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二十个小时被烦恼习气所薰习,这四个小时的《华严经》抵不过。
你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你才晓得我为什么要求净宗学院的同学们,无论是在家出家,为什么一天劝导你们听经八个小时、念佛八个小时,十六个小时的薰修。你得要认真,你不能够敷衍,这个薰习才能够产生力量,这个力量能够帮助你断烦恼。你要不肯这样作法,那就难了,太难了。佛法薰修有力,就得佛力加持;烦恼薰修有力,你就得妖魔鬼怪的加持,我跟同学们讲的都是事实。菩萨念念不离佛法,菩萨心里确确实实不夹杂毫分世间法,虽然应化在九法界,与九法界众生和光同尘,但是人家丝毫不染。像宗门所说的,这个身体「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百花丛中过是五欲六尘的社会,他到这地方来,片叶不沾身,所以他舍离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还要到百花丛中过?那是要广度有情众生。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他不会沾染。他为什么不会沾染?他很清楚,《八大人觉经》就讲得很明白,「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身是苦本,心是罪薮」,他明了,所以能够做到丝毫不沾染。凡夫无知,迷惑不觉,被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所欺骗。菩萨『能知此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方便」就是最适合的方法。最适合的方法那个意思很深很广,第一个对自己修学最方便,第二个教化众生最方便。这个最方便从哪儿来?从大智,从深入,佛力加持。在一首偈里头我们注重这六个字,「大智」、「深入」、「佛加」。
普明慧菩萨偈颂第五首:
【若有已安住,普贤诸行愿,见彼众国土,一切佛神力。】
这一首偈颂说得好,前面一首说菩萨具备的大德是大智、是深入、是佛加。第二首安住普贤行愿。什么叫安住?当年禅宗二祖慧可大师求见达摩祖师,为什么事情?心不安,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祖师观察这个因缘成熟,於是手伸出来,「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这句话就点醒了,慧可回光返照,很久他说了一句话:「觅心了不可得」。你叫我把心拿出来给你看,我回过头来仔细去观察、去找,找不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於汝安心竟」。你不是要我替你安心吗?那我就把你的心安好了,心了不可得。慧可大师从这一句豁然大悟,这一念转过来就转凡成圣,法身菩萨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天台大师讲的分证位的佛果。传法是这个传的,不是传衣钵的,衣钵有什么用处?帮助你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一了百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从此以后再没事了。三种圆满立刻就恢复,智慧、德能、相好一时具足,就安住了。
我们今天安住在哪里?安住在烦恼习气,这个东西麻烦!起心动念无不是妄想分别执著,哪一天你才能把它舍掉?此地所说的都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的法身大士,都是等觉菩萨。安是自自然然,丝毫没有勉强。我们念佛人如果能够安住在净宗法门,他肯定成就;如果他心里还想学习世出世间其他的法门,他没有安住,换句话说,我们肯定他净宗不能成就。他学再多的法门,也只是学一点佛法的皮毛常识,学得好,可以换取世间一点名闻利养,人家可以称你一个佛学博士、佛学家,混个头衔,名!聘请你去讲经说法,给你一点供养,利!你还能得什么?断烦恼、长智慧、了生死、证菩提,毫不相关。这种学佛,阿赖耶里种一点佛法种子,除此以外,你还能得到什么?
听教、学法,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导我们的,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读过《大乘起信论》的人不少,谁懂得这个方法?谁能够运用这个方法?如果你真懂得这个方法,会用这个方法,你这一生当中能成无上道,不在慧可之下。非常可惜,这个论你是念了,你没有懂,你不会用,可惜!马鸣菩萨对得起你,你对不起马鸣菩萨。苦口婆心教你,对你怎么样?不起作用,你说多可惜!我们念佛人应当把心安住在《无量寿经》或者是安住在四十八愿,最简单的,安住在六字洪名,没有丝毫不净夹杂,这个人肯定成就,例子很多。我们常在讲席提起的谛闲老和尚的锅漏匠徒弟,他就是安住在六字洪名,三年成就了,永远脱离苦海,大英雄!真豪杰!什么人跟他相比?没有人能比!他一个字不认识,人生吃尽了苦头,那是他的增上缘。因为不认识字,所以不能学东西,把所有学东西的妄念放下了;认识几个字,这样想学、那样想学,糟蹋了。
不认识字,好!在社会上没有谋生能力,吃尽了苦头,才真正想找出路,这就是他的善根。他的福德是老师给他的增上缘,他对老师有信心。对老师没有信心,他怎么会有成就?他对老师的信心真的是百分之百,一点折扣都没有。老师教他的方法我们听起来很平常,但是那是了不起的方法,教他放下万缘,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日夜不间断。这个方法好,对自己身心一点压力都没有,也没有什么仪规,什么规矩都不加,重实质不重形式,他就成功了。我们听到了,我们读到这种报导,心里无尽的感动。我也很想学,没有福报,怎么说没有福报?是因为我学了经教,学了经教有弘扬经教的使命任务,我不能把这个抛弃掉不干了。我也用三年功夫,我真能成就,我决定不在他之下。但是这一个使命是舍己为人,这是我的苦难。假如今天有人来弘法利生,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会向他磕响头,这个任务就交给他了,我就好退下来去学锅漏匠了。
这就是印祖所讲的「敦伦尽分」,伦是类别。我今天入了出家的僧伦,僧伦里面我走进弘扬圣教的这一伦,伦中还有伦,我要敦伦尽分。从敦伦尽分里面学习闲邪存诚,邪是指邪知、邪见、邪行,闲是防止,自己知道防止,一切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常存一片真诚。我学佛五十年的心得,总结为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五十年的修学,四十四年的讲席,总不离这二十个字。由此可知,锅漏匠的福报比我大,我不如他,他那个路子走的是纯正,纯净纯善纯正。那么短的时间,有不思议的成就展现给我们,为我们作证,安住六字洪名。《华严》是大教,法身菩萨所修的,所以菩萨们『若有已安住,普贤诸行愿』。当然圆教初住以上都是已经安住普贤诸行愿,我们没有证得菩萨的果位,向菩萨学习。
「礼敬诸佛」,要记住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三善道的众生是诸佛,三恶道的众生还是诸佛,我们要用清净心、平等心去修礼敬。从礼敬这个行为显示出自己的真诚、清净、平等,真诚清净平等是性德,你看看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是不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虚伪染污,心有高下,自以为是,贡高我慢,这是烦恼、是习气。学佛决定不再随顺烦恼习气,决定要随顺性德,经教里头所说的全是性德。世出世间圣人教初学,都是从礼敬入门。儒家教人,《礼记》「曲礼」头一句:「曲礼曰,毋不敬」,普贤十愿第一条:「礼敬诸佛」,我们常在佛门许许多多仪规里面看到「一切恭敬,一心顶礼」,这些词句我们念得很熟,但是不解其义。这些道理太深了,不懂,不能落实,依旧还是随顺自己烦恼习气,见到别人,总觉得自己比人家要高一等,错了!所以我们读这种经句,马上能想到我自己安住在烦恼习气里头,没有安住在圣教当中。
普贤行愿第二条是「称赞如来」,我们什么时候肯称赞人?总是想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个念头是傲慢的念头,瞋恚烦恼里面的一分。这些错误,要不能把它修正过来,别说大乘佛法你不得其门而入,小乘你也没有分。你想想看,小乘初果须陀洹也得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念佛带著这些烦恼习气,不能往生。所以,为什么不认识字、什么能力什么知识都没有的那种老太婆老阿公,念佛容易成就?他自卑,他谦虚,他对人恭敬,他心念当中「我样样都不如人,哪个人都比我好」,他成就了,这个与性德相应。我们自以为是知识分子,了不起,念念与烦恼相应,不一样!
普贤行愿第三条:「广修供养」,广修供养落实在孝养父母,这个「父母」意思要展开。《菩萨戒经》里面佛常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那个我是谁?我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眼睛看一切众生是这样看法的,所以恭敬供养,财供养、法供养、无畏供养。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谊,从出生、八相成道到示现入般涅盘,这一生八十年当中,确确实实他所作所为是在孝养父母,是在广修供养,他做到了。
昨天我听说我们此地,有一个八十岁的老人非常难得,发心照顾重病的人,医院已经放弃医疗,他把他接回来照顾他、安慰他,希望他走的时候心情愉快、没有恐怖,这了不起!这样的心行,我们立刻就想到新加坡的许哲。他特地到我们学院来拜访,把他那些资料送到我们这个地方来,我现在还没看到他的资料。我们应当去拜访他,他有些什么困难,我们要帮助他,广修供养!垂危的这些病患,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开导。对於这些人,我们不能够学基督教,基督教遇到人临命终时,马上就给他受洗,就拉入是他的信徒。我们不可以,我们要问他他信不信神?他是学哪种宗教的?用他的宗教来帮助他,这才叫大慈大悲。你叫他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固然是好,他对於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太陌生了,很难接受;他一生心目当中都是上帝、都是天堂,这也是好事情,劝他把心定下来,万缘放下,一心想上帝,一心想天堂。佛在经上常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要放下对这个世界上的贪恋,这个世间一切统统放下,没有丝毫贪恋,一心去想你的天主、想你的上帝、想你的天堂,肯定得生。
教他忏悔,人在世间难免犯有过失,这个时候要真心忏悔,求神、求主原谅。中国谚语常讲「浪子回头金不换」,古圣先贤常说:「人之初,性本善」,他那个不善是他的习气、是他的烦恼在作祟,他的性是本善,他是本净。所以最后一念决定他的来生,最后一念是念上帝、是念天堂,他肯定得生。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去跟他交谈、去安慰他;有需要帮忙的,我们也非常乐意帮助他。给诸位说,这都属於无畏布施,无畏布施里面有法布施,你劝导他是法布施,带点礼物送给他财布施。这是什么?这叫行菩萨道,这叫落实普贤行愿。普贤行愿不是天天在佛堂里念念的,那个没有用处,要做到。我再过几天,要有时间我会去看看,我会去帮助他。
行愿第四条:「忏除业障」。忏除业障要在念念之中、起心动念之处,一个念头错误,马上就要忏悔,这一个错误的念头马上放下。善念要增长,「三十七道品」里头四正勤,四正勤是真正忏除业障。已生的善念,要教它增长;没有生的善念,要帮助它生;已经生的恶念要断,立刻就要断;没生的恶念要叫它永远不生,这是真正的忏悔业障。所以功夫是在念头起处去用,功夫才能够得力。到已经现行,那迟了;现行觉察还不知道悔改,那就大错特错!下面我们就省略了。诸位同修要多想想,你看看法身菩萨安住普贤行愿,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安住普贤行愿。
『见彼众国土,一切佛神力』,这两句话很难懂,很不容易体会到,要不读《华严经》,不能够「深入於法海」,你就没有办法体会这两句的境界。唯有真正落实普贤行愿的人,他见到了,他能够体会到。「一切佛神力」跟前面「佛力所加持」,前后相呼应。这一首偈关键在「见」字,见就是宗门里面讲的大彻大悟,你见到一切刹土里面的真相,器世间、有情世间、智正觉世间。第六首:
【若人有信解,及以诸大愿,具足深智慧,通达一切法。】
这些都是说菩萨具足的大德,这个地方的大德就是信、解、愿,我们统统没有。如果真正有信心,试问问你还有时间去贪恋世法吗?你还喜欢贪恋世法,还不能舍弃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虽然学佛,佛法在你生活当中所占时间比例不大,绝大部分的时间还是搞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你不信!你为什么不信?你不解。信是入佛门第一个条件,信了之后,他退心了。为什么会退心?他没有了解。所以有信心入佛门,这个信心要培养。信心入佛门,那个信心是属於善根,他对於佛法生欢喜心。遇到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