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的田园生活 作者:lovelyjenny(晋江vip2013.08.11完结)-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木头和李氏看两个儿子揽下一部分嫁妆也蛮高兴的,儿媳也没说什么,对子惠不错。“子惠的嫁妆就暂时这样定,到时分头打听后决定。算一下日子,啊悟即将十五岁了,他是家里的长子长孙,老大你们准备怎么办冠礼?”
冠礼是这个时代男性的成年礼。它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爹,娘,我们正想跟你们商量这事。我们想摆几张桌子请大家观礼,需要请哪些人要麻烦爹娘指点。”赵子福回来祖屋之前已经跟婆娘商量了一下这事,爹不提的话,自己也会提这事的。平时自家在镇上,也没什么时间能回来,就要趁今晚谈好。
谈了半个时辰总算把儒悟的冠礼的事情谈妥了。这时赵子丰突然想起钟掌柜提起要调人守墓和去蓝县修水渠的事情,担心的问道,“大哥,你在镇上有没有听到提前一年抽调男丁去守墓和修水渠的事情?”
这里一般隔三年就需要每家每户有两个以上的壮丁就要出男丁去守皇陵和去其他城县修水渠或修路等苦力活,吃的住的都不好,路途也远,干三个月只有不足半两工钱,有些义务性质。去的地方不一定,每次都会有一些身体比较弱或招惹上不可惹的人而亡故的,只赔偿几两银子打发,而失去男丁的家庭就惨了。有秀才以上功名在身的人不需参加,这也难怪大家有些能力就希望家里供出一个考科举的人来。有钱有势的人家是不用担心的,出钱顶替就可以解决,但对于村里人来说,大部分人家都只能忍痛送他们出发,祈求他们能活着回来。
“说起这个,卢掌柜私下有透出口风来,木坊里知道一些的都在担心讨论这事。原本我还想着明年年底那时家底宽松了,也不担心出壮丁了,啊悟也到了说亲事的年龄,想咬咬苦牙在镇上买一个适合的二进院子。这样在镇上有了房子,以后孩子们谈婚论嫁也容易很多。现在这个消息传来,我也不敢动那钱,家里刚好有了两个壮丁,我和啊悟都忙着木活,加上也担心出远门有意外,准备找关系出钱顶替那个名额。”赵子福想起卢掌柜唉声,摇头说又有苦难人,也烦道。
“我听卢老头说过一个名额大概在10两银子左右,加上找人帮忙花个几两银子。老大,你算算扣去这笔开支,还差多少能在镇上买房。你们都在镇上忙活,回来村里建青砖瓦房也住不了多久,祖屋我们老的看着,回来也不担心没地方住,可以的话还是镇上定下来吧。我们两个老的就不想再搬迁了,住惯了,有时间回来看看我们就好了。”
赵木头还是支持儿子有条件就在镇上安家的,毕竟对儿孙好。只要逢年过节回来看看自己和老婆子也就知足了,这个年龄也不想动了,都说落叶归根,这就是自己的根,以后的安息之地自己都看好了。
至于如意几个就在村中大树下坐在竹凳子上,围成一个大圆圈,狗蛋还把自家的圆桌给搬出来了,上面摆放着各自从家里拿出来的零嘴。有瓜子,油果,山葡萄,万寿果,烙饼,如佳带来的桂花糕,儒青的红枣花生酥,其中大家最想品尝的就是小姑正在剥的石榴。扒开一半皮,看到里面粉红色晶莹半透明的仔,真想吃,人多,只能每人分到一两个仔,小心的放到嘴边舔了舔才含进嘴里。嗯嗯,酸酸甜甜的,不错。
一大群玩伴围坐着聊天吃东西,那种气氛真的非常好,哪怕吃的东西没什么精巧的点心,也没有炸鸡腿这些肉食,聊的话题也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要不就是玩的东西。可是这些在现代高楼隔离出来的冷淡关系好太多,经常面对面的楼户走过都不认识,也不会交谈,但在村里除非两家关系交恶到断绝关系,不然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这里充满人情味,童年虽然劳作多,不过乐趣也很多,如意越来越迷恋这一片热土。想象着自己住在这一片山清水秀里,嫁人生子,家有不少田产,生活充实,日子红火,啊,决定了目标做个数钱数到手软的小地主。
“小姑,你说爷爷和我爹娘什么时候能回来?”中秋过后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了一下,农忙后赵木头两个人就没再打制水转筒车了,毕竟卢掌柜那边也需要时间把后面做的卖出去,不然也没那么快能去县里。“应该快回来了。”猜到去未来婆家的小姑含羞中有一丝担心的回道。
自赵木头和赵子丰,刘氏赶车去了县里打听金家的事情,看小姑的婚事怎么个安排法已经三天了。因为如意家的鸡鸭鹅多,不能缺少人看管,所以李氏带着子惠住了进来,免得只有如佳带着妹妹弟弟,不放心。儒青早上就拜托秦勇赶车送他去私塾,不习惯爹娘不在家的他,今天练完字忍不住问小姑子惠他们几时回来。
这几天李氏担心金家和嫁妆的事情,心情不好,每天黑着脸的,大家都不敢在她面前大声说笑,家里气氛有些紧张。这也让如意几个不习惯,平时爹娘在家说说笑笑的多自在,奶现在黑着脸,一不小心就被她抓到做出气筒,被批一顿,心里都盼着爹娘早点回来,让自己脱离苦海。
49后续
“惠;你带着如佳和如意回家做晚饭,你爹;二哥和二嫂这个时候回来肯定又累又饿了;手脚快些。”
李氏总算盼星星盼月亮的把老头子;老二和老二家的盼回来了;虽然想马上知道金家的情况,但顾及小女儿和孙女在;还是指使她们去祖屋做晚饭,方便谈这事。一等子惠端了茶上来;也不管如佳几个正围着赵子丰和刘氏转;开口赶她们去做饭。她们拿着今天要做的菜提着菜篮往祖屋走去,李氏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当家的,有没有去金家催婚啊?现在是什么情况;怎么去了四天时间,可把我们急坏了。”
赵木头先喝了一杯茶,解了渴后再不高兴的回道:“老婆子,就你急我们就不急,什么话。这么多问题,我先回那个好。唉,这婚事还是算了吧。那个金来宝身体不适,他婆娘管事呢,我们上门求见只让一个小管事跟我们说了几句就打发我们出来了,连茶水都没倒给我们喝。那几句话里话外就是我们家高攀不起他主人家,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们夫人才不承认我们这门亲事,让我们识相点乖乖当此事作废,趁早把双方的定礼八字换回来,免得到时闹大了我们女儿丢脸嫁不出去,这还说是她们夫人仁慈。另外我们也打听到金家小儿子现在都有一个怀了身孕的妾,宠的很,每天穿金戴银的,要什么给什么,哪有这样做事的,还没娶正妻,纳了妾不说都要有庶子女了。你听听这是良配嘛,我可舍不得人家这么作践我的女儿,明天我就把那些聘书还回去,退了就退了。惠长的好,贤惠能干,性情也好,孝顺温和,这样的好女儿万家求,就不信找不到好夫婿给她。”
赵木头越说越生气,想想自家三个人去到金家比吃闭门羹还受气,被一个下人看不起,被他们侮辱,只差直白说自家就是要巴结金家,恨不得马上把女儿嫁进来好享受少奶奶的生活,心头那把火啊。
一旁的赵子丰和刘氏的脸色也因为回想起金家遭遇很难看,心里也赞成赵木头退婚另找他人的主意。金家也就金来宝为人还不错,看他婆娘和小儿子的为人处事就知道其他人好不到那里去,子惠嫁过去等于是送入火坑,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白白被他们糟蹋了。
“可是,这这退婚惠的名声也受损啊,到时难找好人家。知情通情达理的人家还好说,最怕就是那种不讲理的婆婆,以后拿捏着惠摆着婆婆的架子日子也难过啊。”李氏一听金家这样的情况,心里难受的要命,但如老头子说的退婚的话,以后女儿怎么找夫家,这附近哪有人退婚的,退婚后日子能好过嘛,发愁道。
“我们也没想过未来女婿家里要有钱有势,只要人老实,肯干,孝顺,会体贴婆娘就行了。这样的人品比金家那个败家子好太多,惠能干,只要两口子齐心就能把日子过的好,这还有什么好愁的。反正我是不会认金家那门亲事,免得糟蹋了我的女儿,我们家虽说没让她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家里没缺少她什么,没舍得打骂的疼她长大,他金家不稀罕我女儿,我还不同意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他们家呢。”
一直不怎么说话,发火的赵木头提起金家就火冒三丈,气的拍桌子,差点把茶杯拍落地摔坏了,还好李氏手脚快,在茶杯要掉下来的那一刻拿了起来。
“我知道你说的在理,问题是这附近那些好的儿郎都定亲的定亲,娶的娶,我们家子惠也17岁了,等不起。村里都知道惠的婆家是镇上的,现在要退婚的话,哪个婆婆会同意儿子娶退了亲的闺女。就算有人肯要,那不是二婚就是穷的娶不到婆娘或是身体有缺陷的,这样的人家你舍得让女儿嫁过去啊。”
李氏没想到疼在手心里的女儿婚事既然会有这样的变故,都怪自己当时财迷心窍,想着女儿嫁去镇上能享福,现在倒好,嫁也不是,不嫁也难,真想打自己的嘴巴。
“爹,娘,金家这样子摆明看不起我们家,想让我们退了,预计是有了更好的人选,现在还顾及大家的面子,透话让我们提出退婚,而不是闹的整个镇都知道这个笑话。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先把这事告诉惠,让她有个心里准备,说不准她有自己的主意,也好过我们在这里争。另外也要把当年的出生时辰,聘书和定礼准备好,我们提出退婚,也好过被他们退婚,这样对惠的名声也好听一些。”心烦的赵子丰看爹娘正为退婚与否和未来女婿人选争执,忍不住开口建议道。
“是啊,爹娘,不管最后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跟惠说一声,问一下她的选择,免得以后她心里有怨言,到时我们也愧疚。”
刘氏自己是过来人,如果是自己是当事人的话,也会希望大家能征求自己的意见。金家小儿子实在不是好人选,就算勉强嫁进金家当了少奶奶,可以后子惠的日子也是煎熬。婆婆看不起变着法子来指使新媳妇,夫婿不尊重,宠小妾,这样下人也欺负,苦的还是小姑子,眼泪流干了金家人也不会在乎心疼。唉,说到底婚嫁还是要门当户对啊,不然受气了娘家都没办法帮忙。想想自家的女儿也一天天长大,说亲的事情也不远了,到时要多请相熟的人帮忙相看才行。另外家里要好好赚钱多准备嫁妆给女儿撑脸,免得婆家看不起,被婆家人欺负了去,不得不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永远为子女操心,只希望他们过的好。
“也好,老婆子待会你好好跟惠说,唉,我真担心她想不开做出傻事来,这几天你和老二家的好好陪陪她,开导开导。”赵木头唉声叹气的说道。
李氏和刘氏应了是后,四个人都没出声,各自想着心事。
此时的如意看小姑子惠因刚才看爷爷,爹娘强撑出来的笑猜到婚事有问题,路上就开始胡思乱想,现在都不敢让她拿菜刀怕她割到手指,就跟她对换,让小姑烧火,自己切菜后再另一个锅做菜。如佳在煎鸡蛋饼,自己准备做酸菜腊肉炖粉条,蛋花汤,红烧豆腐肉末和每人半个咸鸭蛋。
锅里煮着酸菜腊肉炖粉条的时候,如意问小姑:“小姑,你在想什么呢?”问了三遍,小姑才回神问是不是跟她说话,如意只能重复说道:“小姑,刚才我问你在想什么?我觉得不管怎么样,待会奶奶肯定会跟你说的,你现在也不要多想,免得自己吓自己哈。”“是啊,小姑,你那么好,谁家不希望娶你这样的儿媳回去,不要担心,肯定没事的。”如佳也在一旁安慰子惠道。小姑听到自己的侄女这么窝心的话,勉强提起精神来,跟她们说起村里的人来。
“爷爷奶奶,爹娘,我正想过去告诉你们晚饭好了,没想到你们就来了。”如意刚走出祖屋的门,就看到爷奶,他们带着如静,儒青和小宝过来了。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静悄悄的吃着饭,没想平时说笑着,如意感觉不习惯。这事赵木头突然问儒青学业怎么样?儒青放下碗筷,嘴里咽下嚼着的菜回道:“爷爷,夫子说我的学业还可以,今天我们考核了,我得了良。”“好,不错,继续努力。给爷奶,你爹娘考个功名回来,以后光宗耀祖。老二,老二家的,一定要好好供青儿读书,他是不错的,说不定就能一举成名。”
经过这事后,赵木头深刻体会到钱权的厉害之处,之前家里也就能温饱,没想过供出一个读书人来,现在家里条件好起来了,有能力送孙子辈去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