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从百家到一家  >

第8部分

从百家到一家 -第8部分

小说: 从百家到一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是老子宇宙观的核心,“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老子有时指“道”是物质实体,有时指“道”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老子“道”的物质属性及运行法则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故老子哲学体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是他哲学体系中的“道”。“道”的本体是自然,是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现象。“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也是宇宙如何生成演化的过程。老子有时指“道”是物质实体,有时指“道”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究竟是老子把道的属性和道的作用没有说清楚,还是老子认为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体,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老子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有无相生;正反相倚;都有两个方面。它们也都在不停地变化转换着;人们很难去把握住他们。人们往往认识到这一点;却忽略了另一点;讲的道理再多;也只是在某一点上有些体会;这就是“道心惟微”、道心难明。现在有办法了;就要是“允执厥中”;把握中正之道,破除偏执;防止片面;就可以认识无穷的宇宙。他把这个方法归纳为八个字:“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被后来的人常常引用。这就是说,祸是福产生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它们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汉朝有一部叫《淮南子》的书,这部书的内容很多是根据老子的思想写成的。其中有一个“塞翁失马”的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 
  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人,住在距离塞上不远的地方。有一天,他养的一匹马忽然逃到塞外去了。邻人们都替他惋惜,他的父亲却说:“怎知道这不会成为一件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又跑回来了,并且带来了一匹匈奴的骏马。邻人们又都来庆贺,他的父亲说:“怎知道这不会变成一件坏事呢?” 
  家里有好马,他又是一个喜欢骑马的人,结果堕马跌折了脚骨。邻人们都来慰问,他的父亲却说:“怎知道这又不会成为一件好事呢?”
  过了一年,匈奴兵大举入侵,附近的青壮年大都被征去当兵,在战争中牺牲了。他却因为跛脚未能出征,和父亲一起保全了性命。 
  这就是后来人们常常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成语的由来。 
   这个故事里所说的好事和坏事,都是从个人和家庭狭隘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衡量的。但是,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和古代思想家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初步臆测到好事和坏事可以互相转化的辩证法原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说明老子没有把对立物的双方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是看作生动的、可以变动的东西。
  老子的理想社会和政治是“小国寡民”。老子描绘的社会图景是: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人民不用拿生命去冒险,也不用向远方迁移。虽有车船用不着乘坐它,虽有武器装备也没有地方用它。人民安居乐业,国家之间和睦相处。他怀恋那种结绳记事简单原始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于当时各诸侯国间连年战争,生活动荡,民不聊生,人民迫切希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但老子不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这种“小国寡民”的主张违背人类进步,是社会的倒退,只不过是一种空想,反映了没落阶级对现实斗争的无可奈何,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和思想。


第三节 道家——老子(3)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用虚无的本体“道”代替商周以来的天命论,否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本源。他看到自然界的盛衰消长、社会上的对立和斗争,认识到事物的对立方可以互相转化,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他把这种变化认为是循环往复,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本质,因此具有很大的保守性。他教人无为、居下、自然、柔弱、愚鲁,从反面看问题,他的这一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了韧性。同时也抹煞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导致消极的宿命论。老子的思想丰富而深刻,既有唯物主义倾向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对后世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化遗产:
  太清宫:亦称“下宫”;位于崂山东南部下宫湾畔;前临浩海;背依七峰。太清宫是崂山规模最大的道观。据史料记载为西汉建元元年道教弟子张廉夫为纪念供奉老子而建。
  东汉桓帝时,尊老子为道家鼻祖,在太清宫镇建老子祠。李唐王朝建立后,尊老子为李姓始祖,对老子祠大加修缮。唐玄宗天宝二年,将老子祠更名为太清宫,建老子母亲李夫人祠名洞霄宫。北宋祥符七年,宋真宗亲赴太清宫、洞霄宫拜谒,并勒刻宋真宗为老子母亲所作的赞文,即《先天太后赞》碑。该碑高8米余,乃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俗称“三御碑”,保存完好,至今仍立于洞霄宫前。金代的《续修太清宫碑记》,详细记载了太清宫历遭兵焚、水患及金代重修的情况。大量的文献、碑刻及发掘的实物资料表明,从汉代以降,官方和民间一直把鹿邑太清宫作为老子的诞生地和老子故里进行祭祀。
  太初宫:为春秋末期老子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拜留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后人又称老子故宅。
  据元大德四年、清顺治十年《重修太初宫》碑文记载:周,昭王二十五年,关令尹喜望东方有紫气,知有异人通过,整日恭候,果见老子驾青牛自东而来,即迎邀留居,著《道德经》五千言以传于世。意为先天一气浑成者,名为“太初”,后人即宅而观曰“太初观”。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更名“天宝观”。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更名“太初宫”。现址上的太初宫正殿保留有唐、元、明、清建筑构件。院内原来古柏参天,碑石林立,殿宇辉煌,殿内老子一气化三清像栩栩如生,均遭破坏。
  现在正殿为元代建筑特点,存有唐、明柱础。殿内塑有老子著经坐像、关令尹喜和牛童徐甲站像。院内有元、清两代重修太初宫碑石两块。太初宫偏殿东、西药王庙之间有回音现象。


第三节 道家——庄子(1)


  ——千秋一梦迷蝴蝶
  人物介绍: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
  学派:
  道家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当为天下第一旷达大师,他兼容哲人的睿智、诗人的灵性、隐士的飘逸、仙家的风骨,是道家、道教、文人共同仰慕的鼻祖。
  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号称《庄子》。其间涉猎各家学说,但以老子之言,志在攻击儒、墨。鲁迅指出: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而郭沫若则认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指庄子)的影响下发展。” 
  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庄子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与老子齐名,并称道家之祖。
  中国文人愤世嫉俗的批斗精神,同庄子思想一脉相承;而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思想,也大体渊源于老庄哲学。
  而“庄周梦蝶”的典故千百年来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到底是庄子化作了蝴蝶还是蝴蝶化成了庄子,引无数文人遐想,苦思不已。
  生平:
  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但是,庄子作为一个沉思默想、不求功名的隐士型思想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很多生平事迹无法确定先后顺序。
  庄氏是“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是楚国的贵族后裔。在公元前387年,楚国发生了一件重要历史事件: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吴起变法中有一条就是对楚国贵族的三代以下闲散子孙统统贬为庶民,让他们自食其力。然后用节省下来的财政收入养精兵以与中原各诸侯国争雄。
  楚庄王于公元前613年即位,卒于公元前591年。从前591年到前387年吴起变法已有二百余年,三十年为一代,到庄子父祖辈上,早已过了三代,所以无疑是被贬谪的对象。
  楚悼王在公元前381年逝世,吴起失去了王权的庇护,变得孤弱无靠,被他打击的达官贵人立即联合起来,攻打王宫追杀吴起。吴起抱住悼王的尸体被乱箭射死,那些参与作乱的显贵们却因此而犯了伤害王尸的“夷宗”大罪,继位的楚肃王因此而诛灭“七十余家”。庄子的父祖辈大概就是这时为避“夷宗”之祸而越境迁居宋国蒙地的。
  “据公认的推测,庄周在楚国公族作乱十二年后即公元前369年出生于宋国。从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家庭一下子落魄为平民,流亡异国,自食其力,必然是一个相当难以适应的艰难过程。
  为了生存下去,他必须找到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职业。他作为一个落魄域外的贵族后裔没有可以继承的田产,于是只好靠手工业为生。庄子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他可以织出非常精细的草鞋,可以做出当时堪称一流的漆器,并对木工、陶工、屠宰、洗染等几乎所有的手工业都十分精通。司马迁记载“周尝为蒙漆园吏”,证明庄子曾因技艺的精湛,做过一任管理漆器作坊的小官吏。
  但他管理漆园作坊的时间并不长,曹商出使秦国获得赏赐后来看庄子,他正在打草鞋,很可能是又在以打草鞋为生。所以庄子一辈子都是在清贫中度过的,据载他还曾经向监河侯借贷过粮食。有一次,魏王召见他,他穿的衣服竟是补了又补的。
  后来庄子有了一些弟子,甚至有层次极高的朋友,而庄子与惠子的交往构成了庄子生涯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
  惠施是当时超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还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他在魏国先后当了十二年宰相,实际掌权近二十年,帮助魏惠王“为法……民人皆善之”,他主张“去尊”、“偃兵”,变法图强,开六国称王之局,是山东六国“合纵”政策的实际组织者。这样一个风云人物,却是隐士庄子一生唯一的谈友。
  惠施年长于庄子,大约于公元前314至公元前310年之间去世,庄子从惠施墓前经过时,曾对随从的弟子们说:“楚国郢都有两个人,一人把蝇翅大小的一点灰泥涂在鼻尖上,另一人抡斧去砍削,斧头运行如风般地砍将下来,两眼一闭,‘噌’地一声,灰泥削得干干净净,鼻子却毫无损伤。二人从容不迫,面不改色心不跳。宋元君听说后,就把抡斧匠人召来让他表演一番,匠人说:‘我原来是有这么个绝招,不过,我的伙伴早就死了’。自从惠老先生死后,我也像匠人一样失去了辩论的对手,我怕再也找不到一个能理解我的人来和我说说话了。”一种“子期不在对谁弹”,失去知音的悲哀充分说明了庄、惠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
  庄子和惠子在一起讨论切磋的问题范围广,深度大,其中最有趣的是所谓“壕梁鱼乐之辩”。他俩在濠水上游春,庄子说:“鱼儿悠然自得地摇头摆尾,游来游去,是多么快乐哟!”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说:“你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想些什么,你也不是鱼,理所当然地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这不就完了!”庄子说:“嗨!咱们回头想想,你问我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时,那已经假定了我是知道鱼的快乐的,你问我怎么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庄子轻视高官厚禄,只图逍遥自在。
  惠施在魏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庄子来到了魏国,有人以为他是来与惠施竞争宰相职位的。惠施深知庄子之志,完全不以为然。但他又怕庄子直接去见魏惠王,放荡不羁地争辩起来,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就让人到处寻找庄子。
  庄子也听到谣言说惠施为了不让庄子与自己争夺相位正在搜捕他。二人见面后,庄子绕着圈说:“南方有一只凤鸟,非校楝食不吃,非醴泉不饮。这只鸟飞向北方时,看到地上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