徒聚集在隔离的环境下进修的一种训练;也不是指一种在基督教思想及技能方面的培训。任何一种在固定时间内,藉着课堂传授,或到某工场上服侍的经历,固然都有助于门徒生命的培养,但仍不足以将人改变成基督的门徒,也不是我们所讲的门徒训练。
那么什么才是门徒训练呢?门徒训练的定义,就是使信徒效法基督模样(参罗8:29)的训练。这是生命整全的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思想、品格、动机、身体上的学习及改变,藉以促成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塑造,由内而外的更新,成为活像基督、能被主用的工人。
从圣经的观点来看,门徒训练至少包括以下各方面:
第一, 神话语的研读(参提前3:16、17);
第二, 祷告的操练(参约16:24;太21:22;腓4:6);
第三, 圣灵管制的生活(参西3:23):平衡的生活(优先次序、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等),信徒的基本生活;
第四, 事奉的学习(参提后2:24、25):带领查经、传福音、栽培与门徒训练等;
第五, 品格的培养(参提后2:21、22);
第六, 属灵领导的训练(参徒6:1~7;书11:15);
第七, 属灵后裔的生养(参提后2:2):一代繁衍一代,长时间的爱护、教导与牧养。
因此门徒训练是在生活及生命上的更新,势必包括:固定的学习、个人的操练与生活的关怀。信徒在属灵较长的导师面前,以坦诚谦卑的态度,建立一对一的共同生活关系,接受教导及劝勉。这过程需要花时间,用爱心教导,并经历”生产之苦”,才得以完成。
只有被带领过的门徒,才会有负担、爱心与经验,去带领另一位门徒,作属灵的传承。这就是所谓“息息不断的门徒训练”。
为什么作门徒训练?
主耶稣升天前赐下给门徒的大使命,许多人以为这只是要我们去传福音;其实不然,它乃是建造神国的宣言:主要求跟随他的人受装备、蒙建造,作神国的门徒。主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这个大使命只有一个动词,就是“作”;与三个分词:“去”、“施洗”和“遵守”。分词原有动词的型态,但转变成形容词,来形容应如何“作”门徒。这乃是主给门徒的托付,为要使万民作神国的门徒!
宣教士阿提亚摩(TokunbonAdeyemo)在其“教会在社会变迁中的宣言”一文中,指出装备(或成全)圣徒的重要。他指出希腊文中,有几个字与“成全”一词同义,与经文的背景配合时,就更能看出其意义:
“补网”(可1:19):捕鱼之前,必须先修补渔网的破口。
“挽回”(加6:1):将导致基督身体关系破裂的过犯挽回,就如医生把断骨“接合”,恢复其功能。
“得以完全”(提后3:17):使一艘将启程的船所需的东西配备妥当,以便远航。
可见信徒需要受装备与成全,才能成为神国的门徒。
《圣徒装备》第一册第一课“一个明确的异象”中,提出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第一、教会中一般信徒最容易误解的观念是什么?第二,教会为何无法实行大使命?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信徒只肯做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传道人的责任其实是做教练,训练信徒“各尽其职”,合神使用,一同“建立基督的身体”(参弗4:12)。可惜今天许多教会没有做到这点。第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于许多教会没有做门徒训练。
许多教会领袖问道,明知门徒训练十分重要,但同工个个已忙不过来,如何能再要求他们参加严格的门徒训练呢?这其实是优先次序的问题。《让教会作教会的事》一书的作者雷蒙德·欧德隆牧师(Rev。RoymondC。Ortlund)说:“许多教会所面临的危机,不是在于没做什么——他们做的事非常多,问题是他们没有做对事。”
教会除了要宣告耶稣弥赛亚的身分之外,它的第二优先就是装备“基督的子民”,使神国被建造起来。所以对教会来说,门徒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事工。
如何带领门徒训练?
一、带领门徒训练的原则
为什么门徒训练需要个别一对一的带领呢?
(一)门徒训练是全人的训练——必须顾及人与人彼此间之不同
* 要注意过去的家庭、教育、宗教背景等,对他心理、观念和习惯之影响。
* 也要考虑其现在的工作、职业、家庭、朋友、休闲、嗜好与兴趣等,依其年龄和性别所形成之特别状况。
(二)门徒训练有学习的模式——必须透过关系来带领
* 信仰之路是一条关系之路:在人和神的关系、人和己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上,都要成长。
* 在建立关系之下教导劝勉:惟有各种关系正常和谐时,门徒训练的教导劝勉才能达到最大的果效。
* 建立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属灵品质的传递(transference):使被带领者从导师身上学到:
◆耶稣怜恤人的心(passion);
◆事奉上的技能(skills);
◆为生活及灵命负责(accountability)的态度。
(三)门徒训练看重事奉的生命——必须以操练方式行道
有人说,基督徒可分成三种:
* 第一,是坐着听的学员,强调知识的吸收。
* 第二,是站着讲的老师,达到恩赐的操练。
* 第三,是有人跟的门徒训练者(参提后2:2),使信徒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致力于门徒训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