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佛教史-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桨⒚滞臃鹗俏倚木咝脑欤匆宰孕乃咚旌昝敌闹常畈辉萃!敝切裼中的钏稹⒛钭苑稹⒆运隳钊帜罘鹑痢! ≈切裢砟晔保岢觥耙园闳粑迹跃煌廖椤保耙晕虻牢确妫罘鹞缶ⅰ钡闹髡牛跃煌磷诘姆⒄梗鸬搅撕艽笞饔谩V切裎迨咚晔蓖煌痢
袾宏、真可、德清、智旭四位名僧,对明末佛教的弘扬,作出了很大贡献。
(六) 格鲁派佛教政教合一统治的建立
在明朝年间,西藏的佛教派系斗争和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公元十五世纪以后,一直到公元十七世纪,其斗争主要在两大派系之间进行。一派是噶玛噶举派佛教等力量。另一派是格鲁派佛教等力量。
后来,噶玛噶举一派用武力占领了拉萨,禁止格鲁派僧人参加每年的祈愿法会,规定格鲁派僧人路遇噶玛噶举派僧人,必须让路致敬。但格鲁派在其他地区的发展仍然很迅速。
到索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统领格鲁派时,他与蒙古土穆特部的俺答汗建立了联盟。俺答汗赠给索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称号。索朗嘉措赠给俺答汗转轮王的称号。达赖喇嘛的称号由此而始。
索朗嘉措在土穆特部宣扬格鲁派教义,使格鲁派佛教传到了蒙地。俺答汗死后,明朝政府邀索朗嘉措进京。后索朗嘉措在进京的路上圆寂。
索朗嘉措圆寂后,转世于俺答汗的儿子苏密尔家中,这就是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云丹嘉措在世期间,格鲁派与噶玛噶举派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后来,支持格鲁派的帕竹政权被噶玛王朝推翻。云丹嘉措圆寂后,噶玛王朝的藏巴汗“疑达赖诅咒,致感多病”,就下令不准达赖继续转世。后经蒙古军队入藏征战和罗桑却吉坚赞(第四世班禅大师)的调解,藏巴汗收回了成命。达赖再次转世。这就是公元十七世纪时的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
阿旺罗桑嘉措年幼时,由罗桑却吉坚赞掌管格鲁派教务。罗桑却吉坚赞借助于蒙古土穆特部击败了藏巴汗。后支持噶玛噶举派的蒙古喀尔喀部却图汗征服了土穆特部。罗桑却吉坚赞又借助蒙古和硕部的固始汗消灭了却图汗,保护了格鲁派的发展。固始汗赠给罗桑却吉坚赞“班禅博克多”的称号。班禅大师的称号由此开始。
明朝末年,固始汗攻陷日喀则,杀死藏巴汗,结束了噶玛王朝的统治。从此,西藏进入了格鲁派政教合一的统治阶段。
(七) 其他地区的佛教
在明朝时期,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一些佛教大宗都拥有强大的军势力量。日本战国未期的武将织田信长、丰田秀吉通过战争,消灭了包括佛教净土真宗、天台宗等的许多军势割据势力,后来德川加康把持朝政。在这一时期,日本要求佛教行者,安心办道,不得干预政治,但是,奖励佛学研究。日本佛教在这一时期比较平稳。公元十四世纪末,朝鲜进入李朝时期。李朝治国采取崇儒排佛的政策,政府将国内的佛教宗派合并为禅、教二宗。后来,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李朝联合明朝进行了抗日斗争,打退了日本军队。在这次抗日斗争中,李朝禅宗的休静率领弟子上阵抗敌,立有战功,被政府封为禅教都总摄。到此时,李朝的佛教稍渐恢复。
在斯里兰卡,南传佛教非常兴盛。从公元十六世纪初开始,斯里兰卡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基督教国家的入侵,佛教遭到严重打击。公元十六世纪末,斯里兰卡政府先后到缅甸和暹罗迎请佛法,佛教又开始在斯里兰卡兴盛起来。
第十六章 清朝时期的佛教
(一) 清朝对格鲁派佛教的支持
公元一六四四年,大清帝国的建立,取代了明朝的统治。清朝王族满族是女真族的后裔,原本信仰萨满教。女真的政权金朝建立后,佛教在女真人中发展迅速。满族自然也对佛教十分信奉,入关前就与藏传佛教有联系。清朝建立后,政府一方面引进汉族文化,以儒教巩固政权;一文面也大力推行佛教,同时也依照明朝的旧制,设立录司掌印、善世、阐教、讲经等僧官,以控制佛教。
清朝政府对藏传格鲁派佛教非常重视。顺治九年(公元一六五二年),敬信佛教的清世祖邀请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进京,给予其殊厚礼遇,并为其修建西黄寺以作住所。后清世祖又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又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确定固始汗为西藏地方政长官,达赖喇嘛为西藏的佛教领袖。公元一六五四年,固始汗在拉萨逝世。达赖喇嘛在西藏的政教领袖地位进一步提高。
到了康熙年间,五世达赖喇嘛任命桑结嘉措为第巴,总管西藏政事,同时也安排了自己的转世等后事。不久,五世达赖喇嘛入寂。五世达赖喇嘛入寂后,第巴密不发丧,自己利用达赖喇嘛的名义掌握政权,并申请清政府封其为王。
后来,清政府发觉了第巴隐瞒达赖喇嘛入寂一事,责问第巴。第巴被迫私自非法确立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后第巴在与固始汗的后裔拉藏汗的政权斗争中兵败身死。清政府废黜了仓央嘉措,依法确立意希嘉措为六世达赖喇嘛。另外,清政府又封五世班禅罗桑耶歇为“班禅额尔德尼”(放光大智慧者),与达赖喇嘛共同管理西藏。
不久,准噶尔部以武力占领西藏,杀死拉藏汗,另立第巴,统治西藏。清政府派兵平定了战乱,驱逐了准噶尔军队。清庭就此废除了第巴总管西藏政事的制度,设立四噶伦总理地方行政。
以后,西藏内部的政治斗争仍不断发生。直到乾隆年间,清庭正式下诏,令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掌管西藏政教。在清政府的支持下,格鲁派佛教在西藏的政教领导地位得到确定。西藏形成了组织严密的政教合一政权。
(二) 汉地佛教概况
清朝的汉地,在靠近蒙藏的青海、甘肃等地,格鲁派佛教发展很快。康熙年间,格鲁派在甘肃夏河县建立起格鲁派的重要寺庙拉布楞寺。嘉木样活佛得到御封,准穿黄马褂。
而在内地,佛教也受到政府相当的重视。康熙帝六下江南,造访各大名寺,迎请明末隐于山林的高僧入京。雍正帝颇好禅宗,以宗匠自居,自号“圆明居士”。雍正帝还组织了汉文大藏经的雕刻工作(龙藏)。另外,乾隆帝又组织人力把汉文大藏经译成满文。
清朝内地的佛教主要以禅宗和净土宗为主。清朝初期,以禅宗较为流行。
禅宗主要有临济与曹洞两家。临济宗以圆悟、圆修、圆信、法藏、通容、道忞等为代表。曹洞宗以元来、元贤、元镜为代表。
雍正年间,雍正帝抨击禅宗的败落,又推崇明末名僧袾宏,宣扬三教合一、禅净合一,提倡念佛往生净土。乾隆帝在士大夫中推行佛教,也推行念佛往生净土。所以,自清初以后,净土宗渐渐成为内地佛教的主流。僧人行策造《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定》,是近代净土宗打佛七的开始。除行策外,当时净土宗的代表人物还有僧人省庵、印光;居士周梦颜、彭绍升、杨文会等。其中周梦颜、彭绍升、杨文会是居士佛教的杰出代表。
(三) 清朝的居士佛教
由于佛教在中土的发展,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发展,使居士成为佛教的主要力量。清朝以后的居士佛教,在佛教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清初时期,居士佛教的主要代表是周梦颜、彭绍升。周梦颜曾著有《西归直指》等,提倡念佛往生净土,对净土宗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彭绍升,又名彭际清、彭二林,是清初最著名的居士,著有《居士传》、《二林居集》等,是提倡念佛往生净土,发展净土宗佛教的最有力的人物之一。
而到了清末,最重要的居士名宿,当推杨文会。杨文会,号仁山,公元十九、二十世纪佛教名士,安徽石埭县人,因学《大乘起信论》、《首楞严经》而皈依修佛。杨文会积极进行刻印经像的工作,曾创立金陵刻经处。杨文会在世时,与日本、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交流甚密。杨文会还创立了佛学研究会,每周讲经一次,对当时的佛教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杨文会门下,出过许多著名僧俗弟子,主要有谭嗣同、欧阳渐、太虚、陈元白、张太炎、熊十力等。谭嗣同倡导变法被杀。欧阳渐曾建立支那内学院,传播佛教思想,尤以宣讲唯识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僧人太虚及陈元白、张太炎创立觉社,提倡佛教复兴运动。熊十力也在宣扬唯识上有一定影响。
(四) 其他地区的佛教发展
清朝时期,政府以“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政策,加强对蒙古的控制。因此,在蒙古地区格鲁派佛教发展非常迅速。哲布尊丹巴活佛成为蒙古的政教领袖。
公元一八六八年,日本政府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进行了变法,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三大政策。在宗教方面,明治政府将神道教定为国教,颁布《神佛分离令》,使神道教再次独立。另外,明治政府还下令,佛教要依附神道,对佛教压制很大。后来,日本净土真宗的梅上泽融等人游历欧洲,回国后上书朝庭,把欧洲宗教盛行的情况向朝庭作了汇报,要求政府实行信仰自由的政策。明治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把信仰自由列入了宪法,但规定“日本臣民在不防碍安宁秩序及不违背臣民义务的条件下”,方可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力。在这以后,日本的佛教有一定的发展,其中南条文雄、高楠顺次朗等对当时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斯里兰卡的佛教,也有长足发展。公元十九世纪,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访印参礼佛迹后,建立“摩诃菩提会”,致力于复兴佛教,并举行了国际佛教会议,斯里兰卡、印度、清朝、日本、缅甸等国出席了会议。摩诃菩提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佛教组织。
公元十八、十九世纪,缅甸的佛教也有一定发展。公元十九世纪后期,缅甸在曼同王的召集下,进行了由三名上座主持,二千四百比丘参加的经典结集,校订了以巴利文为主的南传经典,并刻在七百二十九块石碑上。
公元十八、十九世纪,泰国的首都迁到曼谷,国家整顿佛教,校订经典。佛教有了一定发展。公元十八世纪的蒙固王,大力推行佛教,还创立了泰国的佛教大派法宗派。
柬埔寨自公元十六世纪被暹罗(泰国)占领,到公元十九世纪,上座部佛教,占到了统治地位,在柬埔寨境内发展很快。
在老挝和越南,佛教也有一定发展,成为爱国志士的思想主流。
在公元十八、十九世纪,随着欧亚两洲的交流日渐增多,佛教对欧洲的思想家也有一定的影响。公元十九世纪,德国的叔本华首先宣称佛教是最高的宗教。而东方的致力于佛教复兴事业的杨文会、达磨波罗、南条文雄等,主动将佛法向西方传播(佛教西渐运动),使佛教在英国、德国等地传播开来。摩诃菩提会是其中影响最大的组织。
第十七章 清朝以后的佛教概况
(一) 内地佛教概况
公元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进入了新的时期。随后,中华民国取代了清朝统治。在中华民国时期,内地佛教的净土宗、天台宗、唯识宗等都有一定发展,谛闲、太虚、印光、元瑛、虚云、夏莲居等著名人物对此一时期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公元一九一八年,上海居士林成立,公元一九二三年改名为世界佛教居士林,聘谛闲、印光、太虚为导师。以后,上海居士林开设了讲经、皈戒、出版、图书、研究、宣传、利生等部。在其影响下,公元一九二九年,北京成立了华北居士林(北京居士林的前身)。天津、长沙、南京、重庆、成都、无锡等地纷纷成立了居士林。二战开始后,各地居士林先后停办,而北京、上海两地的居士林,一直在不断发展。
另外,佛教也在这一时期,从中国向欧、美、澳等地区传播。
(二) 太虚和复兴佛教运动
太虚,俗姓昌,法名唯心,别号悲华,十六岁出家受具足戒,后从学于杨文会。
公元一九一二年,太虚创办了中国佛教协进会,宣传复兴佛教运动,建立新的僧团制度。
公元一九二二年,太虚创办武昌佛学院。公元一九二九年,太虚创办中国佛学会,并往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