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故事365精选-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自己却怎么也融不进去。
于是,他成了美国队里许多老队员的开心果,大家觉得这个小伙子那样腼腆很有意思,每个人都拿他开玩笑,管他叫“乡巴佬”。当然,这些都是善意的,虽然大家经常拿他开玩笑,但所有的人还是把他当成自己队伍中的一员,不仅在整个旅途当中一直照顾他,甚至还有些老资格的运动员会找机会和他闲聊,告诉他参加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比赛应该注意些什么。
进入决赛以后,这匹真正的黑马遇到了许多的麻烦,他经常是在最后一次才能跃过横竿。当横杆升到1。91米的时候,只剩下了三个人,除了理查德斯,其中还有当年夺标大热门美国运动员乔治,他的跳跃姿势是被称为“西部肉卷”——大概是因为他不像当时的绝大部分运动员一样,是跳过横杆的,他的姿势更接近于以后的俯卧式,就像是整个人滚过横杆一样。而另外一位是来自德国的林奇。
1。91米,林奇一次过杆,乔治三次失利被淘汰出局,理查德斯第三次试跳才勉强成功。
横杆升至1。93米。理查德斯从来就没有跳过这个高度。他要第一个跳,因为他前一次试跳的成绩不如林奇好。
这时,理查德斯一个人走出了跳高比赛区,跑到了一边,低下头闭着眼开始祈祷,他口中念念有词地说:“如果上帝让我赢得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跳高冠军,我就要做一个好孩子,一生都要尽力去做一个好人,而且还要给所有的人做好榜样。”
然后,他走回到比赛区里,径直冲向横杆。好像上帝真的在帮助他一样,虽然他从来没有试过这个高度,但还是以超过横杆一个拳头的高度跃了过去。而他的对手前两次试跳都失败了,只剩一次机会。
“黑马”好孩子(2)
就在林奇最后一次试跳的时候,刚要助跑,径赛场上的发令枪响了,于是他只好停了下来。好不容易等到那个径赛项目结束了,林奇又准备试跳,乐队又开始奏乐了,有一个比赛项目要举行颁奖仪式。于是他又不得不等了九分钟,裁判们都忍不住了,催促林奇快点跳,林奇不得不赶紧冲向了横杆,当然毫无悬念地失败了,而且看上去一点机会都没有。
理查德斯一下子从一个“乡巴佬”变成了国家英雄,队友们都对他另眼相看。那些曾经在船上和他开玩笑的明星们,也纷纷走上前来向他表示祝贺。
在理查德斯后来的日子里,还真成了一个好孩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参了军,退役以后在洛杉矶的一所中学里当自然科学教师,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
抉择(1)
——比尔?海文斯的故事
1952年7月27日,住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市的比尔?海文斯收到了一封电报,电报发自遥远的欧洲——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已经年过半百的比尔拿着这封电报走到妻子的面前,一面抑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一边用微微颤抖的手撕开电报。然后,他轻轻地读出了声:“亲爱的爸爸,感谢你当年在我出生的时候守候在我的身边。很快,我就会带着一枚奥运会的金牌回家,这枚金牌,属于你。爱你的儿子,弗兰克。”
此时,泪水静静地流淌在比尔和妻子已经略显皱纹的脸上。
他不禁回忆起28年前的往事。
当时已经是耶鲁大学学生的比尔是学校八人赛艇队队员。他们这支队伍通过了国内的选拔赛,并被确定将作为美国国家代表队,去参加这一年在巴黎举行的第八届奥运会。然而,就在他们一天一天抓紧训练,准备踏上前往法国奥运会赛场的时候,比尔听到消息,他就要当爸爸了!而且他的第一个孩子的预产期,将在奥运会举行期间。
于是,比尔不得不面临抉择。
是继续训练,坚持前往法国参加奥运会,并赢得那枚向往已久的奥运会金牌,还是留在家里,留在阿灵顿,照顾自己的妻子,目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世呢?当时这对比尔来说,是一件难解的问题。
从孩提时代起,比尔就很有运动天赋。而对他来说,多年以来的一个梦想,就是站到领奖台上,看着星条旗高高升起。这个梦想也许就要在短短的几个月以后变成现实了,然而……
一夜一夜地无眠,做这样的取舍让比尔太难过了。
终于,在这种难以选择的天平两端,他选择了留下来,因为在他看来,陪伴妻子,迎接小生命的诞生,比站上奥运会的领奖台更加重要。
1924年7月17日,在巴黎,在有代表十个国家的十条艇参加的八人赛艇比赛当中,比尔在耶鲁大学的同学们赢得了一枚金牌。
两周以后,1924年8月1日,比尔的孩子出世了,是一个儿子,这是巴黎奥运会闭幕后的第四天。
如果当时比尔决定去巴黎,那么他现在,他儿子出生的时候,他还应该在返程的轮船上,在大西洋中的某一块水域里。
比尔为儿子取名弗兰克?海文斯,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
看着儿子一天天地健康成长,比尔很是开心,但这样的开心并不能挡住他有时会想起1924年的那个决定。偶尔,在梦里,他还会梦到自己和伙伴们一起坐在狭窄的赛艇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的桨;他也会梦到,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奥运会的金牌就在他的眼前,但当他伸手去触摸这块闪光的金牌时,却总会从梦中醒来。
抉择(2)
这只是一个梦,一个看上去永远也无法圆的梦。
这个梦一做就是28年,一直到了1952年的7月27日。
这一天,代表美国队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的弗兰克?海文斯在皮划艇项目中,赢得了加拿大人级单人10000米比赛的金牌。赛后,他第一时间给自己的父亲发去了喜讯,就是那封催人泪下的电报。
力士诗人
——罗宾逊?斯图亚特的故事
古希腊的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所有艺术家交流的场所。在林荫下,哲学家们在认真地探讨哲学问题甚至大声地激烈辩论;诗人们在小道上徘徊低吟;歌唱家们在阿尔菲斯河边引吭高歌,歌咏古希腊的光荣,赞颂优胜者的荣誉。在奥运会期间举行的博览会上,艺术家要展出他们最得意的作品。
顾拜旦复兴了奥运会之后,一直试图能够遵循和发扬古奥运会的这个传统。在1896年和1912年的两届奥运会上,希腊人和瑞典人还真的在奥运会举办了艺术比赛。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奥运会上,一共有五个项目的奥林匹克艺术比赛,分别是以奥运会和体育为题材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和文学作品比赛,有一篇署名作者为霍罗德和艾歇巴赫的诗歌作品获得了文学作品的金奖,这就是后来被经久传颂的《体育颂》,真正的作者实际是当时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
说起这些艺术比赛,并没有全部获胜者的记载,而且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现在虽然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还保留着文化艺术的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比赛却早已不再进行了。
不过还是要讲一个关于艺术比赛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当时的运动员是何等文武双全。
英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罗宾逊?斯图亚特获得的。当年他在上学途中,经过商店橱窗的广告栏时,看到奥运会即将召开的消息并决定参加比赛。这位膀大腰圆的学生,在那个时候是英伦三岛名噪一时的链球冠军。然而,当他踌躇满志来到雅典时,不禁大失所望,希腊人对链球运动不了解,在英伦开展得如火如荼的链球运动在奥运会却没有列为比赛项目。失望之余,他只得报名参加了铅球和射击比赛,结果分别获得了第四和第六名,这并不能使罗宾逊感到满意。
就在这个时候,体育场边的又一张海报吸引了罗宾逊的眼球,原来本届奥运会还设有希腊诗歌朗诵比赛,真是喜从天降!罗宾逊本身就是一位语言学专业的大学生,而且对希腊文学十分地喜爱。
当膀大腰圆的罗宾逊走进诗歌朗诵比赛场地时,许多希腊观众都觉得他走错了地方、进错了门。诗歌,那完全是一种语言文化的精华浓缩,要想朗诵好并非易事。一个外国人在希腊想参加希腊诗歌朗诵比赛,还想夺得名次,完全是异想天开!再加上罗宾逊膀大腰圆的模样,和人们心目中诗人文弱、优雅的潇洒形象差异太大。但是,观众们万万没有想到,当这个虎背熊腰的大力士往台上一站,放声朗诵的时候,竟然技惊四座,令众多希腊人面面相觑,自愧弗如。结果,这位来自英国的大学生,取得了诗歌朗诵这个艺术比赛的冠军头衔,在历史上他也因此被誉为“大力士诗人”。
全能“佐罗”(1)
——内多?纳迪的故事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的运动员宣誓仪式,是现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宣誓仪式,当时由比利时击剑运动员维克托?柏恩代表全体参赛者进行:“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宣誓:我们是诚实的运动员,将遵守奥运会的规则,以公正的精神参赛,以维护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运动队的光荣。”后来的宣誓也都是由主办国著名的运动员来承担。这样的宣誓从此就成了奥运会的固定传统。
维克多?柏恩作为比利时击剑队的一员,参加了安特卫普奥运会的重剑比赛,获得了一枚银牌。作为一名重剑队员,柏恩水平很高,而且比利时国家队也是好手如云。但在安特卫普奥运会上只能说他们是生不逢时,因为他们的强劲对手、后来获得冠军的意大利队里,有这样一对兄弟,特别是哥哥,只要一拿起剑来就几乎是无人能敌,就像传说中的佐罗一样。
纳迪兄弟,哥哥内多?纳迪,在安特卫普奥运会上参加的六项比赛中获得了五枚金牌,而弟弟奥多?纳迪也获得了三枚金牌和一枚银牌。
内多?纳迪在一次奥运会上获得五枚金牌的纪录被保持到了1972年,美国人施皮茨在游泳项目里获得七枚金牌,才打破了他的纪录。
时光回到1904年的夏天。在意大利的勒沃诺,一间并不十分大的体育馆里,几个青年正在一位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着击剑训练。这些年轻人都是当地的富家子弟,能走进这个训练馆里训练可是得花费一笔钱的,因为这里的教练非常有名,他叫皮皮?纳多。皮皮并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他的绰号,或许是因为他的剑术太高明了,总是“噼噼噼”就能击败对手,所以才获得了这个绰号。皮皮不仅仅在意大利,就是在欧洲也是非常有名的剑手和教练,人们都把他称作是“大师”,所以当大儿子内多七岁的时候,他就为儿子准备了一把短剑,开始向他传授一些招数了。
每天内多和弟弟奥多都在体育馆里,不是看爸爸教运动员们练习,就是兄弟俩自己拿着小剑有模有样地比划。
有一天,内多看到父亲全神贯注地指挥一对刚刚入学不久的学员进行攻防训练,他觉得时机到了,就对弟弟做了个手势,两个人偷偷地溜出了训练馆。这两个小兄弟要背着父亲去练习重剑。
原来,皮皮是一位非常传统的击剑教练,在他的脑子里,击剑只有两种,一种是花剑,一种是佩剑,而另外一种已经开展的非常广泛的重剑,他认为根本就称不上是击剑,那只是一种“粗野的、没有规则的”打斗,是对击剑运动的侮辱。所以他从来就不教、也不许自己的两个儿子练习重剑。
全能“佐罗”(2)
从规则上来讲,花剑只允许刺,而且只能以对手的上身躯干为目标;而佩剑由马刀演变而来,虽然允许有劈的动作,但也只能攻击对手的腰部以上。但重剑则是由19世纪流行的决斗武器发展而来的,比赛时运动员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包括腿和脚都是可以攻击的有效部位。在皮皮这样的大师看来,拿着剑去刺人的脚?这样的比赛可是一点都没有绅士的味道了。
不过在内多和奥多的眼里,重剑是一种非常好玩儿也更刺激的击剑方式,因为在这种比赛里,你可以用各种方式,打击对手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得分获胜,这也让击剑运动员有了更多的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和更大的自由运用技术的余地。所以,只要有机会,这两个孩子就会偷偷溜出父亲的训练馆,自己去找个地方,用自制的短剑来进行练习。不过这种所谓的“叛逆”并没有影响到他们日渐正规的训练。
到了14岁的时候,内多在三个剑种上都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并且开始赢得各种比赛的胜利了。1912年,在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18岁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