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 2005年第03期-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桓龌糜埃∷敌戳邪录剿规Ю保吹剿劬α髀冻鑫薇鹊拇拷啵罩谢氐醋盘崆俚纳簦了缸胖蚬狻獠皇且环焯美锏木吧穑肯衷冢依斫庹狻八勒摺保褪切律暗哪歉雠彼嚼群螅毓榱松瘢敲磁靡跃仁辍
其实,对野性生活的追求,在那些教士们的心中也原来是一样的啊!那个译者在介绍这篇小说时说,列奥就是肩负着使命去拯救她,完全是误读。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这篇小说还“魔”什么呢?这个拉比就失去了任何书写的意义,它会变成肤浅的宗教寓言小说。马拉默德不会差到这个地步。它的妙处就在于让我们看到了人所具有的共同渴望。这种渴望在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中,都是属于魔鬼的。
《头七年》写了一个呆头呆脑的傻瓜索贝尔。他因为穷,因为只能干修鞋工作而没有列奥那种追求野性的奢望。他只求鞋匠老板的十四岁女儿快快长大,成为他的妻子。因而,他不计工钱,不讲条件,整天锤打着楦头,在皮革气味中等待了五年。可鞋匠老板一点也没发觉这个助手的心思。当鞋匠费尔德一门心思像处理贱价商品想把女儿硬塞给爱读书的小伙子迈克斯时,索贝尔愤怒了,厉声质问老板。老板尖刻地挖苦这个帮工说是不是疯了,我女儿会同意嫁给你这么一个又老又丑的修鞋匠?那她以后不就成了个修鞋匠的老婆,跟她母亲的命运一模一样?可是帮工索贝尔说出自己埋藏在心底五年的愿望后,呜呜地哭了,浑身发抖如筛糠,不停地抽泣,一副可怜相。这时候,鞋匠老板的怜悯之情竟涌上心头,眼睛也湿润了,他想着这个助手又秃又老(其实才三十五岁),从希特勒魔掌下逃出,来到美国,竟爱上了一个年龄比他小一半的姑娘。他日复一日地坐在凳子旁边,裁剪、锤打,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来等这个小姑娘长大。他又不能把话说透,因为他知道说透了肯定会遭到拒绝而让他绝望。这老板后来竟答应了助手的要求,只是说,我女儿才十九岁,还得等两年,你再向他求婚。这个已经“罢工”几天的助手,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店里,就像我前面引用的:为了爱情,朝皮革砰砰砰地敲打起来了。
鞋匠老板的答应可能仓促了一点,但是对于短篇小说,这已经差不多够了。何况,他前面铺垫得还算丰满,只是,助手的描写少了一些,这使得结尾有点突兀,但也很讶异。马拉默德显然像他说的,受契诃夫影响较大,但他也声称受过詹姆斯·乔伊斯、海明威等人的影响,但我在他的小说中看不出来。
《头七年》这个名字让人感觉有无穷的幽意。为什么不是《七年》、《五年》而是《头七年》?马氏也许用含泪的幽默在向世人说,你这个穷鬼来到美国,爱上一个小妞,必须用最初的七年的牺牲来换取你的所爱——这时间委实太漫长了。
《银冠》与《莱文天使》
这两篇小说十分相近,相近得有点重复。但是,这两篇小说分开来看,又是优秀的。
《银冠》说的是甘斯老人病了,奄奄一息,他的儿子艾伯特为他到处求医问药,后来偶遇一个声称可用一顶银冠救治病入膏肓者的人,而这顶银冠很可能是子虚乌有,在一系列巫术般的表演之后,艾伯特在镜子中看到了那个出卖银冠的利夫希茨教士头上戴有这么一顶银冠,但也只持续了五秒钟。因为银冠要价太高,艾伯特认为是在跟一个诡计多端的骗子打交道。说这是荒诞的骗术,是催眠术。那个神秘的卖银冠的利夫希茨教士此刻踉踉跄跄,说:发发善心吧,对一个老人发发慈悲吧!想想你的父亲吧,他爱你。但是艾伯特却开始指责父亲,说他恨他,婊子养的,我希望他完蛋。因为教士说这是信仰疗法,教士在这片诅咒声中,狂怒地指着天上的上帝,惊恐指责艾伯特为杀人犯。艾伯特这时头疼难忍。一个小时后,他父亲老甘斯闭上了眼睛,断气了。
我至今仍然相信这是马拉默德不到家的写作功夫,导致他出现了含混不清。美国作家理·福特说:有些作家是观念领先有些是图像领先,有些是象征和神话领先,有些是文字叙述领先。这是指最初萌生某一篇小说的想法。马拉默德在这篇(以及《莱文天使》)里,肯定是以观念,加上一点象征及神话领先的。银冠这一象征性的东西,出现在《希伯来经典》、《箴言书》、《希伯来神秘哲学》里,《犹太经文》的圣卷就经常受到银冠的保护。就像教士说的,你把钱拿出来打银冠,把银冠献给上帝,上帝把健康还给你父亲。银冠是上帝的恩赐。
——这有点儿像今天报纸上经常披露的行骗:可是马氏没有说穿教士是骗局,就因为艾伯特不信加上诅咒,让父亲死了。究竟是否他斥责了艾伯特的不虔诚、恶毒、没有善心?全是一本糊涂账。
我忽然又想,这是否就写了一种觉醒——作家在肯定这种觉醒?一个人快死时,谁也救不了他?
歧义并非很多,马氏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具奇诡的情节和象征的空间,其寓言停留在对宗教的一般性诠释上。他好像既没有站到教徒一边,也没有站到怀疑者一边,在结束的时候自己陷入了迷茫。这样看来,在象征和寓言方面,上帝更垂青于拉美作家,尽管美国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斯坦倍克的《珍珠》,但拉美作家如胡安·鲁尔福、博尔赫斯、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甚至埃·萨瓦托随便一篇小说都比他们更优秀,视野更开阔,更耐咀嚼,更具有一种苍茫浑厚的美感。
《莱文天使》的结构几乎与《银冠》一样。一个人(裁缝马尼斯契维兹的老婆范妮)卧床不起,另一个亲人去为她寻医问药,突然有个(总是突然)破衣烂衫的垃圾般的人(莱文)声称他可以治绝症,而这个人怀疑他是个骗子。不过这次是个黑人,声称他是个天使,是被上帝派来的。这又像是信仰疗法了,莱文说过这是一种非物质的物质——灵魂。但是裁缝马尼斯契兹认为他不过是个黑人魔术师——这篇小说在这一点上出了些新意:这位天使果真长出了一对黑色的翅膀,朝高空飞去,后来也是怀疑者跑开了,病人呢这次没死:“范妮正在屋里舞动着拖把擦床底下,接着又去清扫墙上的蜘蛛网。”那个黑人莱文坚称自己是犹太人,且还出现了黑人天使,这不是荒唐的吗?天使总是犹太人嘛。马尼斯契维兹在自己卧床不起的老婆突然病愈之后感叹:这是一大奇迹,相信我的话吧,到处都有犹太人。
马拉默得总算在这篇小说中寄托了自己的一个美好理想:世界上的所有人种中都有天使;只要你相信,奇迹就会发生。作家为了塑造这样一个笃信上帝的人,泼给了他一桶灾难的污水,所有烂事儿都找上了他,好像他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这很像《圣经·约伯记》中的那个约伯,虽然敬畏神,却让他灾难连连,财产损失殆尽,儿子女儿均被房屋坍塌致死,还让他从头到脚长满恶疮,但是约伯没有丝毫怀疑,顺服上帝,最后从苦境中转回,财产也有了,儿子女儿也有了,恶疮也好了,且又活了一百四十岁。《莱文天使》中的裁缝其实就是约伯的翻版。由此,我认为,有了《银冠》,《莱文天使》就是多余的。但对读者而言,它还是饶有趣味的。
《退休期间》
这篇小说在我十几年前读它时并没有发现它的妙处,我只是对《头七年》、《银冠》、《莱文天使》顶礼膜拜。如今,我认为,马拉默德最好的短篇应是《退休期间》。首先是它的构思十分新颖,最出色的是他在刻画一个老年人“春情萌动”的心理上堪称大手笔,这篇小说使马拉默德的形象在我的面前重新恢复了高大。
好的小说总是有它的奇妙之处,好的作家总是有他的杀手锏。马拉默德虽然是个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信誓旦旦说他受到了詹姆斯、乔伊斯、舍伍德·安德森和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影响,这篇小说确实证实了,在心理刻画方面,他并不比现代主义作家逊色。
在这篇小说里,退休医生、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六十六岁的莫里斯博士成为了一个可怜巴巴的小丑,他的内心被掀了出来,使人感到可笑至极:
莫里斯博士一个人鳏居(又是鳏居!),他爱读托马斯·布尔芬奇的神话寓言小说,在那个郁郁寡欢的楼房里喜欢看天空和云彩。远在苏格兰的女儿每月给他两封信。他常常为衰老而烦恼、孤独无奈。偶然一次他在楼下去取信时,捡到了一个叫伊芙琳的信,他开始激动,手臂开始颤抖,心脏以令人烦乱的速度奔跑起来。这封信奇就奇在是伊芙琳的父母对其性生活的指责。原来,这个女人是个乱来的女人。这封父母的信竟有这样的话:你到处跟别人睡觉已经够久了……我坦率、真诚、急切地劝你找一位习性坚定,心地善良的男人,只要他愿意娶你,愿意把你当做那个我想你总还是想做的人来对待。我不愿再想起你像一个半拉妓女到处游荡……二十九岁的年纪不再是二八妙龄了。其母加在后面的话是:你的性生活真叫我担忧。
起先,莫里斯博士为读到别人的隐私感到愧疚,继而同情那父母,再同情那位女郎。问题就来了,博士注意力不集中了,“仿佛它从他体内唤出了一种他无法说明的期望。”那些字句反复出现于脑海。再想象她:是那个上午在公寓大门他为她拉开门的那个女人?她身上的香气仍然撩拨他的感官。继而辗转难眠——恐惧——准备把信烧掉。可早晨起来,冬日天气晴朗,晚上因恐惧出现的沮丧感又无影无踪!没有烧信,而是反复读。放进抽屉锁好——打开——又放进抽屉——惊愕:自己这大把年纪了简直是耻辱。又有一种饥饿感——是一种渴望享乐、打破惯例、重萌春情的饥饿。仿佛在渴望奇异的情味,如果尝到,自己会更加饥肠辘辘。不愿此事发生。他明白了他卷入一种不可扼制的激情之中,卷入一阵可怕的黑风之中。接下来的是他做起了淫秽的梦,感觉到肉欲和厌恶,躺在床上自我哀伤。
我曾在一篇小说中说过:人的内心是一个肮脏的垃圾桶。对以上的这位老人的心理刻画,又使我发现:人的内心真是层峦叠嶂啊!
这个老人接下来要做的是在楼下信箱找这个女人的名字。他找到了一个近似的名字。他知道这类女人是不会留真名的。找到了那个似是而非的信箱,就等着打开信箱的人。他“直勾勾地盯着报刊,却读不下去”。在邮递员来时,他又以找自己女儿的信为借口,翻寻并藏匿了一封那个叫伊芙琳的信——这下,又是一番心理斗争,打开吗?不打开?最后打开了,是一封枯燥无味的信,一般朋友的,他把信封好,再下楼投到她信箱。他终于等到那个伊芙琳,证实了是那个身上留香的女郎。这以后就开始观察她了,什么时候出去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取信。她在春天的各种服饰和她的妖媚风姿。她取信,他猜想除了她父母的信外,大多是她情人的。而这些信中没有自己的信——莫里斯博士的。于是他考虑给这个女人写信。他想:“有些女人需要一位上年纪的男人,这能够稳定她们的生活,有时候差三十、甚至三十五岁并不碍什么事。年轻女郎会促使年迈的男人刚健常在,尽管那回心脏出了毛病。他仍然身体健康。”他还想到若这桩美事能成,他将尊敬她,爱她,并帮助她学会尊敬、热爱她自己。他将唤醒她心中更强烈的美满的意识,唤醒她对于某个男人的钟情。
以救世主心态,怀着拯救一个误入歧途女性的、慷慨悲壮的义士心态的老博士,给她写了一封满怀深情的求爱信,说通过观察,渐渐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
这封信极其斟字酌句,也反映出了马拉默德写作的一丝不苟。
后来呢,怀着爱恋、期望的心情,将自己打扮一新并假作看报在大厅里的莫里斯老人终于看到女郎来取信了,看到她与另一个男人一同出现的。女郎取信,看信,再将信交给那个身边的男人,男人怪笑地与她说着什么。她再拿过信撕得粉碎,走了。那些信的碎片就落到了莫里斯的脚下。
老博士得到了一封女儿的信,他哀哀地说:“总是丢不开老骨头。”又说:“还有死。”他回到了他十五楼自己的房间。
契诃夫的辛辣被马拉默德的那种犹太人的怜悯融化得更加潮湿、真实。这篇小说教会了我对分寸感的把握,掘地三尺的描写,必须心狠手辣而又要细锥划沙般地小心翼翼,否则,它就将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讽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