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

第301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301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分之二,受用就不可思议。有那么百分之一,凡圣同居土往生就有指望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只要有这一分的气氛,你就会得到普贤菩萨的加持。这里头特别要注意的,心要大、量要大、愿要大。小心量,那就一点感应都没有了。大心量里头只有一个心,大慈大悲,真正能爱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的意思非常之广,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叫大慈悲心。再看下面一首:
  【为欲成熟众生故,是中修行经劫海,广大神变靡不兴,法界之中悉周遍。】
  前面我讲普贤菩萨的大慈大悲,这个地方具体给我们说出了,我们要学。普贤菩萨应化在世间为这桩事情,我们虽然是业报到这个世间来的,我们不是乘愿再来的,是业报来的。虽然是业报来的,遇到佛法,受佛法几十年的薰陶,把业力转变成愿力了,薰陶有功,薰陶有成绩,这一点很重要。你没有能把业力转变成愿力,你薰陶得不够。这一桩事情要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
  我们今天在此地建这个道场,这是诸位很好的增上缘。昨天建筑师、画图师跟我见面,当面跟我说明我们多用途的一个大厅跟十个教室,他说今年圣诞节前可以完工。这个建筑完工之后,我们修学的环境大致上够用了,有十个教室可以分科教学了。你喜欢修学哪个法门,你进哪个教室,专修专弘。学院的设备,尽心尽力来充实,这是增上缘,这个增上缘很不容易得到。你能不能成就,完全靠你自己了。外缘你不缺乏,在内缘,肯不肯用功,肯不肯勇猛精进。如果你能够勇猛精进,在这一生当中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要认真干!
  学佛,佛是我们的依靠,我们是佛的学生,一切要随顺佛陀教诲,依教奉行,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要放下。现在这个社会,有人告诉我,妖魔鬼怪占百分之八十五,我听了之后,我点头,我相信。也有不少灵媒跟我接触,接触之后,我听了,我很郑重的告诉他:众神归位。我知道了,以后不必再来打搅了。大家好好的听经,念佛求生净土,皈依三宝,做三宝的好学生、好弟子。把心定下来,不要再向外面攀缘,有时间多听经。
  我们今天的薰修,因为自己烦恼习气太重,妄想太多,心定不下来,念佛都不得力。你们一天念八个钟点的佛,你心能定得下来吗?定不下来。为什么?境界没有转过来,烦恼习气没有放下。要明理,定慧等学。听经是修慧,念佛是修定,定慧等学。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是学戒。会学的人在这个地方确确实实一分钟、一秒钟都不空过,三学增上,天天有进步,你怎么会不成就!
  教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弟子规》,落实十善业,落实三皈五戒,落实《沙弥律仪》。日常生活当中是戒学,听经是慧学,念佛是定学,我们天天干这个。吃饭有吃饭的规矩,也是戒学。每天有一点时间为常住服务,都是属於戒学。住在这个地方真的叫二六时中,现在人讲二十四小时没有间断,我们在这里做的是戒定慧三学增上。这就是普贤菩萨这里的第一句话:
  『为欲成熟众生故,是中修行经劫海』,劫是时间,劫海是无量劫,普贤菩萨从来没有休息。你看看十大愿王每一愿最后一句「无有疲厌」,不疲劳不厌倦。如果我们的修学稍稍厌倦了,想想普贤菩萨,菩萨带头无有疲厌。所以我们有一个很大的愿望是希望成熟众生,这是大愿的中心。成熟众生就是帮助众生作佛,才叫成熟。众生没有作佛,成熟没有做得圆满。要帮助众生,要给众生做榜样,要给众生做增上缘。四缘里面,其他三缘是你本身具足的。亲因缘,那是你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所缘缘,是你现在发心学佛;无间缘,你发了心修学不能中断;增上缘,诸佛菩萨、龙天善神、老师护法,增上缘!
  增上缘再好,你前头三缘要缺一个都不能成就。前面这三个缘缺哪一条?缺无间缘。你们修行断断续续,常常中断,所以你不能成就。你说:我没有中断。你自己想想,从早到晚你的心有几分,几个小时、几分钟是在道上与经教相应,你有几个钟点、几十分钟与经教不相应,不相应就中断了。诸位要仔细去思惟去反省,你就晓得这一天二十四小时里头,我起心动念跟佛教诲相应的不长;不相应的时间太长了,那就中断了,无间缘上出了问题。
  果然二十四小时不中断,你要成圣成贤,给诸位说,三年五年就成功了。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古来这些大德们,他们为什么三、五年成功?没有别的,无间缘抓得好,他昼夜不间断,那叫勇猛精进。我们今天学了这么多年,影子都没有,一天有两个小时跟经教相应不错了,还有二十二个小时懈怠,你怎么能成功?
  过去我在讲席里举陈光别老居士的例子,这是新加坡居士林前一任的林长。他晚年生病,在病床上他才真正放下万缘,打电话给李木源居士,他想听经。把我们讲经的录相带送到他家里去,电视机摆在他床边,他躺在床上,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一天听八个小时,大概听四年,四年没有中断,每天听八个小时。不听经的时候就念佛,念累了就休息就睡觉;醒来之后,不是听经,就是念佛;听经每天一定是八个小时。三年成功!真的成功不是三年,是两年。两年的时候,他就跟李木源居士说他想往生。李木源居士劝他:不能走!现在居士林里头人事不稳定,只要你老人家在,事情他做,你挂林长的名义,大家都能够安稳,要照顾这个道场。他点头同意了。
  又住了两年,居士林情况大致没有问题了,李木源能够完全掌握了,他就走了。预知时至,三个月之前就晓得。他家的人告诉我,三个月之前他写八月初七,农历八月初七,写了十几个八月初七。家里人也不敢问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八月初七那天走的,才知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勇猛精进,真正成就是两年,不要很长的时间,就是我刚才所说的,这是普贤行。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是戒学,念佛是定学,听经是慧学。昼夜二十四小时不离三学,他怎么不成就!陈老居士皈依,我替他做的,他那时候都不能起来了,躺在床上跟我念三皈依的愿文誓词,真有效!
  「是中修行经劫海」,时间之长,无量劫,分分秒秒都与三学相应。普贤菩萨的三学就在十愿里头,「礼敬诸佛」。「礼敬诸佛」做到什么程度?「一一国土微尘内」,做到这里。一一国土,那个国土里头又一一微尘,多少微尘?知道每一粒微尘里面都有大千世界,都有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恭敬心渗透在这个里面。一般大乘菩萨都做不到,普贤菩萨明了,普贤菩萨知道。佛在哪里?佛比我们人多,我们这一个人身、这个身躯,现在讲公分。昨天韩国月云老法师有个传真给我看,他要送我袈裟,问我多高?我有一百七十公分,这么样一个身躯。这个身躯里头有多少佛国土?真的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
  我们有没有恭敬心?怎么样对自己,怎么样对一切众生。如果真的是普贤菩萨,一看到那个人,看到什么?那是一座大须弥山,里面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无量无边的菩萨海会围绕,普贤菩萨是这样看的。别说看一个人了,看任何一个物相,我们看这棵树,看这几片叶子,这几片叶子是多少微尘组成的?但是这种境界佛在讲经的时候不说,为什么?佛要这样说有许许多多人不能接受,不相信,说释迦牟尼佛头脑有问题,怎么胡说八道。佛这些话对谁说?法身菩萨说,《华严经》里面的大众都是法身菩萨,对法身菩萨说,法身菩萨见到了。对我们说,我们不相信。我们在外面讲经,对一般大众说,也不能这个说法。这个说法会起反效果,人家说你胡说八道。
  今天我们的讲法,我们不这个说法,把这个水平降低,降到一般人常识能够理解。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我们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蚊虫、蚂蚁、蜎飞蠕动这些小动物都有佛性,植物、矿物都有法性,这个行,能接受。讲一一微尘、一一毛端、芥子纳须弥,最好少讲。为什么?我们自己还没有搞清楚,还没有搞透彻,怎么能讲得叫别人相信、别人能够理解?不容易。我是因为讲到这个经文了,不能不说说。如果没有讲到这些经文,我再不会提这个境界,这不是凡夫境界。我们修净土,修普贤行的,在这里学什么?耐心、毅力!「是中修行经劫海」,有这个耐心、有毅力。
  『广大神变靡不兴』,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高度的艺术、高度的手法,或者世间人讲手段也可以,都是帮助众生的。教导众生,方法手段要灵活,你有广大神变,众生才能生欢喜心,才不会退转,才不会懈怠。
  佛法,你要想到佛是什么意思?佛是觉,他不是迷。我讲经讲了几十年了,一开始出来讲经,我就提出了两句话:佛法要现代化,要本土化。这是我一出来讲经,我就提出这两句话。佛法不是保守的,我从什么地方看到的?从佛法传到中国看到的。印度这些高僧大德到中国来弘法利生,他们穿中国的海青,住中国的宫殿式房屋,生活都中国化了本地化了,跟这个地区的人完全打成一片,了不起!所以佛教在中国这么兴旺。
  同样的道理,我们跟基督教的这些牧师们谈,基督教在中国传教大概也有一百五十年了,为什么不能兴旺?他不懂得本土化,不懂得现代化,他建的教堂一定要建西方那个形式,中国人一看,洋人的,他就不愿意进去。要是基督教也建宫殿式,像寺庙一样的话,信徒不晓得有多少?本土化、现代化重要!「广大神变靡不兴」。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二二卷)  2002/5/2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722
  诸位同学,请看「所依住」偈颂第十八首:
  【为欲成熟众生故,是中修行经劫海,广大神变靡不兴,法界之中悉周遍。】
  这首偈前面跟诸位说过了,但是对於我们现前修行很重要,因此不能不多说几句。就净宗同学来说,许许多多同学,甚至於出家的同学,也有不少常常在我身边,不能说他没有机会听经,听了多少年,修行功夫还是不得力。在旁边冷静观察,听听大家在一起交谈,确实有不少人把意思给听错了,使我们想到开经偈上一句话,「愿解如来真实义」,难!你们听我讲,连我的意思都不能理解,都错会了,你怎么能解如来真实义?这个意思都错会了,你行门的功夫怎么能够如法?这是真的。
  因此听经要怎样听法?学教要怎么个学法?要想学教,根本在多闻、多听。多听,初学的人最好是听一部经。一部经,我过去曾经跟同学们说过,最少要听十遍,一遍一遍反覆的听,这是最低的限度,连续不断的听十遍,每天至少要听四个小时,看你这一部经的长短了。听经的时候,要记住马鸣菩萨教我们的方法:离言说相听,离名字相听,离心缘相听。这个话怎么讲法?第一个,听经不要执著言语,决定不执著讲经的人他的言语。第二,不要执著名相。第三个,不可以打妄想,听到经的这个意思,错了,经里头没有意思。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
  这样听经,一心专注,一念不生,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不求解,不要去想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一句经文是什么意思,不可以。为什么?你只要一想就落在意识里面了,落在意识里头就变成妄想了,这个错了。要依马鸣菩萨这种听法,他得定,他开慧。所以古人跟我们真的是不一样,我们现在一面听一面在想它的意思,还要想著我怎么个讲法,这完了。这个变成什么?变成世间人的修学。
  世间法跟佛法修学不一样。世间法的修学是想获得一种技术能力,或者是获得聪明智慧,这个聪明智慧是佛法里面讲的「世智辩聪」。佛法修学的目的是戒定慧,我们一般讲修学目的在开悟。你要不如法,你把你的悟门堵塞了,你不能开悟。那个悟是从哪里悟?是从自性里头悟的。由此可知,听经真正的目的在哪里?第一个目的是把自己的妄想杂念用听经的方式打掉。我们常讲烦恼是断不了,伏烦恼,我专心在听,听一个钟点,伏一个钟点的烦恼。伏烦恼是修定。修定的方法太多了,念佛是修定,持咒也是修定,听经也修定。不但修定,也修慧。这个慧是什么慧?根本智。根本智是不起心不动念的,般若无知,无知之知是根本智。先修根本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