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故事365精选-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效。而15分钟后到达的希克斯才是真正的冠军。
希克斯一个下午失去了4公斤多体重,而到达终点后他就昏过去,在经过救治以后,他才能够接受美国总统女儿颁发金牌。赛后,希克斯说:“我觉得赢得这场比赛,比当美国总统还让我开心。”
对于冒充冠军一事,劳兹的解释是,当时他只想跑回体育场去拿回自己的衣服,可没想到遇到了那么热烈的欢迎,甚至没有给他说出真相的机会。
美国业余田径协会给了他一个终生禁止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处罚。
重在参与(1)
——多兰多?皮特里的故事
在伦敦的第四届奥运会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或者说胜利在最后的时刻非常遗憾地从他身边溜走了,但他却让体育的精神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传播——这个人的名字叫多兰多?皮特里。
有人说他是意大利的一位糖果商,有人说他是糕点师,其实他在成为职业运动员前的真正职业是一个做意大利面条的工人。大家都说他是小个子,他的身高的确只有1。59米。
在以前的三次奥运会上,马拉松的距离并不固定,而是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线路,确定距离,不过每次都没有超过25英里(40公里)的。到了伦敦奥运会,因为皇室的成员、特别是亚历克山德拉王后要看比赛,所以比赛路线的设计必须方便皇室成员的观看。结果比赛的起点被定在温莎宫前面的广场上,终点设在主体育场——也就是白城体育场的皇室包厢前。
从温莎宫到白城体育场的距离正好是26英里,为了比赛最后结束在皇室包厢前,运动员还要在体育场内再跑一周,距离是586码。26英里586码,正好折合公制是42。195公里。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距离才被固定下来,成为了马拉松比赛的正式规定距离。
意大利人皮特里早年曾经是一位自行车运动员,后来才转练马拉松,所以他所擅长的并不是速度,而是耐力。在比赛的一开始,他没有取得很好的领先位置,不过他按自己的节奏跑得还很舒服。说到舒服,这次的马拉松比赛找到了一个赞助商,这个赞助商是个饮料生产商,所以他们不仅在沿途设立了大量的饮水站,而且还为选手们准备了冷热饮料——当然是自己的品牌、大米布丁、香蕉、葡萄干、牛奶,甚至还有香槟。
当天的气温虽然不到26℃,但按照英国人的标准,这个气温显然是很高的,而且根据当时的规则,运动员的着装必须是过肘和过膝的衣裤,所以赞助商又为运动员准备了大量的沾满科隆香水的海绵块来降温,以至于有人形容说:这是有史以来“最香的一次奥运会比赛”。
在前面的大半程中,几个运动员交替领先,而皮特里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跑。快到30公里的时候,许多人都放慢了速度或者退出了比赛,在前面竞争而有可能夺得金牌的,好像只剩下南非的海弗伦和意大利的皮特里了。
南非选手海弗伦一路领先,皮特里比他慢3分钟。但没过多久,海弗伦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致命错误,在经过一个饮水站的时候,他没有抵御住丰盛食品的诱惑,喝了一杯赞助商放在那里的香槟酒。结果正是这杯酒让他吃尽了苦头,没过多久他就抽筋而且晕过去了。
重在参与(2)
当皮特里跑到那个饮水站的时候,看到有人正在拼命地拍打海弗伦的后背。当人们看到他时,热情地叫喊着他,好像他已经获得了冠军一样。在如此有煽动性的助威声中,他开始像中跑运动员一样加速。消息传到运动场内,广播对大家宣布:19号选手领先。亚历山德拉王后开始翻阅运动员名册,那上面写着:19号——皮特里?多兰多。他的姓名被印颠倒了。
显然是疯狂的观众让皮特里也变得疯狂了起来,他跑得太快了,突然的加速使他消耗了宝贵的体力。
皮特里终于跑进了体育场,全场9万多名观众发出了海啸一般的欢呼声。但很快又都安静了下来。他们看到皮特里步履蹒跚、精疲力竭,他神志不清,两条腿在本能地向前迈着,甚至有些搞不清自己身处何地了。
通过体育场的大门后,皮特里左顾右盼,竟然跑错了方向。在场的观众再一次惊愕地喊了起来,英国王后也从包厢的座位上站了起来。有几个人箭步奔向皮特里,把他的身体扭转了过来。但皮特里仍然没有清醒,他目光呆滞,步子越来越慢,几乎迈不开步。为了鼓励他,运动员、工作人员和观众跟在他一旁跑着,不断地鼓励他说:胜利已近在眼前!
但对当时的皮特里来说,任何的鼓励都无济于事。他突然停住了脚步,不由自主地倒了下去。几秒钟后,他又睁开眼睛,吃力地站了起来,试图走几步,观众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可是很快,他又倒在了地上。
一次,两次,三次,皮特里一次次地倒下,又一次次地被扶起来,一大群人都围在他的身边,其中有裁判和医生。有人扶着他,有人试图用海绵给他擦身体,其中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亚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而在观众当中,许多人都请求人们帮帮这个小个子运动员,但也有个别清醒的人大声地提醒着那些伸出手去的官员们:“让他自己跑吧,不然你们会毁了他!”
突然间,体育场的另一端再一次喧闹了起来,跑在第二的美国队员约翰?海斯跑进了运动场,虽说他也非常地疲惫,但毕竟还能保持正常的跑步姿态和一定的前进速度。这时,田径项目的负责人杰克?安德鲁跑了过去,用手扶起距离终点线还有不到十米的、已经昏过去的皮特里,架着他通过了终点线。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震耳欲聋,连王后也鼓起掌来。
意大利的国旗立刻被升起在体育场的上空,不过第二个跑进体育场的海斯提出了抗议,因为在比赛中运动员是不能接受别人的帮助的。一个小时以后,这个抗议被接受了——海斯获得了冠军,而皮特里只能算是没有完成比赛。不过亚历山德拉王后可不想让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她吩咐在第二天的时候,让皮特里重回白城体育场,而王后要亲自给他颁发一座和冠军一样的奖杯。
重在参与(3)
如果这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大概也只是一场感人的悲喜剧罢了。在这之前发生的一件事和皮特里的际遇结合起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在马拉松比赛前几天,1908年7月19日星期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男爵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参加了一次礼拜,宾希尔法尼亚大主教作了布道。五天之后,顾拜旦男爵在英国政府为伦敦奥运会举办的一次盛宴上用法文说道:“上星期日,宾希尔法尼亚大主教在布道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奥运会上获胜并不比参加奥运会更重要。”
后来,顾拜旦把主教的这句话改为:“奥运会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参加而非获胜,正如人生的真谛,不是在于征服他人,而在于自我的努力及奋斗。”这句话渐渐演变成了今天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重在参与”,而这句话已经成了与“更快、更高、更强”一起来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名言。
这句名言和皮特里的精彩故事,显得那样的相得益彰。从那时起,人们就一直把这句话和这个故事连到了一起,而皮特里这个名字,也就成了“重在参与”的同义词。
奥运冠军中国缘(1)
——埃瑞克?理德尔的故事
奥运会短跑冠军埃瑞克?理德尔出生在中国的天津。他的父亲是一位传教士,长期生活在中国,埃瑞克的童年,是在中国的乡村度过的。
在上小学之前,埃瑞克和母亲一起回到英国,中学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埃瑞克的短跑天才也显露出来。期间,他已成为英国引人瞩目的短跑运动员了。
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埃瑞克并没有参加男子100米和4×100米接力项目的比赛,原因是比赛的当天是星期天,他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不能在星期天参加比赛。于是他选择了放弃100米转而参加200米和400米比赛。
在巴黎奥运会上,当“飞人”们都在跑道上比赛100米的时候,埃瑞克自己找了一个天主教堂,完成了一次普通的礼拜。
埃瑞克跑步的姿势很有特点。当他奋力疾跑的时候,他的头高高地昂起来,似仰望天空;而他的双膝在跑步的时候则不停地扭动,双脚也会用力地向后甩起。
在那时的短跑比赛中,参赛者都习惯自己挖一个起跑坑,作用就像现在的起跑器一样,用来帮助提高起跑的速度。每次比赛前,埃瑞克不仅会挨个和所有的参赛者握手,还不忘把自己携带的工具借给别人,以便帮助他们尽快挖出一个起跑坑来。
因为他跑步的时候似乎不向前方看,所以有人曾经这样问他:你怎么知道终点线在哪里?埃瑞克平静地回答说:“上帝会指引我的。”
在巴黎奥运会上,埃瑞克只获得了200米比赛的第三名。在400米预赛中,他虽然跑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绩,第一次突破了49秒大关,但还是没有拿到第一名,而只是名列第三。但在400米决赛中,他在前200米就跑出了22。2秒,只比200米的成绩慢了0。3秒——这种战术在所有的田径专家看来是极度愚蠢的。但埃瑞克在后半程并没有慢下来,他以惊人的速度跑完了全程,领先第二名有五米之多。赛后这位严肃的天主教徒甚至去参加了一个盛大的探戈舞会,来庆祝自己的夺冠。回国以后,爱丁堡的人们为这位民族英雄举行了游行,万人空巷。
一年以后,埃瑞克重返中国,和父亲一起做起了传教士。1933年,他在中国结婚。那时日本入侵中国,后来一直打到了华北平原,当时埃瑞克正在天津一带。当时英国政府让所有滞留在中国的英国人都回国,但埃瑞克只把妻子和孩子送到了加拿大,自己却仍留在战火纷飞的中国。
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间,不仅布道,还教当地的学生们数学和体育课。1943年,所有留在当地的美国籍和英国籍的外国人,都被日本军队关进了一座集中营。在那里,埃瑞克被指定为他们的临时负责人,仍然教授数学和负责体育活动。每天天刚蒙蒙亮,人们总会看到早起的埃瑞克在院子里诵读《圣经》,并为集中营里所有的人祈祷。
奥运冠军中国缘(2)
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恶化,加上心情不愉快,本来就已经有病的埃瑞克,身体一天天地坏了下来。1945年,他在潍坊的日本集中营里死于脑瘤。
45年以后,埃瑞克没有标记的墓才被发现。人们为他立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希伯来大预言家以塞亚的一句名言:“他们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他们永远不知疲倦地奔跑。”
忠诚之约(1)
——哈罗德?阿伯拉罕斯的故事
作为一个犹太人,哈罗德?阿伯拉罕斯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出色的、有天赋的、有未来的年轻人,他一直想要超过自己的两个哥哥,他们在英国都是很有名的运动员。其中的一个还作为跳远运动员代表英国参加过1906年和1912年的奥运会,这成了他这个弟弟的最强烈的成功动力。1920年,他也参加了安特卫普奥运会,但在100米跑和200米跑比赛中都没有通过资格赛,这样的经历当然不会被阿伯拉罕斯看成是一件可以值得炫耀的事情。
到了1924年,他找到了一个好教练——萨姆?穆萨比尼,这个教练曾经成功地指导过沃尔克,他在1908年的奥运会上赢得短跑冠军。从穆萨比尼那里,他得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训练方式,强调步幅和步数。
每一次训练的时候,教练都为阿伯拉罕斯做一些小纸片,放在跑道上,这些纸片之间的距离,就是他应该跑的步幅的距离,当通过这些纸片时,他应该正好可以俯身把他们拣进来——如果捡不起来,就说明跑错了。
他还有一样神秘的东西,就是永远都会随身带着一条绳子。这条绳子的长度正是他正确的步幅的长度,每一次比赛时,他都要用这个绳子丈量距离,然后做好记号,那是他跑出去的第一步的落脚之地。
阿伯拉罕斯还是个跳远好手,在奥运会前不久,他创造了7。38米的英国纪录,这个纪录一直被保持到了1956年,长达22年。因此他入选了英国队,准备参加1924年巴黎奥运会100米跑、200米跑和跳远比赛。
可就在奥运会前不久,伦敦的一家报纸上出现了一篇文章,批评当局把阿伯拉罕斯选入跳远的国家队,�