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是一个不大的城邑;未成年人称为〃余子〃。邯郸学步应该是实有其事,并非庄子瞎说。如果仅是戏说,辩论家公孙龙是不能服的。
现在模特得学走路,军人得学走路,学走路也就是这两种人。学可是学,都在用于特殊场合,平时走路是没人学的。这个寿陵青年,为什么非得要到邯郸去学走路呢?了解了古代的礼法,问题就明白了。
《礼记》成书于周代,跟庄子的时代相不远,是一部专门规范礼法的书,人们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都得按着书中所说的去做。其中的《曲礼》篇是讲举止的,有许多是关于走路的规矩,如〃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为人子者……行不中道〃,〃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向)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方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必视下。〃〃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趋〃就是快步走,许多场合是不可以趋的,而有的场合又不可不趋。〃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连上哪个台阶,先迈哪只脚都是有规矩的。
以上只是举例,更多的繁琐说头,足以让人头晕目眩。这样多的关于走路的礼法,不经过学习是掌握不了的。那个寿陵青年,应该是个预备贵族,所以他必须得先从走路学起。其实,不仅仅是寿陵青年,当时所有的贵族青年都得先学走路。而邯郸是赵国的国都,是个最讲礼仪的地方,所以小城邑的寿陵青年才到邯郸学走路。
学习走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鸣玉佩。
玉是古人品质、身份的标志。玉佩在身上,不仅是看的,还有听的意义。《诗经·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将将〃就是人走动时玉发出的声音。《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穿好衣服后,还要复查一下自己的容貌,听听佩玉发出的声音,然后才能出门。《礼记·玉藻》又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通过走路的步伐加上〃揖〃、〃扬〃等手的动作,使玉发出的声音能够配合《采齐》、《肆夏》的节奏,玉发出的声音应该是极好听的。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了〃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就是以玉声喻水流声音之美。
既要走路,又得让玉发出美妙而中律之音,这样的功夫,不经过艰苦努力的学习,是掌握不了的。
也正是因为走路这样难学,那个寿陵青年才没有学好。他走起路来,身上的玉声一定不好听。玉声音难听,是很丢面子的事,为了面子,寿陵青年只好匍匐着回家了。
什么是〃害群之马〃
危害集体的人,就叫害群之马。可是,追根溯源,现在的害群之马与原始的害群之马意思竟然是反的。
成语害群之马出自《庄子·杂篇·徐无鬼》。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黄帝要到具茨山去见大隗,却迷了路。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小孩子,就向小马倌问路,黄帝问:〃你知道具茨山吗?〃小马倌答:〃知道。〃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奇怪了,这么个小孩子,不但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小孩说:〃俺不懂。〃黄帝又问,孩子才说:〃这治理天下,跟放马有什么两样吗?也不过是除去一切对马群有害的东西罢了!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行了大礼,口称〃天师〃。
这个牧马的小孩子说的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
北宋刘安世《应诏言事》:〃盖此等行为巇崄;若小得志;则复结朋党;恣其毁誉;如害群之马;岂宜轻议哉!〃这时才有了〃害群之马〃,但意思跟庄子说的已经不一样了。
我自己曾经牧过马,也问过年长的牧民,他们认为,马有优劣,但并没有一种能够对马群造成危害的害群之马,烈马恰恰是好马,驽马不好,但对马群并无危害。
不但没有害群之马,也没有害群之牛、害群之猪、害群之羊,只有害群之人。人自己不好,却用马来说话。
第75节:〃踌躇满志〃的断句
〃踌躇满志〃的断句
成语〃踌躇满志〃出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就是通常说的《庖丁解牛》。通行的版本是下面这样: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替梁惠王宰牛,手触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顶的地方,都发出声响,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竟然同《桑林》、《经首》的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高,实在是高!你是怎么有这么高的手艺的?〃
庖丁放下刀子说出了一套宰牛而不伤刀的道理,接着说:〃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断句应该是:〃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为什么这样说?
一、〃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本是整齐、对称的句子。《庄子·外篇·田子方》中有:〃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可见,〃踌躇〃与〃四顾〃是同义词。
二、〃踌躇〃本意是犹豫不决,而〃满志〃是达到目的。犹豫不决同时又得意,这两种相对的情绪不应该同时出现。
三、〃提刀〃、〃善刀〃是解牛的两个过程,〃提刀〃是将要开始,〃善刀〃是解牛结束。开始前,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这是说庖丁虽然技艺高超,但是一点儿不敢掉以轻心,他并不是上去就下刀,而是提刀观察,〃四顾〃周围,面对大牛也是〃踌躇〃的,也是要寻找最佳路径的。而〃满志〃达到目的后,将刀擦拭好,保存起来。
四、这些话全是庖丁回答梁惠王的,〃踌躇满志〃就是〃牛〃。一个厨子,宰个牛就敢在大王面前〃牛哄哄〃,说自己〃踌躇满志〃,被宰的将是他自己。庖丁是不敢在大王面前〃踌躇满志〃的,实际上,人家一点儿也没〃牛〃,是断句断错了。
五、解一回牛,庖丁就踌躇满志,庖丁吹牛,这样的人想要技艺高超也难。
重新断句后,成了这样:〃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翻译过来是:将要解牛时,提着刀站在那儿,因为解牛的事而环顾四周,小心翼翼,犹豫不决;任务完成后,还是小心翼翼地将刀保管起来。
您看,这有多顺溜!
第76节:纸上谈兵,冤了赵括
纸上谈兵,冤了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湘南杂咏》,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说赵括纸上谈兵,其实有点冤枉了赵括。
首先,赵括的时代还没有纸,没有纸就说人家是纸上谈兵,这有些牵强。
更主要的是,要历史地看赵括,看长平之战。
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国经过变法已经非常强大,其国力远在其他六国之上,赵国虽然偶尔有过局部的胜利,但想要真的战胜秦国已经是不可能的事,败势已经不可逆转。长平之败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战争开始前,大将赵奢已死,蔺相如病笃,赵王只得派廉颇出战。可是廉颇初战就失利了,没办法,不得不坚壁不出,死守在营垒里。
让赵括替代廉颇,并不是赵括主动请战,更非赵括暗中买官,而是赵王的旨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组织安排、上峰命令。退一步讲,即使赵括请战,作为一个青年人,大敌当前,欲为国抗敌,也无可非议。问题是在这么重要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实际上是专制制度下的赵王,不该让毫无战争经验的赵括带兵打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任命赵括为主帅,是赵王的错。
刘向《列女传》说: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臧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列女传》小说也,不可当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可见,直到赵括战死时,赵军仍旧能够保持有四十万的主力,赵括显然不是纸上谈兵之辈。而长平之战差一点儿成为武安君白起的滑铁卢。武安君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拒绝出任指挥官,指出〃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秦军〃伤亡过半〃,这是赵括的杀敌成果。
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联楚、魏以合纵牵制对抗秦)也〃(《资治通鉴》卷五胡注)。这是说,赵国战败是由不得赵括的。
当代诗人熊东遨《过长平古战场》:〃莫笑将军括,将军未惜生。〃这是说,赵括一直战斗到最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